「最偉大情人」之吻緣起
1950年,巴黎市政府廣場前一家咖啡廳,攝影師羅伯特•杜瓦諾(Robert Doisneau)找到一個臨街的座位坐下,要了一杯咖啡。
杜瓦諾望著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思考著今天的工作日程。他接受美國《生活》(Life)雜誌邀請,準備為該雜誌拍攝一組反應巴黎都市生活的照片。
此時正是歐洲戰後時期,人們對未來充滿憧憬而又感到迷惘彷徨,巴黎人的生活狀態無疑是歐洲社會的縮影。
杜瓦諾正思索著,無意中看到街上行色匆匆的人群中,一對青年戀人正在相擁熱吻。那個小夥子身材消瘦,穿一件深色西裝外套,扎一條白色圍巾。圍巾塞進衣領,襯託出稜角分明的臉頰和一頭蓬鬆捲髮,神情舉止酷似米開朗基羅的雕塑意味。
女孩兒穿一件深色外套,白色上衣,身材優雅迷人,亭亭玉立,長的臉頰白皙,光彩如玉,擁在男孩兒懷裡,額頭輕起,微閉雙眸,深情陶醉,楚楚動人。從兩人親吻的姿勢不難看出,他們是一對正在熱戀的情侶。
杜瓦諾被眼前一幕深深吸引,迅速抓拍下這一瞬間,他可能意識得到,這張照片將成為自己拍攝巴黎都市生活系列中的經典作品。但他或許沒有料到,在按下快門的一剎那,這張照片已然被賦予一個時代、一種浪漫情懷的代名詞,當然他更難預料,隨著這張照片的問世,自己的麻煩也隨之而來。
到底誰是女主?
杜瓦諾為幅作品起名《市政廳前的吻》(Kiss By the Hotel De Ville),《生活》雜誌刊出以後,引起全球大眾關注。
特別是1986年,這張照片被製作成海報發行,迅速風靡全球。許多人將其掛在家中,視為個人情感的化身。無數人想了解照片上的兩位主角到底是誰,尤其那位令人心動的女孩子,她的氣質,她的風姿,她的姓名,她的身世,使人傾情著迷、牽腸掛肚。
上世紀九十年代,一位叫拉維尼的女士,自稱是照片中女主角,並以侵犯隱私權為由將杜瓦諾告上法庭。杜瓦諾隨即公開表示,照片上主角是他僱用兩個演員拍攝的:「我從來不敢抓拍街上接吻的男女,當眾接吻的往往不是合法的伴侶……」
1993年,法院駁回拉維尼女士的的訴訟。1994年,杜瓦諾在巴黎去世,一樁唇邊誤的官司成了無頭案。
那個人就是我
事情還沒有結束。2005年,法國一位叫博爾內的女演員聲稱,自己就是照片中的女主角。她解釋說,1950年的一天,她和男友雅克•卡爾託從巴黎黑沃裡大街走過,他們當時都在巴黎西蒙戲劇學校讀書,兩人邊走邊輕語親吻,這時一個叫杜瓦諾的攝影師走過來,和他們商量,請兩人可不可以再重吻一次,他想為他們拍張照片。
在杜瓦諾的真摯要求下,博爾內和男友拍攝了這張後來成為世界攝影經典的著名照片。博爾內還說起,她為了保護照片完美性而儘量不事聲張,此時站出來,為的要向世人證實,自己就是這張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情人」照片中的女主角。
她還說,她和男友的愛情時光很短暫,不到一年就分手了,這張照片是他們浪漫愛情的見證。而她的前男友,照片上男主角卡爾多已於2004年不幸辭世。
博爾內談到這張照片的證據,就是1950年攝影師杜瓦諾贈給她的照片原版,背面蓋著攝影師本人的名章。2005年,博爾內提供的照片由巴黎索達拍賣行拍賣,以15.5萬歐元售出。此時,它已被重印超過40萬次之多。
黑白底色不簡單
一個吻引來一場風波,是包括攝影師本人在內的很多人預料不到的。
大多數人們認為這張照片的形成,像它黑白底色那樣簡單:某一天清晨,一對青年戀人從巴黎市政廳廣場前走過,你擁著我,我擁著你,他們深情接吻的一幕,被一個攝影師悄然抓拍下來。經過時間流轉,時移世易,成為一個時代情懷的永恆象徵……
巴黎《市政廳前的吻》中那一對純情男女的忘情Kiss,流淌著一脈激情歲月的青春色彩,然而那個醉人熱吻,卻又飽含一個浪漫民族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它讓我們這些「躁動」的現代人窺見了什麼是「過去」,什麼是「將來」,什麼是瞬間與永恆。
推薦閱讀:
因為蕭邦,全法國人都愛上了這個地方
法國貴族為什麼不洗澡?
法國電影:在藝術與情色之間,有點作,還有點酸
莫迪利阿尼筆下的裸體女人們
張藝謀陳凱歌比李安差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