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止矛盾一生,用心感知世界!

2020-12-27 思想者王建平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綱要》(106)

《怎麼去感知》

我們認識到世界上有什麼,我們可以獲得什麼,我們的注意力在做出獲得的行為上,我們在乎自己怎麼做出行為,我們不在乎自己怎麼去感知。我們甚至誤認為感知人人相同,世界上有什麼事物,我們就感知到什麼事物,重要的是有什麼事物存在,重要的不是我們怎麼去感知。忽略自己的感知方式、感知規則、感知規律以及感知能力是人類的重大失誤,我們怎麼去感知比我們感知到什麼更為重要,因為感知的改變直接導致感知事實的改變,而感知的事實卻並不導致感知的改變。怎麼感知是通向事實之路,感知的不同會得到不同的感知事實。我們沒有意識到,事實只是感知的投影,沒有不經過感知的所謂「客觀事實」。

怎麼去感知?這是人最應該解決的首要問題,絕不是只求獲得客觀事實。怎麼去感知不是一個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問題,絕不僅僅是怎麼認識事物的問題,怎麼認識事物是公共世界通用的概念性方法,怎麼去感知世界是個人擁有世界的必經之路,遠遠超越了認識的局限,它是個人三觀以及性格、情感、心理以及理想觀念的綜合體現,甚至包含了超越語言與意識的純感覺體驗,是人所有的感與知的具體應用與體現。它是每個人看待事物的立場、態度甚至心理需求的真實表達,我們幾乎幹預不到自己的感知模式,因為人們至今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在用自己的模式感知世界,人不知不覺中生活在自己感知的世界裡,但人卻只能用通用的認識方法來解釋感知到的一切,即便這些解釋既牽強又矛盾,但人無法真正地解釋自己感知的世界,只能任由其處於重重矛盾之中。

怎麼去感知?這幾乎是一大盲區,我們只學會了怎麼去認識、怎麼去理解、怎麼去把握,這一切就已經耗去了人的一生,我們還沒能意識到感知的存在,世界就在我們的感知中結束了。所以我們只獲得了一個「客觀世界」,我們放棄了認識感知世界的機會,因此我們至死都生活在矛盾之中。只有感知世界的存在,才能解釋一切矛盾產生的原因,才能消解產生矛盾的根源,因為一切矛盾都由我們自身產生,都是主觀與感知相悖的產物。我們永遠在客觀世界裡折騰,將此矛盾轉化為彼矛盾,在矛盾的此起彼伏中耗盡一生。這一切都源於客觀世界、主觀世界與感知世界的分歧,我們在三個世界之間被撕裂得支離破碎,我們早已失去了完整的自己和完整的世界。

從客觀渠道永遠不會到達自我的感知世界,人類如果試圖知道存在最終的一切秘密,只有一個可能,就是學會怎麼去感知。(接下)

相關焦點

  • 樂寶兒媽媽用心感知感動
    昨晚得知我可以作為正能量的寶媽身份去帶給大家健康育兒的動力,真心好激動被媒體所認可和支持,城市生活信報,就是誠信的感知媒體,感悟生活的美好,雜誌報高端、低調、奢華,真心喜歡這個風格,認真讀完我自己寫的文章也被我自己的努力感動到落淚,人生就是需要正能量,我熱愛分享,也一直堅持做著我自認為很重要的事,通過我的日積月累,反反覆覆的堅持讓我成為一種習慣。分享和感知,讓我的生活變得忙碌而充實!
  • 電影《聽說》:無聲的世界裡,用心感知聽障群體的愛情與夢想力量
    社會不應該用異樣的眼光審視他們,而是擅長應用他們的溝通方式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電影的初衷便是如此,它給我們講述了一個身殘志堅的故事,清新而感人。集編劇和導演於一身的鄭芬芬擅長站在聽障群體的角度去看待生活,對於清純愛情和夢想實現上,演繹出不同一般的精彩來。
  • 電影《聽說》:無聲的世界裡,用心感知聽障群體的愛情與夢想力量
    社會不應該用異樣的眼光審視他們,而是擅長應用他們的溝通方式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電影的初衷便是如此,它給我們講述了一個身殘志堅的故事,清新而感人。集編劇和導演於一身的鄭芬芬擅長站在聽障群體的角度去看待生活,對於清純愛情和夢想實現上,演繹出不同一般的精彩來。用最簡潔和最巧妙的臺詞和對白,通過大量的肢體語言和表情動作,達到了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即便劇情一般,但充滿暖意。
  • 寬心、安心、用心,點亮一生
    1、心越寬,路越寬有句話說:用眼看世界,世界很渺小;用心看世界,世界很博大。人的心就像一個容器:裝的快樂多了,煩惱自然就少了;裝的理解多了,矛盾自然就少了;裝的寬容多了,戾氣自然也就少了。心寬,意味著對外在世界的相容程度。有本書中說:有時候困頓住一個人的不是別人,不是那些理不清,道不明的瑣事。而是人心,心寬則天地寬,心窄,則寸步難行。
  • 不同演繹 用心感知 演員王源 步步認可 能力才是硬道理源力
    而王源的人生堪比電影,他不止過著自己的生活,在大銀幕上,他無數次體會著不同角色的人情冷暖,在別人的世界裡感知自己,感知世界在《地久天長》裡,王源也通過自己紮實的表演,成功將表面叛逆的養子劉星內心的矛盾掙扎,對自我認知的迷惑,對父母愛的懷疑摸索,淋漓盡致展現在觀眾面前,將劉星(周永福)這一角色賦予了更鮮活的生命。
  • 用心感知美麗自然!
    為孩子推開一扇窗讓他們放眼看世界用舞臺啟迪孩子的心靈伴TA成長…又到了盛夏時節,Ele STAR英文創想季如約而至!第4季Ele STAR英文創想季於7月6日上午10:00正式啟航,本季主題為「多彩世界,多樣自然」。作為易貝樂少兒英語一年一度的大型活動,Ele STAR英文創想季每一年都備受學生家長和孩子們的期待,已經成為了全國少年兒童英語學習嘉年華。
  • 聯商品牌周報:海底撈又出事 三宅一生男裝終止運營
    聯商網消息:過去一周(7.27-8.02),海裡撈杭州一門店登「抽檢黑榜」;思捷環球宣布終止與慕尚集團成立合資公司;貝嫂維多利亞同名美妝通過天貓首進中國;美邦關閉創始人家鄉最大旗艦店;三宅一生旗下男裝品牌將終止運營……海底撈又出事了,杭州一門店登「抽檢黑榜」據杭州市市場監督局通告顯示,海底撈火鍋杭州富春新天地店近日登上了「抽檢黑榜」,原因系其店內所使用的一批次筷子產品被檢出大腸菌群
  • 讀無字書,彈無弦琴,我們未曾感知的世界,含義深刻、更有神韻
    不是所有的聲音都能被人類的耳朵捕捉,振動產生聲音,人類能敏銳感覺到的頻率是3000hz和4000hz,超出這個範圍,是無法感知的。人類聽不到的聲音裡,就有蝙蝠發射的一種高頻率的超聲波,這種超聲波信號定位準確。同樣,在人類眼裡五彩繽紛的世界,在一些動物眼裡,卻是黯淡的黑、白色。
  • 《如何給孩子講藝術》|只要用心感知,藝術啟蒙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書中的畫作大都是世界名作,且全書採用光滑的銅版紙印製而成,對於世界名畫的失真度很小很小。如果你仔細看這些藝術作品的圖,比例精準調整,沒有扭曲、拉伸、模糊。這是因為作者精心選取的29幅藝術作品影印在書中趨於高度還原原作,且完全忠於原作。
  • 《少年的你》感知世界
    雖然我們總認為sense perception是假的,是虛偽的,但是感知這個世界,也是回應這個世界,一個最為直接的途徑。所以,我認為我現在自我糾結,self reflextion,花費這片時間,是值得的。其實這部電影沒有什麼特別的,它不錯,也有缺憾,感動我的,或我自我感動的是來自小餘的鏡頭。
  • 我們經歷了一場匪夷所思的「變身」親子展:以動物視角來感知奇妙世界!
    這個展是依據日本《動態圖鑑MOVE》呈現的在上海首展之前在東京、香港、臺灣都引起過轟動把奇妙的生物世界的場景放大讓孩子們去穿著動物的皮囊、代入各種生物體去捕獵、庇護、穿梭滑行、抵禦侵害、保衛領地等等一系列以動物視角來感知的奇妙世界對生物多樣性的探索和感知就這樣萌生在他的小小腦袋瓜裡了很用心的展覽主辦以圖鑑形式逐一呈現的場景和豐富的知識點以及場館內悉心講解知識的工作人員
  • 千呼萬喚始出來,醍醐灌頂的《感知論》!
    ,這種文本,是我們最熟悉的文體,從上初中就開始學寫議論文,並且會伴隨我們一生中所有的受教育過程,在體制內的學習考試中,我們幾乎離不開各種領域的議論文寫作,高考尤甚。我們的文化氛圍中,自古就有論者高居廟堂的儒家情結,科舉考試可見一斑。歷史上稱作文學家、教育家、甚至政治家的,多以議論文見長,如唐宋八大家、三曹、建安七子等(《賦》屬議論文)。
  • 孔敏智合同終止後
    據悉,《lovely》是一種UpbeatAcusticPop類型的歌曲,它可以被感受到演唱和感知,這與以前的孔敏智不同。歌詞包含了時光在長達的三年間隔期內,我們與歌迷之間的艱辛和我們給彼此帶來的力量。與以往充滿魅力的形象不同,孔敏智將以鮮明的魅力、甜美有力的聲音,為疲憊沮喪的人們提供如花般的療傷之道。
  • 1208/JW - 矛盾一生(c):矛盾只因深愛著 你知嗎?
    你只求它們不會同時發生在你們身上……矛盾一生 今年再度入圍了 我最喜愛歌曲最後十強上一年度 這首歌止步 我最喜愛歌曲二十強今年再戰 傳唱度更廣 youtube點擊破千萬 希望這首年頭hit到年尾嘅好歌 可以順利入到我最喜愛歌曲最後五強▲投票 Link [星期五中午12點截止 需要my903認證帳戶]:
  • 感知論顛覆了時間與空間的普遍認知,原來科學概念大錯!
    感知意識是存在的反映,感知意識是事物不可分離的存在部分,感知意識是人的本能意識或基礎意識,在感知意識之後我們產生的其他意識均屬於主動的精神性意識,是經過人的符號化及概念化處理的精神性意識活動,這與感知意識是兩種不同性質的信息運動。感知意識是與被感知對象作感知運動的產物,是事物運動的直接反映。
  • 人類即將華麗轉身,因為有了感知論!
    感知論不同於任何已有的理論,感知論是生存論外的又一論,這世界上終於有了第二論。感知論改變了我們存在的方式,活著從在生存變成了在感知,在生存以生命為前提,在感知以感知為前提。生命是什麼我們不能回答,感知是什麼我們一清二楚。生命只能是沒有來由的我們主觀意識的存在,感知則清楚的來自存在的本質性運動——感知運動。
  • 佛陀:能夠感知「愛欲」的主體是什麼?
    佛像據說有一天,佛陀問阿難道:「阿難陀,我們人是用什麼來感知到『愛欲』呢?」阿難回答道:「世尊,人們通過心與目來感知『愛欲』」佛陀又問道:「那麼,人們如何用心與目來感知這些?」阿難說:「世尊,人難道通過眼睛來看見各種美麗的事們,如同看佛的三十二莊嚴相一樣,用心去體會由『欲望』而帶來的感受」
  • 《用心棒》——黑澤明的武俠世界
    ▼被人稱為「電影天皇」的【黑澤明】可以說是日本國寶級的導演,從1943年的《姿三四郎》初入影壇,到1993年的最後一部《嫋嫋夕陽情》,他一生執導電影三十多部而後黑澤明狀告《荒野大鏢客》製作方,爭取到了署名權和影片發行的分成,黑澤明還笑稱在《荒野大鏢客》上賺到的錢比原版《用心棒》還多。
  • 存在 感知 認知 決策 ——星空下的投資思考
    俯首沉思,既然宏觀層面的觀測都可能存在位置、頻率/波長、時間等偏差,且受人類感知能力的局限,更何況在微觀層面還受到量子不確定性的制約,那如何確保我們對客觀存在的感知是真實、及時和完整的?我們平時用來作為投資決策的各種信息呢?哪些是真實可靠的?哪些又是有偏向性或誤導性的?  因此,如何消除感知偏差是我們在投資研究中需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
  • 命運共同體成為過去,感知共同體即將誕生!
    這種生死關係導致的問題就是生存權的競爭,是最激烈的矛盾衝突,表現形式就是個體間的爭鬥和群體的戰爭。這種命運共同體的變化結果往往是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衝突和各種規模的人間戰爭,這是不可避免的邏輯規律。人類以感知理論為基礎建立的感知共同體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種形態,共同體以感知運動原理為基礎理念,以感知目的將人們集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