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派鼻祖溫庭筠:當人生無路可走,那就換個姿勢前進

2022-02-07 好玩的國學

收錄於話題 #唐詩;宋詞;溫庭筠 2個

在上一講,我們講了大唐詩魔白居易的一生和他的文人詞。白居易是唐朝最早按照音樂的曲調填詞的文人之一,他與好兄弟劉禹錫,開創了中唐文人填詞的先河。

白居易被稱為「詩魔」,前半生是不平則鳴金剛怒目,專業向皇帝提意見;後半生是雲捲風舒,以「中隱」的方式,隱居於洛陽,日子過得相當詩意。白居易本想做「詩仙」的,但前面有李白這個謫仙人把詩仙的名號佔了,白居易最後也只能做了「詩魔」。白居易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他本想「達則兼濟天下」,作出一番「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的大事業,但中唐在牛李黨爭、宦官專政、藩鎮割據三大因素交織之下,大唐盛世不再,時代衰亡趨勢明顯,知識分子頭頂上的天花板越壓越低,大部分知識分子報國無門,理想幻滅,所以,白居易乾脆就「窮則獨善其身」,琴棋書畫詩酒花,在洛陽過一種填詞飲茶品花,沒事就唱唱小曲,填幾首小詞的閒逸生活,倒也成就了他中唐文人詞大家的地位。

恰如大部分文人一樣,我們的人生很少能夠按照自己設計的路線走下去,若人生都可如願,這個世界哪有什麼悲歡離合?人生最關鍵是你做選擇的能力,當你前方無路可走之時,你將作何選擇?是學楊朱見歧路而落淚?還是學阮籍在無路時痛哭而返?將本就不大晴朗的人生過得彤雲密布?還是學王維「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在無路可走之時,換一種活法,感受人生別樣的雲淡風輕呢?

在大唐的才子之中,白居易算是過得風輕雲淡的,而大唐的另外一個才子溫庭筠,卻活得悽風苦雨,在政壇上跌跌撞撞,在輿論場上飽受批評甚至中傷,最終潦倒而死,將本可輝煌的一生,活成了悲劇。

溫庭筠是一個藝術全才,在詩、詞、小說傳奇方面都留下著作,他甚至還編過詞典這樣的工具書。但溫庭筠放蕩不羈愛自由的性格,在仕途失敗之時,破罐子破摔,終日在歌女中間淺吟低唱的行為,在唐朝比較開明的社會氛圍中不容於世,被人認為是唐朝文人無行的代表。不僅影響了溫庭筠個人的仕途發展,甚至還影響了他的後代,以至於他的兒子在科舉考試中也受到政審的影響,雖然最終弟弟和自己的兒子高中進士,但自己始終無緣進士。

溫庭筠是政壇不香文壇香,牆內開花牆外香。仕途無望,那就打入紅粉陣中,在與歌女們歌之詠之舞之蹈之之餘,為歌女們譜曲填詞,在詩壇之外,開闢了詞這一新的戰場,他成了唐朝職業填詞的第一人,竟然讓自己成為「花間派」的鼻祖,溫庭筠的那些寫離情別緒,寫美麗女子容貌和情感的詞,充滿了綺麗柔媚富麗堂皇的味道,而後世詞人多是按照溫庭筠提供的路徑寫詞,乃至決定了詩莊詞媚、綺麗柔媚的風格走向,成為詞史上的大宗師。

溫庭筠出生在山西太原的世家大族,不過那早已經是過去的輝煌了。溫姓是初唐聲名顯赫的世家貴族,先祖溫彥博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時候做過宰相。盛唐的開元盛世、貞觀之治,到了晚唐已然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了。與時代的衰落同步,溫氏家族也逐漸沒落,此時的溫氏家族也已經處於破敗的邊緣,而溫庭筠這一脈顯得尤其冷落。

溫庭筠曾經說他的家族,是「地深新事少,官散故交疏。道直更無侶,家貧唯有書」。一個世家高族竟然是故交零落,也只剩下大批的藏書了。大凡是從貴族滑落到寒門的子弟,大都有用世之心,他們渴望做出一番大事業,讓自己的名字重新掛上凌煙閣,重振家族的輝煌。比如杜牧的家族,當年是長安城的兩大巨族之一,後來破敗,而杜牧在官場也是掙扎沉浮;比如李商隱曾自稱是唐皇族的同宗,後來淪落成平民,雖然有凌雲之志,但還是在牛李黨爭中耗費了大好青春。祖上的榮光與現實的窘迫,迫使這些寒門子弟們發憤圖強,渴望走上仕途的道路,他們往往身負凌雲之志,有經國安邦之才,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從貴族到寒族的落差,又讓他們生性敏感,自卑甚至是自怨自艾,比如李賀與李商隱,比如溫庭筠。

溫庭筠父親早亡,家族陷入困頓,他從小和母親與姐姐一起生活。生活坎坷多難的童年經歷與家庭情感的缺失,讓溫庭筠成了一個脆弱的綜合體。一方面,他更渴望人生的溫情,渴望走上光輝的仕途,另一方面,他又在受到挫折之後自暴自棄,完全不顧世俗的眼光,放蕩不羈,甚至驚世駭俗。溫庭筠的一生,早年「弱齡有志」,中年四處碰壁,仕途絕望之後浪跡天涯出入紅樓楚館,最後晚年貧病潦倒。這是一個懷才不遇的文人典型的悲劇軌跡。

溫庭筠的一生就是一出跌宕起伏的悲劇。溫庭筠的悲劇,既有晚唐時代的烙印,是晚唐時代大潮裹挾的結果,也有他性格上的原因。但溫庭筠最終成就了自己,他成了詞壇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是「花間派」的鼻祖,他奠定了宋詞婉約詞的風格,他是宋詞發展源頭上的一座冰川,持續滋潤著後世宋詞的發展。

相關焦點

  • 溫庭筠十首經典詩詞,堪稱「花間派」之鼻祖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或「溫八吟」之稱。
  • 晚唐詩歌界最有名的師生戀:「花間派」鼻祖溫庭筠與他的女學生魚玄機
    花間派的鼻祖是溫庭筠,他同韋莊是《花間集》中的主要作家,我將他倆的詞全部看過,無論從題材還是意境,其實同後期所謂婉約完全就無甚區別。溫庭筠,字飛卿,山西祁縣人,以詞賦知名,然屢試不第,客遊淮間;曾任方城尉,官終國子助教,享年約66歲。說到「詞」的興起,一定繞不過溫庭筠,他是第一個致力於倚聲填詞的人,也是裡程碑級的人物,他為後世留下了70首詞,為唐朝之最。
  • 溫庭筠的一首絕美詩作,其中的名句人人皆知,寫盡人生的辛酸無奈
    提到唐代詩人溫庭筠,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他那些辭藻華麗、纏綿悱惻的「花間詞」。在詞史上,溫庭筠被稱為「花間派鼻祖」,創作了大量描寫閨怨思婦、花前月下、香軟綺豔的詞作。其中,《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鬢雲欲度香腮雪……」更是風靡一時,響徹南北。
  • 八叉|雙手交叉八下,科考詩成八韻,大唐詩壇第一快手溫庭筠
    溫庭筠,字飛卿,約公元812年出身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今天的太原祁縣人。自幼天賦異稟,才思敏捷,兼通音律,恃才傲物,放蕩不羈,似有智商滿滿,情商待考之嫌,因此仕途蹭蹬。因其詩詞辭藻華麗,穠豔精緻,且內容多寫閨情。為「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派」的鼻祖,其詩與李商隱齊名,並稱「溫李」。
  • 溫庭筠很「沉雄」的一首詩,敬仰一漢朝英雄,在民間流傳1000多年
    文/顧無【引觴漫談】最近在重溫《西遊記》最經典的版本,裡邊那些僵硬的特效著實讓人哭笑不得,但是演員的演技,導演組的用心,又讓人嘆為觀止。看到六小齡童的幾個眼神,看到唐太宗的幾個細節,看到三國中的「張遼」化身唐三藏還如此專業,不由得想嘆一句。
  • 花間派詞人
    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有《花間集》遺存。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其詞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詞的文採和聲情。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
  • 花間派大師韋莊:五首《菩薩蠻》,一部晚唐文人的心靈編年史
    我們在談溫庭筠的詞時,曾說過溫庭筠是花間派的鼻祖,與韋莊號稱「溫韋」,可見韋莊在詞壇的地位,比照金庸的武俠小說,那就是「北喬峰,南慕容」。而韋莊與溫庭筠寫詞的路子完全不一樣,雖然韋莊認真學習過溫庭筠寫詞的方式,但韋莊又有自己的創見。溫庭筠的詞走的是富貴一路,仿佛一位濃妝豔抹的貴婦,充滿富貴之氣。
  • 花間派詞人筆下的經典作品
    不過,花間派裡的「溫韋」等,依然有傑出的詞作。而且,花間詞雕工精細,藝術成就非常高。在這裡,我們精選花間詞裡的精品詞作,感受一下。《望江南》唐·溫庭筠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 溫庭筠:恃才傲物的落魄才子
    ——溫庭筠《女冠子》像「雪胸鸞鏡裡」這樣直寫女人胸脯的詞句,在溫庭筠生活的時代還難以被接受。所以,儘管在五代來臨以後,有無數的花間派詞人都在寫「雪胸」向溫庭筠致敬,但早生了半個世紀的溫庭筠顯然沒趕上那樣的「好時代」。在現實中,他「活該」被正襟危坐的士大夫摒棄。
  • 花間鼻祖溫庭筠的八大名作賞析
    "花間詞派"之鼻祖溫庭筠的八大名作賞析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唐】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 「花間派」詞人韋莊經典詩詞8首,篇篇精彩,值得收藏!
    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清麗,有《浣花詞》流傳。1、《思帝鄉·雲髻墜》唐代:韋莊雲髻墜,鳳釵垂,髻墜釵垂無力,枕函欹。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
  • 兩度入蜀溫庭筠的花間成都
    溫庭筠的詩本以側豔為工,而此篇能以風骨遒勁見長,確是難得。後四句以歷史事實為依據發表議論,諸葛亮一死,蜀漢國勢江河日下,蜀後主的寵臣譙周慫恿後主降魏。供奉在祠廟中的諸葛亮像已無言可說,無計可施了。全詩內容深厚,感情沉鬱。用歷史事實彰顯褒貶之意,用譙周和諸葛亮作對比,進一步顯示了諸葛亮系蜀國安危於一身的獨特地位。
  • 溫庭筠:悲劇人生下的詩歌美學
    溫庭筠的人生悲劇溫庭筠,本名岐,字飛卿。生於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溫庭筠的生年,史籍無載。陳尚君先生在《溫庭筠早年事跡考辨》一文中考定他生於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梁超然在其所撰的《唐才子傳校箋.溫庭筠傳》中採用陳說 。卒於鹹通七年(866)冬。溫庭筠的一生無疑是一個悲劇。
  • 詞話古妝:讀溫庭筠《菩薩蠻》詞,看看晚唐女子的化妝、造型
    溫庭筠是晚唐時期著名的詩人、詞人。他精通音律,他的詩詞注重文採,他也被尊為「花間派」的鼻祖。他所寫的詩詞優美婉轉,讓我們能夠穿越時空,看到晚唐時美女的裝扮。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依然是溫庭筠的幾首《菩薩蠻》詞。「菩薩蠻」本是唐代教坊曲名,後來變成了詞牌名。
  • 品讀:溫庭筠《菩薩蠻·玉樓明月長相憶》
    菩薩蠻·玉樓明月長相憶唐·溫庭筠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嫋娜春無力。
  • 《花間詞》鼻祖溫庭筠: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四首令人痴迷的詩詞
    溫庭筠是個才子,年少成名,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花間詞派詞風柔情纏綿,多作女子之音,能寫出如此溫柔纏綿詩詞的才子,大家一定都以為必定是個英俊瀟灑的美男子吧,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溫庭筠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醜人,相傳他面貌奇醜,曾有高官之女仰慕他的才學,一心想嫁,後見到他的樣貌立刻返回,不再以他為偶像,所以溫庭筠也被人戲稱為「溫鍾馗」。
  • 溫庭筠最著名的10首詩詞,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溫庭筠字飛卿,是唐代著名文學家、詩人、詞人,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尊為「花間派」的鼻祖。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並稱「溫李」;詞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1.望江南·梳洗罷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 天才槍手溫庭筠
    且溫庭筠祖上是宰相,可謂出身名門;自己才華橫溢,寫文章信手拈來,才高八鬥,本可以青雲直上,光耀祖先,卻因其性格桀驁,情商太低,硬生生地把一副好牌打爛。官二代的溫庭筠,真是個性十足。後來的溫庭筠,潦倒不已,於是縱酒江湖,放浪紅塵。他寫下了太多好詩篇。不像其他詩人一般貶謫多次,溫庭筠有些荒唐的人生裡,獨獨給世人留下的華麗詩篇,成為不朽。
  • 「我很醜,但是我很溫柔」,唐代才子溫庭筠的詩詞,你會背多少
    溫庭筠唐代詩人,「花間詞派」的鼻祖,一個長得很醜,但是卻情感很細膩的男人。溫庭筠,字飛卿,他自幼好學,年少出名,以文思敏捷而著稱。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八叉手就可成八韻,故有「溫八叉」之稱。但是過於聰明並非好事,他參加科考,答完試題,閒來無事,就開始幫助考場上的其他考生答題,最終導致屢試不第。
  • 解讀溫庭筠《碧澗驛曉思》:清晨夢醒時寫了一首詩,成為經典之作
    說起溫庭筠,感覺故事特別多。  溫八爪……  長相醜陋……  花間派鼻祖……  歷史第一槍手……  和魚玄機的曖昧情緣……  這一系列故事,感覺溫庭筠是個特別複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