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詞派產生于于晚唐五代時期的前蜀,是中國古代詩詞學流派之一,其名得自於後蜀趙崇祚所編詞集《花間集》。《花間集》收輯溫庭筠、韋莊等十八人的詞作,共計500首詞。其作者大多是蜀人,詞風近似,詞作內容多為歌詠旅愁閨怨、合歡離恨,局限於男女燕婉之私,因此被稱為「花間詞派」。
因為特殊的社會風氣,導致花間詞盛極一時,影響了中國詞壇幾千年。但是花間詞很多內容和題材局限,思想消極,格調低,除了和聲韻,其他就是李清照《詞論》中的「六次」產品。不過,花間派裡的「溫韋」等,依然有傑出的詞作。而且,花間詞雕工精細,藝術成就非常高。在這裡,我們精選花間詞裡的精品詞作,感受一下。
《望江南》
唐·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菩薩蠻》
唐·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南歌子》
唐·溫庭筠
一尺深紅勝麴塵,天生舊物不如新。
合歡桃核終堪恨,裡許元來別有人。
《南歌子》
唐·溫庭筠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更漏子》
唐·溫庭筠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
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菩薩蠻》
唐·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菩薩蠻》
唐·韋莊
勸君今夜須沉醉,尊前莫話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菩薩蠻》
唐·韋莊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
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
勸我早還家,綠窗人似花。
《思帝鄉》
唐·韋莊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
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荷葉杯》
唐·韋莊
記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識謝娘時。
水堂西面畫簾垂,攜手暗相期。
惆悵曉鶯殘月,相別,從此隔音塵。
如今俱是異鄉人,相見更無因。
《春光好》
五代·歐陽炯
天初暖,日初長,好春光。
萬匯此時皆得意,競芬芳。
筍迸苔錢嫩綠,花偎雪塢濃香。
誰把金絲裁剪卻,掛斜陽?
《江城子》
五代·歐陽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
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
空有姑蘇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浣溪沙》
五代·孫光憲
蓼岸風多橘柚香。
江邊一望楚天長。
片帆煙際閃孤光。
目送徵鴻飛杳杳,
思隨流水去茫茫。
蘭紅波碧憶瀟湘。
《更漏子》
五代·孫光憲
對秋深,離恨苦,數夜滿庭風雨。
凝想坐,斂愁眉,孤心似有違。
紅窗靜,畫簾垂,魂消地角天涯。
和淚聽,斷腸窺,漏移燈暗時。
《臨江仙》
五代·鹿虔扆
金鎖重門荒苑靜,綺窗愁對秋空。
翠華一去寂無蹤。
玉樓歌吹,聲斷已隨風。
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
藕花相向野塘中,暗傷亡國,清露泣香紅。
《虞美人》
五代·鹿虔扆
卷荷香澹浮煙渚,綠嫩擎新雨。
瑣窗疏透曉風清,象床珍簟冷光輕,水文平。
九疑黛色屏斜掩,枕上眉心斂。
不堪相望病將成,鈿昏檀粉淚縱橫,不勝情。
《浣溪沙》
唐·薛昭蘊
紅蓼渡頭秋正雨,印沙鷗跡自成行,整鬟飄袖野風香。
不語含嚬深浦裡,幾回愁煞棹船郎,燕歸帆盡水茫茫。
《憶江南》
唐·牛嶠
銜泥燕,飛到畫堂前。
佔得杏梁安穩處,體輕唯有主人憐,堪羨好因緣。
《漁歌子》
五代·李珣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
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
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
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訴衷情》
五代·顧夐
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
香閣掩,眉斂,月將沉。
爭忍不相尋?怨孤衾。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醉花間》
唐·毛文錫
休相問,怕相問,相問還添恨。
春水滿塘生,鸂鶒還相趁。
昨夜雨霏霏,臨明寒一陣。
偏憶戍樓人,久絕邊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