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派詞人

2022-01-02 醉月詩苑

花間詞派產生于于晚唐五代時期的前蜀,是中國古代詩詞學流派之一,其名得自於後蜀趙崇祚所編詞集《花間集》。《花間集》收輯溫庭筠、韋莊、皇甫松、和凝、孫光憲、薛昭蘊、牛嶠、張泌、毛文錫、牛希濟、歐陽炯、顧夐、魏承班、鹿虔扆、閻選、尹鶚、毛熙震、李珣等十八人的詞作,共計500首詞。其作者大多是蜀人,詞風近似,詞作內容多為歌詠旅愁閨怨、合歡離恨,局限於男女燕婉之私,因此被稱為「花間詞派」。

溫庭筠

       溫庭筠(yún)(約812 — 約866),本名岐,藝名庭筠,字飛卿,漢族,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縣)人,晚唐時期詩人、詞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多次考進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為放浪。他曾任隨縣和方城縣尉,官至國子監(jiàn)助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監(jiàn)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濃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應。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有《花間集》遺存。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其詞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詞的文採和聲情。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

溫庭筠的詩詞作品

菩薩蠻·玉樓明月長相憶

菩薩蠻·水精簾裡頗黎枕

菩薩蠻·寶函鈿雀金鸂鶒

河傳·湖上

更漏子·星鬥稀

荷葉杯·一點露珠凝冷

南歌子·手裡金鸚鵡

更漏子·柳絲長

更漏子·玉爐香

南歌子·倭墮低梳髻

韋莊

       韋莊(約836年— 約910年),字端己,漢族,長安杜陵(今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前蜀宰相。出身京兆韋氏東眷逍遙公房,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

       早年屢試不第,直到乾寧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時方考取進士,任校書郎。李詢為兩川宣瑜和協使時,召韋莊為判官,奉使入蜀,歸朝後升任左補闕。天復元年(901年),韋莊入蜀為王建掌書記,自此終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年),韋莊勸王建稱帝,任左散騎常侍,判中書門下事,定開國制度,舉薦張道古等忠直文人。官終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卒諡文靖。宋代張唐英撰《蜀檮杌》曾高度評價:「不恃權,不行私,惟至公是守,此宰相之任也。」

       韋莊工詩,其詩多以傷時、感舊、離情、懷古為主題。其律詩圓穩整贍、音調瀏亮,絕句情致深婉、包蘊豐厚,發人深思;其詞多寫自身的生活體驗和上層社會之冶遊享樂生活及離情別緒,善用白描手法,詞風清麗 。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並稱「溫韋」。所著長詩《秦婦吟》反映戰亂中婦女的不幸遭遇,在當時頗負盛名,與《孔雀東南飛》、《木蘭詩》並稱「樂府三絕」。有《浣花集》十卷,後人又輯其詞作為《浣花詞》。《全唐詩》錄其詩三百一十六首。

韋莊的詩詞作品

菩薩蠻·如今卻憶江南樂

秦婦吟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殘

應天長·別來半歲音書絕

菩薩蠻·洛陽城裡春光好

浣溪沙·清曉妝成寒食天

荷葉杯·記得那年花下

謁金門·春漏促

歸國遙·春欲晚

思帝鄉·春日遊

皇甫松

       皇甫松,字子奇,自號檀欒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皇甫松《醉鄉日月》3卷。其詞今存20餘首,見於《花間集》、《唐五代詞》。事跡見《歷代詩餘》。今有王國維輯《檀欒子詞》一卷。

皇甫松的詩詞作品

採蓮子·船動湖光灩灩秋

夢江南·蘭燼落

怨回紇

天仙子·躑躅花開紅照水

憶江南

採蓮子·菡萏香蓮十頃陂

摘得新

竹枝(一名巴渝辭)

浪淘沙二首

和凝

       和凝(898-955年),五代時文學家、法醫學家。字成績。鄆州須昌(今山東東平)人。幼時穎敏好學,十七歲舉明經,梁貞明二年(916)十九歲登進士第。好文學,長於短歌豔曲。梁貞明二年(916)進士。後唐時官至中書舍人,工部侍郎。後晉天福五年 (940)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入後漢,封魯國公。後周時,贈侍中。嘗取古今史傳所訟斷獄、辨雪冤枉等事,著為《疑獄集》兩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訂兩卷,合成四卷。

和凝的詩詞作品

春光好·天初暖

河滿子·正是破瓜年紀

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縷鳳

江城子·竹裡風生月上門

麥秀兩岐

小重山

臨江仙

山花子

喜遷鶯·曉月墜

菩薩蠻·越梅半拆輕寒裡


孫光憲

       孫光憲(901-968),字孟文,自號葆光子,屬雞,出生在陵州貴平(今屬四川省仁壽縣東北的向家鄉貴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荊南節度副使、朝議郎、檢校秘書少監,試御史中丞。入宋,為黃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國春秋》卷一二有傳。孫光憲「性嗜經籍,聚書凡數千卷。或手自鈔寫,孜孜校讎,老而不廢」。著有《北夢瑣言》、《荊臺集》、《橘齋集》等,僅《北夢瑣言》傳世。詞存八十四首,風格與「花間」的浮豔、綺靡有所不同。劉毓盤輯入《唐五代宋遼金元名家詞集六十種》中,又有王國維緝《孫中丞詞》一卷。

孫光憲的詩詞作品

酒泉子·空磧無邊

風流子·茅舍槿籬溪曲

菩薩蠻·月華如水籠香砌

河傳·柳拖金縷

菩薩蠻·木棉花映叢祠小

河傳·花落

女冠子·淡花瘦玉

河瀆神·汾水碧依依

浣溪沙·花漸凋疏不耐風

虞美人·好風微揭簾旌起

薛昭蘊

       薛昭蘊,字澄州,河中寶鼎(今山西榮河縣)人。王衍時,官至侍郎。擅詩詞,才華出眾。《北夢瑣言》:薛澄州昭蘊即保遜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風。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無人。好唱《浣溪沙》詞。

薛昭蘊的詩詞作品

浣溪沙·傾國傾城恨有餘

浣溪沙·粉上依稀有淚痕

喜遷鶯·清明節

浣溪沙·握手河橋柳似金

小重山·秋到長門秋草黃

浣溪沙·紅蓼渡頭秋正雨

離別難

小重山

喜遷鶯

謁金門·春滿院

牛嶠

       牛嶠,字松卿(約公元890年前後在世),一字延峰,隴西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大順初前後在世。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進士及第。歷官拾遺,補尚書郎,後人又稱「牛給事」。以詞著名,詞格類溫庭筠。原有歌詩集三卷,現存詞三十三首,(見《花間集》)詩六首。

牛嶠的詩詞作品

菩薩蠻·玉爐冰簟鴛鴦錦

更漏子·春夜闌

菩薩蠻·舞裙香暖金泥鳳

憶江南·紅繡被

菩薩蠻·柳花飛處鶯聲急

女冠子·星冠霞帔

楊柳枝五首·其二

菩薩蠻·風簾燕舞鶯啼柳

柳枝·解凍風來末上青

憶江南·銜泥燕

張泌

       張泌(生卒年不詳),《全唐詩》作曰字子澄,安徽淮南人。五代後蜀詞人。是花間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詞用字工煉,章法巧妙,描繪細膩,用語流便。

張泌的詩詞作品

浣溪沙·獨立寒階望月華

浣溪沙·鈿轂香車過柳堤

南歌子·柳色遮樓暗

南歌子·岸柳拖煙綠

江城子·浣花溪上見卿卿

贈韓道士

送容州中丞赴鎮

春江雨

春夕言懷

所思·空塘水碧春

毛文錫

       毛文錫,唐末五代時人,字平珪,高陽(今屬河北人),一作南陽(今屬河南)人。年十四,登進士第。已而入蜀,從王建,官翰林學士承旨,進文思殿大學士,拜司徒,蜀亡,隨王衍降唐。未幾,復事孟氏,與歐陽烔等五人以小詞為孟昶所賞。《花間集》稱毛司徒,著有《前蜀紀事》《茶譜》,詞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國維輯《毛司徒詞》一卷。

毛文錫的詩詞作品

醉花間·休相問

柳含煙·章臺柳

柳含煙·河橋柳

柳含煙·御溝柳

戀情深·玉殿春濃花爛熳

巫山一段雲·雨霽巫山上

應天長·平江波暖鴛鴦語

柳含煙

甘州遍

贊成功

牛希濟

       五代詞人。生卒年不詳。隴西(今甘肅)人。詞人牛嶠之侄。早年即有文名,遇喪亂,流寓於蜀,依嶠而居。後為前蜀主王建所賞識,任起居郎。前蜀後主王衍時,累官翰林學士、御史中丞。後唐莊宗同光三年(925),隨前蜀主降於後唐,明宗時拜雍州節度副使。

牛希濟的詩詞作品

臨江仙·峭壁參差十二峰

臨江仙·江繞黃陵春廟閒

臨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臨江仙·柳帶搖風漢水濱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臨江仙

謁金門·秋已暮

酒泉子

中興樂(即溼羅衣)

生查子·春山煙欲收

歐陽炯

       歐陽炯 (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後蜀任職為中書舍人。據《宣和畫譜》載,他事孟昶時歷任翰林學士、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隨孟昶降宋後,授為散騎常侍,工詩文,特別長於詞,又善長笛,是花間派重要作家。

歐陽炯的詩詞作品

南鄉子·岸遠沙平

春光好·天初暖

南鄉子·路入南中

南鄉子·畫舸停橈

更漏子·三十六宮秋夜水

賀明朝·憶昔花間初識面

春光好·花滴露

賀明朝·憶昔花間相見後

巫山一段雲·春去秋來也

女冠子·薄妝桃臉

顧夐

       顧敻(xiong),五代詞人。生卒年、籍貫及字號均不詳。前蜀王建通正(916)時,以小臣給事內廷,見禿鷲翔摩訶池上,作詩刺之,幾遭不測之禍。後擢茂州刺史。入後蜀,累官至太尉。顧夐能詩善詞。《花間集》收其詞55首,全部寫男女豔情。

顧夐的詩詞作品

醉公子·漠漠秋雲澹

訴衷情·永夜拋人何處去

獻衷心

臨江仙

虞美人

木蘭花(即玉樓春)

河傳

漁歌子

應天長

更漏子


魏承班

       約公元九三O年前後在世。生年不詳死於925年五代時許州人,約後唐明宗長興初前後在世,據當代學者考證,死於前蜀敗亡之際。父魏宏夫,為蜀王建養子,賜姓名王宗弼,封齊王。承班為駙馬都尉,官至太尉。國亡,與其父同時被殺。承班工詞,豔麗似溫庭筠,今存二十一首(見《唐五代詞》)。元遺山曰:魏承班詞,俱為言情之作。大旨明淨,不更苦心刻意以競勝者。

魏承班的詩詞作品

生查子·煙雨晚晴天

滿宮花·雪霏霏

玉樓春·寂寂畫堂梁上燕

黃鐘樂

玉樓春

木蘭花

謁金門

滿宮花

漁歌子·柳如眉

菩薩蠻

鹿虔扆

       鹿虔扆 ( y )五代詞人,生卒年、籍貫、字號均不詳。早年讀書古詩,看到畫壁有周公輔成王圖,即以此立志。後蜀進士。累官學士,廣政間曾任永泰軍節度使、進檢校太尉、加太保,人稱鹿太保。與歐陽炯、韓琮、閻選、毛文錫等俱以工小詞供奉後主孟昶,忌者號之為「五鬼」。

鹿虔扆的詩詞作品

臨江仙·金鎖重門荒苑靜

女冠子·鳳樓琪樹

臨江仙

虞美人

思越人

女冠子

閻選

       閻選,生卒和字裡不詳,五代時期後蜀的布衣,工小詞。與歐陽烔、鹿虔扆、毛文錫、韓琮被時人稱為「五鬼」,世傳有八首小詞被唐人趙崇祚收入《花間集》。《花間集》稱閻處士。

閻選的詩詞作品

八拍蠻·雲鎖嫩黃煙柳細

臨江仙·雨停荷芰逗濃香

定風波·江水沉沉帆影過

謁金門

河傳·秋雨

八拍蠻

浣溪沙

臨江仙

虞美人

尹鶚

       尹鶚(約公元896年前後在世)字不詳,成都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後在世。事前蜀後主王衍,為翰林校書。累官至參卿。花間集稱尹參卿,性滑稽,工詩詞,與李珣友善,作風與柳永相近,今存十七首。詞存《花間集》、《尊前集》中。今有王國維輯《尹參卿詞》一卷。

尹鶚的詩詞作品

臨江仙·深秋寒夜銀河靜

臨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撥棹子·風切切

金浮圖

秋夜月

撥棹子

臨江仙

滿宮花·月沉沉

清平樂

杏園芳

毛熙震

      約公元九四七年前後在世]字不詳,蜀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後晉高祖天福中前後在世。曾為後蜀秘書監。熙震善為詞,今存二十九首,(見《唐五代詞》)辭多華麗。

毛熙震的詩詞作品

浣溪沙·花榭香紅煙景迷

菩薩蠻·梨花滿院飄香雪

臨江仙

小重山

木蘭花

南歌子(一名望秦川,一名風蝶令)

更漏子

清平樂·春光欲暮

菩薩蠻

後庭花(或加玉樹二字)

李珣

       李珣(855?-930?),五代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後在世。

李珣的詩詞作品

女冠子·春山夜靜

南鄉子·山果熟

漁歌子·柳垂絲

漁歌子·楚山青

菩薩蠻·回塘風起波文細

南鄉子·雲帶雨

酒泉子·雨漬花零

漁歌子·荻花秋

南鄉子·乘彩舫

巫山一段雲·古廟依青嶂

敬請關注醉月詩苑ylpxzysy,投稿郵箱1451057278@qq.com


相關焦點

  • 「花間派」詞人韋莊經典詩詞8首,篇篇精彩,值得收藏!
    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清麗,有《浣花詞》流傳。1、《思帝鄉·雲髻墜》唐代:韋莊雲髻墜,鳳釵垂,髻墜釵垂無力,枕函欹。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
  • 花間派詞人筆下的經典作品
    不過,花間派裡的「溫韋」等,依然有傑出的詞作。而且,花間詞雕工精細,藝術成就非常高。在這裡,我們精選花間詞裡的精品詞作,感受一下。《望江南》唐·溫庭筠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 溫庭筠十首經典詩詞,堪稱「花間派」之鼻祖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或「溫八吟」之稱。
  • 一個長相醜陋卻最懂美女的文人,開創的花間派驚豔了一千年
    它收錄了唐代到五代十國的18位詞人共500首詞作,其中包括與李商隱齊名的花間派詞人溫庭筠、韋莊的作品,在當時具有最高的文學及美學價值。以柳永為代表的婉約派,就是由花間詞派發展而來。而豪放派的蘇軾,寫詞時也借用過花間派詞作中的句子。
  • 北宋詞人晏殊的《浣溪沙》,描寫的是什麼?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同時晏殊也是一位非常高產的詞人,一生創作了了大量詞作,是宋代早期著名的婉約派詞人。他的詞作上承五代花間派詞人韋莊、馮延巳清新婉麗的餘韻,下啟晏幾道、秦觀等婉約派蘊藉淡雅的先風,可以說,晏殊是北宋詞壇上具有承先啟後作用的詞人。晏殊著有詞集《珠玉詞》,詞風風流蘊藉,對宋代初期的詞風產生重要影響。
  • 花間派大師韋莊:五首《菩薩蠻》,一部晚唐文人的心靈編年史
    我們在談溫庭筠的詞時,曾說過溫庭筠是花間派的鼻祖,與韋莊號稱「溫韋」,可見韋莊在詞壇的地位,比照金庸的武俠小說,那就是「北喬峰,南慕容」。而韋莊與溫庭筠寫詞的路子完全不一樣,雖然韋莊認真學習過溫庭筠寫詞的方式,但韋莊又有自己的創見。溫庭筠的詞走的是富貴一路,仿佛一位濃妝豔抹的貴婦,充滿富貴之氣。
  • 晏殊和晏幾道:歷史上著名的父子詞人,風格卻迥然不同
    晏殊和晏幾道是北宋著名的詞人,對宋詞的發展都有很大的貢獻。二人為父子,詞風有相似之處,又有著迥然的區別,這與他們的人生經歷有關。01.晏殊的詞風——閒雅有情思。晏殊善於作詩、填詞、寫文章,並且書法功力也非常深厚,而以詞最為突出,被稱為「宰相詞人」。他的詞,吸收了南唐「花間派」和馮延巳的典雅流麗詞風,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被稱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宋史》記載中的晏殊的詞:文章贍麗,應用不窮。尤工詩,閒雅有情思。
  • 花間派鼻祖溫庭筠:當人生無路可走,那就換個姿勢前進
    還是學王維「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在無路可走之時,換一種活法,感受人生別樣的雲淡風輕呢?在大唐的才子之中,白居易算是過得風輕雲淡的,而大唐的另外一個才子溫庭筠,卻活得悽風苦雨,在政壇上跌跌撞撞,在輿論場上飽受批評甚至中傷,最終潦倒而死,將本可輝煌的一生,活成了悲劇。
  • 21位詞人,27首巔峰宋詞,10分鐘看完宋詞極簡史
    兩宋時期,婉約派、豪放派兩大風格流派交相輝映,李煜、柳永、王安石、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等詞人不斷豐富著宋詞的形式、風格和內容,成就了宋詞之美。小編總結了21位詞人,27首宋詞,帶你速覽極簡宋詞史!馮詞多寫閒情逸緻,文人氣息濃厚,多憂患意識,是開宋詞風氣之先的關鍵人物。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他以一己之力,開闢了宋詞的一代江山。
  • 晚唐詩歌界最有名的師生戀:「花間派」鼻祖溫庭筠與他的女學生魚玄機
    我國古代詩詞學的流派眾多,其中有兩個流派最著名:花間派和婉約派。他們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 詞人的現代愛情故事
    《腳趾上的星光》姚謙/著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012年5月版小小本書作者姚謙是臺灣著名的寫詞人、製作人和音樂經理人,二十年來,出自他之手的經典唱片不計其數,成功打造出李玟、蕭亞軒、劉若英、他個人發表原創歌詞600多首,成為現今華語樂壇舉足輕重的大師級詞人。詞人寫的書永遠帶有詞人的色彩:每一句好像都是至理名言,人人知道卻難以總結更難做到。不知是詞人書中自有的那種慢條斯理、從容不迫還是在臺灣中華文化濃鬱薰陶下自有的淡然,《腳趾上的星光》字裡行間都瀰漫在一種飄渺而又緩慢的氣氛中。而閱讀本書,你會覺得在迅速的生活節奏中,一下子就優雅起來,因為整個世界瞬間就變慢了。
  • 詞人的現代愛情故事(圖)
    《腳趾上的星光》姚謙/著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2年5月版小小本書作者姚謙是臺灣著名的寫詞人、製作人和音樂經理人,二十年來,出自他之手的經典唱片不計其數,成功打造出李玟、蕭亞軒、劉若英、趙薇、江美琪他個人發表原創歌詞600多首,成為現今華語樂壇舉足輕重的大師級詞人。詞人寫的書永遠帶有詞人的色彩:每一句好像都是至理名言,人人知道卻難以總結更難做到。不知是詞人書中自有的那種慢條斯理、從容不迫還是在臺灣中華文化濃鬱薰陶下自有的淡然,《腳趾上的星光》字裡行間都瀰漫在一種飄渺而又緩慢的氣氛中。而閱讀本書,你會覺得在迅速的生活節奏中,一下子就優雅起來,因為整個世界瞬間就變慢了。
  • 白衣卿相柳永:最多情的詞人,最無奈的詞人
    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這句是什麼意思呢?大意是:我就愛做一個風流才子寫寫詞曲,就算我白衣飄飄,也不亞於那些個公卿將相。活脫脫的一個大憤青,對皇帝眼光差不識大才的牢騷發洩得淋漓至盡。也意在表明自己視功名為糞土,縱情歌舞風月以明志嚴重情緒化的感情。
  • 著名詞人陳樂融: 旋律是肉體,歌詞是靈魂
    臺灣著名詞人陳樂融: 旋律是肉體,歌詞是靈魂  《我,作詞家》展現詞作家風採 自稱為了「搶救記憶」———  《再回首》、《天天想你》、《感恩的心》、《瀟灑走一回》、《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這些歌曲的旋律一響起,人們大都會唱出其中的歌詞。而這些歌詞都出自臺灣著名詞人、曾任職飛碟唱片九年的陳樂融。
  • 會飛的詞人再填新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會飛的詞人再填新曲媒體聯盟訊(郝小學 李鳳梅)為紀念偉大的黨建黨一百周年,曾經翱翔祖國藍天的飛行員、被人們稱為會飛的詞人鄭琳先生,滿含深情地新近填詞創作了兩首謳歌黨、頌揚扶貧幹部的歌曲:《心靈的家》由王秀增作曲,智丹演唱;《感恩》——獻給一線扶貧的工作者們,由劉芳彤作曲,李霓演唱,讓我們一同來欣賞新歌帶給我們的思考與快樂!
  • 患癌詞人唐恬望陳奕迅唱歌《來龍去脈》(圖)
    患癌詞人唐恬前後對比照片臉色極差,超級女聲御用詞人唐恬照片,曾創作「超女」主題曲《唱得響亮》的作詞人唐恬,患上了鼻咽癌,年僅29歲。  微博熱議  #患癌詞人望奕迅獻唱#唐恬會好起來的,就像歌裡唱的那樣,我們一直會在你身邊  安慶府遺少:我一邊聽著筆筆的《筆記》,一邊默默流淚;我不認識唐恬恬,但看見一個才華橫溢的女孩子被病魔給纏繞,不知道為什麼我會有一種痛徹心扉的感覺,是惋惜?
  • 辛棄疾最著名的一首《滿江紅》,寫出了詞人偉大的愛國情懷
    提起宋代著名的豪放派詞人,相信每個人都不會忽略掉他,他的詞飽含愛國之情,他與蘇軾並稱「蘇辛」,後人稱之為「人中之傑,詞中之龍」,他的《破陣子》中「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他的《青玉案》中「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