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胸悶胸痛心電圖卻正常,醫生提醒:不妨做個運動平板試驗

2020-12-20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玉唐 通訊員 和樹芸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健康,身體出現不適會立即來醫院檢查,可有時候會存在這樣的情況:

經常感到胸痛、胸悶,為何做常規心電圖卻是正常?

劇烈活動後經常感到心慌,來醫院檢查為何顯示正常?

被診斷為冠心病,卻沒有任何症狀,需不需要住院做手術?

單位組織團建,要求必須進行一次運動試驗,有必要嗎?

其實這些問題都可以用一種檢查來解決——運動平板試驗。

山東第一醫科大第二附屬醫院心電圖室在為患者做運動平板試驗檢查

首先看兩個案例:

01

案例一

王女士,老年女性,高血壓病史,買菜途中出現胸骨下段針扎樣疼痛,咽部發緊,伴心慌,大汗;持續1-2分鐘,休息後好轉,行常規心電圖顯示正常。後疼痛次數增加,輕微活動即可引發。來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行平板運動試驗檢查,結果陽性,當天住院後行冠脈造影顯示前降支近段瀰漫性狹窄70-90%,後植入支架一枚,平穩出院後未再出現上述情況。

02

案例二

劉女士,無明顯誘因出現胸悶,呈陣發性,休息後自行好轉,行常規心電圖顯示正常。而後入院行平板運動試驗檢查陽性,行冠脈CTA檢查顯示冠狀動脈中遠段心肌橋,後診斷為冠心病,常規治療後症狀明顯好轉。

常見問題

為什麼上述兩位患者的心電圖沒有異常,冠狀動脈卻都出現了問題?

其實,許多冠心病患者,儘管冠狀動脈擴張的最大儲備能力已經下降,但通常靜息時冠狀動脈血流量尚可維持正常,而無心肌缺血現象。所以,心電圖顯示也往往完全正常。

平板運動試驗為何能檢測出上述兩位患者的心肌缺血?

運動平板試驗,又稱心電圖運動試驗,是心電圖負荷試驗中常見的一種。它通過運動增加心臟負荷而誘發心肌缺血,從而出現缺血性心電圖改變,輔助臨床對心肌缺血做出診斷,是目前診斷冠心病最常用的一種檢查手段,對冠心病的診斷、病變程度判斷和預後有重要意義。

運動平板試驗適用於哪些患者或情況?

◆ 協助診斷冠心病,尤其是對無症狀的隱性冠心病患者進行篩查,或者對胸部不適患者進行冠心病的排查。

◆ 了解運動引起的心律失常。

◆ 了解和運動有關的症狀(如心悸、胸痛等)的原因。

◆ 測定冠心病患者的心臟功能和運動耐受量,以便通過客觀可靠的活動耐量評估,為患者提供更加合理的活動強度訓練指導,制定出個體化強的康複方案。

◆ 觀察冠心病患者治療(藥物或手術)的效果。

◆ 用於極限運動人群的評估篩選,比如:馬拉松、沙漠挑戰賽等。

運動平板試驗基本檢查方法:

臨床醫師對患者進行完基本評估後,制定相應的運動方案,由檢查室醫師指導,患者在貌似「跑步機」的設備上進行速度和坡度可調的快步行走。通過運動量的加大來評定患者心臟功能和運動耐力。由運動而使心臟增加的負荷,對於正常人群的心電圖是不會產生異常變化的,但卻可以使冠心病患者發生心肌缺血,對部分典型病例更是一種人為的「情景再現」,患者因為運動、勞力所產生心絞痛等症狀。

運動平板試驗檢查優勢

運動中即時觀察心電圖和血壓的變化,及時發現患者在運動狀態下是否存在心肌缺血,運動量可按預計目標逐步增加,從而早期發現、早期幹預冠心病,預防和減少急性心肌梗死事件的發生。

同時它還可以協助運動性暈厥原因的判定,了解與運動相關的頭暈、心悸、胸悶等症狀的原因;評估冠心病的治療效果與制定各類心臟病患者的運動處方;評估飛行員、運動員及高原旅遊者等特殊人群的心臟功能或運動耐量。

當然,運動平板試驗雖好,但不適用於所有人。所以,是否需要進行運動平板實驗一定要由專業醫師來判斷,而且在檢查中可能誘發暈厥、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嚴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心血管急症,所以是否需要進行平板運動試驗一定要經過有經驗的臨床醫師篩選,並且檢查時一定要做好配合,如有不舒服,要隨時停下來。

相關焦點

  • 感到胸悶胸痛心電圖卻正常?不妨來山一大二附院做個運動平板試驗...
    通訊員 和樹芸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健康,身體出現不適會立即來醫院檢查,可有時候會存在這樣的情況:經常感到胸痛、胸悶,為何做常規心電圖卻是正常?劇烈活動後經常感到心慌,來醫院檢查為何顯示正常?山東第一醫科大第二附屬醫院心電圖室在為患者做運動平板試驗檢查首先來看兩個案例:案例一,王女士,老年女性,高血壓病史,買菜途中出現胸骨下段針扎樣疼痛,咽部發緊,伴心慌,大汗;持續1-2分鐘,休息後好轉,行常規心電圖顯示正常。後疼痛次數增加,輕微活動即可引發。
  • 科普| 經常胸悶胸痛,一定是心臟出問題了?
    科普 | 經常胸悶胸痛,一定是心臟出問題了?> 日常工作中經常碰到患者感到胸悶胸痛出虛汗
  • 心電圖和心肌酶正常,能排除冠心病心肌缺血?並非如此簡單
    謠言:心電圖和心肌酶正常就能排除心肌缺血,沒有冠心病風險。闢謠:有說法稱,心臟不舒服,做了心電圖並查了心肌酶正常後,就可以排除冠心病心肌缺血了。但實際上,有患者因心電圖和心肌酶正常而不吃藥,次日卻再次發作心前區疼痛,心電圖提示急性心肌梗死。為什麼心電圖和心肌酶正常,僅過12個小時就發生了心肌梗死?心電圖和心肌酶不能查出心肌梗死嗎?當然不是。
  • 心電圖運動負荷實驗的基本操作流程和要求
    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是臨床上常用的排除冠心病的一種手段,在甄別是否有器質性心臟病變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具體操作如下:(一)運動試驗前1.覆核檢查適應證及禁忌證,簡單詢問病史, 必要時體格檢查,閱讀12導聯常規心電圖和各種 臨床檢查資料。評估運動平板負荷試驗風險度。
  • 54歲男子心電圖和心肌酶正常,排除心臟病?半夜突發心肌梗死
    張先生不放心,去了就近的小醫院,當時做心電圖,並查了心肌酶;醫生看完說心電圖和心肌酶基本正常,張先生家離得近,就先回家了,也沒有開藥。6月17日,凌晨1點,張先生再次發作心前區疼痛,持續不緩解,伴胸悶憋氣,大汗,於是趕緊撥打120。
  • 在線問診上反映胸悶,醫生:無其他異常不妨多做擴胸運動
    超一成在線問診直指胸悶每天做擴胸運動有助緩解15日19時29分,湖北鍾祥一位20來歲的女生諮詢:鎖骨下,胸上面的中間骨頭有些突出,呼吸時會感到有些胸悶。「我昨天才發現骨頭突出,胸悶十幾天了!」女生的恐懼幾乎溢出屏幕。
  • 血管造影是判斷血管狹窄或者堵塞的「金標準」,反覆胸痛胸悶、氣短、乏力,血管造影找「元兇」
    >,睡夢中會經常被胸悶憋醒?血管造影「精準」發力 及時搶救八旬翁八旬的賈大爺患有冠心病多年,半月前胸口處疼痛難忍,並且感到越來越重,並伴有胸悶、氣短、乏力等症狀,經常睡覺時被憋醒,家人發現賈大爺的病越來越嚴重,趕緊將他送到離家不遠的遠東醫院。
  • 運動負荷試驗,能發現心肌缺血嗎?哪些人需要檢查?
    這種檢查的原理,是通過運動誘發靜息狀態下隱匿的心血管疾病,從而評價心臟功能狀態,主要目的是協助診斷心肌缺血,評價治療效果,指導某些疾病的康復。那麼,哪些人檢查做這種檢查?應該怎樣配合檢查呢?運動負荷試驗,有多種方法,包括運動平板試驗、踏車試驗、心肺運動試驗、運動核素試驗、心臟超聲負荷試驗等,應用最廣泛的方法是運動平板試驗。
  • 這6種疼痛都是假心肌缺血,醫生說實話:冠心病不要亂診斷
    4、一天到晚持續胸悶、憋氣、胸痛在臨床總能遇到很多60歲左右的阿姨,一天到晚都胸悶、憋氣、胸痛,有人就診斷冠心病,給「患者」長期吃什麼丸、什麼通、什麼絡等等藥物。今天要打擊這種假冠心病、心肌缺血,因為冠心病、心肌缺血,不會一天到晚持續的胸悶、憋氣、胸痛;除了一種特殊情況,就是心肌梗死,只有心肌梗死才會一天到晚持續胸悶、憋氣、胸痛;但持續的不舒服做完心電圖就能診斷。
  • 心臟不舒服胸悶憋氣,但心電圖、彩超正常,這是怎麼回事?
    心臟不舒服胸悶憋氣,但心電圖、彩超正常,這是怎麼回事?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心臟會不舒服,平時的時候總是感覺胸口特別悶,喘不上氣,但是當大家到醫院去檢查的時候,心電圖和心電彩超一切卻都是正常的。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是否得冠心病,除了做心電圖,還要看哪些症狀?醫生和您說說
    在臨床上,很多人出現心臟不舒服的時候,經常會做心電圖的檢查,而且很多住院的患者,在住院的過程中醫生也會讓患者做心電圖的檢查,可為是醫院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檢查。但是臨床上經常會出現這樣子的情況,就是心電圖檢查後,一位醫生說心肌缺血,可能是冠心病,但是有些醫生卻不給予判斷,讓患者去做心臟彩超、動態心電圖或者是冠狀動脈造影等等。
  • 做了心電圖,為什麼還要做心臟彩超、心臟冠脈造影?
    一、心電圖是用來檢測心臟電活動的,觀察心臟跳動的情況,如心律不齊、早搏、心肌梗塞都可以靠心電圖來診斷,還可以通過心電圖觀測患者的心率,幫助醫生判斷患者是否存在早搏,房顫等心律失常的問題,還可以用於心肌缺血的診斷,了解缺血血管的初步定位。
  • 胸痛≠冠心病,自我判斷從這4方面入手,別再自己嚇自己了
    如何通過症狀來判斷冠心病?  需做哪些檢查來診斷冠心病?  1、心電圖  心電圖檢查方便且實惠,不過僅僅能抓住檢查那幾分鐘的心臟問題,不能全面評判心臟功能,心電圖只能發現50%的冠心病病人。  2、運動平板試驗  檢查時病人需跑步,通過跑步來誘發穩定性心絞痛發生,記錄心絞痛時心電圖的表現。還有一個是24小時動態心電圖,把心電圖機器放在病人身上,連續監測24小時。若24小時內有心絞痛情況,心電圖能記錄到異常的心電圖表現。
  • 胸痛不等於冠心病,若懷疑自己心臟不適,5項檢查助你揪出冠心病
    冠心病的典型症狀是心絞痛,之所以會出現冠心病,是因為脂質代謝不正常所引起的,血液中脂質在動脈內膜上沉積,使得動脈內膜變得狹窄或堵塞,血流受到阻礙,進而引起心臟缺血缺氧。但僅僅通過胸痛症狀來判斷冠心病是不科學的,還需綜合其他症狀或做進一步檢查。可從哪些角度來判斷冠心病?
  • 經常胸悶,呼吸困難,是怎麼回事?醫生提醒中年人,要留意3種病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會感到胸悶、氣短,每個人都會有這種體驗,所以往往不大當回事。出現這種情況確實跟很多因素有關,如天氣原因,比較沉悶的天氣裡,由於大氣壓強的原因,人確實容易產生胸悶的感覺。還有比如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有些人缺乏鍛鍊,心肺功能比較弱,往往小幅度的鍛鍊就會出現胸悶、氣短的情況。這些不起眼的小症狀,在普通人眼裡很可能不值一提,並不把它當成是與某些身體疾病有關。但是醫生提醒,經常性胸悶、氣短,除了與環境、生理等等因素有關,還可能與這3種疾病有關,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
  • 總是心慌,可是每次做心電圖正常,醫生告訴您怎麼回事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並不知道心電圖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才是最強大,那麼生活當中的一些心慌的症狀都已經在做心電圖的時候有什麼樣的好處呢?會不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些其他方面的危害?所以我們應該多多了解心電圖怎麼做才是正常的一個方法的介紹。
  • 胸痛忍忍就過去了?醫生提醒:伴隨3個表現,儘早做肺部CT
    胸痛難忍,你還在默默的堅持嗎?有時候做過事情之後,就會有胸痛的表現,常常會覺得是累著了。一次不在乎,兩次也不在乎,隔三差五就出現一次,牛老漢心裡慌了,還是趕緊去醫院看看是不是哪裡出問題了。到了醫院竟然檢查出牛老漢患上心肌梗塞了,醫生說道:幸虧發現得早,要不不然真出大危險了。
  • 胸悶胸痛別不當回事!以免猝死找上門
    李女士,56歲,患有糖尿病及抽菸習慣,有天突然覺得胸口劇烈疼痛後就倒地不起,友人馬上叫救護車,在救護車上生理監視器顯示心律為心室顫動,經電擊搶救仍無法恢復正常心律;送達醫院,緊急裝上葉克膜後做心導管,心導管顯示冠狀動脈左前降支近端完全阻塞,診斷為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放了2支心臟支架後再屢次電擊,心律才恢復。在醫療團隊悉心照顧下,終於化險為夷,在1個月後出院。
  • 常常胸悶氣短,別大意!醫生:這5種是引起胸悶氣短的常見原因
    有很多疾病會導致 胸悶氣短,甚至有時候沒有任何疾病有些人也會胸悶氣短。作為心血管醫生,更容易接觸到各種胸悶氣短的患者,就拿我們心血管疾病來說,很多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都會導致胸悶氣短。一、心血管疾病導致的胸悶氣短1、心絞痛:不少人認為心絞痛就是心臟部位的疼痛,其實不全對,正因為很多人不知道心絞痛有很多表現,以至於很多人把心絞痛沒當回事,脂質發展為心肌梗死。胸悶氣短,尤其胸悶是心絞痛常見的一種表現。
  • 【健康】突然胸痛胸悶、噁心嘔吐…家中空調成「殺手」!
    天氣炎熱很多人離開了空調就似沒了命一樣在此提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