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胸痛別不當回事!以免猝死找上門

2021-02-13 醫學信使

每次聽聞有人猝死的消息,總會令人惋惜生命殞落及感嘆人生無常,也擔心會不會有一天發生在自己或家人身上,對於猝死,我們真的無法防範也束手無策嗎?

猝死的定義是突然、不期的死亡,在症狀發生1個小時內病患會失去意識,脈搏、呼吸停止,若未經正確急救,將造成死亡。大部分猝死的原因為心臟病引發心室顫動或心室頻脈2種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又稱為「心因性猝死」。

李女士,56歲,患有糖尿病及抽菸習慣,有天突然覺得胸口劇烈疼痛後就倒地不起,友人馬上叫救護車,在救護車上生理監視器顯示心律為心室顫動,經電擊搶救仍無法恢復正常心律;送達醫院,緊急裝上葉克膜後做心導管,心導管顯示冠狀動脈左前降支近端完全阻塞,診斷為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放了2支心臟支架後再屢次電擊,心律才恢復。在醫療團隊悉心照顧下,終於化險為夷,在1個月後出院。

張同學,24歲,平時有運動習慣,有天晚上突然大叫一聲後失去意識,經同學施以心肺復甦術,並撥打120送醫,在救護車上由救護技術員電擊數次之後,恢復心跳,抵達醫院時意識已慢慢甦醒,心電圖顯示為布魯格達症候群,由心臟電生理專科醫師評估後,裝上體內自動去顫器,恢復正常生活。

上述2個病例都有猝死症狀,原因卻不同,李女士是急性心肌梗塞,張同學則是原發性心室顫動。

急性心肌梗塞

冠狀動脈硬化斑塊或栓塞造成急性心肌梗塞,是心因性猝死最主要的原因。

主要危險因子:年齡(45歲以上男性、55歲以上女性)、性別(男性)、家族史(爸爸在55歲前有心血管疾病、媽媽在65歲前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及抽菸。

次要危險因子:肥胖、不運動及精神壓力等。

急性心肌梗塞症狀:胸痛、冒冷汗等,當並發心室顫動或心室頻脈2種致命性的心律不整,會造成猝死。

在急救(高級心肺復甦術,包括電擊)讓病患恢復正常心律後,透過緊急心導管做氣球擴張、支架置放,或由外科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以拯救病患生命。

另外,肥厚型心肌病變、擴大型心肌病變、缺血型心肌病變、右心室心肌病變等,也容易引發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頻脈或顫動而導致猝死。這類病患偶有昏厥病史,或是因心臟衰竭造成運動會喘等症狀,若發生猝死,可透過植入心臟內去顫器將猝死風險降至最低。若心律失常反覆發作,可接受3D定位電生理消融手術,減緩心律失常發生頻率,改善生活質量。

缺血型心肌病變,主要是長期冠狀動脈狹窄沒有治療,造成心臟衰竭。而肥厚型心肌病變、右心室心肌病變和部分的擴張型心肌症,目前研究認為,與遺傳基因突變有關;也有部分的擴張型心肌症,是病毒引起心肌炎的後遺症。

原發性心室顫動是一種心臟沒有結構上的病變,但分子結構的層次出了問題,主要是基因突變造成細胞膜上或細胞內的離子通道病變,包括布魯格達症候群、長QT症候群或兒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心室頻脈等。

這類病患容易在特殊情境下,引發致命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頻脈或顫動導致猝死,同樣可以透過植入心臟內去顫器,使猝死風險降至最低。目前研究認為,原發性心室顫動與遺傳基因突變有關。

如何預防猝死?

猝死最常見的原因: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

最典型的症狀為胸前正中央悶痛,這種悶痛與運動、情緒起伏有關,如果有危險因子的話,要更注意,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三高)、抽菸,以及心肌梗塞和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家族史等。

平常要注意自己有沒有三高,維持體重不要過胖、不要抽菸及劇烈飲酒,避免生活中有巨大壓力。飲食儘量少油少鹽,吃到含咖啡因食物會心悸、心臟不舒服,要留意有心律失常的傾向,應避免攝取這類食物,建議儘早就醫。

大部分猝死與劇烈運動有關,運動還是要視自己的狀況,不要逞強,且運動前熱身也非常重要。

心肌病變

主要是因為心力衰竭所造成,而心力衰竭主要的症狀為運動時會很喘。心力衰竭嚴重,只要稍微運動就會喘,而且有端坐呼吸的現象:躺下來會更喘,坐起來比較舒服,與一般肺部疾病造成的喘不同。

心肌病變大多可以經由心臟超聲診斷出來,如有上述症狀,要儘速就醫。建議在常規的健康檢查中加入心臟超聲檢查,以確定是否患有心肌病變;嚴重的心肌病變,在胸部X光下會呈現心臟擴大。

離子通道基因突變造成的心因性猝死

因為患者心臟結構正常,平常也不會有任何症狀,比較難以預防,要注意家族成員是否有不明原因昏厥或猝死的病史。

由於目前基因診斷心因性猝死的角色尚未定位,因此不太適合當作篩檢工具。如果有不明原因昏厥或猝死的家族史,一定要諮詢具有心臟電生理及心律失常專科執照的心臟科醫師,最重要的是臨床診斷,包括心電圖是否有布魯格達症候群或長QT的徵兆,以及運動是否會引發短暫心室頻脈等。

 

猝死症狀發生時該怎麼辦?

‧危險族群最好不要長時間獨處,最令人遺憾的就是猝死發生時周遭沒有人,失去黃金搶救時間。當你感覺快昏厥或暈過去,如果旁邊沒有人,要儘快慢慢地走到有人群的地方求救。

‧看到有人昏過去,如果確定沒有脈搏、呼吸,就是猝死,不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較沒有關係,只要確實做到壓胸的急救動作(要持續做到救護車抵達,若身旁有其他人,可以接力進行),病人都還有救,並同時撥打120尋求協助,同時請其他人尋找附近有沒有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給予病人電擊,壓胸加上電擊,存活機會很高。

總結以上重點:

‧心因性猝死最主要的原因,是冠狀動脈硬化斑塊或栓塞造成急性心肌梗塞。

‧若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須遵循內科或全科醫師指示,控制三高。

‧如果有胸悶、胸痛,甚至昏厥症狀,要及早至心臟科評估治療,若確診為冠狀動脈心臟病,須定期服藥,並回診追蹤。

‧保持愉悅心情、戒菸、正常飲食、適度運動、正常休息、避免過勞。

‧學會心肺復甦術,及正確使用公共場所的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 ,才能在必要時發揮作用。

 

(康健)

相關焦點

  • 心肺病變,胸悶先至,出現胸部不適不要忍,可能是「猝死」找上門
    「胸悶」可以說是並不陌生又極易被忽視的病,很多人本著「沒大毛病不去醫院」的原則,一拖再拖,有的卻險些釀成大禍。胸悶、胸痛可能是心臟可能出現問題的一種警訊,因為發生的時間不固定,時長時短、時輕時重,常常容易被忽略。
  • 年輕人胸悶、氣短就是猝死的信號?
    現代社會節奏越來越快,許多人都處於高強度、壓力大的生活環境中,年輕人猝死事件頻發。猝死大多與心源性猝死有關,如冠心病、急性心衰等心臟性疾病。據統計,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總人數高達54.4萬,居全球之首,而搶救成功率不到1%!但是許多猝死的年輕人並沒有心源性疾病,平時也看不出有任何心源性疾病的症狀,這是怎麼回事呢?
  • 人在「猝死」前有哪些「奇怪徵兆」?這3個最明顯,別不當回事兒
    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睡覺的重要性,經常不按時睡覺,做超負荷的工作,以至於最終「猝死」。對於「猝死」這種現象,人們往往表示不解,因為很多時候發生在年輕人身上,為什麼年輕力壯的人會發生猝死呢?其實,這主要跟身體所能夠的極限有關係。那麼,怎樣提前發現徵兆儘可能地減少猝死發生的風險呢?人在發生「猝死」前,這3個異常信號最明顯,儘早發現它們,關鍵時刻可以挽救生命,別不當回事兒。
  • 年輕小夥打球猝死,是怎麼回事?醫生:猝死前信號,要多留意
    可能在生活中,經常加班工作的時候,還會開玩笑的說到猝死的話題。猝死與其他的疾病不同,在很短時間內就可能會發生,它的發生是難以預料的,如果能預料得到也就不屬於猝死了。關於猝死的案例也不在少數,有位年輕小夥打球後竟然猝死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 51歲,突發胸痛猝死,提醒:猝死前常有3個信號,早察覺或能保命
    近期有位51歲的患者,因為胸悶、胸痛入院就診。在發現時已經沒有生命體徵,病因是由於心源性猝死。猝死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生死幾乎就在一瞬間。其實對於猝死而言,在出現之前身體是會有預兆的,早發現可會保住性命,下面來跟大家談一談。
  • 科普| 經常胸悶胸痛,一定是心臟出問題了?
    科普 | 經常胸悶胸痛,一定是心臟出問題了?經常胸悶胸痛,和什麼有關?跟心臟確實有一定的聯繫,心臟絞痛就是常見的引起胸痛的情況,出現這個情況,其實是身體在提醒你,心臟已經有缺血的情況,血管有問題了。
  • 胸悶胸痛是怎麼回事?或是這三種疾病「惹的禍」,這兩點要做好!
    胸部像被一塊巨大的石頭壓住,無法呼吸……那一刻,只感覺到眼前出現白光,呼吸好像暫停了一樣……以上就是許多病人發作胸悶、胸痛時的症狀,很多人一說到胸痛,不自然的就會想起冠心病、心絞痛>等,更有甚者,直接將胸悶胸痛就和冠心病劃等號,這其實是很片面的,因為很多人不知道,能導致胸痛的疾病非常多,除了常見的冠心病以外,還有肺栓塞、氣胸等許多疾病。
  • 突發胸痛、胸悶,小心10種病,其中4種會要命
    人到中年,有時忙了、累了、生氣了,出現胸痛、胸悶不舒服,多會懷疑自己的心臟出了問題。 而年輕人呢,正值身強體壯,然而也會時不時的胸痛幾下,這又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 這些平常的小問題,都是猝死的前兆!你還不當回事
    近年來,人們身上發生猝死的情形越來越多。當大眾漸漸地認識到這一事實時,也許都會表示出惋惜、氣憤或者憂傷等,同時,還會在心底默默地告誡自己:一定要健康,希望猝死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其實,猝死並不是毫無預兆的,它是有跡象的。醫生提醒,當你的身體出現症狀時,則預示著猝死的可能!
  • 胸痛胸悶切莫「忍一忍」,原因或許是……
    胸悶?該看哪個科?身邊很多朋友都會有這樣的疑慮,碰到胸痛就迷茫了,是心臟問題?肺部問題?還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呢?所有這些問題都被鹹寧市中心醫院「解決」了!福音來啦!!☟☟☟根據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胸痛中心認證工作委員會的要求,結合醫院工作實際,現決定成立鹹寧市中心醫院胸痛中心。(圖片可放大)並於10月20日-21日,在我院隆重舉辦了鹹寧市「胸痛中心聯盟」成立暨培訓大會。
  • 經常胸悶胸痛,不僅是心臟問題!也可能是這幾種疾病在「作亂」!
    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人會出現胸悶、胸痛現象,一般出現這些現象時,患者大多數還會伴有比較明顯的呼吸急促、心悸,以及咳嗽等症狀; 也有不少患者只是會出現短暫的胸悶胸痛現象,並無其他伴隨症狀。
  • 拼多多23歲員工加班猝死:「別透支了,真會死人的!」
    猝死,不是一瞬間的事情很多人就以為猝死毫無徵兆,其實不是,猝死患者通常在此前都經歷了較長時間的身體超負荷。如果你中了以下三點,那麼你就可能就被歸為猝死高危人群:1、睡眠不足的人熬夜加班、長期處於緊張、焦慮狀態的人。
  • 【健康】突然胸痛胸悶、噁心嘔吐…家中空調成「殺手」!
    如果使用不當,空調也可能變成「殺手」!網絡圖片,圖文無關7月20號凌晨,家住蘇州園區的胡先生(化名)突然感覺不舒服胸痛、胸悶並且大汗淋漓,還噁心嘔吐這樣的症狀持續了一段時間非但沒有緩解,反而逐漸加重家人趕緊把他送到了最近的醫院根據救護車上的心電圖報告醫院胸痛中心專家會診後確診胡先生為下壁心肌梗死在被送到醫院前醫院就已經做好了手術的準備他直接被送進了手術室好在經過手術後胡先生各項身體指標恢復了正常目前仍在醫院監護
  • 經常胸悶、氣短、心慌是怎麼回事?你可能患上了這種病!
    經常胸悶、氣短、心慌是怎麼回事?你可能患上了這種病!很多年輕人或者是中老年朋友,經常會在睡覺的時候,或者是靜坐的時候,出現胸悶、氣短的症狀,有些朋友經常出現這樣的症狀,卻不知導致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有些人認為這是心臟不好的表現,為此表示憂心忡忡,擔心自己是否患上了什麼疾病。那麼胸悶氣短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它是心臟疾病的表現嗎?
  • @年輕人:擔心「猝死」?掌握這些知識或許能救命
    年輕人本應是年輕和健康的代名詞,但是近年來年輕人猝死的報導已屢見不鮮,令人惋惜。究竟是什麼導致年輕人猝死,又有什麼預兆可以令人提前進行預防呢?所以長期處於壓力下的年輕人應該學會調節壓力,以免導致自己突發性死亡。猝死的9個徵兆雖然說猝死這種「瞬間的死亡」極其突然,不過還是有跡可循的,超過50%的心臟驟停前1小時至1月身體會發出預警信號。
  • 老是胸痛胸悶,恐怕是二尖瓣脫垂上身?這族群最該注意
    嚴冬天寒地凍雨雪多,加上年底加班忙,很多人熬夜趕工,工作壓力大,反映老是心悸、胸悶喘不過氣?小心,可能是二尖瓣脫垂髮作惹的禍!
  • 胸悶心口痛要注意!自查一下,看看你是否有這些症狀
    冠狀動脈逐漸出現了斑塊、硬化、堵塞,導致冠狀動脈無法正常向心肌輸送新鮮血液,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症狀表現,比如胸悶氣短、心悸心慌、心絞痛等。一旦冠狀動脈堵塞嚴重,心肌長時間處於缺血狀態下,急性心梗也會因此發作。如果不進行搶救,患者在短時間內就可突發猝死,這也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因素。
  • 感到胸悶胸痛心電圖卻正常,醫生提醒:不妨做個運動平板試驗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玉唐 通訊員 和樹芸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健康,身體出現不適會立即來醫院檢查,可有時候會存在這樣的情況:經常感到胸痛、胸悶,為何做常規心電圖卻是正常?02案例二劉女士,無明顯誘因出現胸悶,呈陣發性,休息後自行好轉,行常規心電圖顯示正常。而後入院行平板運動試驗檢查陽性,行冠脈CTA檢查顯示冠狀動脈中遠段心肌橋,後診斷為冠心病,常規治療後症狀明顯好轉。
  • 猝死的人都有這些規律
    3.發生猝死前,往往伴有以下的症狀體徵猝死中有症狀體徵的人,最常表現為突然發作(20.10%)、休息睡眠中(16.71%),其次為嘔吐(7.49%)、呼吸困難、胸悶出汗、頭暈、胸痛、腹痛、抽搐、頭痛、心悸、咳嗽、意識障礙等。4.
  • 熬夜猝死的前兆有哪些?胸口隱隱作痛是怎麼回事?
    自從去年年底35歲的某演員在節目錄製中猝死的新聞橫掃各大熱搜,關於「猝死」的討論就沒有停止過,特別是經常熬夜的中青年人,都想知道熬夜猝死的前兆有哪些,他們之中也不乏對胸口隱隱作痛是怎麼回事有疑問的人。知道熬夜的危害,才能有所預防;識別身體發出的危險信號,才能及時救治,避免發生嚴重後果。胸口隱隱作痛是怎麼回事,這是熬夜猝死的前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