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朝鮮是一個小國,國土面積不大只有約12萬平方公裡(與福建相當),總人口約2500萬。但是,就這樣一個國家一直堅持「先軍政策」,有著約120萬士兵,其中陸軍、海軍、空軍、戰略軍(火箭軍)、特種作戰軍等兵種應有盡有,而且是令「五常」都頭疼的存在。
而在很多人過去的印象中,朝鮮士兵都是黑瘦黑瘦的,拿著破舊的山寨AK步槍;開著二戰後10年就應該淘汰的坦克和戰機;戰艦潛艇雖然數量較多,但都是只有幾百噸且較為破舊的,總體上給人一種武器水平十分落後的感覺。
不過在近幾年,朝鮮開始陸續公布新式或者獨特的武器,如射程可達40公裡的「谷山大炮」、需要極高小型化技術的「核背包」等。而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則是前幾日(10月10日晚)的閱兵,在閱兵式上朝鮮一次性展示了一大批新式武器,可謂是令全世界都刮目相看,當然也有很多人不相信。
在朝鮮此次的閱兵式上,整體風格大變,其中步兵全部換成新型迷彩服和單兵裝備,一眼望去還以為是美軍士兵;主戰坦克則變成了神似美軍M1和俄羅斯「阿瑪塔」坦克結合體的全新坦克;另外還有300毫米口徑的遠程火箭炮、多個底盤的「超大口徑放射炮」;以多種型號的近中遠程飛彈。
而其中作為壓軸出現,且令全世界都感到震撼的是4輛採用11軸的新型洲際彈道飛彈「大型戰略核力量」——火星-16,單就飛彈尺寸上來講這款飛彈已經超過了俄羅斯的「白楊M」以及我國的東風-41洲際飛彈,而根據外界的分析朝鮮的「火星-16」洲際飛彈最大射程應該超過了1.2萬公裡,足以打擊美國大部分地區。
不過,很多人認為朝鮮此次展示11軸的「火星-16」洲際飛彈只是模型。其實不然,朝鮮在2017年11月試射火星-15洲際飛彈也曾被美國檢測到,在2019年美軍的《駐韓美軍2019戰略概要》中,評估認為「火星」-15飛彈射程超過1.2萬公裡,而此次亮相的「火星-16」比火星-15多了兩個軸。
即便「火星-16」與火星-15飛彈的射程一樣,也是1.2萬公裡,只能攜帶1枚核彈頭的話,那也是僅次於五常的存在,超過印度在研射程5000公裡的的烈火-5洲際飛彈,這也能使朝鮮具備十足的威懾力。
另外,朝鮮在閱兵中還展示了北極星-4A潛射彈道飛彈,分析認為北極星-4A飛彈採用了兩級固定火箭,最大射程超過了4000公裡。雖然還沒消息稱北極星-4A已經成功試射,但在2019年10月份時朝鮮曾試射過北極星-3潛射飛彈,根據韓國的檢測當時北極星-3飛彈飛行距離約450公裡,最高飛行高度910公裡,而這足以說明北極星-3的最大射程已經超過了2000公裡,同樣超過了印度的潛射飛彈。
當然了,在這些「光鮮亮麗」的新式武器背後,朝鮮擁有更多的還是一些服役已久的落後武器。不過,即便朝鮮僅靠「火星-16」洲際飛彈以及北極星-4A潛射飛彈,也能使其軍力排在全球前20,甚至前10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