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造辦處,一個充滿神秘意味的名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漆鑲嵌髹飾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北京金漆鑲嵌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柏群是清宮造辦處的第六代傳人。
位於承恩寺內的燕京八絕藝術館經常展示燕京八絕非遺傳承人的作品,展品也有專人每天擦拭。
如今,柏群致力於將「燕京八絕」重新推到世人面前,傳承來自清宮造辦處的匠心基因。一組數據讓他感到小有成績:2010年燕京八絕百度搜索量為5萬次,今年到現在已經有127萬次。
柏群(右)跟雕漆技藝非遺傳承大師交流,進行非遺文化的碰撞。
位於石景山模式口的承恩寺,是始建於明正德年間的一座古寺。推開古寺大殿厚重的木格紅漆門,柏群將一縷陽光帶進深深的大殿內,也帶來了古寺的新生,北京燕京八絕藝術館已經通過了升級為博物館的相關程序,將於明年年初正式對外開放,屆時400多件燕京八絕傳世精品將在這裡揭開神秘面紗,讓您能夠一睹穿越時空的藝術魅力。
頭幾年柏群(左一)還進入故宮進行文物修復。(資料圖)
景泰藍製作技藝、雕漆技藝、金漆鑲嵌髹飾技藝、北京宮毯織造技藝、京繡、花絲鑲嵌製作技藝、北京玉雕、象牙雕刻,燕京八絕哪一樣拿出來都是數百年歷史積澱下來的瑰寶。柏群說,他就是一名金漆鑲嵌手藝人,從小看著燕京八絕藝人的匠心技藝,從父輩那兒傳承下來的基因深深鐫刻在骨子裡,他一直在探索傳承國粹的新方式,希望讓燕京八絕重新展現它的風採。傳承,要有「曝光度」,早在2010年柏群就牽頭成立了北京燕京八絕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京西古剎承恩寺建成了「北京燕京八絕藝術館」,將四散在民間的傳人以聯盟的形式統一起來抱團發展。
燕京八絕藝術館已經批准升級為燕京八絕博物館,展廳全面改造升級。
柏群帶領非遺傳承人團隊在國內外成功舉辦了近400場燕京八絕主題文化交流活動,從文化講堂到藝術巡展,從技藝展演到走進校園,還走出國門,加拿大、法國、俄羅斯、德國、美國……燕京八絕行業近百位大師和非遺傳承人獲益,從小眾走向大眾,獲得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可,也受到市場的歡迎,實現了關注度和收益的雙贏。
柏群為徒弟講解金漆鑲嵌要領,培養下一代非遺傳承人。
隨著時代的發展,激烈的市場競爭成為很多傳統手工藝企業一道邁不過去的坎。柏群認為,對於非遺產業的未來發展,轉變觀念至關重要。要想讓傳統的非遺技藝在當代能夠生存並有所發展,必須正視產品與市場的關係。無論政府如何支持,市場都對非遺的發展前景起決定性作用。只要有市場,就可以生存發展,脫離市場就會越走越困難。
館內展出的有金漆鑲嵌、景泰藍、玉雕等燕京八絕作品。
源於清宮造辦處,含著金湯勺出生的「燕京八絕」,根據時代也在不斷創新。將北京燕京八絕藝術館升級為博物館對外開放外,柏群他們也盯上了新媒體。抖音、快手上都有了他們的身影,接軌短視頻這種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傳播方式,還幫助燕京八絕大師們「觸電」,把燕京八絕送到更多年輕人的眼前。
「非遺保護不是單純為了留住歷史,而是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進行文化創新和技藝創造。」柏群希望,將來人們提到「燕京八絕」時,不僅會想到精美絕倫的器物,還有它所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氣質。
來源:北京晚報孫雲柯 文 吳鏑 攝
流程編輯:u006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