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中,我們憑著直觀感覺會發現東方人和西方人在外形方面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一眼就能分辨出哪個是西方人,哪個是東方人。
西方人相對東方人來說,有著明顯的特徵:比如身材更高大;擁有著更加精緻的五官,高鼻梁、深眼窩、藍色的眼睛;白皙的皮膚等。
而東方人普遍的特徵是身材嬌小、塌鼻子、褐色的眼睛、黑頭髮、黃皮膚。
所以,在我們看來,西方人男的很多都是帥哥,女的大多是美女。
東方人和西方人外貌很大不一樣,跟生活的地理位置、環境和飲食有著很大的關係。
西方人相比東方人身材更大高大
西方人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個子真高,記得以前我讀研的時候,隔壁寢室有一個俄羅斯的留學生,她個子是168釐米,她說她在她們那算是矮的。
根據國際團隊公布的數據顯示,荷蘭的男性以1.825米奪得世界男性平均身高第一名,拉脫維亞女性以1.70米奪得全世界女性身高第一名。
而東帝汶男性平均身高是1.6米,為全世界最矮的;瓜地馬拉女性的平均身高是全世界最矮的,為1.49米。
中國男性的平均身高為1.718米,排在第93位;女性的平均身高是1.597米,排在第87位。
男性身高排名前五的國家依次是:荷蘭、比利時、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丹麥;
女性身高排名前五的國家依次是:拉脫維亞、荷蘭、愛沙尼亞、捷克、塞爾維亞。
可以發現,全世界平均身高排名前五甚至是前十的國家都是歐洲國家。
為什麼西方人普遍這麼高呢?
地理位置
世界平均身高排在前面的大多是分布在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國家,比如荷蘭、德國以及丹麥等北歐國家,他們因為所處的緯度位置比較高,冬天比較漫長,睡眠時間久。
而人的身高跟生長激素有著很大關係,北歐人在世世代代長時間的睡眠中,分泌了充足的生長激素,所以他們的身高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飲食
科學家發現,在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祖先們他們大多吃生肉,而他們身高大約要比我們現在高大30%左右。
而西方人,他們仍然喜歡吃不是全熟的肉。以我們到西餐廳吃牛排為例,大多數中國人還是喜歡吃七成熟以上的牛排;而西方人他們大多吃到3成熟,有的甚至是1成熟。
另外,營養學家發現,米麵和薯類裡面因為含有凝聚素,會影響蛋白的吸收,從而也會影響生長的速度。
而且肉食比素食的營養和激素更高,再加上西方人又愛喝牛奶,牛奶中也含有大量激素和營養元素,有助於人身體長高。
眼睛顏色不同
西方人的眼睛大多是藍色的,而東方人的眼睛基本是褐色的。
為什麼會出現有不一樣顏色的眼睛,主要是因為虹膜所含色素的多少不一樣造成的。
西方人大多生活在緯度較高的地方,光照時間少,紫外線也少,所以虹膜所含色素較少,就呈現出藍色了。
在歐洲國家中,尤其是北歐國家大約有80%以上的人都是藍色的眼睛。
而東方人長期生活在緯度相對較低的地方,陽光更加充足,所以紫外線也更強,使得虹膜所含的色素更多,呈現褐色,遠看就像黑色了。
頭髮和皮膚顏色不同
西方人的頭髮大多是金黃色,皮膚非常白;而東方人的頭髮大多為黑色,皮膚是黃色或者黑色。
東西方頭髮和皮膚的顏色不一樣,也是跟我們生活的環境有關係。
在上面為什麼西方人的眼睛是藍色的說到,因為西方人大多生活在陽光相對比較少的地區,紫外線也比較少,這樣就使得皮膚和毛髮當中的黑色素含量是比較少的,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金黃色的頭髮,白皙的皮膚。
但是東方人長期生活在熱帶,或者是亞熱帶地區,那裡的陽光比較充足,紫外線也比較強,所以就使得我們的皮膚和毛髮中的黑色素含量比較多,一代代傳下來,就是黑顏色的頭髮,皮膚是黃色的或者黑色。
鼻梁高度不同
西方人大多都有著高挺的鼻梁,而東方人普遍是塌鼻子。
西方人高挺的鼻梁其實是為了更好的適應寒冷和乾燥的天氣。
西方國家大多處於緯度較高的寒帶地區,天氣寒冷,而高鼻梁可以給吸入的空氣加溫和加溼。說白了是為了更好的生存,也是人類進化的過程。
西方人有體味
大多數西方人身上有一股濃濃的味道,也就是體味,所以他們為了遮住體味,喜歡用香水。不過,他們身上特有的味道也是跟他們的生活的氣候和飲食有關係。
氣候
西方國家大多緯度位置較高,天氣寒冷,而為了禦寒,他們的毛髮會比較多,導致他們的汗腺更發達,分泌更加旺盛,而分泌物跟氨酶容易產生難聞的氣味,所以就導致他們身上的體味會比較濃厚。
正是因為他們生活的環境比較寒冷,所以在飲食上面也需要多吃一些肉食來儲存能量,地抵禦寒冷的天氣,而他們大多也是吃的牛羊肉味道比較大的食物,吃完後氣味也會殘留一些到身上。
結束語
總之,西方人大多是身材高大、皮膚白皙、金髮碧眼,所以也是盛產美女和帥哥的,但奈何體味比較重。看來上帝是公平的,這話一點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