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家庭,應當有這四方面的表現

2020-12-21 北易的葡萄園

經文——徒16:25-34

《使徒行傳》16章中,講到一個禁卒和全家的事跡。這個禁卒原是平凡的,甚至遇到人生很大的危機。但因著神特別的恩典,他和他的全家,成為了蒙恩的家庭。這是怎樣的一個家庭呢?讓我們一同來查考聖經,學習這個家庭的表現。

一、全家得救

徒16:29 禁卒叫人拿燈來,就跳進去,戰戰兢兢的俯伏在保羅、西拉面前,16:30 又領他們出來,說:「二位先生,我當怎樣行才可以得救?」16:31 他們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在這段經文中,禁卒因著之前以為犯人都逃跑了,想要自殺。因為作為看守監獄的人,若是犯人都逃跑了,禁卒自己也沒有好的下場。

當他問保羅他們,自己當如何行才可以得救時,可能是針對自己的處境,而非尋問永生之道。

但保羅告訴他,要得救的唯一方法,就是信主耶穌。並且,信主耶穌不只是一個人的事,更是全家人的事。

我們很多時候,為自己和家人所考慮的,是地上的事。我該做什麼,才能使家庭更幸福?

但我們更應當考慮的是,我得救了嗎?我的家人得救了嗎?

得救的道路並不難走,甚至很簡單。如保羅所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作為基督徒,我們都應當是信主耶穌的人,因此也是得救的人。

但我們的家人呢?他們是否有與我們一樣呢?

一個人信主,並不能代表全家,使全家得救。

但一個人信主,他就有很大的機會,帶領家人,來信主耶穌基督,使全家得救。

彼前3:1你們作妻子的要順服自己的丈夫。這樣,若有不信從道理的丈夫,他們雖然不聽道,也可以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過來,3:2 這正是因看見你們有貞潔的品行和敬畏的心。

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將主耶穌基督的福音與家人分享。並且,在家中的時候,活出基督般美好的生命,讓家人看到我們生命的改變,生命的美好,以致可以感動,同我們一起來信主耶穌基督。

二、全家學道

徒16:32 他們就把主的道講給他和他全家的人聽。

禁卒看到保羅和西拉所行的美好的見證,聽到他們所分享的得救之道,他定是十分受感動。

他不僅自己領受,還主動將保羅、西拉帶到自己的家中,讓二人可以將主的道分享給全家的人聽。

羅10:17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

當禁卒的家人們聽到了保羅、西拉所傳的道,就願意接受救恩,全家信主。

在這裡我們看到幾點:

一是要將主的道帶進我們的家中。

禁卒將門徒帶進自己的家中,使自己和全家人有機會坐著一同聽道。

我們如何將主的道帶進我們的家中呢?

可以邀請牧者或弟兄姐妹到家中探訪,讓牧者有機會與未信或不太熱心的家人們有機會聽道。

可以藉助網絡上的講道信息,讓家人在家中有機會聽道。

可以自己分享所領受的道,給家人們聽。

二是全家人一起學習神的道。

在保羅的時代,新約聖經還沒有確定下來,屬於使徒口傳福音的時代。

因此,神的道的分享,常常是靠著門徒們的講道進行的。

但今天的時代,我們學習神的道,有豐富的途徑。

如到教堂聽道;在家中聽道;在家中讀經等。

關鍵是什麼呢?要有全家人一起學習真道的態度。

三、全家受洗

徒16:33 當夜,就在那時候,禁卒把他們帶去,洗他們的傷,他和屬乎他的人立時都受了洗。

這節經文是聖禮神學中很重要的一節經文,往往用來作為嬰兒洗的論證經文。

因為這節經文表明了,禁卒一家同時受了保羅他們的洗。

當然,反對這樣解釋的人,認為禁卒一家不一定有嬰兒,可能是全家都成年了。

那麼,嬰兒洗是否合乎真理呢?這個似乎沒有標準的答案,而往往和教會的傳統掛鈎。

從神學的角度看,嬰兒洗被很多教會接受。

在這裡,洗禮被看成是一種祝福的途徑,一種特殊的記號。

在舊約中,以色列人出生第八天就要受割禮。他們雖還未認識耶和華神,但就已經被標記為神的選民了。

很多的教會,都接受嬰兒洗禮。如信義宗教會(路德宗),改革宗教會(歸正宗)。

在解放前,我所在的教會也有嬰兒洗的傳統。當時教會的隔壁是一家基督徒開的診所。常常是信徒的孩子到診所讓醫生接生,出生之後就抱到隔壁的教會讓牧師對此施洗。據現在教會的牧師分享,當初領受嬰兒洗的人,後來都成為虔誠的基督徒。有此雖然長大後遠離教會,但都在適當的時間回歸到基督裡。

中國教會目前看來,大都是沒有進行嬰兒洗的。因為教會更強調「信」的重要性。

信而受洗必然得救,是先有信,再有洗禮,這在次序上也是合理的。

洗禮,是一種祝福。

洗禮,是信仰的表明。

洗禮,是與基督同死、同埋葬、同復活。

弟兄姐妹,我們應多鼓勵家中的年輕人,領受洗禮。

有另外一個誤區,很多人認為我現在雖然信了主,但是還不夠資格受洗。要等到我行為上更完全一些,對聖經更熟悉一些,再來受洗。

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沒有人可以在行為上真正完全,也沒有人可以對聖經完全清楚明白。我們只要清楚明白基本的信仰,有真正對神的信心,就可以向教會報名,領受洗禮。

四、全家喜樂

徒16:34 於是禁卒領他們上自己家裡去,給他們擺上飯。他和全家,因為信了 神,都很喜樂。

這節經文告訴我們,禁卒和他的全家,因為信了神,都很喜樂。

這是讓人備受鼓舞的一節經文。信主的家庭,就會有從神而來的喜樂和滿足。

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基督徒的家庭真的是有神特別的祝福,很多家庭都充滿了喜樂。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有些信主的家庭,為什麼仍然喜樂不起來呢?他們有很多愁苦,有很多紛爭,有很多淚水?

一是信的有問題。

家中有些成員是掛名的基督徒。也就是說,沒有全家真正信主。而若是沒有真正的信仰,則可能帶出很多生活中的矛盾和傷害。

二是沒有尊主為大。

雖然信主的家庭,但是若沒有效法基督,學習謙卑、溫柔、忍耐。而是在生活中仍是帶著自私、驕傲等態度,就沒有辦法使家庭充滿喜樂。

如果我們在自己的家中,都尊主為大,互相謙讓,就會少很多矛盾,使家庭和睦、幸福。

三是不懂交託。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人生都有苦難,家中都有重擔。怎麼樣才能在困境中有滿足的喜樂呢?

保羅給了我們答案——靠主喜樂。

腓4:4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

當一個家庭學會常常仰望神,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沒有互相埋怨,而是懂得一同跪到神的面前仰望禱告,就會得到從神而來的幫助,獲得從神而來的喜樂。

腓4:6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 神。4:7  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親愛的弟兄姐妹,你的家庭是怎樣的家庭呢?是否是蒙恩的家庭呢?求主賜福給我們,讓我們的家庭成為全家信主、全家學道、全家受洗、全家喜樂的家庭!

相關焦點

  • 上海鴻德堂主日證道:基督徒應當如何喜樂
    4月17日,上海鴻德堂景健美牧師講解了基督徒應當如何「喜樂」。景牧師以加拉太書5章22-23節的內容為主題進行證道:「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喜樂並不是外表的高興。那麼,喜樂與高興的區別在哪裡呢?」景牧師舉例解釋:「一個小鎮來了一個喜劇演員,大家都喜歡看他的表演,因著他的表演得到很多的快樂。
  • 亞健康狀態有哪些?具體表現為四方面
    原標題:亞健康狀態有哪些?具體表現為四方面   「亞健康狀態」是近年來醫學界提出的新概念,又稱「第三狀態」、「次健康」,因其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和特有的時代性,被稱為「世紀病」。一般指介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生理功能低下的狀態。通俗地講,「亞健康狀態」是指在醫院檢查化驗不出毛病,又自我感覺身體不舒服的情況。
  • ​基督徒應當這樣過春節┃年期必看
    其實,教會在這方面,應提前組織信徒為會員禱告,求上帝保守每個家庭過年不犯罪;半信家庭因為與罪惡爭戰易出現暴力或軟暴力事件。但每個基督徒,皆須做好思想準備,過一個榮耀上帝且有屬靈意義的年,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可能,在過年這幾天,教會組織信徒實體聚會,化俗節為聖用。但不能實體聚會者,教會亦可組織網絡聚會,禱告、讀經、唱詩與講道各自在家中與眾人團契,把這個時間分別為聖歸給上帝。
  • 「聖經」基督徒應當脫去行為上的舊人,在基督耶穌裡成為新造的人
    在以弗所書第3章中,使徒保羅所講述的是神在基督耶穌裡面為基督徒所預備的應許與福分。在這一章中,使徒保羅所講述的是基督徒行為上的更新與改變。教會是一個整體,基督徒是教會裡面的一員。神會將不同的恩典賜給教會裡面不同的基督徒,為要讓我們(基督徒)學會彼此配搭,互相扶持。
  • 基督徒啊,你們當對天國有盼望!
    以色列盼望地上的國度卻未得到,對於現在的基督徒是一個鑑誡和教訓,因為我們也不是追求一個地上的國度。基督徒盼望天國降臨,就要以天國君王和天國國度為念,有正確無誤的天國觀,不以地上的事為念,知道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使徒約翰說:「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
  • 探討:基督徒不能離婚,為什麼仍然有基督徒離婚?
    所以有基督徒離婚,多是因為他們的「心硬」,或是「犯姦淫」,這是罪。保羅在哥林多前書7章也說過,即使信的一方有個不信的配偶,對方情願留在身邊,那也不要離婚,除非是對方執意離去。說到底,無論是否基督徒,非要離婚,那都是出於人的罪性。A2:因為基督徒也是罪人。上帝定規的是:人要離開父母,和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 基督徒應當丟棄的十種心理
    這首《七步詩》是三國時疾賢妒能的曹丕,逼其弟曹植在七步內完成的。幸虧曹植有出口成章之才,否則,曹家兄弟骨肉相殘。聖經中,約瑟的哥哥們因嫉妒約瑟得到父親雅各所賜的彩衣,便商量謀害約瑟。掃羅為「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一句話而嫉妒大衛,置他於死地。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紛爭,大多是由嫉妒引起的。聖經說:「忿怒為殘忍,怒氣為狂瀾,惟有嫉妒,誰能敵得住呢」?
  • 基督徒當要做到的三個見證
    當我們選擇信靠主耶穌的那一刻起,生命就不再屬於自己,也不再可能為自己而活,乃是要為死而復活的主而活,因此基督徒的的一生乃是為了榮耀和見證基督耶穌。基督徒的身上應該有基督的味道,若失去了基督的形象和見證,如同鹽失了味一樣。因此,基督徒應該看重日常生活當中的見證,注意我們在人面前的言行和舉止。
  • 基督徒的奉獻觀(二)
    基督徒奉獻什一又有什麼意義呢?另外,基督徒是否奉獻什一就已經在奉獻上盡了自己的本分呢?我們當如何來對待奉獻的命令呢?包括什一在內的奉獻是作為教會日常的開支來源,而樂捐就作為看顧教內外的有缺乏之人的開支來源。我們教會現在既然是照著純正改革宗教會的模式在歸正,所以在奉獻上也是從這兩大塊來教導和實行的。只是我們教會之前一直教導的是信徒應當將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納入神的庫中,事實上這是不夠的。為什麼呢?在下面的第四點我會詳細向大家講解。
  • 應當將她的愛情完全地獻給丈夫
    從詩篇128篇三節談妻子在家庭中的責任(之三)——應當將她的愛情完全地獻給丈夫一個做妻子的人了,她的情,她的愛不能夠有所偏差。當然一個丈夫也是這樣。一個丈夫也是這樣。要愛他的妻子,也不能有另外的愛。這裡面講道,新娘對新郎的愛。新娘與新郎的愛,我愛的她,她愛的是我的妹妹子,我的新婦那是關鎖的園。你這一棵紅杏要在牆裡,你不能到牆外;是封閉的井,這個井裡的水。只能給丈夫來嘗,不能讓別人來嘗,那是封閉的泉源。你這個泉源只能對你的丈夫敞開。女人的愛情應當完全給她的男人,不能夠移情別戀。現在許多家庭破裂的,家庭興旺被摧毀的因素,就是因為有一丈夫出了問題。
  • 基督徒如何榮耀神
    因此,我們還應當認識到,我們每一次與神的親近,都不是為了自己得益處,更應當記住我們要榮耀神。這也提醒我們,在敬拜的過程中,不能搶奪神的榮耀,將榮耀歸給自己。在歌唱中不是為了彰顯自己的能力和技巧,而是要全心地敬拜祂。
  • 這才是基督徒的「福」字!
    舊的一年即將過去,新春佳節馬上到來,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無論是我們基督徒,還是未信主之人,可用一個字來表達大家的心願,這個字就是福字。  如果統計春節哪個字用的最多,肯定非「福」字莫屬。為什麼呢?因為「福」人人都需要。      在世人眼中的福,福,無非是升官發財,功名利祿,光宗耀祖,長命百歲等等。
  • 基督徒未婚男女交往三步驟
    基督徒一定要認定,我們的配偶是神為我們預備的,是全世界最好的。神不會給我們次好的,他一定將最好的給我們。這種認定非常重要。許多人在等候的時期,同時與三四個異性有相同程度的友誼,要從其中選擇一個作為肯定的對象。或者與最喜歡的甲戀愛,萬一不成功,再跟乙作進一步的交往。
  • 一個儒家基督徒的答問錄
    但是這創造性的生活展示空間在哪裡呢?既然基督徒並不是活在空中,上帝沒有安排基督徒此生就離開世界,那麼,基督徒的創造性的生活展示舞臺就只能是「這世界」,基督徒的創造性的生活內容不可避免地應當包含如何對待世界及世界上的人和事。
  • 基督徒應當注意異端的問題
    在當中有提到「你也曾試驗那自稱為使徒卻不是使徒的,看出他們是假的來(啟2:2)」「然而,你還有一件可取的事,就是你恨尼哥拉一黨人的行為,這也是我所恨惡的。(啟2:6)」說明以弗所教會雖然存在著種種問題,但很感恩的是,沒有受到異端的影響,教會沒有被破壞。
  • 基督徒的後浪,如何面對這個時代?
    這幾天,由B站出品的」後浪「的演講視頻在網絡上廣為流傳。有的人聽了很受感動,有的人覺得是誇誇其談沒有益處。個人而言,覺得總體上是很有正能量的一次演講。同時,聯想到作為新一代的青年基督徒,作為神國的」後浪「,應當如何面對這一個特別的時代?
  • 基督徒,你的優越感健康嗎?
    這讓我們明白,我們的生命應該要交給誰掌管,當我們在生死攸關的時候,我們又能依賴誰?信靠誰?」結論看似很有道理,但論證的過程未免太殘忍了些,沒有憐憫不說,反而散發出些許戾氣。在一個群裡有位弟兄對此文評論道:「基督徒只能通過消費別人的痛苦與不幸來刷存在感了嗎?」可謂一針見血!
  • 基督徒的九種福樂,你也有嗎?
    有原則的事他不會向人妥協,但在沒有原則的事上,他肯讓步。這是溫柔的人的特質。人生中最不易得的東西就是饑渴。這裡的義是指在行為上是對的。我們需要饑渴慕義,尋求這樣的義,在人面前是正確的,在神前也良心無虧,使我們能進入神的國。詩人也說:神阿;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詩四二1)義是將人所當得的給人;憐憫是將人所不當得的給人。
  • 攸關基督徒生死的【重生】之三:人得了重生有什麼表現?怎樣方能得重生?
    若說痛心悔改就是重生,這話便錯了攸關基督徒生死的【重生】之二——為什麼人必須重生?—— — —— — —— — —— — ——三、人得了重生有什麼表現?神使他們走過這一段路不是害他們,也不是苦待他們,正是為他們的益處,要把他們領進那流奶與蜜的迦南地,叫他們承受那地為業。請看 神待他們的恩典是何等浩大。祂先從埃及為奴的地方和兇殘的法老手下把他們拯救出來,又應許領他們到那迦南樂土。他們得著這樣大的恩典,應當怎樣惑謝神、怎樣順服 神才合乎理?
  • 基督徒當有如此見證——讀文《我的一個信基督的校友》有感
    基督徒當有如此見證——讀文《我的一個信基督的校友》有感我的一個信基督的校友我有一個校友畢業後一直在一所中學文章以詩歌的形式,從一個非基督徒的視角描述了一位基督徒當面對同學聚會中的冷嘲熱諷、肆意取笑甚至侮辱時,仍舊舉止得體、沉著冷靜的美好見證。幾年之後,這位基督徒的反應,最終引發了作者深刻的反思,也引發了筆者的思考。當下,我們作為基督徒,在面對一些信仰的誤解、牴觸甚至攻擊時,我們應當如何活出生命的見證?讀罷這一篇文章,頓時讓我聯想到耶穌基督從被捕到受訓的整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