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應當丟棄的十種心理

2021-01-07 二裡屯123

一:嫉妒心理

許多人熟悉曹植的詩:「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首《七步詩》是三國時疾賢妒能的曹丕,逼其弟曹植在七步內完成的。幸虧曹植有出口成章之才,否則,曹家兄弟骨肉相殘。

聖經中,約瑟的哥哥們因嫉妒約瑟得到父親雅各所賜的彩衣,便商量謀害約瑟。掃羅為「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一句話而嫉妒大衛,置他於死地。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紛爭,大多是由嫉妒引起的。聖經說:「忿怒為殘忍,怒氣為狂瀾,惟有嫉妒,誰能敵得住呢」?(箴27:4)

二:攀比心理

三國裡的周瑜說:「既生瑜何生亮?」

白雪公主的故事裡,惡毒的王后總是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一個問題:「誰是這世上最美麗的女子?」

喜歡攀比的人總是發出這樣的感慨。人如果攀比心太強,必定煩惱叢生。有句俗語說「人比人,氣死人」。事實上,人比人並不要緊,但是人比人又要生氣的人,往往會產生負面的情緒。

聖經說:「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要凡事謝恩」(帖前5:16-18)。

三:自卑心理

自卑,簡單說就是自己瞧不起自己。自我認識不足,過低評估自己。比方說,有人認為自己的外貌不如別人,有的人覺得工作不如別人,有的人覺得自己身高不如別人,什麼事情都覺得「我不行」。這樣就產生了自卑。

保羅說:「要看得合乎中道」(腓立比2:3)「合乎中道」意思就是要正確地估計自己。不要過於輕視自己,也不要過高估計自己。一個準確的自我評價必須基於對自我價值的認識。每個人在神的眼中都有價值。

四:怯懦心理

怯懦,就是膽小,害怕的意思。其實,在生活中,人人都有怯懦心理,比如說,有的人害怕遭受傷害,有的人害怕遭到損失、有的人在工作中害怕完不成任務。這都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人過於害怕和恐懼,遇任何事情都退縮,人際關係也非常冷漠,這樣的怯懦就不對啦。

有解經家認為,聖經中的提摩太也是一個生性怯懦的人,但是他依靠主的恩典衝破了個人的限制,克服種種難處,完全委身事奉,專心服事神,成為一個剛強的傳道人。所羅門說:「你在患難之日若膽怯,你的力量就微小」(箴24:10)。

五:猜疑心理

《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曹操刺殺董卓敗露後,與陳宮一起逃至呂伯奢家。曹呂兩家是世交。呂伯奢一見曹操到來,本想殺一頭豬款待他,可是曹操因聽到磨刀之聲,又聽說要「縛而殺之」,便大起疑心,以為呂伯奢要殺他,於是不問青紅皂白,拔劍誤殺無辜。

猜疑的人通常過於敏感,生活中會碰到一些猜疑心很重的人,他們總覺得別人在背後說自己壞話。看到別人說笑,便以為他們在議論。無法輕鬆自然與人交往。

聖經說:「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7)

六:怠惰心理

「怠」這個字有輕慢的意思,惰是懶惰。怠惰是一種沉悶的心態,生命缺乏活力。怠惰往往會產生仇恨,怨恨,絕望,怯懦,呆滯,迷亂。尤其是基督徒,如果怠惰,就違背了聖經的教導。上帝的旨意是叫我們「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出20:9)。與怠惰相反的就是殷勤,甘心樂意地去行各樣的善事。殷勤是上帝所喜悅的。

所羅門說:「懶惰人的道,像荊棘的籬笆;正直人的路,是平坦的大道」(箴15:19)。保羅說:「殷勤不可懶惰。要心理火熱,常常服事主」(羅12:11)。

七:厭世心理

在一次老年人的感恩禮拜中,一個68歲的基督徒做見證:「我四十歲學鋼琴,五十歲學英語,六十幾歲學開車。上帝若讓我活到七十歲,我一定會開畫展」。一位充滿上進心的老人、一位充滿朝氣的基督徒。

人要發展自己的潛力,要努力克服自己的缺失,積極的經營自己的人生。不要悲觀厭世。一個懂得克服自己,開發自己潛力,使自己在不斷的進步中,這才是快樂的人。不要覺得什麼都是「虛空的虛空」,為主而活是不虛空的。

保羅說:「所以我活著不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基督。(林後5:14)

八:暴躁心理

每個人都有脾氣,但如果過於嚴重,無論什麼事情即易上「火」,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又打又罵,屢屢發生,甚至不顧後果,不受控制,那就不好了。

聖經多次提到性格暴躁的人要改變自己,基督徒要禱告,求上帝一點一點的改變,成為一個安靜的人。聖經說:「輕易發怒的,行事愚妄;設立詭計的,被人恨惡」(箴言14:17)。所羅門還說:「不輕易發怒的,大有聰明;性情暴躁的,大顯愚妄」(箴言14:29)

九:孤僻心理

僻」的意思就是我們常說的不合群,不願意與他人接觸、經常離群索居。對周圍的人有厭煩或者戒備的心理。疑心較強,神經過敏,無論做什麼事情喜歡獨來獨往。

缺乏朋友或同事之間的那種歡樂與友《十條誡命》是基督徒所熟悉的,前面4條是講人與神的關係,後6條是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聖經教導當與人和睦,而不是離群孤立。

牧師說:「人生乃是合群而立,生命、生活決不可與世人脫節,要在人群社會中盡當盡的本份。」學者依伯諾說:「只要面對著『你』之時,才有『我』之真實存在。保羅說:「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12∶10)

十:自戀心理

據說,「自戀「這個詞源自希臘,有人譯成漢語是」水仙花「。來自一個古希臘故事,說有一個美麗少年名字叫那西斯,他有一天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便愛上了自己,於是每天茶飯不思,直到憔悴而死,後來變成了一朵花,後人稱之為水仙花。當然這只是一個故事。

在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戀傾向,其實,人愛自己,欣賞自己,自我陶醉,我認為是應該的,也是好事。問題就在於愛得過火了,就危險了。太在乎別人對自己的關注,就會活得很累。

保羅曾經說過一句話:「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羅12:3)

相關焦點

  • 基督徒的家庭,應當有這四方面的表現
    但我們更應當考慮的是,我得救了嗎?我的家人得救了嗎?得救的道路並不難走,甚至很簡單。如保羅所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作為基督徒,我們都應當是信主耶穌的人,因此也是得救的人。但我們的家人呢?他們是否有與我們一樣呢?
  • 講章:為基督丟棄萬事
    保羅說,他為主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我們的人生,基督是最為寶貴的,若有任何的事物攔阻我們得著基督,我們就要如保羅所說的,將這些事物丟棄,單單尋求主。作為基督徒,我們需要避免老我的驕傲、自己掌權作主,而是要將主權交給神,讓神掌管我們的生命。二、丟棄罪中的快樂來11:24摩西因著信,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25他寧可和 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
  • 上海鴻德堂主日證道:基督徒應當如何喜樂
    4月17日,上海鴻德堂景健美牧師講解了基督徒應當如何「喜樂」。景牧師以加拉太書5章22-23節的內容為主題進行證道:「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喜樂並不是外表的高興。那麼,喜樂與高興的區別在哪裡呢?」景牧師舉例解釋:「一個小鎮來了一個喜劇演員,大家都喜歡看他的表演,因著他的表演得到很多的快樂。
  • 丟棄自己是禱告進入內殿的鑰匙 禱告操練
    我們應當將我們的生命丟棄而歸向神,深深地相信:我們每時每刻的行動都和神的旨意一致,或蒙神許可,並按著我們所需要的情形而行的。我所親親愛愛的,我誠懇地求你(就是那誠實完全奉獻給神的人),你既已奉獻了,就不可再取回;應當記得:一個禮物奉獻後,就不由奉獻的人作主了。是我們生命進程中最重大最要緊的事,這是開進內殿的鑰匙。若有一人真正知道如何棄絕自己,就要「完全」了。所以我們應當一直堅固地繼續下去,不要聽天然理由的呼聲。偉大的信心,是會產生「偉大的棄絕」的。
  • 「聖經」基督徒應當脫去行為上的舊人,在基督耶穌裡成為新造的人
    在以弗所書第3章中,使徒保羅所講述的是神在基督耶穌裡面為基督徒所預備的應許與福分。在這一章中,使徒保羅所講述的是基督徒行為上的更新與改變。教會是一個整體,基督徒是教會裡面的一員。神會將不同的恩典賜給教會裡面不同的基督徒,為要讓我們(基督徒)學會彼此配搭,互相扶持。
  • ​基督徒應當這樣過春節┃年期必看
    因此,時光如流水轉瞬即逝,基督徒須愛惜光陰,盡責敬事上帝。基督徒戒效世人虛度光陰,毫無定向得過且過,碌碌無為遺恨終生。 得救的基督徒,乃世上最正常的社會群體,既超世又入世居於世而不屬世。但對中國的基督徒而言,無法迴避諸多具異教色彩崇邪逆神之節日,反要在節日分別自己歸於上帝【林前10:20外邦人所獻的祭是祭鬼,不是祭神,我不願意你們與鬼相交】。
  • 基督徒的奉獻觀(二)
    而且我們透過聖經的查考更知道,什一奉獻是聖經清楚而明確的命令和教訓,是每一個基督徒都應當遵守的。可能有人會問說,神是萬有的主,祂並不缺少什麼,就如祂自己所說的:「樹林中的百獸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山中的飛鳥,我都知道;野地的走獸也都屬我。我若是飢餓,我不用告訴你,因為世界和其中所充滿的都是我的。我豈吃公牛的肉呢?我豈喝山羊的血呢?
  • 【講章】主應許永不丟棄信靠祂的人
    「37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裡來;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 前來主的一個也不失落 這的應許是明確地肯定:「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又是一個加重語氣的否定,「總不」就是「絕不」的意思,表示是這群信主的人絕對不會被丟棄。這是主對信靠祂的人的寶貴應許。為何主會說出這樣的話?
  • 基督徒啊,你們當對天國有盼望!
    可是,像《約翰福音》所指出的,耶穌基督來世上卻不是做地上的政治的君王,他是「真理的王」,他建立的天國不在這個世界上,乃在人心裡,在基督徒中間。四福音都記載了耶穌「榮入聖城」這一重大事件,此時,耶穌在世人面前正式公開了自己彌賽亞身份,以色列人以為他們的地上的盼望快要實現了。接下來,依以色列人的心理和希望,耶穌會帶領前行後隨的眾人進入「羅馬巡撫」,推翻羅馬政府。
  • 基督徒如何看待同性戀的問題?
    基督徒和教會不要再空談道德,而是要清楚地表明立場,維護ZJ自由,言論自由,治療自由。此法案的頒布令許多基督徒都呼籲尊重監護人權利與治療的自由,並且為信仰表明立場。或者這項法案並沒有發生在我們身邊,但這件事的確引起了不小的影響力。因為對於基督徒來講有一些同性戀是可以透過福音信仰而改變的,但法案的提出也明確指出同性戀的自由,其他人不得幹預。
  • 基督徒「黑」名單,已公布!!
    靜默思想:我真的是一名謙卑順服的基督徒嗎?我真的是一名饑渴慕義神真道的基督徒嗎?我真的是把神把信仰當做生命之首的基督徒嗎?我真的是知道自己信仰目的的基督徒嗎?我真的是帶著敬畏感恩之心的基督徒嗎?你悔改了嗎?
  • 探討:基督徒不能離婚,為什麼仍然有基督徒離婚?
    所以有基督徒離婚,多是因為他們的「心硬」,或是「犯姦淫」,這是罪。保羅在哥林多前書7章也說過,即使信的一方有個不信的配偶,對方情願留在身邊,那也不要離婚,除非是對方執意離去。說到底,無論是否基督徒,非要離婚,那都是出於人的罪性。A2:因為基督徒也是罪人。上帝定規的是:人要離開父母,和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 基督徒當照管的兩個家!
    我把兩處經文放在一起,今天與寶貝的家人分享一篇寶貝的信息,題目是:基督徒當照管的兩個家!基督徒當照管的兩個家!8、神的兒女應當排四氣排四毒!9、對主有信心、就會見神跡!10、只有經過曠野的苦、才能享受迦南的甜!11、看哪!神在身旁是您我隨時幫助!12、她被人拋棄了、卻被神收留了!13、請您來看這位滿滿正能量的母親!14、耶穌給您最美承諾:愛神的您必不落空!15、依靠上帝真正好、神愛四周來環繞!
  • 一個儒家基督徒的答問錄
    既然基督徒並不是活在空中,上帝沒有安排基督徒此生就離開世界,那麼,基督徒的創造性的生活展示舞臺就只能是「這世界」,基督徒的創造性的生活內容不可避免地應當包含如何對待世界及世界上的人和事。可見,我們的此生的生命還需要這個世界作為展示的舞臺,以展示我們是否能夠脫離罪惡,以展示我們是否能夠滿足上帝的神聖期望,以展示我們是否能夠配得上與神聖者同在。
  • 讚美詩《你愛永不變》創詞人葛兆昕牧師分享:丟棄三種幼稚的話語...
    (圖:jesusfashion) 不少基督徒都曾被一首讚美詩《你愛永不變》而深深打動過:「你流出寶血 洗淨我汙穢 將我的生命贖回你為了我的罪 犧牲永不悔 顯明你極大恩惠我深深體會 你愛的寶貴 獻上自己永追隨或傷心或氣餒 或生離或死別 願剛強壯膽永遠不後退
  • 基督徒未婚男女交往三步驟
    基督徒青年男女交往是門藝術,在婚戀書籍《兩性之間》我們看到,想進入到婚姻中,需要循序漸進。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等候期、肯定期、發展期。等候期基督徒男女,在教會,團契,或者基督徒的圈子裡,借著團體的活動,在共同的事奉中,彼此觀察,同時等候聖靈感動與神的引導。
  • 基督徒,你的優越感健康嗎?
    一般指自以為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其他方面長於別人、強於別人的心理狀態。」比如種族主義者對有色人群、男權主義者對女性表現出的優越感等。看來優越感和驕傲、歧視是分不開的。很不幸的是,在一些基督徒中間也有這種十足的宗教優越感心態,並在很多事情上表現出來,顯出這種優越感看似屬靈,其實是一種病態的表現,我們需要重新檢討審視。因此我要說,基督徒,你的優越感是否正確,是否健康呢?
  • 什麼是基督徒的奉獻?
    何為基督徒的奉獻?我將從四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1. 基督徒的奉獻既是一項屬靈恩賜,也是一項效法耶穌的屬靈操練      什麼是屬靈恩賜?接著保羅列舉了各項恩賜,每次都強調應當以最適當的方式運用這些恩賜。他所列舉的有說預言(也就是教導上帝的聖言)、執事、教導、勸化、治理等。      然後在8節保羅說:「施捨的,就當慷慨「施捨」一詞的希臘文原意為「分享」,明確指金錢的分享,也即擁有錢財的人給予和幫助窮困缺乏的人。
  • 信徒感悟丨基督徒當以耶穌為樂
    我們基督徒在世上的工作,也是主的計劃,要叫我們在世人當中榮耀主,見證主的大能。我們自信主以來,就以真理為裝備,為主而活,為主而死,成為每位蒙主揀選者的光榮。基督徒的社會工作在現今而言,可分為兩種,一是全職事奉者,這樣的基督徒畢竟是少數,主所揀選的既是少數,就必堅固被揀選者的信心,好叫榮耀歸於父神;二是職場上的基督徒,即在各行各業中見證基督榮美的人。
  • 基督徒該如何待人處事
    基督徒該如何待人處事基督徒不可不知道人心的詭詐險幻,與社會中種種的黑暗罪惡,但不可沾染這些。基督徒與人來往交接,寧可自己吃虧,不可使人吃虧。自己吃虧能榮耀神,使人吃虧要羞辱神;自己吃虧事後心中有平安,使人吃虧事後心中受痛苦;自己吃虧常得人的敬愛,使人吃虧必受人的恨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