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邵東記憶之八: 枇杷黃時憶「初生」

2021-02-16 鄉土邵東

「初生」是我的堂弟,和我同年,比我小半個月,九月初一出生。那時我們的父母大都沒有什麼文化,他的家人就按照他的出生日,給他起了個「初生」的小名。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上個世紀70、80年代,中國農村的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當時的農家孩子,尤其是兄弟姐妹較多的農家孩子放學後,年紀小的要扯豬草看牛,年紀大一點的要跟著大人們挖土種田。

每天放學後,我們這群年紀小的農家孩子,就提起菜篩扯豬菜。剛種下水稻的稻田,田基被颳得很乾淨,土也全部被翻轉,因此沒有豬菜可扯。為解決扯豬菜難的問題,「初生」帶起我們就往大山裡走。在他的指引下,我們認識了水芹菜、折耳根、桑湯杆、糯米藤、苦菜公和麻葉等許多種類的豬菜。每次扯完豬菜時,他還要對我們所扯的豬菜進行檢查,看有沒有把有毒的其他野菜扯進去。如果有,他會果斷的要求我們把豬菜全部倒掉,重新再扯。

扯完豬菜後,我們最喜歡跟著他去捉螃蟹和石蛙來生吃或烤著吃。在溪水中輕輕地掀開一塊石頭,失措的螃蟹就出現在眼前,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夾住它的背部兩邊輕輕提起,一隻螃蟹就到手了。

抓螃蟹是是小兒科,「初生」的拿手好戲,是從石洞裡捉螃蟹和石蛙。看到一個石洞邊有螃蟹爬過的痕跡後,他找來一根絲茅草打個結,慢慢地往洞中送,送到一定程度後,慢慢地來回輕輕抽動。不一會兒,他手輕輕一招,一隻大螃蟹釣到手了。

「哎喲!」一旁的小夥伴伸過手去接螃蟹,結果被它的大鉗夾住,疼得眼淚直流。

「快把手和螃蟹一起放到水裡去,」「初生」一邊大喊,一邊趕過來幫忙。

一次,聽到溪流的石洞中傳來石蛙的「bang、bang、bang」的叫聲,「初生」悄悄地下水來到石洞邊,伸手往洞內摸。待他剛用手把石蛙捉出洞口,突然一聲尖叫,撒腿就往岸邊跑。順著他的手指著的方向,我們看見一條水蛇正咬著石蛙的大腿,往石洞內慢慢地後退.

事後聽大人講,那條水蛇是條劇毒蛇。那天幸好它已經咬住了石蛙的大腿,有食物在口中沒有再鬆口了,不然如果咬住「初生」,他的小命都可能難保。

抓石蛙有蛇,我們嚇得好久以後都不敢再去捉螃蟹和石蛙,飢餓時找酸湯杆和刺藤剝了皮來充飢。為此,我們飢餓的眼光隨時都在搜尋,最後瞄準了少生產隊的枇杷。.

我們生產隊(後改名叫組)那時種植了一棵枇杷樹,其中有兩棵樹種植在主人的房屋前;另外一棵樹種植在一個山崖邊,和戶主家剛好面對,離戶主家大概有三十多米。這三棵枇杷樹只要一掛果,戶主都會安排人守護,怕別人偷吃。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們發現種植在戶主房屋前面的那兩顆枇杷樹看守的很緊,沒有辦法靠近。離枇杷樹較遠這一戶的看守者,是位叫「二爺」的七十來歲的老人,中午總喜歡在枇杷樹下打一會兒盹。於是幾個膽大的小夥伴決定,分兩組去偷枇杷,無論哪組成功或都成功,大家一起平分「勝利果實"。

 

經過一番計議,我們開始行動。見「二爺」打盹後,第一組的三個小夥伴機靈地溜到枇杷樹下,不顧一切地赤手扯開安置在樹上的荊刺,準備往上爬。

 

「你們這些畜牲,來偷我的枇杷,我一棒棒打死你!」突然,打盹中的「二爺」不知被誰驚醒,站起來邊用手中的木棍趕人邊大聲的叫罵著,「你們這些少家教的,從小好人不學學壞人,當賊!」

 

「您也少家教!」見第一組行動失敗,第二組按計劃在離「二爺」的不遠處專撿他的話和他對罵,「您也從小好人不學學壞人,當賊!呸呸呸!……」

 

「我打死你們這些扁毛畜牲!」隨著我們的高聲齊罵,「二爺」顯然是被激怒了,邊罵邊拿著木棍追著我們來打。見計劃得逞,我們一邊高聲齊罵,一邊往土裡跑,引開「二爺」。

 

見「二爺」不在樹下,第一組的人迅速返回,爬到枇杷樹上就亂摘起枇杷來。待「二爺」發現上當再返回追趕時,他們早已摘了枇杷溜之大吉。


「好酸好酸!」「你不知道吃枇杷,皮都沒有剝,把枇杷歸歸(邵東方言,意思是指枇杷的核,下同)都吃了!」……來到預定地點,大伙兒不顧滿頭大汗和手髒,扯下一顆枇杷就往嘴裡送。未成熟的未剝皮的青枇杷的那種刺喉嚨的感覺、那股酸味和澀味,讓我至今仍在問自己,我們當年是如何吃下那些枇杷的?

「你下次還偷不偷人家的枇杷吃了?」當晚,整個組裡的多個家庭,先後傳來大人打小孩的聲音和小孩的哭訴聲,「哎喲,痛死了,您莫打了,我下次再也不偷東西吃了!哎喲,我求求您莫打了!」

 

直接偷不行,撿總可以。於是,我們這群饞鬼,想到了一個更絕的辦法:先派兩個人來到枇杷樹旁,裝著撿掉下來的爛枇杷吃。另幾個眼色好的人拿看彈弓,對準樹上的枇杷一陣亂打。待枇杷落地後,兩人迅速撿起就跑……當我們再次坐下來學著把金黃色的枇杷的皮剝開再吃時,發現它好甜好甜!那股甜味自入口至腹內,咽到哪甜到哪。自離開故鄉求學工作至今,三十多年了,我再也沒有吃到過那麼好吃的枇杷。

 

「我們把各人吃的枇杷歸歸帶回去種在地裡,如果長出枇杷樹,我們以後就不用做賊,偷人家的枇杷吃了!」「初生」提議,大夥附議。

可惜,枇杷核從來沒有長出枇杷樹,更不用說結出枇杷果。更可惜的是,無師自通學會下象棋的「初生」,一個公認的聰明人,因為家裡窮,繼續讀書的夢想破碎,一氣之下喝農藥自盡。那年,他僅十六歲!

 

如果「初生」還在,憑藉他的聰明才智,也許「跳出農門」,擁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也許通過辛苦打拼,從打工到經商到成為某公司某企業的老總。

今又枇杷正黃,想起「初生」,入口的枇杷,怎麼格外酸澀.


特別說明:本文大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在此本平臺和作者對有關平臺和作者等所有有關人員表示衷心感謝;如有侵權,敬請及時聯繫刪圖。

特別鳴謝:本文得到了陳勝橋喬和陳衛民等師友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推薦閱讀: 

1. 「鄉土邵東」自序

2.邵東鄉俗記憶之二:舂餈粑

3.鄉土記憶之三:烘豬血丸子

4.鄉土記憶之四: 過 小 年

5.鄉土記憶之五:拜  年

6.鄉土記憶之六:耍獅子

7.鄉土記憶之七:插  田

8.寶慶義俠劉兆鵬:  倒在辛亥革命前夜血泊中的英雄

9.斥資百萬給賀金聲、劉兆鵬等作傳,歐陽智林淚灑文學夢

附:《鄉土邵東》意在推介鄉土,傳承人情。記錄鄉土的小文,為自身寡聞,未經調查考證,屬隨心塗鴉,失實、偏頗和錯謬之處難免,歡迎方家指教勘誤。同時,敬請有雅興者關注、關心、分享、賜言、賜稿。若有侵權事宜,請及時通知刪帖。轉載請先和本平臺或作者聯繫,徵得作者同意和授權後方可。


相關焦點

  • 帳前猶憶護燈人:費孝通《鄉土中國》出版考
    請讀者注意四卷八期或九期本刊上的廣告。」    到4月17日,《觀察》第四卷第八期上打出廣告,言明《鄉土中國》已經印好,正在裝訂,而且「在下期本刊出版時,均可正式出版」。4月24日,《觀察》第四卷第九期正式刊出《鄉土中國》的出版信息,在該期《叢書預約諸君鑑》中指明:「《政學罪言》《鄉土中國》《英人法人中國人》三書均已出版」,並說明在滬讀者可以自取,其他讀者則可郵寄。
  • 漫談邵東甯氏班輩:楓樹葉子皮皮翻,只論年紀莫論班
    (皮,邵東方言「片」的意思——編者注) 我們齊郡蓮邵甯氏,始祖道可,元順帝時從江西遷邵陽,族裔聚居邵東、隆回等縣。1995年在邵東官殿鎮凌雲村臺上屋發放新譜,邵陽中鄉仁風老字班輩次序為:「道原昌則添,系堅夢延紹,伯朝惟良功,德顯由仁孝,國望效順佐,家尚友恭慈。」
  • 邵東:一封來自異鄉人的感謝信……
    邵東法院遂判決彭某賠償趙某貨款人民幣36100元。在接到執行通知書後,彭某一方面迫於法律壓力不敢逃避執行;另一方面又認為自己吃了「啞巴虧」,不甘心就此作罷。百般苦惱之時,得知邵東法院每日都有領導坐班接待當事人,便決定從湖北乘車趕往邵東,當面向法官「訴苦」。坐班領導姜育平在接待彭某時先是耐心聽其傾訴,了解到情況後,便不斷與彭某釋法析理、答疑解惑。
  • 曾勝程:邵東走出來的著名新聞記者/敢字當頭!有勇有謀!了不起的邵東精神
    戰前階段採寫的揭露越軍侵略暴行的《暴行累累罄竹難書》、《槍口下奪糧》、《平孟人民的呼聲》、《越軍炮擊友誼關》等新聞、通訊使得越方多次派特工暗殺他,可見影響力之大。開戰後採寫的《春回庭毫山》開啟間接報導自衛還擊戰戰爭場面之先河,新華社社長穆青批示:「可以按姜柳初這種形勢,開放新的戰爭報導面」。
  • 鄉土散文:猶憶兒時中秋節
    我眼前不由浮現出兒時過中秋的情景,那種記憶揮之不去,總覺得兒時的月亮最大最圓,兒時裡的月餅最香甜也最可口,兒時的任何節日都是最有意義也最值得去回味。小時候,過中秋節是一件很隆重的大事,月餅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種奢望。我的父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兒時的農村老家,極度窮困,常常是吃不飽、穿不暖。
  • 鄉土雜談|麟兒彌月誌喜
    《鄉土雜談》創號只是一時興起,而非深思熟慮。想已近半百之年,該回憶一下兒時的鄉土生活了。那是一段最無拘無束、自由散淡、任想像天馬行空的時光,也是我人生的底色。正如沈從文所說:家鄉的一草一木,一牲一畜,雨絲風片,都是我們人生的底色。飲過的河水,看過的夕陽,都會跟隨我們一生。那是我們覺醒的起點,奮發的動力。
  • 邵東公安抓了個賊古子
    近日,邵東市區某車主發現車內一幕後大驚失色:車內的一臺新款蘋果手機竟然不見了,他懷疑手機是被人盜走的,便向邵東市公安局紅土嶺中心派出所報警。該所刑偵隊民警趕赴現場後通過細緻調查得知該車主由於下車後車門沒有鎖緊被一名男子趁機拉開後將車內手機盜走。
  • 品讀黃孝紀:八公分的土地上長出來的鄉土作家
    老鄉介紹說,永興有個鄉土作家,專以他老家——永興縣八公分村為背景,以老物件為線索寫下了一系列農村生產生活的散文。 於是我開始網搜及利用各種渠道聯絡探詢這個人,果然有收穫。黃孝紀的八公分系列散文集《瓦簷下的舊器物》《一個村莊的食單》《八公分的時光》《老去的村莊》《晴耕雨讀 江南舊物》五部巳公開出版,另三部《故園農事》《八公分的味道》《節慶裡的故鄉》,也將於近期陸續出版上市。近八年來,他創作鄉土散文100多萬字,出版散文集五本。我一股腦把五本散文集全部購齊,並利用休息時間在兩個月之內全部讀完,還加了作者的微信,直接溝通交流。
  • 邵東星期八2016年最佳女主角龍娜美女生日派對暨「湖南邵東首屆網紅明星微友交流會"
    祝邵東網紅明星龍娜美女百事可樂,萬事芬達,天天哇哈哈,月月樂百事,年年高樂高,心情似雪碧,永遠星期八!         時下美女們不管在哪,都是手機黨了,快來和我合影一張啊!        邵東星期八主持阿星和琪琪在現場採訪詩人導演賀一二!
  • 邵東農商銀行召開第七次股東大會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1日訊(申中美 洪永祥)4月20日,邵東農商銀行第七次股東大會在該行二樓多功能會議室隆重召開。邵東市副市長賀鐵民、邵陽市銀保監分局副局長鄧向紅、省聯社邵陽辦事處副主任唐志明、人民銀行邵東支行行長曾棟梁等領導應邀出席了會議。
  • 湘中小城二十年「火」遍全球,震撼全球的邵東打火機了不起!
    「打火機之鄉」的建立邵東縣原本並不是「打火機之鄉」,早在21世紀前,打火機是廣東、浙江等沿海地區的優勢行業。但邵東縣卻「後來居上」,從頭開始僅用了10年時間,就成為中國出口打火機數量最多的地區。為了改變這樣一個局面,據邵東打火機協會會長呂省華介紹,要培養企業的「危機意識」,2007年,在湖南檢驗檢疫部門的推動下,邵東13家有資質的打火機出口企業決定聯合成立邵東打火機出口監管委員會,加強行業內部監管自律。「以前不少出口企業對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外標準根本沒有概念。」
  • 相親遇上愛第1集:邵東是一個缺女人的城市
    邵東不像北上廣,邵東的老闆是招不到年輕人的,邵東本地的年輕人,寧願在北上廣拿著6000塊錢一個月的工資,也不願回邵東拿5000塊錢的工資。其實真正算一筆細帳,在北上廣拿6000塊錢一個月的工資,扣除一個月的生活開支,什麼房租呀,吃喝玩樂呀,雜七雜八的,最後存進口袋的錢估計不到3000塊錢;在邵東一個月拿5000塊錢,最少你可以存4000塊錢。
  • 邵東天池酒吧:我們的DJ失戀了,午夜的靈魂,帶著鄉愁一起過年
    凌晨四點,我還在失眠,時間從來不等人,生命從來不喧譁,在這邵東寒冷的冬夜,一場往事,一段流年,讓我近鄉情更怯:最近的距離,最遠的鄉愁。邢真源唱著傷感的《無處安放》,觸動我那根脆弱的心弦,讓我明白:有家的地方沒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他鄉容不下孤獨靈魂,故鄉留不住我肉身,從此就有了漂泊,從此就有了鄉愁,所以就有了牽掛,所以就有了淚花,飄啊蕩啊遊啊離啊,來啊去啊落啊根啊,我那無處安放的靈魂,我那拼搏不息的青春,走在不見月亮的夜晚,走在不見太陽的凌晨,拼命在邵東的每個晚上,天池有我追逐的夢想,
  • 邵東聖安娜「骨肉相連」毒麵包 送你免費住院
    昨晚湖南都市報導,邵東邵東聖安娜「骨肉相連」麵包有毒,導致數十位小孩入院治療,而聖安娜廠家堅稱麵包質量沒有問題,老闆確避而不見。
  • 邵東申美欺詐消費主管部門監管不力
    #315在行動#2019 年 8 月 13 日,我在邵東申美整形診所做了鼻整形手術我鼻子原本基礎比較好,幾年前曾在長沙雅美整形醫院做假體鼻梁和耳軟骨墊鼻尖手術,比較成功,經朋友曾燕(邵東申美整形法人代表)多次誘導,重新做一個隆鼻修復術,採用進口膨體更安全自然,給她醫院做鼻部打版宣傳,本來四萬多的手術費用,向總部申請減免一半 。
  • 電影《愛在黎明前》在邵東佘湖山殺青
    《愛在黎明前》於8月15日正式開拍以來,先後在佘湖山風景區、邵東四中、皇帝嶺林場清涼山觀音村、邵東中醫醫院、邵東人民醫院、邵陽學院、隆回縣高沙鎮、簡家隴寧家村、火廠坪鎮邵東市巒峰水泥有限公司、周官橋奧龍時代乳膠製品有限公司等場地進行拍攝。攝製組每天早晨5點鐘起床,到晚上11點多收工,中午都沒休息。劇組近100號人馬冒著酷暑、戰勝各種困難,終於在短短15天之內完成了全部拍攝任務。
  • 《阿娘使道傳》姻緣劫之八 憶
    恐怖懸疑劇專題分析 謝絕轉載 謝絕引用特別備註:請勿在進餐或是閒談時觀看本劇 十八歲以下未成年人需在家長指導下觀看本劇阿娘使道傳 姻緣劫第八篇(15-16)憶記憶是人生的記錄簿冊,會給人帶來甜蜜幸福,也會讓人痛苦到無以復加,無法改變,也無從改變,更無法消失,所以,如果人力所為,甚至是神力所及,只能將它封存,無法抹去。
  • 戲劇編劇林廣為家鄉寫史 《黃岐史略》被摘錄進鄉土教材
    這是柳宗元對於鄉愁的深情,也是林廣修改完《黃岐史略》最後一稿時的感想。  林廣1962年出生於連江縣黃岐鎮,是國家二級編劇、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文學學會理事、海西創作機構副秘書長。這幾年,他在專注於本職工作的同時,還先後出版了文史專著《連江名賢》《黃岐史略》。林廣說:「我想讓家鄉人民記住鄉愁,挖掘黃岐歷史文化的根脈,讓大家記住自己的根在哪裡。」
  • 湖南邵東知名女歌手羅豔芳的故鄉慈善緣
    羅豔芳雖身處北京,卻非常關注家鄉,常在網上瀏覽邵東動態信息。「邵東發布」是她獲取家鄉消息的重要平臺。這不,她身在北京,還特意為「邵東發布」和各位故鄉網友寫下了這句話——這裡是邵東的官方微信公號,如果您是邵東人,或是關注、關愛邵東的朋友,敬請關注本微信公號。關注方法:長按下列二維碼並「識別二維碼」後選擇「關注」
  • (原創)鄉土蔓菁
    也怪,幼時覺得氣味怪蔫獅駝的東西,像蔓菁、香菜、馬齒、苦苣等等,及長回過味來,都甚喜食之。蔓菁是植物中的蛹和蝶,只在冬天時段稱此名。它的前身叫油菜,過冬之後又復化為油菜。油菜是越冬植物,秋種生長,冬天葉子枯萎,開春返青後繼續生長。 「蔓菁」一詞,有野性,有野趣,有草民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