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廈門11月27日訊 2020年11月25日至28日,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典禮系列活動在廈門舉行,這是中外電影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也是廈門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舉辦的國家級重大電影文化盛會。今年中國金雞電影節和作為全程戰略合作夥伴的華為強力合作,於11月27日開啟新影像?手機電影論壇暨首屆新影像?手機影片競賽表彰儀式。
「新影像?手機影片競賽」六大榮譽揭曉 花落八部影片
去年9月,華為手機與金雞百花電影節開設「新影像?手機影片競賽」單元並設立六大榮譽,鼓勵大家用手機創作影像作品,開啟了手機創作時代的全新紀元。歷經8個月時間作品徵集,最終22部優質手機影片入圍參與首屆「新影像?手機影片競賽」六大榮譽的角逐。經過多位業內人士組建的競賽評委會,從各自領域出發對參賽作品提出專業評審意見,「新影像?手機影片競賽」六大榮譽花落八部影片。
其中《此處無聲》《剃頭匠》《守衛地球》《鄰居》《別等了我的外賣》分別斬獲最具潛力創作人榮譽、最佳鏡頭紀錄榮譽、最佳實驗影片榮譽、最佳藝術探索榮譽、最佳攝影技術榮譽,《在田間》《六十九》《鄉關何處》這三部影片獲得華為手機新影像榮譽。
這八部影片均由華為手機拍攝,在華為手機強大影像能力加持下,這些影片都有媲美專業電影畫面的美感,而且得益於手機的便攜性和小型化體積,這些手機影片還展示了極大的創造性和可玩性。影片《六十九》有這樣一幕鏡頭,從汽車後視鏡展現父子二人複雜的表情與情緒對比,幕後花絮則是攝影師在後座使用拿著華為P40 Pro拍攝,導演使用華為MatePad的多屏協同功能做實時監視器,最終完成拍攝,真正做到了一臺汽車裡裝下一個劇組。《守衛地球》是一部豎屏自拍科幻電影,導演一人擔任編劇、攝影、美術等所有崗位,按下快門鍵為我們呈現了一部別開生面的豎屏電影。與此同時,手機作為拍攝工具還有無可比擬的親近性,記錄片《剃頭匠》裡面有許多非專業半專業演員,手機拍攝能讓演員在鏡頭前更加自然,更順暢的演繹。
「新影像?手機電影計劃」啟動 華為手機影像實力助陣「大眾創作」
為鼓勵更多大眾探索手機電影創新創作的廣闊空間、參與到手機電影創作的新浪潮中,華為聯合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組委會共同開啟「新影像?手機電影計劃」,於2020年11月-2021年7月廣泛面向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個人與團體徵集手機影片作品,使用手機拍攝滿足要求的5-30分鐘的影片即可報名參賽。
不僅如此,華為還開啟了「手機電影萬人共創活動」,在微博、抖音、B站等社交平臺徵集用戶拍攝的視頻內容,並邀請知名電影人對素材進行歸類挑選並剪輯成片,將每一位普通用戶的日常生活拼接組成一部「萬人大電影」,讓每一位堅持夢想和追求的用戶有創造發揮創意的機會,讓更多人更自如、更自信地完成自己的創作。
手機的技術變革讓創作邊界不斷突破,創作思維的拓寬又在推動影像技術前行。手機影像進化歷程中,華為不斷顛覆大眾對影像的認知,去年華為Mate30系列創新性加入電影攝像頭,讓大眾看到了手機拍攝電影質感影像的可能;華為P40系列憑藉超感知影像將手機影像提升到一個新高度;華為Mate40系列更引入前後雙電影鏡頭,在畫質、防抖和音頻三個維度全面進化。華為影像技術的演進,從靜態影像延伸至動態影像,通過技術實力賦能給大眾,助力他們更好的進行情感和思想的記錄表達,也推動著影像創作由小眾創作走向大眾創作。
電影行業開啟新賽道 催生全新生態
「新影像?手機電影計劃」的啟動對於中國電影金雞獎來說是一次重大更新,這為傳統電影行業打開了一條全新賽道,它將推動電影大眾化,讓任何具備創作才能的人與電影藝術結緣,在這條賽道上發揮創意,表達思想,導演出屬於自己心中的電影。同時,手機電影這條新賽道的開啟使得審美、創新、影像創作表達這些專業能力在大眾範圍內快速提升,為電影行業輸送更多新銳力量與機遇,也推動著電影行業做出改變,做出創新,促進華語電影行業的繁榮發展。
電影行業某種程度上看是技術推動的行業,新的技術創作手段出現將會催生電影行業全新生態,手機影像技術發展正推動電影產業迎來新的變革,未來隨著手機電影與傳統電影產業的進一步碰撞融合,電影行業將會衍生出更適合手機電影的軟硬體電影製作生態,未來將有更多為手機電影而生的硬體設施、軟體平臺出現,電影生態的宏偉版圖將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