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刺客
就在美國衛生部長阿扎 「訪臺」之際,作為對美國政治行動的呼應,美國海軍裡根號航母開始進入東海,與阿扎的訪問行為相互呼應。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發布消息稱,美海軍裡根號位於日本衝繩以南,正向西航行,即將進入東海。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梳理了近幾天裡根號航母的航行軌跡,顯示就在阿扎「訪臺」前後,該航母一直都在臺灣周邊海域機動,其目的就要試圖威懾中國。不過,據《環球時報》報導,從裡根號航母的部署來看,保持在不遠不近的距離,既希望可以保持威懾,但卻不敢升級事態。
美國衛生部長阿扎流竄到臺灣刷存在感,意味著美國一腳踩在中國大陸的戰爭紅線上。在這敏感時刻,無論是美國還是蔡當局,只要把腳向前伸出一點,澳前總理陸克文之前所擔憂的「八月槍聲」就有可能響起。
美國顯然清楚自己的軍事挑釁行徑,正在將中美兩個大國推到戰爭的邊緣。但問題是,美國今天已經沒有能力和底氣,在與中國爆發武裝衝突中取得勝利。所以,美國現在只能游離於戰爭邊緣的附近,小心翼翼地與中國玩「軍事遊戲」。
事實上,美國當前已經陷入一種騎虎難下的困境。中國在捍衛國家主權尊嚴方面,所展現出來的堅決態度和信心,是美國政府所始料未及的。因此,美國現在正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要麼認慫放棄對中國的軍事挑釁行動,要麼冒著爆發直接衝突的巨大風險,繼續對挑戰中國的戰爭底線。
不過,川普在11月美國大選之前,顯然不想做出任何的選擇。畢竟,在自己國內選情堪憂的情況下,川普需要繼續狂打「中國牌」, 通過製造危機轉移應對疫情不力的注意力,並藉此給自己拉選票。所以,川普寧願冒著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的風險,也不願意在這種敏感時刻放棄這張「中國牌」。
川普為了自身利益,不惜製造中美戰爭危機的舉措,不僅僅只是將臺灣置身於戰爭風險中,同時也在讓駐亞太地區的美軍部隊也面臨大國衝突的危險。畢竟,中國捍衛國家主權統一的決心和意志,並不只是表現在外交抗議層面上,而是更多地體現在軍事反制層面上。
就在阿扎抵達臺灣的那一天,解放軍多個型號的戰機相繼越過海峽「中間線」。中國官方媒體罕見地做出直白報導,稱「就是作為阿扎訪臺的一種回應」。另外,美國CNN11日發表的文章也注意到:由於華盛頓的軍事活動、以及一名白宮內閣高官訪臺,中國正在加強東亞地區的軍事演習。
該文章還聲稱「中國一家智庫表示,解放軍可能考慮在關島附近舉行實彈演習」。另外,美國軍事分析師舒斯特也表示稱「從中國近期的動作可以看出,他們正在策劃一些事情。如果中國領導人想發出威脅,解放軍可能會向關島以西海域發射彈道飛彈」。
中國的這種激烈反應,本身就是在向美國釋放出非常強烈的信號:美臺瘋狂挑戰中國兩岸政策的底線,已經達到令人忍無可忍的地步。如果再不及時收斂,解放軍在關島附近海域進行實彈演習、甚至發射彈道飛彈,那是必須的。套用美國人的一句話,就是「進攻才是最有效的防禦」。
就目前中美態勢而言,川普政府利用臺灣問題瘋狂發起的挑釁,能給他的選舉帶來多少的利益,我們不得而知。但換來中國更加猛烈的反擊,卻是顯而易見的。
因此,從美軍航母不敢靠近臺海的情況來看,川普顯然清楚自己做得太過火,似乎已開始往後縮。畢竟,川普再這樣玩下去,最後吃虧的,不僅僅只有臺灣,可能還包括美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