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如大家所見,現在港片已不再是過去的港片風貌,但王晶、關智耀導演的《追龍2》還是拍出了些許香港電影味道。它拍出了一種世俗歡樂感,它對女性角色的審美和處理,還是香港商業片尤其是王晶電影一貫的方式,它所選擇的女演員形象都香豔肉感,整體審美散發著一點點粗俗,卻讓觀眾愉快。還記得經典犯罪片《跛豪》嗎?老大獎賞兄弟的方式是叫來了幾十個美女給兄弟們分,於是發生了混亂搶奪的場面。
這些片子毫不忌諱將女性物化,也因此製造了香港電影獨特的雄性氣息,一種強烈的世俗化氛圍。這對於一個敏感的優雅的女性主義者來說,香港電影尤其是王晶電影就是車禍現場。在這部《追龍2》裡,電影中的那位愛上了大哥的女人為大哥擋槍後說:跟著你混,真好玩!又讓我們嗅到了香港電影的一貫氣味。
但也就是如此而已了,這部影片已經不復王晶電影的百無禁忌和肆無忌憚,而且從影片敘事上來說,它也不太像王晶的電影,王晶的片子以前更加粗俗、戲謔,相比之下,這部《追龍2》在王晶作品中算「有品格」的一部。王晶仿佛變成了王晶衛。王晶衛這詞是王晶自己創造的。是什麼讓王晶變成了王晶衛?也許可以在此調侃一下。
《追龍2》的敘事十分集中,就是警察何天(古天樂扮演)臥底黑社會,被大哥龍志強(梁家輝扮演)辨認了出來,但還是為他所用,讓他穿著炸彈背心去賭王家裡取贖金,何天與在大哥家中深藏不露的另外一位報仇者(林家棟)一起合作,破壞了龍志強的綁架行為,龍志強被逼到關口以外的大陸,被警察抓捕並最終被執行死刑。
何天的上司則由任達華扮演,他們都聽從大陸警察(杜江扮演)的指令。片中龍志強顯然是以香港悍匪張子強為原型,開場不久它所綁架的人的父親,就是李嘉誠的造型,它所對應的歷史事實是張子強、葉繼歡綁架李嘉誠長子並成功勒索10億港幣的真實事件。
影片中龍志強綁架賭王未遂,這也符合歷史事實,因為張子強也曾綁架澳門賭王未遂,龍志強最終斃命於大陸而未能被引渡到香港,也是真實的歷史,但張子強的悍匪生涯並不是終結於影片中綁架賭王這一次作案,對此電影做了改動。
以上是歷史與電影虛構的對比,回到影片的製作上來說,這部影片的幾位演員梁家輝、古天樂、林家棟、任達華、杜江組織動作準確、不枝不蔓,內在強大,有力地支撐了整部戲的氣氛傳達。
大家各有特點,林家棟擅長隱忍不發,在這裡也是扮演了一個深度臥底。古天樂所演角色也是他以往所擅長的,內斂但堅毅。梁家輝則一貫的帶有瀟灑不羈之感,他扮演的龍志強及其原型張子強都有大膽張狂而行事果敢的特點。任達華戲份少,但也慣性地攜帶著他以前的角色性格,杜江很年輕,這個山東籍的演員扮相正氣凜然而內在略嫌空洞,他在影片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象徵性也需要這樣的扮相,也算是合適。
尤其是三位戲份較多的演員梁家輝、林家棟和古天樂,在電影中呈現的都是響噹噹的漢子形象,這一形象當然也需要依附在敘事之上,他們的表演是在敘事和動作上發散出來的。這三個形象成立了,深入人心了,這個電影就至少是及格了。
從敘事特色上來說,任達華安排古天樂做臥底,也是港片老套,正如電影中古天樂首先對這一行動產生排斥——「都幾十歲的人了,還臥底」。也許觀眾會對此會心一笑。但是電影讓這個臥底很早就暴露了身份,龍志強利用他來散播虛假消息,轉移警察視線,後來他又被龍志強強行穿上炸彈馬甲,去賭王家取錢,緊張度大增,而古天樂(何天)本身是爆破組的警察,熟悉炸彈,所以這部電影的驚險,除了槍戰、飆車、鬥智,還增添了一種可看性,雖然並沒有告訴觀眾拆彈的技術邏輯,為什麼要剪這根而不是那根才是安全的,但已經給予觀眾十足的驚險感。
這部警匪片、犯罪片也基本依循了另外一個慣例,將黑社會大哥小弟們做了人性化處理,而且還拍出了一定的英雄氣,篇幅所限,龍志強有情有義的形象就不仔細分析了。但是可以說的一點是,電影將龍志強的失敗講成了人的失敗。這看起來不夠政治正確,但在電影中是合理的,我們其實總可以將電影中的負面人物看作我們人格的一個側面、人性的一個部分,這是從敘事本體論上來談的。
而《追龍2》的敘事非常謹慎,還是嚴格將敘事放置在一個事件上,這倒很符合經典的戲劇敘事法則,但是影片的現實指涉被降到最低。香港犯罪片往往充滿了旁逸斜出的現實感,喜歡將黑社會和歷史聯結在一起,將這些悍匪的發家和死亡作為歷史節點的象徵。這不僅僅因為香港太小,雞毛小事就會家喻戶曉,變成大事,而在於這些事的確有深沉的歷史淵源。
香港警匪片有兩種敘事方法,一種是從黑社會男一號的發家史講起,另外一種則是平地起樓,而忽略地基,如《追龍2》。前者如《省港旗兵》(1984)、《跛豪》(1991)、《追龍1》(2017),其實都拍攝了黑社會梟雄的出身和來源。《省港旗兵》其實深入到了大陸70年代以前的歷史,《跛豪》中的老大則是來自於60年代的逃港者,電影從老大剛逃至香港開始講述,事實上此人物的原型也的確是60年代逃港者,而張子強也是50年代末期從廣西玉林隨父母到了香港的。
如果有了這個歷史知識,這種電影的敘事就不僅僅是商業類型片敘事,背後更有一個現實主義敘事。若身處高房價等社會現實中的觀眾,看到《追龍2》開頭龍志強綁架李氏家族長子,則還可以隱約記起一些江湖傳說,張子強的故事其實在大陸非正規小報上鋪天蓋地刊登過,那是一個底層青年追求人生實現的故事。有這般社會人心的參與,則龍志強一干人等的人性化形象更可以被理解。
不僅僅是因為失去了旁逸斜出的景致,還有其他原因,使得這部《追龍2》好看但缺創新度,也沒有更深刻的精神層面的挖掘。影片最後對賊王的表達倒有點值得玩味。賊王梁家輝開車追逐鈔票車,任達華向古天樂建議:你將車開到關口,一進入大陸,他就插翅難飛!果然,電影刻畫了內地警力的完善和充足,這裡已經布下了天羅地網,大路寬敞,但每個路口都有大量警車堵路布局,而高架橋上還有狙擊手,一槍就將車子輪胎準確打爆。龍志強逃無可逃,面前只有一條死路。震懾力不可謂不強大。
尤其車內鈔票被風吹散的鏡頭,使我想起了庫布裡克《殺手》裡裝滿鈔票的行李箱在機場被打翻,無數鈔票飛過天空的場景。賊王無能為力地看著這一切,深感絕望。《追龍2》最後的戲拍出了些許黑色電影的味道。龍志強只能從車邊抓到區區一張鈔票,撕碎,讓碎片飄在空中,但這無法形成強烈的視覺觀感,無法傳達豪情,不過這更增加了梟雄末路的感覺,直到他被執行死刑,航拍鏡頭拍下了龍志強一身白衣、屍體橫陳的畫面。
看當下香港導演的警匪電影,尷尬的一點是演員都已經老到不能看了,我們現在在電影院裡看一群老人演繹熱血與豪情,怎不追念《英雄本色》、《縱橫四海》?我查了一下演員的年齡,《追龍1》裡面的劉德華還在談戀愛辦結婚,其實1960年出生的他已經快60歲了。《追龍2》裡梁家輝1958年生,任達華1955年生,今年64歲,而古天樂也48歲了。這直接增加了某種沒落感。
從那些明星臉上的褶皺,我們可以感覺到香港電影系統的不自足,香港本身的演員體系其實早就很脆弱了,新人供應不上來,記得某年筆者在香港試圖了解香港電影,據說很多電影人才在家中賦閒,部分北上者尋求大陸市場,他們的文化命運值得追溯。這些年反而有一些小片,為香港電影增添了新維度。但是香港電影對於世界的覆蓋面,已經沒有往日雄風,想起《滄海一聲笑》裡面有一句 ——「清風笑,竟若寂寥,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
-END-
欄目編輯 | 陳曉涵 責任編輯 | 李婉嬌 陳思潤
掃碼關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官方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獲取聯盟影訊、活動預告、購票渠道等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