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的評價:
「從技術上講,『阿帕奇』相比於其他的武裝直升機有著壓倒性優勢。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架武裝直升機可堪匹敵。」
——吉恩·加特勒
CW4 首席飛行員
▲ 「沙漠盾牌行動」期間,一架全副武裝的AH-64「阿帕奇」直升機飛行在燥熱的空中。
曾在越南駕駛過UH-1直升機的吉恩·加勒特是一名經驗豐富的直升機飛行員,他認為學習駕駛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是他遇到過的最困難的事情之一。
「『阿帕奇』並非一架易於駕駛的飛機,事實上是當我開著它飛行時,許多飛行員還沒有完全學會。」
聽到一位經驗豐富的直升機飛行員承認「阿帕奇」駕駛的複雜性讓他大開眼界,特別是他又接著透露那些沒有學完這個課程的飛行員中有許多是「有數千小時飛行經驗的優秀飛行員」,無疑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 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期間,第102軍需連的士兵正在給一架AH-64「阿帕奇」直升機加油,這架「阿帕奇」將去執行一次常規反裝甲作戰任務。注意它攜帶的AGM-114「地獄火」反坦克飛彈。
「阿帕奇」如此難以操作並不是因為它的駕駛方式比其他直升機複雜——依舊是通過油門拉杆控制飛機上升或下降,通過方向控制杆控制飛機的側傾和俯仰,通過雙腳踏板控制飛機的左右旋轉。事實上,在天氣較好的白天飛行時,由於「阿帕奇」的飛行控制系統靈敏可靠,它的基本飛行控制比大多數直升機都要簡單。此外,「阿帕奇」的兩臺通用電氣T700渦輪軸發動機由一個全權限數字式發動機控制系統控制,這就意味著它們能夠進行自我調整,除了起動和終止之外基本不需要飛行員輸入其他指令。
我們面臨的挑戰在於把「阿帕奇」直升機當作一個武器平臺來操縱。先進的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配備有複雜的航空電子設備和攻擊系統,這需要消耗飛行員大量的精力體力,儘管直升機的副駕駛員/炮手(CPG)也需要控制其中的一些武器系統並實施攻擊。
目標截獲/標識系統(TADS)和飛行員夜視傳感器(PNVS)
「阿帕奇」在戰場上高精確度高速殺傷敵軍的能力主要得益於其兩大傳感器:AN/ASQ-170目標截獲/標識系統和AN/AAQ-11飛行員夜視傳感器。
這兩個系統使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能夠在黑夜和天氣惡劣的情況下進行低空飛行,搜尋到地面目標並遠距將其摧毀。目標截獲/標識系統和飛行員夜視傳感器分別安裝在「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機頭處的旋轉炮塔兩側。
▲ 「阿帕奇」是1995—1996年北約在波赫的維和部隊武裝力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圖中一架美軍的AH-64「阿帕奇」直升機,隸屬於多國維和部隊。
目標截獲/標識系統安裝在旋轉炮塔底部,用於發現、識別和瞄準敵人。機務人員的特殊頭盔會在駕駛艙內產生電場,飛行員或副駕駛員/炮手只需要轉下頭、看一眼目標,就可以通過該電場向目標截獲/標識系統的傳感器發出指令。目標截獲/標識系統由電視攝像機、紅外線傳感器、高倍率望遠鏡、雷射光斑跟蹤器和雷射指示器/測距儀等部件組成。
飛行員夜視傳感器則直接安裝在旋轉炮塔頂部一個小花生狀整流罩裡,它的移動與飛行員的頭部移動保持同步,使用與目標截獲和標識系統相同的技術,配置了紅外線傳感器以便飛行員在黑暗中或多塵、多霧時仍能看清楚戰場的狀況。
集成視覺系統
這一切都很簡單,但難點在於如何把來自飛行員夜視傳感器和目標截獲/標識系統的紅外視頻呈現給機務人員。每位機務人員都要在右眼前戴上一隻特殊的單片眼鏡,它不僅可以用於投射紅外視頻(副駕駛員/炮手看到的是目標截獲/標識系統的圖像,飛行員的是飛行員夜視傳感器的內容),還可以顯示飛行和攻擊信號,對噴氣式飛機而言這些信息一般會呈現在平視顯示器上。飛行員所戴的頭盔和單片眼鏡就是所謂的頭盔瞄準顯示系統。
▲ 這個旋轉翼上方的圓盤狀的大帽子(「長弓」雷達)說明這架「阿帕奇」的型號為AH-64D。事實上,起初它是一架AH-64C:改進了武器系統的升級版「阿帕奇」,只是沒有加裝「長弓」毫米波雷達。
更重要的是,AH-64A「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每個駕駛艙內都有一個監視器,它是副駕駛員/炮手的目標截獲/標識系統的中轉器,可向位於後座的飛行員提供目標截獲/標識系統探測到的信息。更新型的AH-64D「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裝備則更加複雜,因為每個機務人員都有一個中轉器和兩個能夠顯示移動地圖、電子威脅信息的大型多功能顯示器。而對於裝配了毫米波「長弓」火控雷達的最新型「阿帕奇」武裝直升機而言,不僅配備了以上所有的裝備,同時還配有會進一步挑戰飛行員心理極限的攻擊傳感器!
飛行員的評價:
「這就是一個價值2000萬美元的豪華空中坐騎。」
——吉恩·加特勒
CW4 首席飛行員
飛行員的訓練
加勒特解釋說,新飛行員在進入駕駛艙成為一名真正的駕駛員前他首先要獲得副駕駛員/炮手資格,這種遞進式的方法會儘量緩和飛行員掌握「阿帕奇」的難度。他說,其他的遞進式步驟還包括:「首先訓練你可以在白天目視飛行規則的條件下飛行,然後才是藉助飛行員夜視傳感器進行夜間飛行。」最後的挑戰在於飛行所處位置與目標截獲/標識系統和飛行員夜視傳感器之間存在的視覺偏差:「你所有的視覺信號都來自位於你前方6英尺(1.8米)、下方2英尺(0.6米)處的飛行員夜視傳感器。除非你的頭腦已經適應了你的「眼睛」位於飛行員夜視傳感器的所在位置,否則就像使方向舵腳蹬繞著機杆轉動這樣簡單的操作都成為很棘手的挑戰。」
▲ 1991年,一架標準掛載的AH-64A直升機在空中盤旋。攜帶了4枚AGM-114「地獄火」飛彈以及兩臺19孔摺疊翼航空火箭彈發射器。
現在試想一下,只有你的右眼能看到這包含有許多不斷變換的飛行符號的前視紅外雷達圖像,與此同時,你的左眼看到的則是窗外漆黑一片的夜空或籠罩在駕駛艙控制臺上的一片紅光,甚至此時你還有可能需要用左眼讀取多功能顯示器上的信息,的確很讓人頭疼。對於那些以左眼為主的飛行員,這種情況將會相當棘手,但對那些以右眼為主的飛行員就相對比較容易調節。
執行任務
「阿帕奇」的機載武器使用目標截獲/標識系統和「長弓」雷達來瞄準目標。對於「阿帕奇」直升機而言機載武器主要指的是它的30毫米的M230鏈炮,它可以受控於飛行員和副駕駛員/炮手的頭盔瞄準顯示系統跟隨炮手的頭部移動,也可用於鎖定由目標截獲/標識系統正在跟蹤的目標。對於其他的近距離攻擊,常用的武器是「九頭蛇」-70通用非制導70毫米(2.75英寸)火箭彈,「阿帕奇」直升機上火箭吊艙的方位角不能改變,但它們的高度一定範圍內可調,火箭吊艙隨著飛行員在攻擊期間的小幅度調整而能夠向上或向下傾斜從而使非制導火箭瞄準目標。不過,「阿帕奇」直升機較常使用的是AGM-114「海爾法」反坦克飛彈,藉助在山後盤旋或類似的隱蔽手段來進行隱蔽射擊。
▲ 這架安裝了一臺70毫米口徑火箭彈發射器的德克薩斯空中國民警衛隊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停靠在伊拉克的巴拉德空軍基地,參與了「伊拉克自由行動」。這個摺疊翼航空火箭系統是一種有效的人員殺傷性武器,事實證明,它也可用來摧毀輕裝甲目標。
▲ 「阿帕奇」金屬鍵合的機翼使之能夠在一些明顯的損傷時仍能安全返航。近年來,美國陸軍的「阿帕奇」採用波音公司的複合式槳葉,使得飛機的盤旋和向前飛行能力都得到提升。
貼地飛行
直升機若想自由出入敵方區域而毫髮無損,需要它具備貼著地形輪廓低空飛行能力,我們稱之為貼地飛行(NOE)。
加特勒說,「每次的任務規劃要考慮地形、天氣、距離、敵人的位置和武器系統等因素,並對我們確定的飛行路線和飛行類型做進一步調整使之發揮出最大優勢和最佳靈活性。貼地飛行很有挑戰性,而且相對於典型的水平直線飛行而言,它更容易使飛行員筋疲力盡,因此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會嘗試貼地飛行。正如我此前提到的,駕駛配有飛行員夜視傳感器的飛機是很困難的,但熟能生巧。」飛行員夜視傳感器是完成任務必不可少的工具,他補充道:「飛行員夜視傳感器和貼地飛行產生的效果和它們給飛行員帶來的壓力一樣明顯。如果在夜間時我們的飛行員夜視傳感器出現了故障,那是否繼續完成使命將不得不取決於周圍的光線和出行的距離。在一個漆黑的夜晚,駕駛沒有飛行員夜視傳感器的『阿帕奇』貼地飛行是件很危險的事,無異於自尋死路!」
▲ 晨光微露,美國陸軍101航空大隊的AH-64D「長弓阿帕奇」靜靜停靠在伊拉克機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