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200萬,對於普通人來說,這絕對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數字!
200萬,能全款買下長沙豪華小區100㎡左右的住宅,或一輛氣派的瑪莎拉蒂,或一艘度假帆船…… 是很多人辛苦工作多年才能攢下來的數目。但有的人剛出校門就已經達到了這個高度,讓我們望塵莫及!
你沒看錯,近日,一則#華為最高檔天才少年年薪201萬#的話題衝上了熱搜。
華為的「天才少年」,是任正非發起的用頂級挑戰和頂級薪酬去吸引頂尖人才的項目。華為招募的「天才少年」,工資總共有三檔,最高年薪可達201萬。
其中拿到頂級年薪的,全球僅有4人:分別是左鵬飛、鍾釗、張霽和秦通。
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很多畢業生選擇先就業再擇業。而這些「天才少年」憑什麼能一畢業就站在了人生的頂峰,讓別人無法企及?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是什麼造就了優秀,又是什麼導致了平庸?在張霽的身上,我看到了「實幹型選手」最為底層的三個共通之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目標感——驅動前行的持續欲望
拿到最高年薪的張霽,在上大學之前成績頂多算中上等的水平,說不上是「學霸」。本科大學也不是什麼名校,僅僅是一所三本高校——武昌理工學院(後來升為二本)。
但進入大學校園後,張霽就定下讀研讀博的目標。為實現目標,張霽專注學習,學習成績也逐漸拔尖起來,成功考上了研究生和博士。
在張霽的身上,最終讓他成功的是制定目標後不斷勇猛精進靠近目標的強烈驅動。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在這一點一毫去兌現目標的欲望裡。
朋友可可,畢業後進入了銀行,不久就按部就班地結婚生子。前年的朋友聚會,見到的已經是一個要穿大碼連衣裙,身材走形的可可。
她吐槽說,生孩子之後身材就走形了,但日常工作忙碌、壓力山大,下班回家還要帶孩子,實在沒心思沒時間管理身材。爾後她又說道,我計劃明年開始減肥。下次見到我肯定讓你刮目相看。
我起初以為,這只是即將流產的千千萬萬減肥誓言之一,沒想到一年之後,她竟然真的做到了!
我問她秘訣,她驕傲地告訴我:「其實就是制定目標,堅持執行。能狠心跟自己死磕,自然就能收穫成果。」
道理大家都懂,可能做到的人卻很少。很多減肥的人的減肥日常都是這樣的:
與教練早早約好課,但朋友邀約吃飯就馬上推掉課程;工作太累,生活太苦,天天化悲憤為食量;周末難得睡個懶覺,還是在家煲劇吃零食放鬆放鬆吧!
他們之所以失敗,不在於沒有目標,他們往往有著「宏大而斬釘截鐵」的目標,而真正缺失的是目標之後,持續盯準目標的「目標感」。
所謂的「目標感」,就是在目標的指引下,能推動自己持續向前的欲望。清楚自己要走向何處,要如何克服眼下的困難,最終跋山涉水,抵達目的地。
二、善於規劃——實現目標的有效路徑
大一開始,張霽就做了清晰的大學職業生涯規劃,並落到實處,上課永遠坐在第一排,空閒時間全泡在圖書館。
所有功課名列前茅,第一時間拿下英語四六級,國家計算機二級,全國ITAT職業技能大賽職業技能資格認證證書等。考上專業對口的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最終問鼎武漢華中科技大學。
強大優秀的人往往都善於將實現目標的事項一一分拆安排,做好階段性規劃,逐一實現。
這讓我想起了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青年銀行家安迪因涉嫌殺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鋃鐺入獄。終身監禁的懲罰無疑註定了安迪接下來灰暗絕望的人生。
面對巨大的生活落差,以及監獄中各種非人待遇與磨難,換做任何一個普通人都可能被擊倒,失去對生活的希望。
但安迪不一樣,他由此至終未失去對自由的渴望。
在獄中,安迪接近囚犯中頗有聲望的瑞德,請求對方幫自己搞來小錘子。
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幫助監獄管理層逃稅、洗黑錢,改造監獄圖書館等,提升在獄中的地位。同時憑藉與瑞德的交往在犯人中間也漸漸受到禮遇。
表面看來,安迪仿佛在魚龍混雜、罪惡橫生、黑白混淆的牢獄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求生之道。
實際上,安迪卻是在一步步地推進越獄計劃。用小錘子挖出逃生洞,利用特權在房間裡貼海報隱藏洞口……
制定戰略,排定步驟,然後一步步展開,即把控全局,又能根據環境局勢做出變化。
這就是規劃感強的人。遇到職業危機、人生險境的時候,臨危不亂,合理審度局勢,實現破局。
三、永不言敗——最強勁的制勝絕招
前進的道路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在張霽奮力向前獲得一定的成果時,也遇到過低谷,博士發第一篇論文時,他被連續拒稿5次。但每一次,他都會按照評審的意見認真修改。
他相信,下一次一定會比這次好。正如他相信只要足夠努力,人生下一階段一定會比現在好。
你把失敗當結果,優秀的人把失敗當積累。他們從失敗中總結經驗,精準評估和度量,避免下次犯同一類型的錯誤。
美國電影巨星史泰龍未成名前十分落魄,身上只剩100美元,連房子都租不起。可他卻有著在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當演員。
在認準方向後,他馬上開始行動。當時好萊塢共有500家電影公司,史泰龍逐一拜訪。
但第一遍下來,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願意聘用他。500次拒絕,這種事情對很多人來說都接受不了,然而他並沒有放棄。努力在自己身上找問題,想來可能是因為自己咬字不清,導演才不接受!
於是史泰龍每天早上在舌根下面含著一個石子讀一個小時的報紙,堅持了365天,當他講話清楚後又從第一家開始,開始他的第二輪拜訪和自我推薦。
然而與第一次一樣,500家電影公司依然全部拒絕了他。史泰龍並不氣餒,繼續認真分析,考慮到可能是因為自己太瘦了,體重都不到100斤,不能勝任演員的工作。
他二話不說就堅持做了一年的健身運動,體重達到147斤。他帶著明星夢想,進行了第三次的面試和自我推薦,然而歷史再次重演,他被整整拒絕了1500次。
史泰龍繼續琢磨,想著如果能帶上劇本,成功機率可能會大些。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僅僅花了三天時間寫了劇本《洛奇》,帶著劇本的他第四次尋找明星夢。
終於,當拜訪完第349家後,第350家電影公司的老闆破天荒地答應願意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這家公司同意用7500美元的價格買下劇本,但是不同意史泰龍主演。
他當時已經3天沒有吃過飽飯,但依舊拒絕了這家電影公司的要求……直到1855次之後,一個曾拒絕過他20多次的導演終於給了他一絲希望,同意他出演《洛奇》,雖片酬只有2.3萬美元 ,但史泰龍終於如願主演了《洛奇》。
在普通人眼中,失敗是阻礙自己成功的又一次跌倒,而在那些懂得失敗價值的人眼裡,失敗是通往成功的又一次靠近。
擁有對目標極度的偏執,才能克服一切阻礙,心有全局的規劃,才能預見陰晴,將失敗變成試錯後的收穫,才能學有所成,技有所長。
希望你我都能擁有這份勇氣與力量,收穫理想中的成功。
在這路上,映美功課多功能雲印表機願助你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