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欣賞 介紹魯迅小說《狂人日記》

2021-02-19 古典詩文賞析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名家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典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編輯整理:盛唐輝煌


撰稿 | 張大明 林志浩 播講 | 鐵城

本專欄音頻資源來源於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曾經非常知名的欄目《閱讀與欣賞》。暫時沒有與音頻對應的文字資源,以下文字,僅為大家欣賞和理解提供參考。


狂人日記


  某君昆仲,今隱其名,皆餘昔日在中學時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漸闕。日前偶聞其一大病;適歸故鄉,迂道往訪,則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勞君遠道來視,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因大笑,出示日記二冊,謂可見當日病狀,不妨獻諸舊友。持歸閱一過,知所患蓋「迫害狂」之類。語頗錯雜無倫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體不一,知非一時所書。間亦有略具聯絡者,今撮錄一篇,以供醫家研究。記中語誤,一字不易;惟人名雖皆村人,不為世間所知,無關大體,然亦悉易去。至於書名,則本人愈後所題,不復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識。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

  我怕得有理。

  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門,趙貴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還有七八個人,交頭接耳的議論我,張著嘴,對我笑了一笑;我便從頭直冷到腳根,曉得他們布置,都已妥當了。

  我可不怕,仍舊走我的路。前面一夥小孩子,也在那裡議論我;眼色也同趙貴翁一樣,臉色也鐵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麼仇,他也這樣。忍不住大聲說,「你告訴我!」他們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趙貴翁有什麼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麼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腳,古久先生很不高興。趙貴翁雖然不認識他,一定也聽到風聲,代抱不平;約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對。但是小孩子呢?那時候,他們還沒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睜著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這真教我怕,教我納罕而且傷心。

  我明白了。這是他們娘老子教的!

  晚上總是睡不著。凡事須得研究,才會明白。

  他們——也有給知縣打枷過的,也有給紳士掌過嘴的,也有衙役佔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債主逼死的;他們那時候的臉色,全沒有昨天這麼怕,也沒有這麼兇。

  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個女人,打他兒子,嘴裡說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幾口才出氣!」他眼睛卻看著我。我出了一驚,遮掩不住;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便都鬨笑起來。陳老五趕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了。

  拖我回家,家裡的人都裝作不認識我;他們的臉色,也全同別人一樣。進了書房,便反扣上門,宛然是關了一隻雞鴨。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細。

  前幾天,狼子村的佃戶來告荒,對我大哥說,他們村裡的一個大惡人,給大家打死了;幾個人便挖出他的心肝來,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壯壯膽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戶和大哥便都看我幾眼。今天才曉得他們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夥人一模一樣。

  想起來,我從頂上直冷到腳跟。

  他們會吃人,就未必不會吃我。

  你看那女人「咬你幾口」的話,和一夥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戶的話,明明是暗號。我看出他話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們的牙齒,全是白厲厲的排著,這就是吃人的傢伙。

  照我自己想,雖然不是惡人,自從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難說了。他們似乎別有心思,我全猜不出。況且他們一翻臉,便說人是惡人。我還記得大哥教我做論,無論怎樣好人,翻他幾句,他便打上幾個圈;原諒壞人幾句,他便說「翻天妙手,與眾不同」。我那裡猜得到他們的心思,究竟怎樣;況且是要吃的時候。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書上寫著這許多字,佃戶說了這許多話,卻都笑吟吟的睜著怪眼看我。

  我也是人,他們想要吃我了!

  早上,我靜坐了一會兒。陳老五送進飯來,一碗菜,一碗蒸魚;這魚的眼睛,白而且硬,張著嘴,同那一夥想吃人的人一樣。吃了幾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魚是人,便把他兜肚連腸的吐出。

  我說「老五,對大哥說,我悶得慌,想到園裡走走。」老五不答應,走了;停一會,可就來開了門。

  我也不動,研究他們如何擺布我;知道他們一定不肯放鬆。果然!我大哥引了一個老頭子,慢慢走來;他滿眼兇光,怕我看出,只是低頭向著地,從眼鏡橫邊暗暗看我。大哥說,「今天你仿佛很好。」我說「是的。」大哥說,「今天請何先生來,給你診一診。」我說「可以!」其實我豈不知道這老頭子是劊子手扮的!無非借了看脈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這功勞,也分一片肉吃。我也不怕;雖然不吃人,膽子卻比他們還壯。伸出兩個拳頭,看他如何下手。老頭子坐著,閉了眼睛,摸了好一會,呆了好一會;便張開他鬼眼睛說,「不要亂想。靜靜的養幾天,就好了。」

  不要亂想,靜靜的養!養肥了,他們是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麼好處,怎麼會「好了」?他們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截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我忍不住,便放聲大笑起來,十分快活。自己曉得這笑聲裡面,有的是義勇和正氣。老頭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這勇氣正氣鎮壓住了。

  但是我有勇氣,他們便越想吃我,沾光一點這勇氣。老頭子跨出門,走不多遠,便低聲對大哥說道,「趕緊吃罷!」大哥點點頭。原來也有你!這一件大發見,雖似意外,也在意中:合夥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吃人的是我哥哥!

  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這幾天是退一步想:假使那老頭子不是劊子手扮的,真是醫生,也仍然是吃人的人。他們的祖師李時珍做的「本草什麼」上,明明寫著人肉可以煎吃;他還能說自己不吃人麼?

  至於我家大哥,也毫不冤枉他。他對我講書的時候,親口說過可以「易子而食」;又一回偶然議論起一個不好的人,他便說不但該殺,還當「食肉寢皮」。我那時年紀還小,心跳了好半天。前天狼子村佃戶來說吃心肝的事,他也毫不奇怪,不住的點頭。可見心思是同從前一樣狠。既然可以「易子而食」,便什麼都易得,什麼人都吃得。我從前單聽他講道理,也糊塗過去;現在曉得他講道理的時候,不但唇邊還抹著人油,而且心裡滿裝著吃人的意思。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趙家的狗又叫起來了。

  獅子似的兇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我曉得他們的方法,直捷殺了,是不肯的,而且也不敢,怕有禍祟。所以他們大家連絡,布滿了羅網,逼我自戕。試看前幾天街上男女的樣子,和這幾天我大哥的作為,便足可悟出八九分了。最好是解下腰帶,掛在梁上,自己緊緊勒死;他們沒有殺人的罪名,又償了心願,自然都歡天喜地的發出一種嗚嗚咽咽的笑聲。否則驚嚇憂愁死了,雖則略瘦,也還可以首肯幾下。

  他們是只會吃死肉的!——記得什麼書上說,有一種東西,叫「海乙那」的,眼光和樣子都很難看;時常吃死肉,連極大的骨頭,都細細嚼爛,咽下肚子去,想起來也教人害怕。「海乙那」是狼的親眷,狼是狗的本家。前天趙家的狗,看我幾眼,可見他也同謀,早已接洽。老頭子眼看著地,豈能瞞得我過。

  最可憐的是我的大哥,他也是人,何以毫不害怕;而且合夥吃我呢?還是歷來慣了,不以為非呢?還是喪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我詛咒吃人的人,先從他起頭;要勸轉吃人的人,也先從他下手。

  其實這種道理,到了現在,他們也該早已懂得,……

  忽然來了一個人;年紀不過二十左右,相貌是不很看得清楚,滿面笑容,對了我點頭,他的笑也不像真笑。我便問他,「吃人的事,對麼?」他仍然笑著說,「不是荒年,怎麼會吃人。」我立刻就曉得,他也是一夥,喜歡吃人的;便自勇氣百倍,偏要問他。

  「對麼?」

  「這等事問他什麼。你真會……說笑話。……今天天氣很好。」

  天氣是好,月色也很亮了。可是我要問你,「對麼?」

  他不以為然了。含含胡胡的答道,「不……」

  「不對?他們何以竟吃?!」

  「沒有的事……」

  「沒有的事?狼子村現吃;還有書上都寫著,通紅嶄新!」

  他便變了臉,鐵一般青。睜著眼說,「有許有的,這是從來如此……」

  「從來如此,便對麼?」

  「我不同你講這些道理;總之你不該說,你說便是你錯!」

  我直跳起來,張開眼,這人便不見了。全身出了一大片汗。他的年紀,比我大哥小得遠,居然也是一夥;這一定是他娘老子先教的。還怕已經教給他兒子了;所以連小孩子,也都惡狠狠的看我。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別人吃了,都用著疑心極深的眼光,面面相覷。……

  去了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飯睡覺,何等舒服。這只是一條門檻,一個關頭。他們可是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師生仇敵和各不相識的人,都結成一夥,互相勸勉,互相牽掣,死也不肯跨過這一步。

  大清早,去尋我大哥;他立在堂門外看天,我便走到他背後,攔住門,格外沉靜,格外和氣的對他說,

  「大哥,我有話告訴你。」

  「你說就是,」他趕緊回過臉來,點點頭。

  「我只有幾句話,可是說不出來。大哥,大約當初野蠻的人,都吃過一點人。後來因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變了人,變了真的人。有的卻還吃,——也同蟲子一樣,有的變了魚鳥猴子,一直變到人。有的不要好,至今還是蟲子。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何等慚愧。怕比蟲子的慚愧猴子,還差得很遠很遠。

  「易牙蒸了他兒子,給桀紂吃,還是一直從前的事。誰曉得從盤古開闢天地以後,一直吃到易牙的兒子;從易牙的兒子,一直吃到徐錫林;從徐錫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裡殺了犯人,還有一個生癆病的人,用饅頭蘸血舐。

  「他們要吃我,你一個人,原也無法可想;然而又何必去入夥。吃人的人,什麼事做不出;他們會吃我,也會吃你,一夥裡面,也會自吃。但只要轉一步,只要立刻改了,也就是人人太平。雖然從來如此,我們今天也可以格外要好,說是不能!大哥,我相信你能說,前天佃戶要減租,你說過不能。」

  當初,他還只是冷笑,隨後眼光便兇狠起來,一到說破他們的隱情,那就滿臉都變成青色了。大門外立著一伙人,趙貴翁和他的狗,也在裡面,都探頭探腦的挨進來。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著;有的是仍舊青面獠牙,抿著嘴笑。我認識他們是一夥,都是吃人的人。可是也曉得他們心思很不一樣,一種是以為從來如此,應該吃的;一種是知道不該吃,可是仍然要吃,又怕別人說破他,所以聽了我的話,越發氣憤不過,可是抿著嘴冷笑。

  這時候,大哥也忽然顯出兇相,高聲喝道,「都出去!瘋子有什麼好看!」

  這時候,我又懂得一件他們的巧妙了。他們豈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預備下一個瘋子的名目罩上我。將來吃了,不但太平無事,怕還會有人見情。佃戶說的大家吃了一個惡人,正是這方法。這是他們的老譜!

  陳老五也氣憤憤的直走進來。如何按得住我的口,我偏要對這夥人說,「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你們要不改,自己也會吃盡。即使生得多,也會給真的人除滅了,同獵人打完狼子一樣!——同蟲子一樣!」

  那一伙人,都被陳老五趕走了。大哥也不知那裡去了。陳老五勸我回屋子裡去。屋裡面全是黑沉沉的。橫梁和椽子都在頭上發抖;抖了一會,就大起來,堆在我身上。

  萬分沉重,動彈不得;他的意思是要我死。我曉得他的沉重是假的,便掙扎出來,出了一身汗。可是偏要說,「你們立刻改了,從真心改起!你們要曉得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

十一

  太陽也不出,門也不開,日日是兩頓飯。

  我捏起筷子,便想起我大哥;曉得妹子死掉的緣故,也全在他。那時我妹子才五歲,可愛可憐的樣子,還在眼前。母親哭個不住,他卻勸母親不要哭;大約因為自己吃了,哭起來不免有點過意不去。如果還能過意不去,……妹子是被大哥吃了,母親知道沒有,我可不得而知。

  母親想也知道;不過哭的時候,卻並沒有說明,大約也以為應當的了。記得我四五歲時,坐在堂前乘涼,大哥說爺娘生病,做兒子的須割下一片肉來,煮熟了請他吃⑽,才算好人;母親也沒有說不行。一片吃得,整個的自然也吃得。但是那天的哭法,現在想起來,實在還教人傷心,這真是奇極的事!

十二

  不能想了。

  四千年來時時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著家務,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飯菜裡,暗暗給我們吃。

  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幾片肉,現在也輪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我,當初雖然不知道,現在明白,難見真的人!

十三

  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

  救救孩子……

一九一八年四月。

精品公眾號推薦,聆聽心靈,感受文字之美。

致全體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封信:讀完驚出一身冷汗!

失傳已久的56首養生音樂,一曲終了,病退人安!

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

背下這千首詩詞,你也可以挑戰詩詞大會

他們花幾十年心血,把3000年詩詞曲的精華錄入這套傳世經典!

重磅推薦:《東坡樂府·雅集》——繼《花間集》後,又一必藏詞集

古典人生智慧一次收齊,這4本書浸透了中國文人的生活態度

一部藏在古詩詞裡的中國地理,讓孩子學習一舉兩得

12本字帖,103個飛花令主題,帶你玩轉詩詞練就一手好字

溫庭筠們主編了一本晚唐五代女子圖鑑,遇見最美的《花間集》,美了1000年

請聯繫QQ 917293188(微信同號)


----

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謝謝!E-mail:917293188@qq.com,電話:0377-62751636。

你若喜歡,記得點個在看哦 

相關焦點

  • 魯迅與《狂人日記》
    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的第一篇是小說《狂人日記》(第四卷第五號,1918年5月)。早兩年,他的表弟阮久蓀,大姨母的兒子,忽然精神病發作。魯迅就近觀察了他病中的表現,才促使他寫這一篇的吧。這是一篇政論性很強的小說。
  • 【魯迅文集·小說集·吶喊】狂人日記
    與後來鬱達夫的《沉淪》、汪靜之的《惠的風》等作品相比,《狂人日記》確實「不曾在『文壇』上掀起了顯著的風波」,沒有因此而展開一場文藝論戰;但是,《狂人日記》在擴大文學革命的影響,開拓現代小說的道路特別是在批判封建禮教的流毒方面,其影響仍然是巨大而深遠的。所以,魯迅的成功,又在於他對我們民族和社會的深刻認識。《狂人日記》的主題十分明確,就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
  • 為什麼說《狂人日記》是魯迅最好的作品之一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寫於1918年4月。即使放到今天,小說的構思以及主人公心理描寫的 細膩仍然有可圈可點之處,而《狂人日記》背後蘊含的魯迅的深刻思想及對中國舊社會體系震耳欲聾的控訴,則是使這部作品能從佳作上升到偉大的一個核心之處。
  • 魯迅《狂人日記》:吃人的時代,孩子還有拯救的空間和餘地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魯迅的母親熱愛看書,且閱讀速度極快,這使魯迅對各類書籍的來源等等也有了比常人更深的把握。按理說,一個破敗的封建社會家庭,應該將務農當成最重點。但魯迅的母親卻頂住了別人的風言風語,變賣自己的首飾家當,全力將魯迅送往了求學的路上。
  • 魯迅《狂人日記》中「吃人」究竟什麼意思?
    魯迅《狂人日記》中「吃人」究竟什麼意思?編輯:解語花魯迅《狂人日記》發表於1918年5月15日,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作為中國新文學開山之作,誕生伊始,就引起了熱切關注,在此後近一個世紀的變遷中,對於它的不同理解和闡釋從未間斷,甚至形成所謂的「狂人學史」。
  • 魯迅《狂人日記》發表100周年:他的深意,遠遠超過我們知道的標準答案
    但豫才(即魯迅——編者注)則尚無文章送來,我常常到紹興會館去催促,於是他的《狂人日記》小說居然做成而登在第四卷第五號裡了。自此以後豫才便常有文章送來,有論文、隨感錄、詩、譯稿等,直到《新青年》第九卷止(民國十年下半年)。」由此可知,說《狂人日記》是錢玄同逼出來的也不為過。
  • 魯迅先生《狂人日記》裡的「狂人」原來是上虞道墟人
    周遐壽在《魯迅小說裡的人物·狂人是誰》一文中也已約略談及,但既未指明姓氏,也無詳明介紹,今謹根據我所佔有的材料,記述如下:阮文恆(1886.8.17——1938.4.14) 字久巽,筆名阮巽,乳名阿松、久森。家有六姐妹,他排行第六,人稱六店王。《魯迅日記》中又寫作「阮久蓀」、「阮久孫」、「九孫」。
  • 【我有嘉賓】王晶晶 |《狂人日記》——中國現代小說何為?
    文學史上赫然寫著魯迅的《狂人日記》是中國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也就是說中國現代小說從這篇正式開始。儘管是必讀作品,大學的「中國現當代文學」課上,常常有一半學生面無愧色地說讀不懂,另一半表示讀得懂的則理直氣壯地聲稱「不喜歡看」。這讓我每次讀到魯迅說《狂人日記》因「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頗激動了一部分青年讀者的心」時略感尷尬,懷疑是不是真的。
  • 紀念《狂人日記》百年,《魯迅影集》讀懂魯迅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實習生 王婧堯被懷念,被書寫,被討論,在當代文化視野中,魯迅是熱度一直不減的重要文化符號。2018年,是中國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100年。這篇開啟中國文學現代新篇章,向中國人心靈撒上一束啟蒙之光的作品,依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近些年來,中小學課本裡的魯迅作品,稍有動作,社會反響就很強烈。
  • 《狂人日記》百年再認識 ——紀念《狂人日記》發表100周年
    今年的5月15日,是《狂人日記》發表100周年。過去一個世紀,關於《狂人日記》研究的文獻遍布中外,這並不妨礙對這篇小說進行更為深度的分析。(一)再現魯迅創作《狂人日記》的時空。 魯迅創作《狂人日記》的時間是1918年4月初。
  • 《狂人日記》百年再認識——紀念《狂人日記》發表100周年
    1918年5月15日,星期三,《新青年》月刊4卷5號刊登了魯迅的《狂人日記》。今年的5月15日,是《狂人日記》發表100周年。過去一個世紀,關於《狂人日記》研究的文獻遍布中外,這並不妨礙對這篇小說進行更為深度的分析。魯迅創作《狂人日記》的時間是1918年4月初。
  • 魯迅,你憑什麼出版狂人日記日文版?
    魯迅先生,你好。我是你的忠實讀者,但你最近做的一件事我實在看不過去。所以給你寫信。
  • 《狂人日記》百年再認識
    過去一個世紀,關於《狂人日記》研究的文獻遍布中外,這並不妨礙對這篇小說進行更為深度的分析。魯迅創作《狂人日記》的時間是1918年4月初。想必那年四月的北平和今天北京的氣候不會有太大的不同,街上的柳樹、毛白楊樹、榆樹和槐樹都已長出綠葉。那時的北平人口並沒有精確統計,大約在80萬人左右。
  • 魯迅的《狂人日記》竟然被這網站查出了96個語法錯誤?
    眾所周知,魯迅是中國近代文學史第一個用白話文寫小說的,因此用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魯迅的小說,肯定存在很多語法、語序的錯誤。我們就用魯迅的《 狂人日記 》來測試下,這個校對工具到底有沒有用吧。世超節選了《 狂人日記 》的前兩段,把它丟進了寫作貓裡。不出所料,被系統檢測出了 3 個字詞錯誤,5 個語法問題。
  • 狂人日記簡介與賞析
    狂人日記簡介與賞析華語網狂人日記》是魯迅的一篇短篇小說,也是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說。
  • 罵魯迅日文版日記?方方其粉讓我震驚…
    當然,微博文章的首圖是能修改的,他換了一張魯迅先生《狂人日記》的圖片。一、作者說《狂人日記》最早在1918年5月15日發表於《新青年》月刊,該年年底就在日本上市,沒有網絡的時代,這翻譯審核速度只能說明魯迅一開始就想出日文版。
  • 《狂人日記》作品鑑賞
    狂人認為周圍的人都在吃人,自己也要被迫吃人或被人吃。狂人被關起來,拒絕家人送來的飯菜,拒絕被醫治,一直勸說周圍人不要再吃人。直到最後狂人發現,也許自己就曾在無意中吃過自己妹妹的肉。絕望中的狂人發出「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的呼喊。在小說的開頭「狂人日記序」中寫道:「勞君遠道來視,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狂人病體痊癒暗示的是其他人在精神上的不正常。
  • 魯迅的《狂人日記》:「吃人」的人都有誰?
    「吃人」是《狂人日記》(1919)的中心主題。小說中提到的「吃人」現象有兩類:1.消滅肉體;2.摧毀精神。
  • 魯迅與蒙克——以遠近法與魯迅視覺為中心 劉世鍾[韓]
    本文著眼於中國最初的現代小說,亦是魯迅寫作能力初次為世人所知的小說《狂人日記》中狂人高呼的「吶喊」,通過小說全篇綿密地設計、敘述狂人「吶喊」的視覺,探討作家魯迅究竟在「看」什麼的問題;亦即討論魯迅如何從文本外部看文本內部的視線,以及如何以相異的觀點對《狂人日記》進行理解的問題。看待「吶喊」的眼睛是何人的眼睛?以何種思維和認知的過程看待?而看視的主體性格為何?
  • 王家平丨塔布•食人•復活:《狂人日記》的文化債務及其酬報
    1918年5月,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刊載在《新青年》第4卷第5號上,它的一聲「仁義道德」「吃人」吼聲,震醒了冬眠已久的中國文學,並推動中國文學開啟由傳統走向現代的新紀元。魯迅本人在1935年回顧《狂人日記》等作品的創作時說它們因「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頗激動了一部分青年讀者的心」,他還透露,「《狂人日記》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