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魯迅日文版日記?方方其粉讓我震驚…

2021-02-08 竹不倒

文/竹不倒

自從方方日記出英文版後,她的負面就沒停下來過。可我始料未及的是,為了舔她的「中國作家」,能無恥到如此地步。


一篇《魯迅,你憑什麼出日文版日記》爆火,主旨很簡單:方方是和魯迅一樣的偉大人物,罵方方是秀逗了嗎?



首先,文章首圖就放錯了,這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獵人日記》的截圖,該文章爆火後作者在微博中修改了該圖。但微信中的原圖是無法修改的,於是他加了這麼一段話進去。——「沒拍照,封面跟這本『獵人日記』差不多」




認錯字就認錯字,實話實說也無傷大雅。畢竟中國漢字那麼多,要盡人皆知無異於強人所難,何況是你這種無國籍的人。


未修改前的微博截圖是這樣的


當然,微博文章的首圖是能修改的,他換了一張魯迅先生《狂人日記》的圖片。



不過看到這簡介,我真是驚了他媽。一代作家的風骨,竟到了這個地步。難怪那麼多人把方方比作是馬蜂窩,捅一下便喪心病狂。我罵過方方,於是深有體會。


接下來,本噴給大家好好講講,這一篇狗屁不通的10萬+文章,為了幫方方除垢,究竟造謠出了多少流言惑眾。


一、作者說《狂人日記》最早在1918年5月15日發表於《新青年》月刊,該年年底就在日本上市,沒有網絡的時代,這翻譯審核速度只能說明魯迅一開始就想出日文版。



什麼是無恥文人的嘴臉?莫過於此獠之言。


魯迅最早被介紹到日本,就已經是1920年了,井上紅梅翻譯《狂人日記》是在1926年,出版更在1932年,魯迅的書最早在上市,是1927年。至於翻譯速度什麼的,您就別出來獻醜了吧。魯迅的日文水平屬於當時世界一流的級別,他自己完全就可以把《狂人日記》翻譯成日文版,何須他人獻媚?當然,方方可沒那個本事。


二、作者又說按照當時中日兩國的關係,魯迅寫日記就是給對方遞刀子。


按照您這麼說,先生當年遞的是刀子,那方方現在遞的估計就是核了吧。或許不止如此,她可能遞的是你媽,爆炸起來威力更甚。


《狂人日記》的性質是小說,《方方日記》的性質是則就是日記。一個是虛構的,另一個則是紀實。《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方方日記》是中國第一部「以聽別人作感想」的虛構紀實矛盾結合體日記。前者無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影響還是社會的影響都是開天闢地的,後者無論在扯嘴皮子屆還是給歐美送素材層都是毀天滅地的。


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卻能被雷同到如此地步,不得不說,作家巧舌如簧胡攪蠻纏的本事,真是讓我瞠目結舌。


三、作者說魯迅能在北京買四合院,北京的四合院多貴你知道嗎?你的錢來的乾淨嗎?



說這些是什麼意思呢?為普通老百姓方方的六套別墅掙些顏面?如果是的話,你可能需要詳實調查一下再出來放屁了。


首先,魯迅當時買四合院是賣掉了祖宅買的;其次,這套房也不是魯迅一個人買的,而是和周作人合夥買下;最後,魯迅雖然潦草過,但他又是辦刊物又是當老師的,合法收入有什麼問題嗎?


當然,您能寫出這樣的文章為方方洗地,其實我一點也不意外。說實話,看了你之前為方方洗地的那兩篇文章,我特麼差點生理性不適應。比如《你讓我去罵方方,我也配?》、《給方方寫信的高中生是我兒子…》



至於該作者為何要如此用力的去挺方方,或許本質上是同一類人吧。吸睛是最高級別,底線就是個屁。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位在該作家的群裡被罵的網友提供的截圖。



還有幾張我沒放,因為那幾張截圖都是一段一段的,避免斷章取義之嫌。這一張圖,我想不管因由是何,也不必辱及整個中華民族到如此地步。


說來也是搞笑,魯迅先生本身就是左傾,而方方站在最右邊,逢人就罵極左。現在倒好,還用用先生之名去幫她自己擦屁股。


可能這就是所謂的究極陰陽人吧。


推薦閱讀

方方日記英文出版,難道不是狐狸?

相關焦點

  • 魯迅,你憑什麼出版狂人日記日文版?
    魯迅先生,你好。我是你的忠實讀者,但你最近做的一件事我實在看不過去。所以給你寫信。
  • 全球視角下疫情番外10.24——日文版魯迅日記
    編者按:本來第10篇番外都已經定好題目,但忽然發現《魯迅日記》的討論似乎很多,特地臨時抓來CCER時期的魯迅粉俊哥
  • 送給《方方日記》的六個贊
    當然,做為提綱契領的意思,先要表明我的觀點——給《方方日記》六個贊!頭個贊,送給一個善良的人。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這是咱們二千年前的老祖宗留下的真言,難道現在我們還不能完整地理解它嗎?人性本善,那就要學會幫助弱者。這次疫情,帶給武漢人民的不僅有困窘,有痛苦,還有絕望。
  • 關於方方的《關於》:方方開始回應日記問題了……
    或許是想辯解,或許是吃不住壓力,方方終於決定通過新的系列作品《關於》為日記引起的爭議進行正面回應了。對此,我個人是非常期待。 說起來,我真的挺為方方捏把汗的。眾所周知,方方日記廣受質疑很大程度上源自「一地無主手機」的照片,至少在「一地無主手機」之前,我未看到有人質疑過方方日記,因此,既然方方言之鑿鑿照片絕非虛構,何必扛著壓力藏著掖著?
  • 方方的日記,為什麼能引起這麼大風波?
    「我記錄下這些細碎,是要告訴那些有罪的人們:不是只有死者和病人承受了災難,我們所有的普通人,都在為這場人禍付出代價。」——方方《封城日記·正月十二》敢怒敢言原本,方方打算在春節期間完成中篇小說,記錄封城日記純屬意外。
  • 方方日記是小問題,方方背後的土壤才是大問題
    為什麼說方方日記出版了外文版,就不是她自己的問題了?方方微博下面有一條熱評說得很好:很多年過去,我們這些真正經歷的人都不在了,方方的日記還在,再很多年後日記就成了歷史。 方方本人不過是個典型的舊文人士大夫,封建餘孽。就跟明末那幫東林黨們很像:一邊享受著「體制」的紅利,一邊靠罵朝廷搏一個「清名」,反正好事都得讓他們佔了。朝廷出了什麼錯是一定要上書痛罵的,不罵對不起我文人的情懷;但是要給朝廷做什麼事我是一定不能做的,畢竟「水太冷」「頭太涼」。說白了就是又當婊子又立牌坊,一邊體制的好處不能放手,一邊在野的好名聲不能丟。
  • 方方《日記》的爭論,一切將被春風吹過
    春天已經來了,疫情終將過去,方方日記的論戰也終將被春風吹過。方方作家其人,筆者之前確實不了解。但這次爭論發生後通過網站搜索了她的相關資料,她在文學創作上取得了較高的成就,獲得了魯迅文學獎等幾項國家級大獎,國家一級作家,曾擔任過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為人直率,敢說敢言,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她的作品以批判現實主義見長,是新「寫實派」代表作家。
  • 方方日記事件的十大警示
    但誰想疫情期間,隨著方方封城日記一篇篇出爐,方方漸被公眾知曉,特別隨著她的封城日記在歐美出版,支持和反對的都是旗幟鮮明,輿情更是達到高潮。方方成為現實生活的爭論焦點,也因此變得家喻戶曉。真理不辯不明,爭論未必是一件壞事。但透過方方日記事件發生的林林總總,最終需要全民形成警示達成共識,共同推進社會進步,增進全民福祉。
  • 謝其章︱「我與魯迅翻臉極早」——《葉靈鳳日記》讀後
    第一感覺是,與魯迅論戰的文人是一撥人,挨魯迅罵的文人是另外一撥人。葉靈鳳(1904-1975)乃後一撥(類)人裡的佼佼者,既挨罵亦回罵,沒吃啥大虧,後半輩子於香港安享讀書藏書的神仙日子。一、與魯迅翻臉《葉靈鳳日記》出版策劃人盧瑋鑾(小思)這個主意真是高明——給《葉靈鳳日記》加上兩千多條箋注。
  • 《方方日記》:帶你認識更多牛鬼蛇神!
    《方方日記》的熱度經久不衰就連方方本人的微博
  • 「方方」阿姨:有位高中生給您寫了一封信……您抽空兒看看吧
    方方阿姨,魯迅誕生在一個黑暗多於光明,被壓迫多於壓迫,被奴役多於奴役的時代,那時候,反抗與鬥爭是那個時代的主流,魯迅扛起的是那個時代的擔當,是一個作家的時代使命感。我看了您的日記,我在琢磨,今天時代已經不是那個時代,魯迅時代的使命還是今天作家全部使命嗎?
  • 「百厭嫂」方方
    「我真傻祥林嫂是魯迅短篇小說《祝福》中虛構的人物。是舊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典型(之一)。 本次方方事件中,所有的糾結與爭議,都在於定位。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方方所寫的是「祥林嫂」,方方是「魯迅」,方方好象也自已以為自己是「魯迅」。
  • 方方這棵毒草?
    倒是見過不少舔文,《主任嗓子都啞了》、《要謝謝武漢市長》,我猜,他們是跪著寫的,寫完後伸出舌頭,主人會賞塊骨頭。戴建業老師說,替所有爺們作家,感到愧疚。國難之下,是女作家方方,衝在前頭,堅持寫武漢日記。所有新聞都在報導,病人去世前寫下「我的遺體捐國家」,方方卻告訴我們,遺言被閹割了,還有四個字:我老婆呢?
  • 從《海瑞罷官》到《方方日記》
    吳晗先生在自序中是這樣說的:   「一九五九年我研究海瑞,寫了幾篇關於海瑞的文章。大約是這年年底吧,北京京劇團馬連良先生和其他朋友找我,要我談談海瑞,談完之後,他們要我準備提綱,說要編戲。」   也就是說這部歷史劇並不是吳晗自己要編的,而是京劇名家馬連良先生之邀。在自序開頭的時候,吳晗先生便直言不諱:「我不懂戲,也不大看戲。」
  • 我控訴,不僅為了方方的名譽,更為了我們的權利
    無限拔高發言門檻讓人閉嘴,其動機怕都不是追求事實。當然更不必猜忌動機。我想,以事實回應虛假事實是最好的方法。我同左拉一樣,只有一項熱切的渴望——人性。我只想飽受磨難的人可以終獲他們的權利,而這無法被任何人施與。文 | 李厚辰今天起床,我竟然又被方方刷了屏,不過這次不再是對她的讚揚和捍衛。
  • 方方武漢日記美國出版,網友態度反轉,是誰的眼界不夠大
    方方,湖北省原作協主席。這段時間,關於方方在國外出版其所寫日記的爭議比較大。出版的內容和時間都受到了大家的質疑。和很多人一樣,對方方最初的認識來自於她的小說。1.方方小說前段時間宅家看完方方的一本中篇小說集《祖父在我心中》。
  • 這個方方不簡單
    這些粉絲從此可以不再看任何官方媒體任何新聞報導就可以知道事實真相了,因為他們可以看方方日記呀,他們認為方方才是社會真相的揭露者。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就是圖上這一則消息就是一篇侵犯他人名譽私自傳播的謠言,是可以追究她的法律責任的。真是有點想不通,一個文字裡充滿了虛偽自私冷漠無情的道聽途說而且有強烈目的性的方方日記竟然籠絡了這麼多的粉絲們。
  • 作家方方「日記」的英文版,封面已經改了,但是……
    這修改後的封面,想來肯定是方方作家的本意了,因為方方作家說「目前已經協商好,要求這些文字必須先給翻譯看,然後交我確認。」可是這個封面仍然有兩個問題,不太好解釋。第二是這本日記能叫「WUHAN DIARY」麼?修改的封面上,正中間還是大大的「WUHAN DIARY」幾個字,也就是《武漢日記》。方方作家確實是在武漢,「據說」也記錄的是武漢這座城市的事情。但是這日記能不能以「武漢」為名?武漢是一座城市,方方能代表武漢這座城市麼?她一個人能代表武漢幾千萬人麼?
  • 武漢日記,方方的新「傷痕文學」
    最近十分流行的《方方日記》的作者——方方同樣位列其中。而且這次「冷飯」不「冷」,方方還因此成為了紅人。在疫情進行的過程中,方方積極記錄著武漢人民的傷痕,在疫情還沒有結束的情況下,方方又積極號召大家記錄人們所經歷的「傷痕」。在3月10日的日記中,方方建議「民間寫手,組成團隊,尋找到那些喪親者們,幫助他們撰寫出自己親人尋醫以及死亡的過程。
  • 作家方方:沒想到這麼多人讀我的「武漢日記」 現在仍不習慣
    其出處,來自65歲的武漢女作家方方的一系列「日記」。  因著有多篇以湖北武漢為背景的小說《水在時間之下》《武昌城》《塗自強的個人悲傷》,以及被改編成影視劇的《桃花燦爛》《萬箭穿心》等,此次她以本土作家身份連續在網絡發聲而形成的「日記」被更多人關注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