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瑞罷官》到《方方日記》

2020-12-25 和訊評論

  《海瑞罷官》

  今天的年輕人,如果不是歷史愛好者,可能都沒有聽說過《海瑞罷官》以及《海瑞罷官》引發的故事。由於這塊是歷史禁區,我就儘可能簡略地講。

  196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海瑞罷官》劇本

  嚴格來講,這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個劇本,篇幅不長,四萬四千字,才七十三頁。其中還包括再版前言和作者自序,正文其實更少。然則,就是這樣的一部略顯單薄的小冊子,由它改編的同名京劇,因為一篇《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而改變了許多人的運命。很多人因此喪命,作者吳晗便也包含在慘死者之列。

  吳晗是個有爭議性的人物

  吳晗為什麼要寫這個劇本呢?吳晗先生在自序中是這樣說的:

  「一九五九年我研究海瑞,寫了幾篇關於海瑞的文章。大約是這年年底吧,北京京劇團馬連良先生和其他朋友找我,要我談談海瑞,談完之後,他們要我準備提綱,說要編戲。」

  也就是說這部歷史劇並不是吳晗自己要編的,而是京劇名家馬連良先生之邀。在自序開頭的時候,吳晗先生便直言不諱:「我不懂戲,也不大看戲。」 他受邀編還這部歷史劇的原因只是他作為明史專家研究過海瑞。據自序,這個劇本先後共七易其稿,前後歷時一年,聽取了各方意見才最終定稿。

  海瑞大家都知道,她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大IP,大清官。因為他剛正不阿,不同流合汙,敢於直言犯上,且性格執拗,不近人情。他曾上書批評嘉靖皇帝迷信巫術,生活奢靡,差一點就被殺了頭。

  但客觀來講,海瑞是個比較有爭議的IP。中國歷史上說起清官,大家都會想起兩大IP,一個是海瑞一個是包拯。然而海瑞和包拯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包公是一個技術型複合型人才,而海瑞是一個道德標杆型的大IP。歷史學家黃仁宇在其著作《萬曆十五年》中說海瑞是一個「古怪的模範官僚」。

  《海瑞罷官》的情節寫的是隆慶年間的事,這年海瑞五十四歲。

  當時前任首輔徐階告老還鄉,居住在蘇州。他的三子徐瑛,作為一個官二代加富二代,驕橫跋扈,仗勢欺人。不僅霸佔農民趙玉山田產,氣死了趙玉山獨子,還強搶趙玉山孫女趙小蘭。趙玉山和趙小蘭母親洪阿蘭到縣衙告狀,被徐家買通的縣太爺王明友不僅沒有秉公執法,並且用刑打死了趙玉山。

  滅夫、殺公、奪女、霸田之恨不能不消。洪阿蘭看到縣裡不能公斷,便到應天府巡撫駐地蘇州告狀。恰逢此時新任應天巡撫海瑞便服到任,機緣巧合中了解了案情。

  海瑞素有「海青天」之稱,他秉公執法,剛正不阿。不僅要嚴懲徐瑛,還要求應天府所有霸佔農人田產的豪紳退地。

  海瑞這一舉措撓到了官紳們的痛處,他們便在以徐階為首的鄉官集體下,集資用重金賄賂宮內太監,並讓給事中戴鳳翔彈劾海瑞「包庇奸民,魚肉搢紳,沽名亂政。」

  他們成功了,海瑞被罷官,並讓戴鳳翔接任應天巡撫。在最後交接官印的緊要關頭,海瑞頂住壓力斬了徐瑛。

  京劇《海瑞罷官》

  歷史劇劇本和真實的海瑞罷官是有出入的。歷史「海瑞罷官」這件事,主要原由是海瑞「素疾大戶兼併,力摧豪強,撫窮弱,貧民田入於富室者,率奪還之。」

  這是《明史》卷二百二十六《海瑞傳》的記載。歷史上海瑞之所以被罷官,主要是下令鄉紳退田,從而觸碰了鄉官階級利益。懲惡除霸也確有其事,不過相比於退田這個事情次要一些。另外歷史上徐階的兒子只是被充軍,並未問斬。吳晗這麼處理主要是為了突出懲惡揚善,打霸除奸,公道人心的歷史傳統文化。

  總的來說,《海瑞罷官》不是紀錄片,而是一部三觀比較正的好劇本,宣揚正義,肯定公平,擯棄權惡,抨擊貪腐的好劇。

  平地起驚雷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部劇本引起了一場滔天巨浪。筆桿子姚某元於1965年11月在文匯報上發表了一篇《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的文章。

  簡單說說,這批文章寫的啥,大家想要求功名的,可以學習學習怎麼寫政論性匕首的文章。

  1. 指出《海瑞罷官》中對歷史史實的歪曲與篡改。

  松江知府、華亭知縣根本沒有被殺、被革;

  海瑞任應天巡撫時,蘇、松一帶沒有撤掉任何一個縣以上的官;

  徐階的兒子根本沒有死,只是被判充軍等。

  姚某指出吳晗將這些刻意誇大的目的實則是為了有計劃的塑造一個人物形象,一個他所希望的「高大全」的個人英雄主義形象。

  2. 指出海瑞罷官顛倒主次,偷換概念,誇大並混淆歷史事實。

  姚某指出《海瑞罷官》中只說「退田與民」,卻混淆了「民」這個概念。真實情況是徐階只是將他從中小地主及富農那裡兼併來的土地退給了他們,並特別指出是沒有功名身份的中小地主及富農,而並非真正的貧苦老百姓(603883,股吧)。

  通過指出這個混淆了的歷史事實,告訴讀者,吳晗是在偷換概念,以為讓海瑞站在了貧苦農民那一邊;而究其事實,海瑞雖然不是站在了大地主階級,但是仍是站在地主階級一邊的,只不過是一些無功名的中小地主及富農。簡而言之,海瑞是站在地主階級一側的。

  3. 提出階級屬性的問題。

  姚某提出吳晗忽略了海瑞的階級屬性,無論從海瑞自身或是從他所做的事情來看,都能充分驗證其仍是地主階級的階級屬性。分析這個人及他所做的事,進而到評價這個人,都是離不開他的階級屬性的。海瑞的所作所為不可能超越他自己所處的階級,不僅受他自己認識態度的局限,更是他從自身出發的必然選擇。

  海瑞的所作所為,只是為了緩和地主階級的內部矛盾,因為他自己也不是貧苦階級,或言之無產階級。他在「退田」這件事上的所做所為只是為了避免地主階級內部資源的過分集中。從長遠來看,這種地主階級內部的矛盾就會演變成社會的矛盾,小矛盾變成了大矛盾,從而影響整個利益大廈。海瑞的目的只是通過他的糾正,促使地主階級內部形成一種長效有序的資源分配,以期達到利益的長期性,不做竭澤而漁之事。

  4. 指出《海瑞罷官》宣揚被壓迫人民不需要革命。

  《海瑞罷官》將海瑞描寫成一個為貧苦農民爭取利益的英雄,並通過貧苦農民對其的頂禮膜拜宣揚一個好官的作用有多麼大,似乎只要有這樣的「清官」出現,則一切的剝削壓迫及不公平待遇就能夠得到解決。

  5. 指出吳晗的險惡用心

  通過上面的層層推進,以及由表及裡,深入淺出地引導讀者一步步認識吳晗對海瑞的刻意塑造,最後就要揭示吳晗的目的了。指出吳晗將海瑞的「退田」與土地私有化扯上關係,把明朝的土地兼併與當時的人民公社掛上鉤。

  我們認為:《海瑞罷官》並不是芬芳的香花,而是一株毒草。它雖然是頭幾年發表和演出的,但是,歌頌的文章連篇累牘,類似的作品和文章大量流傳,影響很大,流毒很廣,不加以澄清,對人民的事業是十分有害的,需要加以討論。在這種討論中,只要用階級分析觀點認真地思考,一定可以得到現實的和歷史的階級鬥爭的深刻教訓。

  以此揭開了批判海瑞罷官的大浪潮。

  比較有意思的時候,當時批判海瑞罷官的大浪潮中並不是只有一種聲音,因為當時還處於「」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期,有一些人站出來發表不同意見。比如當時的是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函授班學員姚全興在光明日報上寫了一篇文章《不能用形上學代替辯證法》

  而他們不知道,他們這些人的後半生很大程度上因為這些文章給改變了。

  爭議漩渦中的《方方日記》

  方方日記在今年的2,3月份,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方方的日記中記錄著一個時代的碎片。因為她是以個人的角度看這個世界,記錄她看到的事實, 由於文章的代入感非常強,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然而方方隨後遭到了各種爭議。

  尤其是最近方方日記整理成冊,被HarperCollins買走版權,電子版在kindle上架開賣。

  kindle電子版已經上線

  紙質版要到8月8號才上線

  伴隨著新書上架,對方方的批判之聲達到一個新的高峰。而批判的方法和味道,又是熟悉的味道。

  由於我僅僅看過幾篇文章,我自己沒有完整讀過方方日記,我無法作出評價。

  但這不妨礙我用一些常識來判斷:

  如果方方講述的事情如果是事實,如果對事實不滿,那就想辦法不要讓這樣的事實再發生;

  如果方方講述的事情嚴重失實,那就走法律程序,起訴方方誹謗就好了。畢竟我們還是法治社會嘛。

  另外實在覺得不爽的,可以發掘一些《紐約日記》或者《米蘭日記》或者《西雅圖日記》,然後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噹噹,京東首頁推薦,想想就爽。

  YY版暢銷書,爆款

  如果實在還是咽不下這口氣的,也可以寫一篇《評新編海瑞罷官體》的政論文章嘛。完全可以參考一下 姚老闆的文章和套路:指出她歪曲事實,指出她偷換概念,指出她其心可誅,最後得出結論《方方日記》是一顆大毒草,齊活。現在已經有很多火藥味很濃的批鬥文章。

  但我相信新時代的青年才俊肯定能更長一個臺階,絕對能寫出更加 高屋建瓴,氣勢恢宏,力透紙背,刀刀見血的雄文的嘛。(狗頭保命)

  最後,能量是標量,沒有正負之分。

  只要客觀陳述事實就好了,歷史自會作出評價。

  毛主席說過,讓人講話天塌不下來。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西雅圖雷尼爾。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海瑞罷官到《海瑞罷官》——一個清官引發的浩劫
    1962年,江青提出要批判《海瑞罷官》。1965年初,江青到上海秘密策劃炮製批判文章。學習海瑞精神,本來是毛澤東提倡的,吳晗接受胡喬木的建議,響應毛澤東的號召,寫了包括《海瑞罷官》在內的一些宣揚海瑞精神的作品,為什麼毛澤東又支持批判《海瑞罷官》呢?這個問題不難回答。毛澤東在1959年4月上海會議上提倡學習海瑞精神,是要黨內高級幹部為了黨的事業敢於講話,不要怕這怕那。
  • 姚文元評《海瑞罷官》始末
    我不是在《海瑞罷官》的劇情提要中說過,這個戲「著重寫海瑞的剛直不阿,不為強暴所屈」的「堅強意志」嗎?我們今天在處理內部關係上不是也需要這種「真男子」嗎?劇本中的確突出地寫了海瑞反對「甘草」,罵「鄉愿」,而且還把徐階塑造成「鄉愿」的典型。官僚主義確實要反。事實上,中國共產黨人從來沒有放鬆過反官僚主義的鬥爭。
  • 「人民的名義」——《海瑞罷官新編》
    這種聯繫就在於——《海瑞罷官》歷史地包含著現在,而《人民的名義》則現實地包含著歷史。那麼,與「清官路線」相對立的「文革路線」,為什麼要批判清官主義呢?這還得來看看作為文革發軔的文章——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究竟說了些什麼。文章首先提到了人們對這部劇的議論,正如今天一樣:「人們在戲裡表揚『清官』……是在教育當時的做官的,起著『大字報』的作用。」
  • 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
    海瑞是1569年夏到1570春這段時間內,任應天巡撫的。當時,江南農村中的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十分尖銳。從正德到嘉靖、隆慶年間,隨著地主階級用各種方法瘋狂地掠奪農民土地,土地集中程度越來越高,農民受的剝削越來越重。《日知錄》載:「吳中之民,有田者什一,為人佃作者什九。」說明松江一帶絕大部分土地都被地主所佔有。
  • 海瑞罷官(縮編)
    海瑞罷官(縮編)吳 晗/原著  李大發/改編  黃全昌/繪畫1.明代江南松江境內
  • 一個小人物的回顧與反思——親歷當年《海瑞罷官》和「清官」問題討論
    一、《海瑞罷官》和「清官」問題討論概況後來人們才知道, 姚文元的文章決非一般性的學術性文章, 而是當時高層經過精心策劃後蓄意發動「文革」的序幕。它以評價吳晗的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為名, 大搞所謂兩條路線鬥爭, 表面上是批判清官海瑞, 實際上是把矛頭指向所謂一小撮資產階級右傾機會主義分子, 於是海瑞成了路線鬥爭的犧牲品, 成了姚文元們一心要打倒的人物的代名詞。
  • 海瑞罷官:看海瑞身上那些坦蕩做人,胸懷天地正氣的人生大智慧!
    (夢歸秋塵:第144期)如果提到明朝的清官,那麼我相信很多人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海瑞。這是一個無所畏懼的人,上到嘉靖皇帝下到土豪劣紳,沒有海瑞不敢罵的人。海瑞明朝嘉靖年間,出生於海南瓊山縣的海瑞(海剛峰)開始了他的仕途之道。當海瑞在福建南平擔任教諭時因其剛直的性格惹怒了延平府的御史,然後就被御史各種找茬,弄得海瑞狼狽不堪。
  • 關於方方的《關於》:方方開始回應日記問題了……
    或許是想辯解,或許是吃不住壓力,方方終於決定通過新的系列作品《關於》為日記引起的爭議進行正面回應了。對此,我個人是非常期待。  網絡是有這樣的特點的,理性相對較少,立場相對較多,相應的,網絡爭議往往最終都是誰也說服不了誰,從而會陷入雞同鴨講的死循環、死胡同,因此,作為方方日記的作者方方女士如果能夠直面回應網絡爭議,無論如何,都是應該支持的。
  • 《大明王朝1566》:海瑞罷官的好戲沒拍,徐階實際上比嚴嵩更貪
    海瑞罷官的好戲,實際上就在劇中《大明王朝1566》的劇情結束不久,海瑞更為精彩的好戲才剛剛開始。實際上明朝官員貪腐,不僅僅是所謂的「嚴黨」,而是非常普遍現象,包括搬到嚴嵩的徐階,其本人或許沒有貪墨事件明示史冊,但其家族侵佔兼併土地之巨,可謂曠古爍今。
  • 方方日記事件的十大警示
    但誰想疫情期間,隨著方方封城日記一篇篇出爐,方方漸被公眾知曉,特別隨著她的封城日記在歐美出版,支持和反對的都是旗幟鮮明,輿情更是達到高潮。方方成為現實生活的爭論焦點,也因此變得家喻戶曉。真理不辯不明,爭論未必是一件壞事。但透過方方日記事件發生的林林總總,最終需要全民形成警示達成共識,共同推進社會進步,增進全民福祉。
  • 送給《方方日記》的六個贊
    第一次聽說方方,是因為那篇日記。正值抗疫期間,除了滿天的傳言和飆升的數字之外,這篇日記稱得上人氣最高的戰疫劇情了。關注和討論的數量,應該遠超本時期所有的相關話題。同時可以想見的,是來自不同群體的不同觀點。讚揚有之,批評有之;有謾罵,有掌聲;有恨之如妖鬼,有奉之為神靈。
  • 作家方方「日記」的英文版,封面已經改了,但是……
    方方作家的日記,英文版和德文版的封面和簡介出現後,在網絡上引起了巨大的爭議。4月11號,方方作家通過「學人」的採訪,也給出了相應的回應。對於封面上「敏感的小字」,方方作家給出了解釋。第二是這本日記能叫「WUHAN DIARY」麼?修改的封面上,正中間還是大大的「WUHAN DIARY」幾個字,也就是《武漢日記》。方方作家確實是在武漢,「據說」也記錄的是武漢這座城市的事情。但是這日記能不能以「武漢」為名?武漢是一座城市,方方能代表武漢這座城市麼?她一個人能代表武漢幾千萬人麼?
  • 罵魯迅日文版日記?方方其粉讓我震驚…
    可我始料未及的是,為了舔她的「中國作家」,能無恥到如此地步。一篇《魯迅,你憑什麼出日文版日記》爆火,主旨很簡單:方方是和魯迅一樣的偉大人物,罵方方是秀逗了嗎?一代作家的風骨,竟到了這個地步。難怪那麼多人把方方比作是馬蜂窩,捅一下便喪心病狂。我罵過方方,於是深有體會。接下來,本噴給大家好好講講,這一篇狗屁不通的10萬+文章,為了幫方方除垢,究竟造謠出了多少流言惑眾。
  • 《方方日記》:帶你認識更多牛鬼蛇神!
    《方方日記》的熱度經久不衰就連方方本人的微博
  • 方方英文版日記提前出版,真成了一顆子彈
    之前方方英文版日記預計在8月份才能進行正式出版,但沒想到在4月末突然提前至5月19日進行出版。一本近60萬字的日記想要提前3個多月進行出版,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得通宵達旦、夜不能寐了。方方英文版日記為何要提前到5月19日進行出版呢?她是為了貪圖名還是利呢?哪怕方方是為了沽名釣譽而將日記提前出版,大家心裡還會好受一些。但這一次,大家又要失望了。這一次,方方英文版日記提前出版,是將目標對準了在5月21日和5月22日在北京舉行的兩次會議。
  • 方方的日記,為什麼能引起這麼大風波?
    ——方方《封城日記·正月十二》敢怒敢言原本,方方打算在春節期間完成中篇小說,記錄封城日記純屬意外。1月23日,武漢正式封城,和留漢的900萬人一樣,她每天困於家裡。百無聊賴下,曾合作過的編輯程永新給她打電話,建議可以寫寫「封城記」。
  • 《方方日記》先出海外版,是為了得諾貝爾文學獎嗎?
    《方方日記》在海外預售後,不少反對者將其比附為帕斯捷爾納克的《日瓦戈醫生》,並認為方方想憑藉日記拿下諾貝爾文學獎。大家之所以產生這種看法,原因大概有以下三點:1.二者都屬於自由個體敘事,並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了敘事倫理的問題。
  • 顧劍 :《方方日記》與《日瓦戈醫生》
    《方方日記》英文和德文版封面歷史最喜歡重複上演的是鬧劇,其次是悲劇。這幾天,社交媒體幾乎都被《方方日記》英文版在美國出版的消息佔領了。《方方日記》的美國出版方哈珀柯林斯出版社,也是62年前蘇聯作家帕斯捷爾納克的名著《日瓦戈醫生》英文版的出版方——歷史似乎故意安排了一場諷刺性的巧合,將兩本文學水平完全無法相提並論的著作賦予了幾乎相似的命運。
  • 海瑞:歷史上最著名的清官其實還是很有智慧,並不是一個政治白痴
    寸心惟為主,百計只安民很早以前就知道海瑞是一清官,這當然是拜文革所賜,在我還是孩提的懵懂中,文革便在這批判《海瑞罷官》的嘈雜聲裡拉開的序幕。歷史上的海瑞是個清官,他不畏強權,以其剛正和正義,在民間有著很大的影響,他幾乎與包拯包青天齊名。《海瑞罷官》這部劇是由當時北京市副市長、著名歷史學家吳晗寫的一出歷史劇,說的是海瑞微服出訪,為民作主,處死權貴後,深感朝廷的黑暗,自己無力回天,又不願隨波逐流,於是憤而掛印辭官,罷官歸裡的故事。
  • 《方方日記》與《日瓦戈醫生》
    【導讀】真正的家醜不是方方日記披露的陰暗面,而是對方方的圍攻和構陷。《方方日記》的美國出版方哈珀柯林斯出版社,也是62年前蘇聯作家帕斯捷爾納克的名著《日瓦戈醫生》英文版的出版方——歷史似乎故意安排了一場諷刺性的巧合,將兩本文學水平完全無法相提並論的著作賦予了幾乎相似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