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罷官》
今天的年輕人,如果不是歷史愛好者,可能都沒有聽說過《海瑞罷官》以及《海瑞罷官》引發的故事。由於這塊是歷史禁區,我就儘可能簡略地講。
196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海瑞罷官》劇本
嚴格來講,這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個劇本,篇幅不長,四萬四千字,才七十三頁。其中還包括再版前言和作者自序,正文其實更少。然則,就是這樣的一部略顯單薄的小冊子,由它改編的同名京劇,因為一篇《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而改變了許多人的運命。很多人因此喪命,作者吳晗便也包含在慘死者之列。
吳晗是個有爭議性的人物
吳晗為什麼要寫這個劇本呢?吳晗先生在自序中是這樣說的:
「一九五九年我研究海瑞,寫了幾篇關於海瑞的文章。大約是這年年底吧,北京京劇團馬連良先生和其他朋友找我,要我談談海瑞,談完之後,他們要我準備提綱,說要編戲。」
也就是說這部歷史劇並不是吳晗自己要編的,而是京劇名家馬連良先生之邀。在自序開頭的時候,吳晗先生便直言不諱:「我不懂戲,也不大看戲。」 他受邀編還這部歷史劇的原因只是他作為明史專家研究過海瑞。據自序,這個劇本先後共七易其稿,前後歷時一年,聽取了各方意見才最終定稿。
海瑞大家都知道,她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大IP,大清官。因為他剛正不阿,不同流合汙,敢於直言犯上,且性格執拗,不近人情。他曾上書批評嘉靖皇帝迷信巫術,生活奢靡,差一點就被殺了頭。
但客觀來講,海瑞是個比較有爭議的IP。中國歷史上說起清官,大家都會想起兩大IP,一個是海瑞一個是包拯。然而海瑞和包拯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包公是一個技術型複合型人才,而海瑞是一個道德標杆型的大IP。歷史學家黃仁宇在其著作《萬曆十五年》中說海瑞是一個「古怪的模範官僚」。
《海瑞罷官》的情節寫的是隆慶年間的事,這年海瑞五十四歲。
當時前任首輔徐階告老還鄉,居住在蘇州。他的三子徐瑛,作為一個官二代加富二代,驕橫跋扈,仗勢欺人。不僅霸佔農民趙玉山田產,氣死了趙玉山獨子,還強搶趙玉山孫女趙小蘭。趙玉山和趙小蘭母親洪阿蘭到縣衙告狀,被徐家買通的縣太爺王明友不僅沒有秉公執法,並且用刑打死了趙玉山。
滅夫、殺公、奪女、霸田之恨不能不消。洪阿蘭看到縣裡不能公斷,便到應天府巡撫駐地蘇州告狀。恰逢此時新任應天巡撫海瑞便服到任,機緣巧合中了解了案情。
海瑞素有「海青天」之稱,他秉公執法,剛正不阿。不僅要嚴懲徐瑛,還要求應天府所有霸佔農人田產的豪紳退地。
海瑞這一舉措撓到了官紳們的痛處,他們便在以徐階為首的鄉官集體下,集資用重金賄賂宮內太監,並讓給事中戴鳳翔彈劾海瑞「包庇奸民,魚肉搢紳,沽名亂政。」
他們成功了,海瑞被罷官,並讓戴鳳翔接任應天巡撫。在最後交接官印的緊要關頭,海瑞頂住壓力斬了徐瑛。
京劇《海瑞罷官》
歷史劇劇本和真實的海瑞罷官是有出入的。歷史「海瑞罷官」這件事,主要原由是海瑞「素疾大戶兼併,力摧豪強,撫窮弱,貧民田入於富室者,率奪還之。」
這是《明史》卷二百二十六《海瑞傳》的記載。歷史上海瑞之所以被罷官,主要是下令鄉紳退田,從而觸碰了鄉官階級利益。懲惡除霸也確有其事,不過相比於退田這個事情次要一些。另外歷史上徐階的兒子只是被充軍,並未問斬。吳晗這麼處理主要是為了突出懲惡揚善,打霸除奸,公道人心的歷史傳統文化。
總的來說,《海瑞罷官》不是紀錄片,而是一部三觀比較正的好劇本,宣揚正義,肯定公平,擯棄權惡,抨擊貪腐的好劇。
平地起驚雷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部劇本引起了一場滔天巨浪。筆桿子姚某元於1965年11月在文匯報上發表了一篇《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的文章。
簡單說說,這批文章寫的啥,大家想要求功名的,可以學習學習怎麼寫政論性匕首的文章。
1. 指出《海瑞罷官》中對歷史史實的歪曲與篡改。
松江知府、華亭知縣根本沒有被殺、被革;
海瑞任應天巡撫時,蘇、松一帶沒有撤掉任何一個縣以上的官;
徐階的兒子根本沒有死,只是被判充軍等。
姚某指出吳晗將這些刻意誇大的目的實則是為了有計劃的塑造一個人物形象,一個他所希望的「高大全」的個人英雄主義形象。
2. 指出海瑞罷官顛倒主次,偷換概念,誇大並混淆歷史事實。
姚某指出《海瑞罷官》中只說「退田與民」,卻混淆了「民」這個概念。真實情況是徐階只是將他從中小地主及富農那裡兼併來的土地退給了他們,並特別指出是沒有功名身份的中小地主及富農,而並非真正的貧苦老百姓(603883,股吧)。
通過指出這個混淆了的歷史事實,告訴讀者,吳晗是在偷換概念,以為讓海瑞站在了貧苦農民那一邊;而究其事實,海瑞雖然不是站在了大地主階級,但是仍是站在地主階級一邊的,只不過是一些無功名的中小地主及富農。簡而言之,海瑞是站在地主階級一側的。
3. 提出階級屬性的問題。
姚某提出吳晗忽略了海瑞的階級屬性,無論從海瑞自身或是從他所做的事情來看,都能充分驗證其仍是地主階級的階級屬性。分析這個人及他所做的事,進而到評價這個人,都是離不開他的階級屬性的。海瑞的所作所為不可能超越他自己所處的階級,不僅受他自己認識態度的局限,更是他從自身出發的必然選擇。
海瑞的所作所為,只是為了緩和地主階級的內部矛盾,因為他自己也不是貧苦階級,或言之無產階級。他在「退田」這件事上的所做所為只是為了避免地主階級內部資源的過分集中。從長遠來看,這種地主階級內部的矛盾就會演變成社會的矛盾,小矛盾變成了大矛盾,從而影響整個利益大廈。海瑞的目的只是通過他的糾正,促使地主階級內部形成一種長效有序的資源分配,以期達到利益的長期性,不做竭澤而漁之事。
4. 指出《海瑞罷官》宣揚被壓迫人民不需要革命。
《海瑞罷官》將海瑞描寫成一個為貧苦農民爭取利益的英雄,並通過貧苦農民對其的頂禮膜拜宣揚一個好官的作用有多麼大,似乎只要有這樣的「清官」出現,則一切的剝削壓迫及不公平待遇就能夠得到解決。
5. 指出吳晗的險惡用心
通過上面的層層推進,以及由表及裡,深入淺出地引導讀者一步步認識吳晗對海瑞的刻意塑造,最後就要揭示吳晗的目的了。指出吳晗將海瑞的「退田」與土地私有化扯上關係,把明朝的土地兼併與當時的人民公社掛上鉤。
我們認為:《海瑞罷官》並不是芬芳的香花,而是一株毒草。它雖然是頭幾年發表和演出的,但是,歌頌的文章連篇累牘,類似的作品和文章大量流傳,影響很大,流毒很廣,不加以澄清,對人民的事業是十分有害的,需要加以討論。在這種討論中,只要用階級分析觀點認真地思考,一定可以得到現實的和歷史的階級鬥爭的深刻教訓。
以此揭開了批判海瑞罷官的大浪潮。
比較有意思的時候,當時批判海瑞罷官的大浪潮中並不是只有一種聲音,因為當時還處於「」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期,有一些人站出來發表不同意見。比如當時的是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函授班學員姚全興在光明日報上寫了一篇文章《不能用形上學代替辯證法》
而他們不知道,他們這些人的後半生很大程度上因為這些文章給改變了。
爭議漩渦中的《方方日記》
方方日記在今年的2,3月份,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方方的日記中記錄著一個時代的碎片。因為她是以個人的角度看這個世界,記錄她看到的事實, 由於文章的代入感非常強,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然而方方隨後遭到了各種爭議。
尤其是最近方方日記整理成冊,被HarperCollins買走版權,電子版在kindle上架開賣。
kindle電子版已經上線
紙質版要到8月8號才上線
伴隨著新書上架,對方方的批判之聲達到一個新的高峰。而批判的方法和味道,又是熟悉的味道。
由於我僅僅看過幾篇文章,我自己沒有完整讀過方方日記,我無法作出評價。
但這不妨礙我用一些常識來判斷:
如果方方講述的事情如果是事實,如果對事實不滿,那就想辦法不要讓這樣的事實再發生;
如果方方講述的事情嚴重失實,那就走法律程序,起訴方方誹謗就好了。畢竟我們還是法治社會嘛。
另外實在覺得不爽的,可以發掘一些《紐約日記》或者《米蘭日記》或者《西雅圖日記》,然後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噹噹,京東首頁推薦,想想就爽。
YY版暢銷書,爆款
如果實在還是咽不下這口氣的,也可以寫一篇《評新編海瑞罷官體》的政論文章嘛。完全可以參考一下 姚老闆的文章和套路:指出她歪曲事實,指出她偷換概念,指出她其心可誅,最後得出結論《方方日記》是一顆大毒草,齊活。現在已經有很多火藥味很濃的批鬥文章。
但我相信新時代的青年才俊肯定能更長一個臺階,絕對能寫出更加 高屋建瓴,氣勢恢宏,力透紙背,刀刀見血的雄文的嘛。(狗頭保命)
最後,能量是標量,沒有正負之分。
只要客觀陳述事實就好了,歷史自會作出評價。
毛主席說過,讓人講話天塌不下來。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西雅圖雷尼爾。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