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豔秋主演的《賀後罵殿》和她晚年的自述

2021-02-19 宋韻京劇

點擊上面「宋韻京劇」   免費關注    

新豔秋晚年的自述

新豔秋

   我從二十年代中期就開始學習程派藝術,那時我十五歲,算來也有五十多年。學習程派的演員,也許我算是頭一個。我是學河北梆子出身,九歲學戲,珍珠鑽是我姐姐,我哥哥王子祥是拉胡琴的。在一九二五年左右,我和哥哥一起迷上了程派藝術。

    那時程硯秋先生常在北京華樂園演唱《紅拂傳》、《金鎖記》、《青霜劍》等。羅癭公先生為他編寫的名劇已陸續演出,程派的獨特風格已開始形成。程先生當時不過二十出頭,人還瘦,扮相、做功、唱腔,無一不美;無論老戲、新戲都演得深刻動人,而且每次演出都有變化,藝術上正在突飛猛進地發展。程派藝術有如一塊巨大的磁石,緊緊地吸住了我這個河北梆子演員,暗暗立志:我要學程派,不唱梆子唱京劇。好在那時「梆子皮黃兩下鍋」的餘風仍在,我也是兩門抱,會唱點京劇。

       那時可不象現在學戲這麼容易,現在的老師唯恐學生不學,恨不得把自己所有一古腦兒掏給學生。我學程派完全靠「偷」。程硯秋先生每有演出,我和我哥哥必去「偷」戲。我們躲在華樂園樓上的角落裡,哥哥專記胡琴、唱腔的工尺譜,我強學全出戲的唱、念、身段。戲散人靜後,我和哥哥步行回家,一路上研究剛才看戲所得,說著說著我們兩人在路上就比畫起來,哥哥哼著胡琴伴奏,我就邊唱邊舞,走起身段來。回到家裡,多困也不敢睡覺,接著練,沒有鏡子就在月亮下走身段,看自己的影子,找毛病,非把當天所學的弄出個結果,熟記在心裡不行。有時一弄就弄到天亮。

              新豔秋授藝張火丁

       「偷」戲在舊社會是犯忌的,為了怕被人認出來把我趕出戲院,我只好化裝成男孩子去劇場「偷」。這樣「偷」了幾年,居然讓我把程硯秋先生當時演出的早期程派代表劇目都「偷」到了手。我不能光學不演,那就沒有飯吃了。我成班唱戲,藝名叫王蘭芳,唱功、表演我盡力學程。有一位在梅蘭芳先生身邊合作的前輩齊如山先生看了我的戲,很驚異地說:「這孩子的唱法很像程老四!」就推薦我拜程硯秋為師。程先生以自己年輕,藝術上還不成熟為理由婉言謝絕了。之後,經這位前輩介紹,我拜了梅蘭芳先生為師,梅先生給我說了《紅線盜盒》、《霸王別姬》等梅派代表作。

       可是我對程派藝術仍是迷戀極深,愛不釋手,他的表演藝術太美了。舊社會拜師不易,程先生既然不肯收我,不能得到直接的傳授,那我就一方面自己苦練,一方面繞著彎向程先生的師友們求教。程派藝術有兩大特點,一是唱腔精湛,字音發出又收回,似斷實未斷,內涵的東西非常豐富,渾然一體。程腔非常講究字,字頭、字腹、字尾交待非常清楚。另一是表演精美,演誰是誰。程先生的身段,臺步非常美,他不是按著老派青衣捂著肚子較為呆板地唱,他的出場,臺步,好像荷花搖擺,幽雅大方。表演上極富內心感情。像《青霜劍》中《洞房》一場,申雪貞對仇人方世一,內心仇恨到了極點,伺機刺殺,但這種內心活動既不能讓方世一察覺,又要交待給觀眾。程先生面對方世一時,臉上含笑,溫柔靦腆;轉過頭來,滿面仇恨,目光噴火。這種「兩面臉」的表演非常動人。至於程派水袖,優美豐富,極有內心感情,更為世著稱了。

         新豔秋(左二)鍾榮(左四)

       我就從學腔、學表演入手,仔細體會程派藝術的精髓。我的嗓子不錯,按程腔唱、旋律、板眼全對,就是「味兒」差。為什麼我唱不出程派的「味兒」?就苦心琢磨。我除了去劇場「偷」外,還把當時程先生所有的唱片,搜集起來.,一遍又一遍地聽,慢慢地體會出,程腔是氣託腔、氣託音、音帶氣的唱法,發聲完全靠的是丹田氣。他的立音,「啊」音與一般人不同,他有自己獨特的發聲方法和位置,也就是腦後音。腦後音又怎麼發聲,位置在哪兒?我不清楚,也沒人指點,只對著唱片一遍一遍地聽,跟著低聲哼唱,一點一點唱。唱不對,找錯了,再重聽重來。唱片不知被我磨壞了多少張,試找了不知多少遍,程派的以氣託音和腦後音發聲方法,終於讓我逐漸摸索到了。發聲方法和位置找對了。哪個字音比較好辦,唱出來就有味兒有深度了,再在技巧、感情上找,就能逐步掌握把音提上來再發出去、發出去再收回、圓柔一體的程腔唱法。

       身段動作,我是看戲時學,回來再苦練。程先生的水袖從不露手,裙子象一片鋪開的荷葉,裙子長,不露腳,走圓場時裙子飛飄起來,輕盈端莊,美極了。他的水袖正、反、翻、抖、收都美而有感情。雲手是雙的,水袖也是雙的。如《竇娥冤》中「辭別了眾高鄰……」的邊唱邊舞,水袖全是雙的,雙袖分別甩出去,再收回託肘,是從太極拳肘底錘變化出來的。記得我剛看程先生演出時,水袖還沒有這麼豐富,過了一兩年就大不同了,發展了很多優美的新動作。他的水袖有感情,會說話,我非學會不可。我在家裡每天雙手綁上毛巾練,一邊練,一邊回憶程先生的演法,不僅學其形,還要找程派水袖的「範兒」和表達感情的內容,一練就是幾百遍,終於也被我逐漸掌握了。

       同時我還向程先生的老師王瑤卿老夫子問藝,並且正式拜了師。程派藝術的形成,王老先生很花費了一番心血,對程派的戲、腔、表演,王老先生很精通。他見我苦心學程,就熱情指點,給我說戲,糾正我的毛病,把我偷學到的程派戲,一出一出地加工。程先生早年的藝術夥伴郭仲衡、侯喜瑞、趙桐珊和琴師胡鐵芬,也給了我不少幫助。這種繞著彎的學習,使我獲益非淺。

   我決心繼承程派藝術,就改名為新豔秋(程先生原名程豔秋),打出了程派的旗號,那時大約1930年前後,程先生的學生陳麗芳當時還沒唱戲。我這個藝名,對程先生可是不大尊重。記得一次春節,我去給梅先生拜年,梅先生開玩笑說:「新老闆來了,怎麼舊老闆還沒來?」

       1932年,程先生出國去歐洲考察,一年沒唱戲。我乘機大唱特唱,並且把程先生同臺合作的郭仲衡、侯喜瑞等拉到我的班社中,陪著我唱。一下我就紅得發紫。由於程先生不在國內,很多程派藝術愛好者從我身上得到程派藝術欣賞的滿足。程先生早期的名作象《紅拂傳》、《青霜劍》、《鴛鴦冢》、《梅妃》、《碧玉簪》、《金鎖記》、《朱痕記》、《罵殿》等我都唱了;《文姬歸漢》我學會了但沒有演出,此外我還排了新戲《婁妃》等,也按程派路子唱。

       程先生知道我在學他。1933年他回國後,一次悄悄來看我的《紅拂傳》。消息傳到後臺,我十分緊張。郭仲衡、侯喜瑞先生,都勸我別害怕,大膽唱。那天台上沒出錯。到「進酒」一場,郭仲衡先生在臺上對我悄悄一呶嘴,告訴我臺下坐在前排池座邊上戴墨鏡的就是程先生。事後,聽說程先生認為我唱得不錯,笑眯眯的,我這才放了心。我唱「紅」了,卻傷害了程先生,因為我挖了程先生班社的班底,給程先生製造了困難,他回國後,不得不另起爐灶,重組「鳴和社」。這是我對不起程先生。所以1949年前,在王瑤卿先生家中,我和程先生有過幾次見面機會,但是從來沒說過話,為此我一直感到內疚。

       三十年代中期,我結了婚不唱戲了。抗日戰爭勝利後,我才重返舞臺。1954年我和杜麗雲從外地回南京路過上海,程先生當時正在上海演出,我們去看了戲,散戲後杜麗雲陪我去後臺看望程先生。走進後臺時,我心有些跳。二十多年前,我和程先生之間有過隔閡,從沒說過話,今天會不會還不理我呀?程先生見我來了,很高興,站起身來握著我的手,問長問短。知道我還在臺上唱戲,程先生親切地問我「《荒山淚》、《春閨夢》你會不會?《鎖麟囊》你會唱嗎?」我不好意思地說:「我也是偷著學的。」程先生笑了,說:「我住在國際飯店X樓X號,你來玩,隨時可以來找我。你要來啊!」我聽了這番話,激動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我明白程先生這番話的意思,他心胸寬闊,不僅盡釋前嫌,原諒了我當年的過失,而且知道我的藝術底細;對他早年的戲學得多,中期名作可能不熟悉,他要給我說戲,把程派藝術傳給我。這怎麼不讓我感動呢!可惜的是:我因任務在身,第二天就要離開上海,從此就再也沒見到程硯秋先生,失去了這最後而又難得的學習機會,這是我終生的憾事。

       現在我已經71歲了。1956年後我因中氣不足,只好終止了舞臺演出,從此專門從事教學工作。我雖然不是程硯秋先生的及門弟子,但五十多年來我一直從事程派藝術,也可以說是程硯秋老師的一個旁聽的學生。我要把從程硯秋老師那裡學到的東西,全部傳給下一代,為程派藝術的繼承發展,盡我自己的力量。

現精編京劇伴奏免翻琴譜一套,

分上中下三冊。

收錄了五百七十多首唱段,B4 規格。

諮詢詳情請加微信:510161560    



相關焦點

  • 【自述】新豔秋的晚年自述
    程硯秋先生每有演出,我和我哥哥必去「偷」戲。我們躲在華樂園樓上的角落裡,哥哥專記胡琴、唱腔的工尺譜,我強學全出戲的唱、念、身段。戲散人靜後,我和哥哥步行回家,一路上研究剛才看戲所得,說著說著我們兩人在路上就比畫起來,哥哥哼著胡琴伴奏,我就邊唱邊舞,走起身段來。回到家裡,多困也不敢睡覺,接著練,沒有鏡子就在月亮下走身段,看自己的影子,找毛病,非把當天所學的弄出個結果,熟記在心裡不行。
  • 新豔秋先生的晚年自述
    程硯秋先生每有演出,我和我哥哥必去「偷」戲。我們躲在華樂園樓上的角落裡,哥哥專記胡琴、唱腔的工尺譜,我強學全出戲的唱、念、身段。戲散人靜後,我和哥哥步行回家,一路上研究剛才看戲所得,說著說著我們兩人在路上就比畫起來,哥哥哼著胡琴伴奏,我就邊唱邊舞,走起身段來。回到家裡,多困也不敢睡覺,接著練,沒有鏡子就在月亮下走身段,看自己的影子,找毛病,非把當天所學的弄出個結果,熟記在心裡不行。
  • 《賀後罵殿》有賀後在金殿一聲高罵-程派李世濟(附帶唱詞注音)
    有賀huò後在金殿一聲shēn高罵,【叫頭】昏王!劇情簡介戲曲《賀後罵殿》系《燭影計》之一折,有京劇、豫劇、秦腔等多個版本。是青衣、老生合作的傳統戲,程硯秋、言菊朋之代表作。宋太祖趙匡胤死後,弟趙光義繼承帝位,因輕信奸臣潘洪(仁美)的讒言導致大將楊業戰敗而亡。賀後以丈夫死因不明,乃使長子德昭上殿質問,趙光義怒欲斬侄德昭,德昭撞柱而死。
  • 新豔秋的前塵往事
    之後,因酷愛程豔秋(後改名硯秋)的藝術,遂在1930年前後改藝名為新豔秋,而專攻程派戲。她那時經常穿上男裝,打扮成男孩子的模樣,坐在第一排,觀看程硯秋唱戲,細心揣摩其身段、唱腔。回到家中後,她就著月光,看著自己的身影起舞,練習身段和水袖。一番偷學下來,竟學得有模有樣,程腔十足。行家齊如山看後大為欣賞,要推薦她給程硯秋作徒。惜程硯秋迫於人言,不敢收女徒,遂使新豔秋始終無緣立雪程門。
  • 新豔秋的八卦往事
    楊小樓的霸王,只陪梅蘭芳演過,現在居然肯與新豔秋合作,等於承認她的地位與「四大名旦」是同一等級。當時新豔秋正豆蔻年華,春風得意,傲睨梅蘭芳、程硯秋,而曾仲鳴又置身機要,跌宕風流,郎情妾意;未幾,遂作入幕之賓矣!             後汪精衛任行政院長,曾仲鳴為鐵道部次長,一朝得志,自然想起了新豔秋;而他只要開一句口,自然有人樂於將新豔秋接到上海來,演出於更新舞臺。
  • 懷新豔秋:「精於藝,訥於言」
    與新豔秋相識,是在建國初期,那時她在無錫的蘇南大眾京劇團當演員。說起來已經是將近四十年的事了。 大眾京劇團早已成為歷史上的名稱,當初確然稱得上人才濟濟。鬚生有孫鈞卿,刀馬旦有張春秋,花旦是袁靈雲,青衣就是新豔秋。
  • 「新豔秋」事件
    針對的是未經許可和同意,暗中把劇本及表演偷傳出去的人。這裡要介紹一個女演員,名叫王玉華,藝名玉蘭芳,後改新豔秋。這個叫玉蘭芳的女士本來是唱河北梆子的。1925年左右,自從和哥哥一起看了程硯秋以後,兄妹倆一起迷上了程派。她當即暗下決心:不唱梆子,唱京戲,且一心學程。  每有演出,她和哥哥必去「偷戲」。
  • 坤伶一去成絕響,卻留往事夢無邊——紀念新豔秋先生逝世八周年
    她拜師梅蘭芳門下,「偷師」程硯秋成才;她位列京劇界「坤伶首席」,與雪豔琴、杜麗雲和章遏雲合稱「四大坤伶」;她一曲程腔幽咽委婉,古稀之年依然登臺演出
  • 退休老人自述:到了晚年後錢放哪裡好,給兒子還是女兒,誰最靠譜
    導語很多人都認為老人到了晚年之後,對自己最有保障的東西那就是錢和身體。如果有了這兩樣那麼就不用擔心往年過得不好,保證晚年會過得很幸福,因為有了錢和好身體,做什麼都行,也不用擔心晚年沒有錢用,想去哪就去哪,但是自己的錢,應該放哪裡最安全?
  • 65歲老人自述:自從給兒孫發紅包後,我的晚年生活越過越幸福
    只是他們不再願意為兒女花錢,生怕花一分少一分,晚年沒有保障。他們的退休金足夠自己生活,卻人人渴望兒女給自己金錢。他們在意的或許不是錢本身,而是兒女孝敬自己的心意。這樣的願望滿足不了,跟兒女的生活壓力有很大的關係。那既然如此,老人為何不換個思路呢? 65歲陳阿姨坦言:晚年退休後,自己一個人獨居,兒女忙於工作家庭無暇來看望照顧我。
  • 丁賀主演電影《放過》上映
    丁賀 出生吉林長春 90後陽光大男孩 中國內地男演員 新浪微博:丁賀演員 2015年接拍電視劇《天下正道》飾演鄒守益,正式進入演藝圈。之後又接拍了多部影視劇,比如《老九門》《大仙衙門》《地火2》《半妖傾城》等。
  • 58歲的退休女人自述:想要晚年生活幸福,請你學會「薄情」一點
    有的人退休後,會選擇去旅行;有的人退休後,會選擇和子女同住;有的人退休,會選擇和好姐妹跳舞逛街,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晚年生活都不一樣。 不管選擇什麼樣的晚年生活,都要學會「薄情寡義」一點,這樣晚年生活才會更加幸福。 58歲退休女人的自述 周阿姨今年58歲了,她退休已經8年了,這些年她從剛開始得不適應,到現在生活過得如魚得水,她說:自從學會「薄情寡義」,晚年生活越過越有勁。
  • 丁賀主演電影《非法審判》順利殺青
    10月10日,由黎勇出任總製片人,周績升擔任總導演的電影《非法審判》正式開機(暫時命名),當天上午,主創人員,主演以及全體工作人員出席開機儀式。丁賀,90後陽光大男孩,中國內地男演員,代表作品電影《野人族女王》《蠱惑》《俠在江湖漂》《半部天書》等。
  • 一位32歲寶媽的自述:看到奶奶的晚年生活,我決定不再生二胎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自從國家開放二孩政策後,「生不生二胎」一直是全民熱度話題。01來自一位32歲寶媽的自述:奶奶讓我放棄「生二胎」32歲的於女士,今年一直在糾結要不要二胎,上個月從老家看完奶奶回來後,直接告訴老公決定不要二胎了
  • 廣末涼子與賀來賢人主演新日劇《日本Noir-刑警Y的叛亂》
    廣末涼子與賀來賢人人民網東京8月29日電 日本頻道綜合日本時尚娛樂網站Modelpress的報導,廣末涼子與賀來賢人將主演日本電視臺周日劇場的新劇《日本Noir-刑警Y的叛亂》。賀來賢人飾演的是幾個月前失去了記憶後,在森林中醒來的主人公。
  • 66歲阿姨自述:退休後沒有繼續找老伴,我才過上幸福晚年生活
    但有些人並不這樣認為,有些人覺得年老後,即使孤單,也不想找老伴,特別是年老的女人,他們不找老伴的原因就是怕做別人的保姆,也怕找不到好的,所以,還是不要找吧。男人也可以過得很好,下面這位66歲的姑姑自述:「退休後沒有選擇找老伴,我就過著想要幸福晚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