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呈獻「觸到的回憶」,多媒體展覽探索移民、工業...

2021-02-08 騰訊大粵網

2018年3月23日下午,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六廠)「觸到的回憶」展覽在香港中環The Annex開幕。

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六廠)是一所香港非牟利藝術文化機構,亦為保育重建後的「南豐紗廠」其中一部分,預計於 2019 年春季正式開幕。此次春季展覽作為 CHAT六廠開幕前的系列展覽之一,將呈獻三位知名藝術家巖崎貴宏、鄭然鬥和黎卓華的聯展「觸到的回憶」。展品包括三位藝術家的全新創作,探索並重塑香港紡織及時裝業的集體回憶。展期為2018年 3月24日4月22日。

鄭然鬥,《穿高跟鞋的少女》,2018 圖片由藝術家及 CHAT六廠提供

CHAT 六廠聯席總監兼「觸到的回憶」策展人高橋瑞木表示:「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日本藝術家巖崎貴宏來港參展,他於去年為第 57 屆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創作『反轉森林』,大獲好評。此外,我們亦歡迎去年夏季在 CHAT六廠擔任駐場藝術家的鄭然鬥重臨香港,以及本地新晉藝術家黎卓華參展。三位藝術家將展出多種媒介的作品,透視現代化進程對本港紡織業的影響,並重塑珍貴的個人及集體回憶,以紡織作媒介和主題來開創嶄新的視野與演繹。」

鄭然鬥對口述歷史的紀錄有著濃厚興趣,作品亦以此為基礎,透過錄像片段來呈現他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人物的故事。他於 2017 年獲 CHAT 六廠選為第三位駐場藝術家,並在留港期間對香港的紡織業歷史作全面研究。藝術家以荃灣小區作為重心,訪問了多位昔日的紡織工人,運用這些豐富的資料搜集製作成全新錄像作品,內容圍繞一位於 1950 年代從上海移民香港的紡織女工,從事紡織業數十年的趣聞軼事。作品以多個屏幕為觀眾帶來親歷其境的觀賞體驗,讓他們走近荃灣以至整個香港的發展進程。

開幕現場

巖崎貴宏獲譽為日本傑出藝術家之一,憑著一雙巧手製作當代城市景觀模型,作品的精細複雜程度令人驚嘆而廣受推崇。在今次的「觸到的回憶」聯展中,他利用棉花製作了一件大型裝置藝術,展現香港翻天覆地的發展進程—從昔日的小漁港演變而成為現今的世界金融中心。今次展覽亦將展出他以香港霓虹燈招牌為靈感的兩幅最新畫作。

巖崎貴宏與高橋瑞木

巖崎貴宏作品

香港新晉藝術家黎卓華將呈獻空間裝置藝術,喚回對 1990 年代香港零售經驗的記憶。藝術家繼續她對日常物品的探索,將它們抽離原本的環境,放到展覽場地而創造出荒誕的氛圍效果,藉此探究這些對象的功能及,以及介於藝術和建築之間的多重意義。

黎卓華介紹自己的參展作品

黎卓華作品

「觸到的回憶」呈現本港社會和經濟支柱之一的紡織和時裝行業之變遷,對移民及工業化等議題進行了種種探討,展示與紡織相關的多元化主題。

鄭然鬥介紹參展作品

鄭然鬥作品

參與聯展的三位藝術家巖崎貴宏、鄭然鬥及黎卓華將於2018年3月31日出席在展覽會場舉行的講座,由策展人高橋瑞木主持。

「觸到的回憶」

藝術家:巖崎貴宏、鄭然鬥、黎卓華

展覽日期:2018年 3月 24日至4月 22日

時間:上午 11時至下午7時

場地:中環德輔道中173號Nan Fung Place二樓 The Annex

主辦機構: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六廠)

開幕酒會:2018年 3月 23日 | 下午 6時30分至 8時30分

媒體預覽:2018年 3月 23日 | 下午 3時 至 4時

嘉賓酒會:2018年 3月 28日 | 下午 6時30分至 8時30分

藝術家講座:2018年 3月 31日 | 上午 10時 30分至11時30分

關於 CHAT六廠

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 六廠)是南豐紗廠保育項目的一部分,即南豐紡織昔日在荃灣的廠房原址,預計於 2019 年春季正式開幕。CHAT 六廠策展的多元化項目包括展覽與共學計劃兩大類型。透過這些項目,CHAT 六廠誠邀參觀者親身感受香港紡織業勇於創新的精神;並在紡織的領域裡,於當代藝術、設計、科學、歴史意義、社群與工藝共冶一爐的氛圍之下,展開一段段啟發思考的探索旅程和交流。

藝術家簡介

巖崎貴宏

1975 年生於日本廣島市,於該地生活和工作。巖崎貴宏的大多數作品都是衍生自其家鄉的歷史—1945 年的原子彈爆發使整個廣島頃間灰飛煙滅,其後又迅速得以重建。這使藝術家不斷反思城市的脆弱和變遷,他利用毛巾、刷子和書籤等日常用品,構建出相關的微型景觀。

巖崎貴宏的近期個展包括: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反轉森林」(2017)、2015年紐約

亞洲協會「焦點」。他的作品獲美國舊金山 Kadist Art Foundation、日本東京森美術館、澳洲

墨爾本的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布裡斯本的昆士蘭藝術博物館等國際藝術機構收藏。

鄭然鬥

1969 年生於韓國晉州市,現在首爾生活和工作。鄭然鬥是南韓最具國際知名度的當代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靈感源於平常人講述的回憶和夢想,從而發掘每個故事的獨特性。他屢屢於攝影錄像創作中注入電影元素,以探索現實與虛幻的邊界,呈現出現代世界中無名人物的不凡經歷。他曾獲邀在紐約亞洲協會、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南韓果川國立現代美術館展出,並參與威尼斯雙年展、光州雙年展、上海雙年展等多個國際藝術盛會。他的作品獲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南韓果川國立現代美術館、美國聖路易斯藝術博物館等知名藝術機構收藏。

黎卓華

1983年生於香港,現在香港生活和工作。黎卓華不斷探索如何將獨特的質感以不同媒介和形式展現出來。觀看她作品中看似尋常的對象,觀眾可以感受到作品背後的權力、政治和歷史含義。她的近期展覽包括:2017年香港奧沙藝術基金會「於空間之間」、2017年中國武漢剩餘 空間「讓晚風送走昨日的夢」、2017年中國深圳楊鋒藝術與教育基金會「逆光:雙城取樣」、2015年巴塞爾香港藝術展 Para Site 藝術空間「停滯之中」、2013年香港安全口畫廊「用燈光照著一盞燈」。她的作品獲香港藝術館收藏。

相關焦點

  • 臺北當代藝術館呈獻陶亞倫最新 VR 個展「無處不在的幽靈」 展開...
    此次展覽獲全球虛擬實境領導品牌 HTC Vive Arts 支持,觀眾在啟動 HTC Vive pro 設備後,即可沉浸於藝術家打造的虛擬空間內,探索科技與當代藝術跨界詮釋的情境場域。 展覽選定在現址臺北當代藝術館的百年歷史建築物中展出,藝術家試圖以虛擬串聯過去的歷史,併發全新意義的對話與想像。
  • 逛藝術 | UABB、香港藝術館全新開館、從倫勃朗到莫奈...1月深港穗展覽指南(文末福利)
    ,為其他工業遺存提供更新樣本。,探索藝術創作的多樣可能。11項展覽囊括中西藝術精品,分別是「小題大作——香港藝術館的故事」「從糞筐到餐車——吳冠中誕辰一百周年展」「眾樂樂——至樂樓藏品選」「虛室生白——虛白齋藏品選」「失而復得——遮打藏品的守護」「公私兩全——中國文物館藏與捐贈」「原典變奏——香港視點」「香港經驗·香港實驗」「自在風景」和「城尋山水」以及一項大型國際展覽「觀景·景觀——從透納到霍克尼」。
  • 湘博展覽多媒體互動新模式與青年文化教育
    策展團隊針對這樣一個不為大多數觀眾所知的奇特的異域文明展,在展覽解讀和展品詮釋上做了深入研究,對秘魯古代文明與中華古代進行了對比分析,發現了它們之間有許多相似點,拉近了觀眾與展品的距離。為了讓觀眾開拓視野,豐富知識,啟發思考,寓教育於展覽中,策展團隊在教育手段上進行了新的探索和嘗試。
  • 「願你生活甜如蜜」 | 巽美當代藝術館開館展覽預告
    首個開幕展覽將由策展人崔燦燦與16位藝術家共同呈獻「願你生活甜如蜜」展覽。崔燦燦將在這個南方商業之都的全新藝術場域中 – 巽美當代藝術館 – 結合消費社會來詮釋當代藝術所受影響和發展。針對最敏感的當代藝術與消費社會的關係,巽美當代藝術館開館展以「願你生活甜如蜜」的主題組織展覽,而巽美當代藝術館開館論壇著重舉辦「消費社會研究中的中國當代藝術現場:藝術與社會理論的再討論」,從理論的視角來重新梳理後現代以後「消費社會」的文化語境帶來的新話題,並且討論在這樣一個語境當中的中國當代藝術理論和它發展的可能性,同時消費社會學這樣的新學科在藝術領域中更為直接的進入,更能使美術館同樣成為討論社會問題的場所而體現其新美術館學的價值
  • 加「數」前行 工業網際網路帶來紡織服裝業新變革
    ——中國聯通與紅豆集團籤署5G+紡織服裝工業網際網路戰略合作協議2020年10月26日下午,中國聯通與紅豆集團籤署《5G+紡織服裝工業網際網路戰略合作協議》。中國聯通大數據首席科學家範濟安、紅豆集團監事會主席葉薇代表雙方籤約。
  • 「紡織之光」2015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教育獎勵大會隆重舉行
    校企協同創新機制下紡織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 郭嫣、王俊勃、謝光銀、沈蘭萍、張一心、任永花、劉靜 西安工程大學 二等獎
  • 「記憶」從申新九廠說起海派紡織歷史,感受滬上時髦基因的淵源
    蘇州河畔的紡織行業,曾經輝煌了一個多世紀,潺潺的水聲與織布機的轟鳴聲交織成一首工業復興的史詩樂章。承載著百年紡織歷史記憶的申新九廠,則成了一座「上海紡織博物館」繼續訴說著那一代人的紡織記憶。上海紡織博物館(星號處)申新紡織九廠從上世紀20年代初到上海解放這段時期,紡織業作為上海的「母親工業」開始迅速發展。
  • 來TSCI 2020上海紡織供應鏈工業博覽會...
    來TSCI 2020上海紡織供應鏈工業博覽會就是尋找行業機會!這個展會你準備來了嗎?   《探索AI創造力的邊界——人工智慧圖案設計》   《快時尚毛衫數碼印花智能化生產》   《高端女裝柔性供應鏈及對數碼印花的需求》   《愛普生列印頭的特點和在數碼印花領域應用》   《床品數碼印花柔性供應鏈背後的藍海經濟》   《工業數碼設備助力智能製造產業升級
  • 荃灣「南豐紗廠」打卡位及必逛小店介紹
    早前南豐紗廠開幕,迅即成為荃灣好去處的首選!不管是文青聚腳打卡,還是情侶拍拖,這裡已成為荃灣新地標,它保留了舊式工廠的部份外貌,但內部設計又不失時尚,小店及餐廳更已陸續開業,令這裡成了放假拍拖打卡的香港好去處呢!五十年代的香港,是製造業蓬勃發展的黃金年代,南豐紗廠的前身南豐紡織亦在那段時間落成,不過隨著紡織業的衰落,紗廠亦逐漸被人遺忘。
  • 英國V&A博物館展覽《小熊維尼:探索經典》,在展覽中探索童真和快樂
    《小熊維尼:探索經典》是一個為各個年齡段的人們帶來歡樂的多感官展覽。展示的是小熊維尼、A.A. Milne和E. H. Shepard 和故事。 參觀者踏上探索文字與插圖之間激動人心的互動的旅程,並通過講故事和插圖闡明A.A. Milne與E. H. Shepard之間的創造性合作。這個具有多重感官和趣味的展覽,揭示了維尼熊背後的真實人物、人際關係和靈感。
  • 5G+工業網際網路為紡織服裝業帶來數位化新變革
    根據協議,未來三年,中國聯通與紅豆集團將攜手探討構建5G智能服裝聯盟,開展「產、學、研」協同,賦能製衣行業,共同打造「5G﹢工業網際網路紡織服裝」的全國標杆示範點,籌建5G智能服裝聯盟,推動制定紡織服裝行業柔性智能製造行業標準,助力產業轉型和地方數字經濟發展。中國聯通5G共建共享工作組組長苗守野代表中國聯通對無錫市委市政府、社會各界的長期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 海河畔的百年老廠房——棉3創意街區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
    經工業遺產所有權人自願申請、相關省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或中央企業推薦、專家評審、現場核查,將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予以公示。其中由天津住宅集團於2015年提升改造完成的棉3創意街區前身「天津第三棉紡織廠」位列其中。天津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之一,也是中國北方重要的紡織中心。天津近代紡織工業自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發展至今,歷經百年之久。
  • 這場關於松江的展覽正在程十髮藝術館舉辦,來看看嗎?
    這場關於松江的展覽正在程十髮藝術館舉辦,來看看嗎?「這次的展覽雖然規模不大,但非常具有文化意義,一方面對外宣傳了松江文化,另一方面展現了上海美院中國畫系老師的創作和學習探討成果。」據上海美院中國畫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唐勇力介紹,近年來上海美院一直致力於回顧和探尋20世紀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百年發展軌跡,以便從上海這個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搖籃來發掘和顯現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特徵,松江與海派繪畫乃至於與整個中國繪畫史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
  • 香港節2019——藝匯上海,19項節目展示多元文化,促進滬港聯繫
    「香港節2019——藝匯上海」呈獻19項精彩節目,由11月1日-11月23日舉行。「香港節」以文化創意、滬港聯繫和年青活力為重點,透過與不同藝術家及藝術團體合作,在上海不同場地及文化地標向內地觀眾展示香港文化藝術的精髓。
  • 樓陽生會見出席2020年中國紡織大會的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負責人及...
    樓陽生會見出席2020年中國紡織大會的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負責人及部分參會嘉賓 林武出席 2020-12-22 0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活動預告】公共藝術課堂第92課·漫遊七十年——上海當代藝術館MoCA校園行
    同時以「跨界+」理念為核心與不同行業、機構展開深度合作,皆在推進藝術館與學生、學校的關係,讓更多的年輕一代認識藝術、走近藝術。這次,復旦公共藝術課堂邀請到了上海當代藝術館的執行館長孫文倩(Miriam Sun)與詩人及藝術家韓博來到經世書局,與大家分享關於Snoopy展覽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