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運營商回應攜號轉網熱點:破題解約難 無意價格戰

2021-01-18 中國經濟網

三大運營商全面回應攜號轉網熱點:破題解約難,無意價格戰

11月27日,全國範圍的攜號轉網正式拉開序幕。

在當天工信部召開的攜號轉網啟動儀式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目前三大運營商攜號轉網工作的進展情況。

11月27日,工信部在北京召開全國攜號轉網服務啟動儀式,宣布攜號轉網技術、系統、服務規則等都已完備,攜號轉網正式推開。新華社 圖

從整體情況來看,目前全國的攜號轉網工作分兩個階段進行了試運行。其中,天津、海南、江西、湖北、雲南前期試驗五省(市)已經於2019年9月19日正式提供服務。截至11月26日,完成「攜號轉網」用戶316萬,攜轉佔五省(市)用戶總量的1.8%。其餘省級系統已經於2019年11月10日起上線試運行,截至11月26日,共發放攜出授權碼11.2萬人次,協助7.2萬個用戶完成攜轉。

三大運營商在現場披露的數據顯示,試運行階段,中國聯通共受理了3萬餘次的轉入和轉出的業務;中國移動共有2.2萬名用戶轉出,2.8萬名轉入;中國電信的攜出量大約為2.5萬,攜入量約為1.9萬。

中國電信市場部副總經理王磊介紹,中國電信為了攜號轉網的順利實施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一是在全國成立了專門的組織,包括各級領導小組、業務技術服務的隊伍,投入的人力超過千人。在試運行階段,中國電信完成了三個方面的主要工作,包括系統設計改造與測試,第二個是對業務流程規則進行細化規範和準備,第三個是服務能力的準備和培訓、線上線下的服務的開通等。

中國移動市場部副總經理首建國表示,為了籌備攜號轉網,中國移動投入了近10億的專項資金,網絡改造、系統支撐和優化工作已經全部完成,為用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攜轉服務。

攜號轉網服務正式落地之後,有分析認為,三大運營商之間將展開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或引發新的一輪價格戰。

對此,中國聯通市場部副總經理郭林指出,中國聯通把攜號轉網作為衡量運營商網絡、業務、產品、服務各方面能力的契機,把它作為一個企業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而不是進行價格戰等低層次的競爭手段。中國聯通將從網絡優化、產品的豐富、受理流程的便捷、靈活的線上服務手段來提升中國聯通的服務質量。

王磊認為,從試運行階段初步的攜轉情況來看,影響用戶轉網的因素主要服務、網絡、資費等原因。

澎湃新聞記者從三大運營商的電話客服處了解到,具備攜號轉網資格的用戶會收到原運營商以簡訊形式發送授權碼,該條碼僅在60分鐘內有效,需辦理人持本人身份證到線下指定營業廳進行辦理,現暫不支持線上直接辦理攜號轉網服務。

在具體的辦理過程中,用戶需和當前運營商辦理解約手續,然後至新籤訂的運營商辦理新的套餐,期間產生的解約費用需用戶自行承擔。

在此前的試運營過程中,有不少消費者反映,攜號轉網的過程中常常因為合約期時間未到、靚號等原因遭到運營商的拒絕。

郭林認為,攜號轉網的初期階段有一些共性的問題,中國聯通對於靚號、攜轉流程複雜的問題,正在進行業務流程的優化。例如不合理的陳舊的規則要進行全面優化,繁雜的流程要進行大幅度地簡化。

王磊則表示,對於合約和靚號的問題,中國電信將做三大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加強攜轉規則的落實落地,第二是針對不同的場景按照公平公證的原則、根據籤訂的協議不斷地細化實施的辦法,幫助用戶更順暢地做好攜轉。第三在交互界面上,要進一步簡化,讓用戶看得明白,聽得懂,減少誤會的產生。

「對於用戶反映的合約期過長、解約難的問題,中國移動已經在全國4600個服務網點開闢了攜轉的服務專線,並且在10086的熱線通過簡訊、掌上營業廳提供多種攜轉服務通路。」首建國稱。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不是所有營業廳都開通了攜號轉網的服務。以上海為例,據上海發布的消息稱,滬上共有326家營業廳可以辦理攜轉業務。用戶在辦理前需要查詢好可以辦理的網點。

根據運營商此前發布的文件,有四類號碼不能參與攜號轉網,包括:衛星移動業務號碼:網號為1349、174等號碼;移動通信轉售號碼:網號為170、171、162、165、167等號碼;物聯網號碼:物聯網專用網號(如146、148、149、140-144、1064號段等)號碼以及其他用於物聯網應用的普通公眾移動通信網號碼;以及其他不符合國家政策規定的情況。

對於上述號碼不支持攜號轉網的原因,運營商工作人員解釋稱,衛星、通信轉售以及物聯網號碼都是由虛擬運營商進行管理的,因此無法攜轉。

電信分析師付亮向澎湃新聞記者指出,上述三種號碼雖然看上去像是打電話的形式,但並不屬於移動通信,是由三大運營商之外的虛擬運營商單獨管理的,像蝸牛移動、小米移動等等,不屬於三大運營商攜號轉網服務的應用範圍。

澎湃新聞記者還了解到,目前攜號轉網僅支持號碼所屬地三大運營商之間的相互攜轉,不適用異地轉網。

還有用戶反映,明年畢業就要離開上海了,比起攜號轉網,他更關心同一號碼能不能更改歸屬地。

對此,付亮表示,「未來號碼之間的地區差異會越來越淡化,特別是前幾年取消了漫遊和長途的收費規則,從費用服務上看,一個號碼是北京的、西藏的、或是海南的對用戶產生的通話和上網費用沒有直接的影響。未來這種地區間的歸屬差異也會漸漸消失,所以進行號碼轉歸屬地的意義不大。」

來源:中新經緯

相關焦點

  • 消費者反映辦理「攜號轉網」遭「絆腳石」 三大運營商回應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記者梁爽)2019年12月1日,《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正式施行,用戶可以在保持號碼不變的情況下變更籤約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如今「攜號轉網」施行已滿一年,消費者對於這項便民服務是否滿意?近日,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消費者在「攜號轉網」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對各運營商提供的服務也表示不滿。
  • 攜號轉網後歸屬顯示原運營商,被「忽悠」了?
    攜號轉網後歸屬顯示原運營商,被「忽悠」了?,回應攜號轉網熱點問題,例如網上充值是否受影響,去電話後對方來電顯示依然是原來運營商,等等。  小貼士稱,攜號轉網後的號碼話費充值渠道將會受限,用戶需全面了解再做決定。  據介紹,用戶可在運營商各種官方渠道充值,如果在第三方話費充值平臺充值,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只有微信和支付寶進行了攜號轉網改造,能判斷用戶歸屬運營商並正確充值,其他第三方APP目前暫不支持攜轉用戶充值。
  • 攜號轉網正式啟動!三大運營商展開新一輪大比拼
    攜號轉網即用戶可以攜帶自己原本的電話號碼自主選擇運營商,並享有其提供的所有服務。通過實行攜號轉網,將進一步加劇電信市場的競爭性,對當前三大運營商的市場格局形成衝擊,重新劃分自己的份額,電信市場或將迎來新變局!11月27日,工信部在北京召開全國攜號轉網服務啟動儀式,宣布攜號轉網技術、系統、服務規則等都已經完備,攜號轉網正式推開。
  • 「攜號轉網」一年了,還是困難重重
    近日,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消費者在「攜號轉網」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對各運營商提供的服務也表示不滿。更有消費者認為,「攜號轉網難」已成常態,「網上看過很多人吐槽,覺得都這樣,那就算了。」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布的「攜號轉網」相關情況調查報告顯示,辦理過「攜號轉網」的受訪者中,有70.39%表示在辦理「攜號轉網」過程中會遇到一定困難及阻礙。本是一項便民服務,政策推進到底難在哪?
  • 移動攜號轉網要等50年?提前解約賠付標準高!回應:最多20年
    作者 | 市界 何珊珊編輯 | 老拿11月27日,剛宣布正式啟動的全國攜號轉網服務,遭遇不少用戶投訴,一些靚號用戶反映要到2050年才能辦理轉網,對此,移動回應稱對合約期超過20年的老客戶,合約期全部調整為不超過20年;對新辦理合約的客戶,合約期統一按新協議執行。
  • 攜號轉網後歸屬顯示原運營商?中國聯通:別擔心,不影響
    本月中旬的時候工信部在《工信部就「攜號轉網」服務監管工作再要求、再部署》會議中透露全國16億用戶中選擇攜號轉網的人次僅僅960萬人,攜號轉網率還不到千分之六,與用戶預期存在一定差距。截至目前,已有1018萬人次轉網成功。
  • 攜號轉網難在何處?
    文 方正宇攜號轉網,曾被認為是推動國內電信業務充分競爭的重要舉措,無數用戶期待此舉能帶來「提速降費」的實惠。不過北京消協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有七成受訪者在辦理「攜號轉網」的過程中曾遇到過困難和阻礙。簡單一點說,用戶想跟原來的電信運營商「離婚」還真不容易,遇到的麻煩往往比「冷靜期」還要複雜。
  • 攜號轉網服務正式啟動,隱形門檻如何邁過去?
    這位工作人員表示,現在辦理攜號轉網的客戶還不多。在探訪過程中,北青報記者沒有見到有用戶詢問攜號轉網事宜。   在中國移動蔣宅口營業廳,靠近大門的諮詢臺有專人負責解答攜號轉網相關問題。據了解,為了幫助更多有「攜號轉網」需求的用戶順利完成攜號轉網,運營商也通過開設專席、上門服務等方式給用戶提供便利。
  • 攜號轉網落地一周年,但我碰到了新的問題
    2019年12月,攜號轉網在全國範圍內正式上線,三大運營商用戶都有權利在保留手機號碼的前提下,申請更換提供服務的運營商。現在,攜號轉網全面開通已經剛好過去一年時間,距離這項業務首次試點也有10年了。那麼,經過10年時間不斷部署、完善的這項運營商業務,我們現在能輕鬆便利地辦理了嗎?
  • 攜號轉網何時終結「人為障礙」?
    評論員觀察北京市消協近日發布攜號轉網服務調查報告,七成受訪者表示,在辦理攜號轉網的過程中遭遇過困難和阻礙,有的消費者甚至不得不因此放棄攜號轉網。距離2019年11月27日攜號轉網正式在全國提供服務,已經過去了一年的時間。
  • 中國移動良心了,5G套餐3個月0月租+50G流量,攜號轉網後悔嗎?
    中國移動良心了,5G套餐3個月0月租+50G流量,攜號轉網後悔嗎?雖說距離全民步入5G時代還有一段距離,可是這並不影響三個運營商在5G時代的率先布局,畢竟我國5G的建設實力還是領先於其他國家的。至於建設力度有多大,不妨看看三大運營商今年預計的投資計劃。據媒體數據統計,2020年三大運營商的開支總預算高達3348億,其中5G的預算便達到1803億,直接佔據53.9%的比重,更是比2019年激增了337%。這意味著5G的建設工作,將成為今年三大運營商的重點工程。在如此高的預算背景下,如果想要實現收支平衡,最終的落腳點只能是5G套餐的資費。
  • 中國移動阻止攜號轉網又現新「套路」,查詢完的資格也會變
    此前被用戶廣為質疑的人為設置轉網限制條件,以及靚號轉網補償等問題,按理說也應該有了比較成熟的合理解決方案。然而現實的情況卻並不令人樂觀,高額的補償仍然是阻止所謂靚號用戶轉網的最大障礙,各種來路不明的限制條件,照樣能迫使用戶知難而退。尤其是最近中國移動阻止攜號轉網又出現新「套路」,查詢完的資格也會變。
  • 央視熱評:「攜號轉網」所有難題的關鍵點都在於「服務」二字
    近日,北京市消協發布「攜號轉網」服務調查報告,七成受訪者表示在辦理「攜號轉網」過程中曾遇到過困難和阻礙,有的消費者甚至不得不因此放棄「攜號轉網」。為什麼原本以惠民為目的的一項服務,卻在具體推進的過程中遇到如此多的阻礙?究其根本,全都在於運營商的「服務」出了問題。
  • 運營商鬆手了?工信部稱已有1700萬用戶攜號轉網,成功率超99%
    自從攜號轉網問世以來,普通用戶想要順利的攜號轉網基本上都會面臨來自運營商的刁難,畢竟任何運營商都不想放過自己手中的客戶,在推出攜號轉網服務一年多以來,我國到底有多少用戶順利地實現了攜號轉網呢?15日上午,在2021中國信通院 ICT+ 深度觀察報告會上,工信部表示截至目前,我國有1700萬用戶已經順利地實現了攜號轉網,此外,一小時的攜號轉網成功率超過了99%。為了應對國內行動網路的發展,同時提升運營商的服務效率,2019年攜號轉網計劃被正式提出,並在去年的8月份進入落地階段。
  • 你反覆上網搜索查詢的「攜號轉網」熱點問題,答案都在這!
    一、單位用戶可以攜號轉網嗎? 答:現階段單位證件入網的用戶應先將號碼過戶至自然人名下,再申請攜號轉網。 二、可以異地辦理攜號轉網嗎?
  • 首發「攜號轉網」11月報告:移動穩了,電信贏了,聯通哭了
    攜號轉網就是恰恰解決這一問題的,這項服務就是在一定的範圍內,用戶可以在保留電話號碼不變的情況下,變更籤約運營商。現在運營商的11月數據出爐了,讓我們看看哪家運營商最受客戶們的歡迎呢?移動的11月運營數據就非常的穩定了,11月淨增移動用戶295.5萬戶,累計用戶已經達到了9.46億戶,這已經是大範圍的覆蓋了我國的手機使用用戶。
  • 手機終於可以攜號轉網了,不用換號,就能一鍵切換!
    你知道嗎,自從攜號轉網功能出來後,不用換號也能轉換運營商啦!中國三大運營商可以隨意切換,手機號終於可以一用到底。那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什麼是攜號轉網,以及轉網的操作流程。攜號轉網是指什麼?攜號轉網是指不用換號,就能轉成其他運營商的用戶。比如說你是移動用戶,轉換成電信網或是聯通網,就能享受該運營商的通訊運營服務。如何使用攜號轉網?
  • 攜號轉網一年了,誰還在設置人為障礙?
    2019年11月27日,攜號轉網正式在全國提供服務。一年過去了,現在辦理攜號轉網,方便嗎?北京消協近日發布的「攜號轉網」服務調查報告顯示,七成受訪者辦理「攜號轉網」時遇到困難和阻礙,有的用戶不得不放棄。
  • 攜號轉網應該怎麼辦理?辦完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最近這一段時間很多人對攜號轉網都有了更多的關注,有運營商用戶對自己的運營商不太滿意,於是想換另外一個運營商。通過三大運營商的轉出率來看,中國移動是最高的,有將近三百萬以上的用戶轉出,超過50%。有的用戶還處於觀望階段,因為不知道轉到另外一個運營商有沒有比現在的更好,如果沒有什麼變化,感覺轉過去也沒有太大的用處,但是也有一些堅決想轉出的。那麼攜號轉網應該怎麼辦理?辦完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也許有人對攜號轉網的這個概念不太了解,其實非常容易理解,就是用自己原來使用的手機號更換到另外一個運營商的服務。
  • 一聯通營業廳被曝無法辦理攜號轉網 稱因系統出錯
    中華網財經訊,據央視報導,近日,央視記者在一家上海聯通營業廳辦理攜號轉出到移動,發現同一天同一個營業廳內,所有辦理攜號轉網業務的機主沒有一個辦理成功,而工作人員稱是三大運營商系統同時出錯。2019年8月5日,攜號轉網進入落地階段。11月10日,三大運營商攜號轉網服務正式進入試運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