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號轉網」一年了,還是困難重重

2020-12-19 陝西法治網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2019年12月1日,《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正式施行,用戶可以在保持號碼不變的情況下變更籤約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如今「攜號轉網」施行已滿一年,消費者對於這項便民服務是否滿意?

近日,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消費者在「攜號轉網」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對各運營商提供的服務也表示不滿。更有消費者認為,「攜號轉網難」已成常態,「網上看過很多人吐槽,覺得都這樣,那就算了。」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布的「攜號轉網」相關情況調查報告顯示,辦理過「攜號轉網」的受訪者中,有70.39%表示在辦理「攜號轉網」過程中會遇到一定困難及阻礙。

本是一項便民服務,政策推進到底難在哪?

有消費者被告知靚號協議未到期面臨違約金問題

12月2日,來自陝西西安的移動用戶周女士向央廣網記者反映,本想辦「攜號轉網」業務,但交涉了近一個月,還是沒辦成,最後以自己買了一部雙卡雙待的手機和一個新電話卡告終。

記者了解到,周女士沒有「攜號轉網」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被告知籤有靚號協議,該協議到期日期為2029年底。這意味著在此之前周女士如果想轉網,就面臨違約問題。不過,據周女士回憶:「業務人員只是說存在靚號協議,但是我自始至終沒有看到過這份協議。」

12月2日,周女士給央廣網記者提供的「攜號轉網」諮詢簡訊截圖(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12月3日,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在接受央廣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運營商和消費者存在合約關係,那麼運營商應該給消費者提供電子合約或紙質合約。

付亮表示,由於靚號月費高,合約期長,靚號違約金的矛盾也最為突出。他以黑龍江電信的違約金算法舉例:4個0的靚號,最低月消費399元,20年為合約期,違約金收100%,399元*12月*20年=95760元。也就是說,靚號辦理後就選擇轉網將面臨超9萬元的違約金。

對於高額靚號轉網違約金問題,通信專家項立剛表示,只要在國家允許範圍內,按照協議內容進行就可以。「國家不允許運營商從靚號銷售中額外獲利,但是用戶對靚號有需求,那麼運營商在實際銷售中,就會給不同靚號設定一些規定,如最低消費、預存話費等,所以辦理靚號時,都會履行一定協議。」

同樣因為套餐合約未到期,來自江蘇蘇州的移動用戶朱先生選擇繳納違約金。朱先生告訴記者,工作人員說手機業務中還有99元的套餐協議沒到期,如果轉網需要賠償200元違約金,另外還有一個數據安全助手,取消需要交納88元。一共288元,朱先生繳費後成功攜號轉網。

「我也不清楚這個數據安全助手是什麼業務,但是我老婆、嶽父,我們仨手機裡都有。平時不收費,這次辦理轉網才發現的。」朱先生說。

對此,付亮認為,「攜號轉網」過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運營商與用戶之間歷史上的合約問題,之前運營商和用戶可能都沒有注意,但是現在發現問題,這些合約解除應該怎麼定、涉及違約金要在什麼範圍,都需監管部門梳理相應規章制度,來規範運營商的操作。

12月7日,中國移動方面回復了央廣網記者提出的關於籤訂靚號協議相關要求和違約金設定的問題。

回應提到,為避免靚號販子套利、擾亂市場秩序行為,對於客戶違反靚號協議約定,中國移動依法依約主張合法權益。

具體而言,對於靚號協議明確約定了解約賠付條款的,依據協議的約定執行;靚號協議沒有約定解約賠付條款,但約定了明確的在網要求,客戶在期限內提出攜轉申請的,屬於違約行為,本著有利於用戶角度,與客戶協商賠償解約。

對於違約金的設定問題,中國移動方面表示,一般是結合用戶違約行為可能給公司造成的實際損失進行約定,一般在協議條款中予以明確;針對「攜號轉網」之前,有部分老協議籤署時未明確賠付標準,一般與客戶協商達成一致後進行解約。

運營商積極性不高有消費者稱三去營業廳「每次都有新問題」

除了「靚號協議」等因素成為了部分用戶攜號轉網的「障礙」以外,眼下還存在哪些問題?

「已經去過三次營業廳諮詢辦理攜號轉網業務了,計劃12月中旬還要再去一次。」在湖北某高校讀書的趙巖(化名)從今年10月初開學開始,一直到現在都沒有辦成「攜號轉網」業務。

因為學校只有電信和聯通的校園網,作為移動用戶,轉網對趙巖來說成為剛需。趙巖告訴記者,每次諮詢問題,感覺電信營業廳的工作人員都不會一次性把「攜號轉網」的流程和具體要求說清楚,每次去都會有新的問題。

來自雲南楚雄的聯通用戶李女士同樣有不滿。「打了十多次電話,就是解決不了問題,最後還是我自己解決的。」據李女士介紹,在辦理「攜號轉網」業務時,因為一項託收業務影響而不滿足攜轉條件,「客服說要在微信上解除託收業務,還要我解綁微信支付,但是全部解綁之後還是不能轉網,後來到營業廳,工作人員也查不到原因,不知道怎麼取消這個業務。」據李女士回憶,近半個月時間,多次與客服溝通無果,最後自己在支付寶上查到有一項代扣話費業務,取消後才轉網成功。

在付亮看來,業務人員服務不到位背後是運營商對於「攜號轉網」的複雜態度。

他告訴記者,一方面,「攜號轉網」作為一項惠民工程,運營商在搭建網絡的時候投入了大量了財務、物力,但是因為攜入轉出的用戶利潤微乎其微,因此到服務環節,會存在控制人力的情況;另一方面,工信部明確指出「攜號轉網」不是市場競爭手段,三大運營商不能用促銷活動吸引新用戶,這就帶來一個問題,運營商沒有積極性,所以相應的配套服務就弱一些。

付亮還提到,從消費者角度看,隨著5G的投入,運營商在資費上趨於一致,消費者「攜號轉網」的意願比較低。

據工信部數據統計,截至10月末,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6億戶。而截至8月底,全國共有超過1200萬用戶完成「攜號轉網」。

針對一些業務人員流程不熟悉、服務意識薄弱等問題,12月7日晚間,中國電信方面在回復央廣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將通過進一步梳理業務場景、細化應答內容、加強各類廳店檢查與暗訪、強化基層員工培訓考核等措施進行檢查、督導。

中國電信方面表示,「攜號轉網」服務正式提供以來,中國電信相繼部署多輪多渠道自查整改行動。截至目前,全國累計檢查15餘萬個門店、自查22萬餘人次渠道服務人員,全員培訓2.3萬名客服人員、考核反饋正確率平均達95.7%。

而就消費者「攜號轉網」過程中遇到的相關問題,中國聯通方面在12月7日回復央廣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攜號轉網」破除了運營商之間的號段壁壘,也正因如此,儘管工信部及三大運營商為實現攜號轉網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但「攜號轉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幾乎所有的網絡和業務平臺都要改造、升級,幾乎所有的業務流程都要重新梳理和重構,大量的業務協議都要重新修訂,因此辦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林林總總。

專家稱號碼使用權歸屬不清晰成問題還需進一步配套政策

對於一些電信企業在「攜號轉網」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付亮認為「不是壞事」。雖然暫時會產生一定負面影響,但隨著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運營商的操作會越來越規範。

在記者採訪中,中國移動方面表示,目前中國移動攜轉投訴較去年底下降90%以上;而中國電信方面則稱,「攜號轉網」服務是檢驗電信運營企業服務水平、網絡質量、資費合理性的一面鏡子,有利於增加消費者福祉、保護用戶權益,也會促進運營商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和創新能力;中國聯通方面則表示,在具體業務推進中,將全程迭代完善「攜號轉網」這項便民工程。

「從目前來看,『攜號轉網』政策推進過程中暴露出一些新問題,例如號碼使用權歸屬不清晰問題。」付亮表示,號碼所有權都歸屬國家,運營商或用戶只有使用權,就像我們買房時的「土地」。運營商從工信部租賃號段,並向國家支付號段佔用費。而運營商和用戶籤約後,用戶在服務合約期間獲得一個號碼的使用權。但當用戶攜轉號碼後,用戶將一個運營商的號碼帶到另外一個運營商網絡下使用,就出現原運營商繼續向國家支付號段使用費,而新運營商獲得新用戶收益並不需要向國家支付號段使用費的情況。

他進一步解釋,「特別是靚號,號碼歸屬不清晰帶來的問題比較突出。」付亮舉例稱,例如一個4個8尾號的靚號價值可能等於100個以4結尾的號碼。因此,運營商也不願意靚號轉網,而梳理這其中的權責關係,還需要進一步配套政策。

來源:澎湃新聞

陝西法制網編輯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攜號轉網一年了,誰還在設置人為障礙?
    2019年11月27日,攜號轉網正式在全國提供服務。一年過去了,現在辦理攜號轉網,方便嗎?北京消協近日發布的「攜號轉網」服務調查報告顯示,七成受訪者辦理「攜號轉網」時遇到困難和阻礙,有的用戶不得不放棄。
  • 評論:攜號轉網一年了 誰在為用戶設置「玻璃門」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馬上評|攜號轉網一年了,誰在為用戶設置「玻璃門」2019年11月27日,攜號轉網正式在全國提供服務。一年過去了,現在辦理攜號轉網,方便嗎?北京消協近日發布的「攜號轉網」服務調查報告顯示,七成受訪者辦理「攜號轉網」時遇到困難和阻礙,有的用戶不得不放棄。無獨有偶,陝西省通信管理局近日發布通報稱,西安移動自行將用戶協議期間調整為20年,造成用戶攜號轉網受阻。管理部門依法給予西安移動警告、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要求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 攜號轉網難在何處?
    由此可見,如果僅僅依靠市場內部的利益驅動,註定會有某些運營商對於「攜號轉網」陽奉陰違。要改變這種局面,必須通過強有力的規則來進行制約。所以在2019年底,工業和信息化部專門出臺《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其中的核心內容,就是明確了運營商的行為邊界。
  • 一聯通營業廳被曝無法辦理攜號轉網 稱因系統出錯
    中華網財經訊,據央視報導,近日,央視記者在一家上海聯通營業廳辦理攜號轉出到移動,發現同一天同一個營業廳內,所有辦理攜號轉網業務的機主沒有一個辦理成功,而工作人員稱是三大運營商系統同時出錯。2019年8月5日,攜號轉網進入落地階段。11月10日,三大運營商攜號轉網服務正式進入試運行階段。
  • 「攜號轉網」全國施行滿一年 七成受訪者在辦理過程中曾受阻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塗競玉近日,「攜號轉網」服務全國施行已滿一年。北京市消協日前發布「攜號轉網」服務和5G認知調查報告,結果顯示七成受訪者表示在辦理「攜號轉網」過程中曾遇到過困難和阻礙,有的消費者甚至不得不因此放棄「攜號轉網」。原本以惠民為目的的一項服務,在具體推進的過程中遇到諸多阻礙。記者詢問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得知,在2019年11月27日至2020年11月30日期間,深圳市消委會共收到106宗有關攜號轉網問題的投訴。
  • 攜號轉網何時終結「人為障礙」?
    評論員觀察北京市消協近日發布攜號轉網服務調查報告,七成受訪者表示,在辦理攜號轉網的過程中遭遇過困難和阻礙,有的消費者甚至不得不因此放棄攜號轉網。距離2019年11月27日攜號轉網正式在全國提供服務,已經過去了一年的時間。
  • 攜號轉網落地一周年,但我碰到了新的問題
    2019年12月,攜號轉網在全國範圍內正式上線,三大運營商用戶都有權利在保留手機號碼的前提下,申請更換提供服務的運營商。現在,攜號轉網全面開通已經剛好過去一年時間,距離這項業務首次試點也有10年了。那麼,經過10年時間不斷部署、完善的這項運營商業務,我們現在能輕鬆便利地辦理了嗎?
  • 聯通:足不出戶,辦理攜號轉網
    攜號轉網政策推行半年來,已有不少用戶更換了運營商。攜號轉網一般需要去運營商網點諮詢辦理,相對工作忙、時間不充足、怕麻煩的朋友,確實不方便。聯通在官方網站推出攜號轉網上操作窗口,喜歡的朋友可去試試。如不具備資格,可到運營商網點諮詢轉網條件。2、確認具備資格時,打開中國聯通官方網上營業廳http://www.10010.com/選擇所在地區,在辦理欄的下方基礎業務辦理選攜號轉網,按提示提交自己的原手機號,選擇新套餐,點獲取驗證碼,接收到官方簡訊驗證碼後,輸入驗證碼,確認後選下一步,然後按提示操作,激活聯通號卡。
  • 調查:超7成受訪者在辦理攜號轉網遇到困難及阻礙
    根據《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用戶可在保持號碼不變的情況下變更其所籤約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如今規定施行已滿一年,而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布的「攜號轉網」相關調查報告顯示,辦理過「攜號轉網」的受訪者中,70.39%的人表示在辦理「攜號轉網」過程中會遇到一定困難及阻礙。
  • 攜號轉網後歸屬顯示原運營商,被「忽悠」了?
    ,回應攜號轉網熱點問題,例如網上充值是否受影響,去電話後對方來電顯示依然是原來運營商,等等。  小貼士稱,攜號轉網後的號碼話費充值渠道將會受限,用戶需全面了解再做決定。  據介紹,用戶可在運營商各種官方渠道充值,如果在第三方話費充值平臺充值,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只有微信和支付寶進行了攜號轉網改造,能判斷用戶歸屬運營商並正確充值,其他第三方APP目前暫不支持攜轉用戶充值。
  • 消費者反映辦理「攜號轉網」遭「絆腳石」 三大運營商回應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記者梁爽)2019年12月1日,《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正式施行,用戶可以在保持號碼不變的情況下變更籤約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如今「攜號轉網」施行已滿一年,消費者對於這項便民服務是否滿意?近日,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消費者在「攜號轉網」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對各運營商提供的服務也表示不滿。
  • 940萬人次攜號轉網 轉網率比較低是什麼原因
    大家都知道現在全國已經實行了攜號轉網服務,如果不滿意這家運營商,可以攜號換另外一家運營商。根據工信部透露,現在已有940萬人次攜號轉網了,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攜號轉網率並不高,這是什麼原因呢?攜號轉網是一項惠民服務,在手機號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換另外一家運營商。然而,在攜號轉網全面開啟之後,有940萬人次攜號轉網成功了。但是,現在近有16億手機用戶,只有940萬人次轉網「攜號轉網」率並不高。據工信部網站消息,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7日在京召開「攜號轉網」服務監管電視電話會議。
  • 攜號轉網或將是為通信業下一輪改革所做的準備
    有學者建議,不管是攜號轉網還是推進提速降費等其他電信改革工作,治本之策是要讓電信運營商凸顯或者說回歸普遍服務的公共屬性。 事實上,我國通信行業剛起步時完全就是政府在牽頭操辦,市場化程度很低,行政壟斷帶來的效率低下嚴重地制約了行業的發展。 面對當時「一機難求」的狀況,通過引入市場化機制,迅速地推動了行業的發展,很快就緩解了通信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
  • 手機終於可以攜號轉網了,不用換號,就能一鍵切換!
    你知道嗎,自從攜號轉網功能出來後,不用換號也能轉換運營商啦!中國三大運營商可以隨意切換,手機號終於可以一用到底。那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什麼是攜號轉網,以及轉網的操作流程。攜號轉網是指什麼?攜號轉網是指不用換號,就能轉成其他運營商的用戶。比如說你是移動用戶,轉換成電信網或是聯通網,就能享受該運營商的通訊運營服務。如何使用攜號轉網?
  • 全國「攜號轉網」用戶突破千萬 98.3%用戶辦理後沒有再次轉網
    2019年11月27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在全國正式提供「攜號轉網」服務,用戶可以在保持號碼不變的情況下選擇電信、移動、聯通任一家的網絡和服務,避免更換號碼帶來的成本和風險。辦理「攜號轉網」,用戶需先發送簡訊查詢「攜號轉網」資格,滿足「攜號轉網」條件後前往擬轉入運營商辦理。
  • 央視熱評:「攜號轉網」所有難題的關鍵點都在於「服務」二字
    央視熱評:「攜號轉網」所有難題的關鍵點都在於「服務」二字 央視新聞11月30日報導,轉眼間,「攜號轉網」服務全國施行已滿一年了。
  • 工信部稱已有1700萬用戶攜號轉網,成功率超99%
    自從攜號轉網問世以來,普通用戶想要順利的攜號轉網基本上都會面臨來自運營商的刁難,畢竟任何運營商都不想放過自己手中的客戶,在推出攜號轉網服務一年多以來,我國到底有多少用戶順利地實現了攜號轉網呢?15日上午,在2021中國信通院 ICT+ 深度觀察報告會上,工信部表示截至目前,我國有1700萬用戶已經順利地實現了攜號轉網,此外,一小時的攜號轉網成功率超過了99%。為了應對國內行動網路的發展,同時提升運營商的服務效率,2019年攜號轉網計劃被正式提出,並在去年的8月份進入落地階段。
  • 攜號轉網4個月後,談談自己的真實經歷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亓紀的想法四個月前,亓紀拋棄了11年的中國移動攜號轉網到中國電信,成為第一批成功攜號轉網的手機用戶。體驗當初攜號轉網的原因很簡單:家裡裝的是電信寬帶,攜號轉網後既能降低資費,又能擺脫雙卡雙待的尷尬。電信寬帶送了2張電話卡,裡面包括20G全國流量,300分鐘通話和300分鐘主副卡通話,移動卡變成了保號套餐。攜號轉網後一張卡就能搞定通話、流量和驗證碼,這就是當初攜號轉網的主要目的。
  • 網友談攜號轉網2個月後的使用感受
    自去年11月1日正式執行全國範圍攜號轉網政策後,至今天為止,基本上第一批轉網用戶的使用時間都差不多已在兩個月時間。那他們的具體使用感受如何呢?在轉網後的過程中有無影響正常使用的情況發生呢?目前網上已有不少攜號轉網用戶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 全國攜號轉網用戶突破千萬 僅有不到2%後悔
    7月17日,據中國信通院消息,今日,全國「攜號轉網」用戶正式突破1000萬。據悉,自2019年11月27日正式提供服務當日,全國就有2萬多用戶進行了「攜號轉網」;2019年12月辦理「攜號轉網」服務用戶近90萬;2020年前兩月受疫情影響,辦理這項服務的用戶量減少;從3月開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用戶量呈現快速上升態勢;6月辦理「攜號轉網」服務用戶超過120萬;7月17日,辦理「攜號轉網」服務累計用戶量超過1000萬,用戶規模達到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