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號轉網或將是為通信業下一輪改革所做的準備

2021-01-11 電子發燒友
攜號轉網或將是為通信業下一輪改革所做的準備

通信頭條 發表於 2021-01-10 10:22:13

總有人吐槽央企的效率,對這個問題恐怕得分兩頭看。

如果從生產經營的角度看,央企普遍有「機關病」,激勵不夠、懲戒不足的制度劣勢並存,效率低是可以預想的。

但是,如果從改革效能的角度看,央企的效率可能比其他企業要強得多。因為,央企是黨的企業、國家的企業,聽話、講政治是其鮮明的特色。

從2016年開始,推出了提速降費的政策要求,資費立馬「白菜價」;去年,又推出了攜號轉網服務,又把運營商折騰得「死去活來」……

而這些都或將為通信業下一輪改革所做的準備。

 

 

通信的戰略屬性,決定了其不能完全走市場化道路,這也是為什麼基礎電信運營商都是央企,並且國家在電信領域仍然管制、開放程度不高的原因。

世界上有很多國家把通信服務作為社會福利的一部分,使其呈現明顯的公共服務特點。目前,我國運營商在公共屬性和市場屬性間搖擺,這是導致很多深層次問題的原因。

有學者建議,不管是攜號轉網還是推進提速降費等其他電信改革工作,治本之策是要讓電信運營商凸顯或者說回歸普遍服務的公共屬性。

事實上,我國通信行業剛起步時完全就是政府在牽頭操辦,市場化程度很低,行政壟斷帶來的效率低下嚴重地制約了行業的發展。

面對當時「一機難求」的狀況,通過引入市場化機制,迅速地推動了行業的發展,很快就緩解了通信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幾家運營商都居功至偉,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然,他們也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賺取了豐厚的利潤。

但是,隨著通信服務,尤其是基礎電信服務諸如語音、簡訊等業務供給能力的提升,供不應求逐漸變成了供過於求。

在嚴酷的市場競爭下,運營商變成了「擺攤商」,送米送油送手機,只為了賣出一張卡。還沒有攜號轉網服務之前,很多人都有好幾張手機卡,不是因為需要,很多人是因為能撿到便宜。

那幾年,卡賣得越來越多,數據上看貌似用戶還在增長,可事實上,已經算是虛假繁榮了。

真正供過於求的產品,其實是很難送出去的。折騰過幾年後,大家都有很明顯的感覺——攤越來越難擺了。更何況,有了攜號轉網後,原本需要兩張卡的真實需求也逐漸在萎縮。

 

供不應求時,通過開放市場引入競爭,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供過於求時,如果是純市場化環境,通過優勝劣汰讓市場競爭力弱的企業退出市場也可以較好地平衡供求關係。

可問題是,三家運營商手心手背都是肉,怎能隨便讓一家企業退出市場呢?即便遵循市場規律,讓式弱的企業退出,那麼時間一長,在競爭中勝出的企業慢慢成了獨家壟斷,這又會成為新的問題。

事實上,誰都知道佔運營商營收大頭的語音、流量等通信服務,作為一個再成熟不過的產品或服務,基本上不會再有創新了。

再讓他們去打破頭去競爭,對服務效益、產品創新不會再有大的提升了,再去競爭很容易就變成了「窩裡鬥」。

這幾年,我們也看到運營商間所謂的競爭,其實很大程度都是在拼誰的套餐套路更深,於行業發展並無益。

供過於求的解決辦法在於大家不要擠在同一個賽道,要有人去開闢新賽道。可是,誰去做開拓者呢?

在老賽道勝出的那家嗎?他是勝者,動力不足。在老賽道落敗的那家嗎?恐怕是有動力,沒能力。

總之,難。

這個時候,就該國家出手了。國家出手,政策是利器。攜號轉網就是這麼個政策。

當然,攜號轉網的初衷當然是以人民為中心,在手機號碼幾乎成為電子身份證的網絡時代,推出攜號轉網,首先滿足的是人民不換身份證享受更好的通信服務的願望。

但是,攜號轉網服務推行一年來,暴露出來的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這些問題的暴露或許將有力地助推通信行業下一輪改革的到來。

 

攜號轉網推出後,提速降費的政策力度明顯降低了,2020年只對中小企業的寬帶資費下達了降費的要求。

這不是說提速降費的政策停止了,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被攜號轉網給替代了。我們用數據說話。

有數據顯示,與2019年11月「攜號轉網」實施前相比,中國電信流量單價/ Gb下降 4.3%,中國移動流量單價/ Gb下降16.5%,中國聯通流量單價 / Gb下降4.2%。

可以預見,在存量市場競爭的當下,攜號轉網雖然是服務,但是仍然會成為企業吸引用戶的一種手段。營銷時,降價幾乎成了標配,那麼攜號轉網就會是提速降費的2.0.

未來,我們將看到攜號轉網將替國家進一步探明基礎電信服務的資費價格底線。現在很多人呼籲,電信行業要向電力和石油一樣統一定價。

剛才講到,在基礎通信服務方面已經不需要過多的市場競爭去刺激創新、加大供給。那麼,這個時候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基礎通信服務回歸公益屬性,像水電煤氣一樣。

而基礎通信服務回歸公益屬性,統一定價或許是必然的選擇。但是,這個價怎麼定?攜號轉網或許會給國家有關部門參考答案。

如果要回歸公益屬性,那麼其收費等經營方式就要比照同為關係國計民生的水、電、氣、油等領域。雖然,在那些領域民眾也常抱怨收費高、服務差,卻少有用戶表達不滿,畢竟按時按量計費簡單省心,人們消費也明明白白。

而電信服務自從推行各種套餐,市場隨之陷入混亂。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電信資費套餐多達上萬種。連運營商自己都說不清楚套餐的內容和消費規則。

現在運營商「套」用戶的手段,主要就是套餐。說白了,運營商現行的各種套餐,是阻礙攜號轉網服務開展的最大「絆腳石」。

沒有推出攜號轉網,這個問題或許還不那麼尖銳;隨著攜號轉網服務的推進,這個問題或許會越來越顯性化。

一旦引起眾怒,那麼很有可能借攜號轉網,徹底整治套餐亂象,甚至廢除套餐,真正讓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費。

畢竟,運營商的套餐就像去菜場買菜,光買肉或買菜不行,非得搭配著買,這本身是不合理的。

如果套餐的資費體系被拆除,那麼基礎通信服務的資費將跟水電氣一樣,清清爽爽,那麼離慢慢回歸公益屬性又會近那麼一小步。

 

運營商借攜號轉網開展競爭,還有一個大的利器就是融合產品,將家庭寬帶和手機捆綁在一起。通過家庭寬帶的用戶粘性帶動移動號碼的用戶增長,是他們慣用的做法。

從公開數據來看,中國電信有線寬帶用戶達到1.5414億戶,移動用戶達到3.4347億戶,寬帶用戶與行動電話用戶比=0.45:1。

中國移動有線寬帶用戶達到1.97116億戶,移動用戶達到9.46739億戶,寬帶用戶與行動電話用戶比=0.21:1。

中國聯通固網寬帶用戶達到8587.8萬戶,移動出帳用戶達到3.09528億戶,寬帶用戶與行動電話用戶比=0.28:1。

中國電信這一指標明顯高於其他兩家,也就是說中國電信的有線寬帶對手機用戶的潛在粘性最高。從全國攜號轉網情況看,中國電信轉出用戶較少,而轉入用戶較多,也從側面印證了這個觀點。

那麼,這個跟通信業的改革又會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都知道,家庭寬帶和手機移動信號都是由運營商提供,但是家庭寬帶只按接入方式和接入速率收費跟用戶使用的流量無關,而手機移動信號計費則是按流量來算的。

這就反映出網際網路和通信網的不融合。如果在攜號轉網的帶動下,運營商能夠推動網際網路和通信網的進一步融合,那麼將對整個行業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隨著5G網絡的不斷完善,基站數量越來越多,離用戶越來越近,家庭寬帶將受到大的挑戰。網際網路和通信網的融合,將會是一個趨勢。而攜號轉網將推動這個趨勢儘快變成現實。

一隻南美洲亞馬孫河流版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權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

攜號轉網本身就是通信業改革的一部分,當然它很可能成為引發更多改革的「蝴蝶」。因為,它的出現將暴露更多更深層次的問題。

而這些問題的解藥,就是更多的行業改革。

改革怎麼改?還沒來,誰都不知道,但是改革作為問題的解決方案,只有隨著更多更深層次問題的暴露才會真正引發。

攜號轉網剛施行一年多,估計效果還不明顯。未來會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xj

原文標題:攜號轉網或將成為通信業改革前的一次陽謀,是什麼陽謀呢?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通信頭條】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工信部:建成全球最大的5G網絡 攜號轉網用戶超1700萬
    攜號轉網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全國攜號轉網用戶超過1700萬,一小時攜號轉網成功率總體在99%以上。騷擾電話整治持續加強,謝絕來電、防騷擾服務登記用戶超6800萬,因用戶意願攔截騷擾電話超過28億次。  五是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 評論:攜號轉網一年了 誰在為用戶設置「玻璃門」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馬上評|攜號轉網一年了,誰在為用戶設置「玻璃門」2019年11月27日,攜號轉網正式在全國提供服務。一年過去了,現在辦理攜號轉網,方便嗎?北京消協近日發布的「攜號轉網」服務調查報告顯示,七成受訪者辦理「攜號轉網」時遇到困難和阻礙,有的用戶不得不放棄。無獨有偶,陝西省通信管理局近日發布通報稱,西安移動自行將用戶協議期間調整為20年,造成用戶攜號轉網受阻。管理部門依法給予西安移動警告、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要求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 攜號轉網正式啟動!三大運營商展開新一輪大比拼
    攜號轉網即用戶可以攜帶自己原本的電話號碼自主選擇運營商,並享有其提供的所有服務。通過實行攜號轉網,將進一步加劇電信市場的競爭性,對當前三大運營商的市場格局形成衝擊,重新劃分自己的份額,電信市場或將迎來新變局!11月27日,工信部在北京召開全國攜號轉網服務啟動儀式,宣布攜號轉網技術、系統、服務規則等都已經完備,攜號轉網正式推開。
  • 攜號轉網難在何處?
    理論而言,「攜號轉網」對於電信運營商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儘量留住原有用戶的同時也有望從其他運營商那裡挖到新用戶。但實際上,不同運營商對於本次改革的態度可能存在著微妙區別。對於某些運營商來說,當初之所以能夠長期維持高利潤率的資費價格,仰仗的就是用戶對於原有手機號碼形成的長期依賴。如今既然允許「攜號轉網」,自然會有大批用戶轉投資費更加優惠的競爭對手,進而影響到自家的業績表現。
  • 攜號轉網一年了,誰還在設置人為障礙?
    2019年11月27日,攜號轉網正式在全國提供服務。一年過去了,現在辦理攜號轉網,方便嗎?北京消協近日發布的「攜號轉網」服務調查報告顯示,七成受訪者辦理「攜號轉網」時遇到困難和阻礙,有的用戶不得不放棄。
  • 三大運營商回應攜號轉網熱點:破題解約難 無意價格戰
    三大運營商全面回應攜號轉網熱點:破題解約難,無意價格戰11月27日,全國範圍的攜號轉網正式拉開序幕。在當天工信部召開的攜號轉網啟動儀式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目前三大運營商攜號轉網工作的進展情況。
  • 攜號轉網何時終結「人為障礙」?
    評論員觀察北京市消協近日發布攜號轉網服務調查報告,七成受訪者表示,在辦理攜號轉網的過程中遭遇過困難和阻礙,有的消費者甚至不得不因此放棄攜號轉網。距離2019年11月27日攜號轉網正式在全國提供服務,已經過去了一年的時間。
  • 「攜號轉網」一年了,還是困難重重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2019年12月1日,《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正式施行,用戶可以在保持號碼不變的情況下變更籤約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如今「攜號轉網」施行已滿一年,消費者對於這項便民服務是否滿意?
  • 調查:超7成受訪者在辦理攜號轉網遇到困難及阻礙
    根據《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用戶可在保持號碼不變的情況下變更其所籤約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如今規定施行已滿一年,而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布的「攜號轉網」相關調查報告顯示,辦理過「攜號轉網」的受訪者中,70.39%的人表示在辦理「攜號轉網」過程中會遇到一定困難及阻礙。
  • 聯通:足不出戶,辦理攜號轉網
    攜號轉網政策推行半年來,已有不少用戶更換了運營商。攜號轉網一般需要去運營商網點諮詢辦理,相對工作忙、時間不充足、怕麻煩的朋友,確實不方便。聯通在官方網站推出攜號轉網上操作窗口,喜歡的朋友可去試試。如不具備資格,可到運營商網點諮詢轉網條件。2、確認具備資格時,打開中國聯通官方網上營業廳http://www.10010.com/選擇所在地區,在辦理欄的下方基礎業務辦理選攜號轉網,按提示提交自己的原手機號,選擇新套餐,點獲取驗證碼,接收到官方簡訊驗證碼後,輸入驗證碼,確認後選下一步,然後按提示操作,激活聯通號卡。
  • 攜號轉網後歸屬顯示原運營商,被「忽悠」了?
    ,回應攜號轉網熱點問題,例如網上充值是否受影響,去電話後對方來電顯示依然是原來運營商,等等。  小貼士稱,攜號轉網後的號碼話費充值渠道將會受限,用戶需全面了解再做決定。  據介紹,用戶可在運營商各種官方渠道充值,如果在第三方話費充值平臺充值,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只有微信和支付寶進行了攜號轉網改造,能判斷用戶歸屬運營商並正確充值,其他第三方APP目前暫不支持攜轉用戶充值。
  • 央視熱評:「攜號轉網」所有難題的關鍵點都在於「服務」二字
    近日,北京市消協發布「攜號轉網」服務調查報告,七成受訪者表示在辦理「攜號轉網」過程中曾遇到過困難和阻礙,有的消費者甚至不得不因此放棄「攜號轉網」。為什麼原本以惠民為目的的一項服務,卻在具體推進的過程中遇到如此多的阻礙?究其根本,全都在於運營商的「服務」出了問題。
  • 攜號轉網落地一周年,但我碰到了新的問題
    2019年12月,攜號轉網在全國範圍內正式上線,三大運營商用戶都有權利在保留手機號碼的前提下,申請更換提供服務的運營商。現在,攜號轉網全面開通已經剛好過去一年時間,距離這項業務首次試點也有10年了。那麼,經過10年時間不斷部署、完善的這項運營商業務,我們現在能輕鬆便利地辦理了嗎?
  • 940萬人次攜號轉網 轉網率比較低是什麼原因
    大家都知道現在全國已經實行了攜號轉網服務,如果不滿意這家運營商,可以攜號換另外一家運營商。根據工信部透露,現在已有940萬人次攜號轉網了,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攜號轉網率並不高,這是什麼原因呢?攜號轉網是一項惠民服務,在手機號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換另外一家運營商。然而,在攜號轉網全面開啟之後,有940萬人次攜號轉網成功了。但是,現在近有16億手機用戶,只有940萬人次轉網「攜號轉網」率並不高。據工信部網站消息,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7日在京召開「攜號轉網」服務監管電視電話會議。
  • 手機終於可以攜號轉網了,不用換號,就能一鍵切換!
    你知道嗎,自從攜號轉網功能出來後,不用換號也能轉換運營商啦!中國三大運營商可以隨意切換,手機號終於可以一用到底。那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什麼是攜號轉網,以及轉網的操作流程。攜號轉網是指什麼?攜號轉網是指不用換號,就能轉成其他運營商的用戶。比如說你是移動用戶,轉換成電信網或是聯通網,就能享受該運營商的通訊運營服務。如何使用攜號轉網?
  • 攜號轉網落地半年,轉網率僅為0.59%,是什麼成了用戶的絆腳石?
    截至目前,全國攜號轉網已經正式實施了半年多的時間,據工信部最新公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940萬人次成功轉網,但相比起近16億總的手機用戶來看,攜號轉網率只有0.59%左右,遠低於此前調研機構的預測。攜號轉網,在許多用戶在看來,就是不換手機號就能轉移到自己滿意的運營商旗下,但攜號轉網起初目的並不是為了鼓勵用戶更換運營商,而是促進運營商提升服務質量。而在攜號轉網這幾個月的實施過程中,三大運營商為了爭奪用戶也使盡了渾身解數,但卻有不少用戶高呼攜號轉網「難於上天」,運營商們也委屈的表示「我們更難」!
  • 消費者反映辦理「攜號轉網」遭「絆腳石」 三大運營商回應
    更有消費者認為,「攜號轉網難」已成常態,「網上看過很多人吐槽,覺得都這樣,那就算了。」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布的「攜號轉網」相關情況調查報告顯示,辦理過「攜號轉網」的受訪者中,有70.39%表示在辦理「攜號轉網」過程中會遇到一定困難及阻礙。本是一項便民服務,政策推進到底難在哪?
  • 攜號轉網服務正式啟動,隱形門檻如何邁過去?
    工信部昨日召開全國攜號轉網服務啟動儀式,宣布攜號轉網技術、系統、服務規則等都已完備,攜號轉網正式推開。
  • 全國「攜號轉網」用戶突破千萬 98.3%用戶辦理後沒有再次轉網
    2019年11月27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在全國正式提供「攜號轉網」服務,用戶可以在保持號碼不變的情況下選擇電信、移動、聯通任一家的網絡和服務,避免更換號碼帶來的成本和風險。辦理「攜號轉網」,用戶需先發送簡訊查詢「攜號轉網」資格,滿足「攜號轉網」條件後前往擬轉入運營商辦理。
  • 親歷:耗時3天攜號轉網終於辦理成功,網友:我看好移動
    大家盼望已久的攜號轉網,於11月10日開始在全國範圍試運行,並將於12月1日正式運行。攜號轉網的流程並不複雜,只需3步,第1步:在原運營商處查詢能否轉出,非常簡單,可以通過簡訊方式申請:發送「CXXZ#姓名#身份證號碼」到運營商服務號碼(電信10001、聯通10010、移動1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