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攜號轉網用戶突破千萬 僅有不到2%後悔

2020-12-27 快科技

2019年11月27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在全國正式提供「攜號轉網」服務,用戶可以在保持號碼不變的情況下選擇電信、移動、聯通任一家的網絡和服務,避免更換號碼帶來的成本和風險。

7月17日,據中國信通院消息,今日,全國「攜號轉網」用戶正式突破1000萬。

據悉,自2019年11月27日正式提供服務當日,全國就有2萬多用戶進行了「攜號轉網」;2019年12月辦理「攜號轉網」服務用戶近90萬;2020年前兩月受疫情影響,辦理這項服務的用戶量減少;從3月開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用戶量呈現快速上升態勢;6月辦理「攜號轉網」服務用戶超過120萬;7月17日,辦理「攜號轉網」服務累計用戶量超過1000萬,用戶規模達到新高度。

辦理「攜號轉網」,用戶需先發送簡訊查詢「攜號轉網」資格,滿足「攜號轉網」條件後前往擬轉入運營商辦理。據統計,今年全國有超過40萬個營業廳為用戶辦理了「攜號轉網」手續。此外,企業還紛紛推出線上預約、寄卡到家的方式,方便用戶辦理。

「攜號轉網」系統總體運行穩定。6月滿足「攜號轉網」條件的用戶發送簡訊後及時取得授權碼的比例超過99%,在攜入方辦理完「攜號轉網」手續後1小時內完成轉網的比例接近100%。

用戶「攜號轉網」總體保持理性,98.3%用戶辦理「攜號轉網」後沒有再次轉網,只有1.3%用戶經過比較後又攜回了原有運營商,還有0.4%用戶再次轉網到第三家運營商。

根據今年3月對辦理「攜號轉網」的用戶調研顯示,43%用戶為了獲得更好的網絡覆蓋和網絡信號,34%用戶為了獲得更便宜的資費,30%用戶為了獲得更加符合自身需求的業務套餐,辦理「攜號轉網」的原因還有獲得更好的服務、可以和家人辦理親情號碼、僅僅想換一家運營商或者體驗一下這項服務。

我國「攜號轉網」服務目前還處於成長期,客服營業人員的專業化、解除限制流程的規範化、各種信息應用對「攜號轉網」的兼容性以及「攜號轉網」後和原運營商間話費清算流程的便利性等都有待進一步提升。

相關焦點

  • 全國「攜號轉網」用戶突破千萬 98.3%用戶辦理後沒有再次轉網
    2019年11月27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在全國正式提供「攜號轉網」服務,用戶可以在保持號碼不變的情況下選擇電信、移動、聯通任一家的網絡和服務,避免更換號碼帶來的成本和風險。辦理「攜號轉網」,用戶需先發送簡訊查詢「攜號轉網」資格,滿足「攜號轉網」條件後前往擬轉入運營商辦理。
  • 千萬人「攜號轉網」 重慶用戶辦理五六分鐘就能搞定
    7月18日,工信部發布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攜號轉網」情況。記者了解到,截至7月17日,全國「攜號轉網」用戶已經突破1000萬。那麼,現在的攜號轉網的具體辦理情況到底怎麼樣呢?記者進行了體驗後發現,現在只要符合「攜號轉網」申請要求,耗時只需五六分鐘,就可以成功轉換運營商。
  • 評論:攜號轉網一年了 誰在為用戶設置「玻璃門」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馬上評|攜號轉網一年了,誰在為用戶設置「玻璃門」2019年11月27日,攜號轉網正式在全國提供服務。一年過去了,現在辦理攜號轉網,方便嗎?北京消協近日發布的「攜號轉網」服務調查報告顯示,七成受訪者辦理「攜號轉網」時遇到困難和阻礙,有的用戶不得不放棄。無獨有偶,陝西省通信管理局近日發布通報稱,西安移動自行將用戶協議期間調整為20年,造成用戶攜號轉網受阻。管理部門依法給予西安移動警告、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要求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 中國移動挽留用戶,5G套餐大降人均不到65元,你還會攜號轉網嗎
    先是5G商用提前一年到來,接著全國範圍內試行攜號轉網,讓三大運營商開始開啟用戶爭奪大賽。這其中的行業老大,中國移動用戶基數大,流失用戶也最多,另一方面5G基站目前建的最多,但是用戶量卻還沒比得過電信,虧損也最多,無奈之下,對於自己的套餐進行大調整,其中5G套餐,最低標準已經降到人均不到65。
  • 「攜號轉網」一年了,還是困難重重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2019年12月1日,《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正式施行,用戶可以在保持號碼不變的情況下變更籤約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如今「攜號轉網」施行已滿一年,消費者對於這項便民服務是否滿意?
  • 攜號轉網後歸屬顯示原運營商?中國聯通:別擔心,不影響
    本月中旬的時候工信部在《工信部就「攜號轉網」服務監管工作再要求、再部署》會議中透露全國16億用戶中選擇攜號轉網的人次僅僅960萬人,攜號轉網率還不到千分之六,與用戶預期存在一定差距。截至目前,已有1018萬人次轉網成功。
  • 網友談攜號轉網2個月後的使用感受
    自去年11月1日正式執行全國範圍攜號轉網政策後,至今天為止,基本上第一批轉網用戶的使用時間都差不多已在兩個月時間。那他們的具體使用感受如何呢?在轉網後的過程中有無影響正常使用的情況發生呢?目前網上已有不少攜號轉網用戶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 「攜號轉網」全國施行滿一年 七成受訪者在辦理過程中曾受阻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塗競玉近日,「攜號轉網」服務全國施行已滿一年。在近一年106宗有關攜號轉網的投訴中,有85宗消費者投訴攜號轉網不成功,主要原因為原運營商捆綁了業務、開通的相關業務未解約、攜號轉網需要另外繳費、收不到授權碼等。「2020年4月29日攜號轉網,購買了sim卡但是工作人員無法激活卡片一直無服務導致無法使用,多次在營業廳和工作人員溝通無果,也無法退款。
  • 940萬人次攜號轉網 轉網率比較低是什麼原因
    大家都知道現在全國已經實行了攜號轉網服務,如果不滿意這家運營商,可以攜號換另外一家運營商。根據工信部透露,現在已有940萬人次攜號轉網了,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攜號轉網率並不高,這是什麼原因呢?攜號轉網是一項惠民服務,在手機號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換另外一家運營商。然而,在攜號轉網全面開啟之後,有940萬人次攜號轉網成功了。但是,現在近有16億手機用戶,只有940萬人次轉網「攜號轉網」率並不高。據工信部網站消息,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7日在京召開「攜號轉網」服務監管電視電話會議。
  • 攜號轉網一年了,誰還在設置人為障礙?
    2019年11月27日,攜號轉網正式在全國提供服務。一年過去了,現在辦理攜號轉網,方便嗎?北京消協近日發布的「攜號轉網」服務調查報告顯示,七成受訪者辦理「攜號轉網」時遇到困難和阻礙,有的用戶不得不放棄。
  • 工信部稱已有1700萬用戶攜號轉網,成功率超99%
    自從攜號轉網問世以來,普通用戶想要順利的攜號轉網基本上都會面臨來自運營商的刁難,畢竟任何運營商都不想放過自己手中的客戶,在推出攜號轉網服務一年多以來,我國到底有多少用戶順利地實現了攜號轉網呢?15日上午,在2021中國信通院 ICT+ 深度觀察報告會上,工信部表示截至目前,我國有1700萬用戶已經順利地實現了攜號轉網,此外,一小時的攜號轉網成功率超過了99%。為了應對國內行動網路的發展,同時提升運營商的服務效率,2019年攜號轉網計劃被正式提出,並在去年的8月份進入落地階段。
  • 攜號轉網落地一周年,但我碰到了新的問題
    2019年12月,攜號轉網在全國範圍內正式上線,三大運營商用戶都有權利在保留手機號碼的前提下,申請更換提供服務的運營商。現在,攜號轉網全面開通已經剛好過去一年時間,距離這項業務首次試點也有10年了。那麼,經過10年時間不斷部署、完善的這項運營商業務,我們現在能輕鬆便利地辦理了嗎?
  • 工信部:建成全球最大的5G網絡 攜號轉網用戶超1700萬
    工業網際網路持續提速提質,高質量外網覆蓋300多個城市,標識解析5大國家頂級節點穩定運行,85個二級標識節點上線,標識註冊量突破95億,培育形成100餘個具有一定行業區域影響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連接工業設備4000萬臺套,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態勢感知與預警平臺覆蓋24個省,服務11.2萬家企業。
  • 「五一」宅家「防詐」|警惕「攜號轉網」新騙局
    預防電信網絡詐騙的「防詐秘笈」第四彈「攜號轉網類詐騙」,由墾區公安反電詐民警給你講講這種新型詐騙套路。全國「攜號轉網」開始實施,也就是說一家電信運營商的用戶,無需改變自己的手機號碼,就能轉成為另一家電信運營商的用戶,並享受其提供的各種服務。
  • 攜號轉網落地半年,轉網率僅為0.59%,是什麼成了用戶的絆腳石?
    截至目前,全國攜號轉網已經正式實施了半年多的時間,據工信部最新公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940萬人次成功轉網,但相比起近16億總的手機用戶來看,攜號轉網率只有0.59%左右,遠低於此前調研機構的預測。攜號轉網,在許多用戶在看來,就是不換手機號就能轉移到自己滿意的運營商旗下,但攜號轉網起初目的並不是為了鼓勵用戶更換運營商,而是促進運營商提升服務質量。而在攜號轉網這幾個月的實施過程中,三大運營商為了爭奪用戶也使盡了渾身解數,但卻有不少用戶高呼攜號轉網「難於上天」,運營商們也委屈的表示「我們更難」!
  • 攜號轉網後歸屬顯示原運營商,被「忽悠」了?
    小貼士稱,攜號轉網後的號碼話費充值渠道將會受限,用戶需全面了解再做決定。  據介紹,用戶可在運營商各種官方渠道充值,如果在第三方話費充值平臺充值,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只有微信和支付寶進行了攜號轉網改造,能判斷用戶歸屬運營商並正確充值,其他第三方APP目前暫不支持攜轉用戶充值。
  • 攜號轉網全面開啟後!全國已有940萬人辦理:中國移動竟成最大贏家
    【7月10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攜號轉網業務已經在全國開啟有一段時間了,相信也是有不少網友辦理了攜號轉網業務,而近日,工信部也是再次公布了攜號轉網相關的數據,根據通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攜號轉網服務總體依舊平穩運行,申請服務的用戶量也在不斷地上升,截止至發稿前,全國已有940萬人次辦理了
  • 攜號轉網難在何處?
    文 方正宇攜號轉網,曾被認為是推動國內電信業務充分競爭的重要舉措,無數用戶期待此舉能帶來「提速降費」的實惠。不過北京消協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有七成受訪者在辦理「攜號轉網」的過程中曾遇到過困難和阻礙。簡單一點說,用戶想跟原來的電信運營商「離婚」還真不容易,遇到的麻煩往往比「冷靜期」還要複雜。
  • 攜號轉網何時終結「人為障礙」?
    評論員觀察北京市消協近日發布攜號轉網服務調查報告,七成受訪者表示,在辦理攜號轉網的過程中遭遇過困難和阻礙,有的消費者甚至不得不因此放棄攜號轉網。距離2019年11月27日攜號轉網正式在全國提供服務,已經過去了一年的時間。
  • 消費者反映辦理「攜號轉網」遭「絆腳石」 三大運營商回應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記者梁爽)2019年12月1日,《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正式施行,用戶可以在保持號碼不變的情況下變更籤約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如今「攜號轉網」施行已滿一年,消費者對於這項便民服務是否滿意?近日,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消費者在「攜號轉網」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對各運營商提供的服務也表示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