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劇,給你永不劇荒的體驗丨布袋戲

2021-02-16 TKeleven

作者丨假如夢囈

赦天琴箕丨有情的也罷,無情的也好。情天已老,霜冷殘裘,願天下眷侶,不成其好。

「餘少能視鬼,嘗於雪夜野寺逢一提傀儡翁,鶴髮襤褸,唯持一木偶製作極精,宛如嬌女,繪珠淚盈睫,惹人見憐。 

時雲彤雪狂,二人比肩向火,翁自述曰:少時好觀牽絲戲,耽於盤鈴傀儡之技,既年長,其志愈堅,遂以此為業,以物象人自得其樂。奈何漂泊終生,居無所行無侶,所伴唯一傀儡木偶。

翁且言且泣,餘溫言釋之,懇其奏盤鈴樂,作牽絲傀儡戲,演劇於三尺紅綿之上,度曲咿嚶,木偶顧盼神飛,雖妝繪悲容而婉媚絕倫。」

——《牽絲戲》

「牽絲戲」,好像已經離我們很遠了。然而事實真就如此麼?這些古老的技藝是否果真在慢慢消失?其實不然。

 

近來京戲有位女老生王佩瑜,一直在致力於用現代手段推動京劇的宣傳。事實上,「牽絲戲」在臺灣有著更早、更完美地與現代技術結合的方式——

東離劍遊紀

布袋戲,是把傀儡託在掌上搬演,所以在臺灣,布袋戲又叫做「掌中戲」。臺灣的布袋戲是由福建漳州、泉州、潮州一帶隨著移民來的,在此基礎上,臺灣布袋戲不斷推陳出新,發展出了自己的諸多特色。

族譜

臺灣霹靂布袋戲曾經作為一門傳統技藝登上過北京衛視《傳承者》的舞臺,作為唯一一門擁有許多粉絲在現場的傳統技藝,布袋戲可謂一枝獨秀。出現這種現象,與臺灣布袋戲傳人獨到的眼光和經歷有著極大關係。

上個世紀50年代時,布袋戲也因為受到了現代技術的衝擊,而產生了不可避免的頹勢。1963年,老藝人黃海岱之子黃俊雄的真五洲木偶劇團,以現代先進的聲光電技術,運用於臺灣布袋戲的舞臺上。

史豔文丨回憶迷惘殺戮多,往事情仇待如何。絹寫黑詩無限恨,夙興夜寐枉徒勞。

黃俊雄首先將《雲州大儒俠史豔文》搬上電視螢屏,引起轟動。

史豔文的成功到了什麼程度?當時在臺灣臺視頻道連演583集,創下97%的高收視率。之後因為「妨害農工正常作息」的神奇理由被禁播。

時至今日,如今的臺灣布袋戲仍舊由黃家一家獨大,如今臺灣發展最好的幾家布袋戲產業也大多是由黃俊雄的兒子們創辦的。

素還真丨半神半聖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賢,腦中真書藏萬卷,掌握文武半邊天。

黃俊雄的長子「十車書」黃強華和次子「八音才子」黃文擇創辦了霹靂布袋戲,分別擔任霹靂傳媒的董事長和副董事長,同時由兩人分別負責編劇統籌和口白。

從1984年創辦至今,霹靂布袋戲無論從資金商業方面,還是內容人物方面,都已經成為了布袋戲無可爭議的行業巨頭。

一頁書丨世事如棋,乾坤莫測,笑盡英雄啊!

霹靂布袋戲,因由從1984年創立的《霹靂城》開始,每一部戲都由「霹靂」開頭而得名。

霹靂最為人所熟知的故事,是1988年開始播出的《霹靂金光》為伊始,劇情以霹靂三大主角清香白蓮素還真、百世經綸一頁書、刀狂劍痴葉小釵作為主線而衍生發展的天下武林神魔故事。(相信我,在素還真叫清香白蓮的時候,白蓮花還沒有高潔以外的某種意思)

原無鄉

霹靂的劇情發展至今已臨近30周年,播出的劇集已經有3000餘集。

整個故事的主線雖然不斷穿插進各種劇情,但整體的世界觀始終保持不變,這也讓霹靂布袋戲成了迄今為止連載時間最長、集數最多的電視劇之一。

凜雪鴉丨幽夜匿形不謂隱,明光伏影是迷觀。虛實由來如一紙,誰識幻中吾真顏。

霹靂而今不僅專注於傳統的連載劇集,更是向「偶動漫」的方向發展,自製過電影公映,2016年更是和虛淵玄合作,推出了日漫《東離劍遊記》

由於霹靂布袋戲的劇集時長過長,是以如果想要一窺霹靂如今的操偶和技術水準,從老虛的動漫來入坑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俏如來丨紅塵輪迴眾生顧,因果循環有定數,放下屠刀雖成佛,願墜三途滅千魔。

借用一位知友的比喻,如果說霹靂布袋戲像是美漫,財大氣粗、有著成熟的工業形態,那麼金光就像是一部熱血民工番

窮是窮了點,也自有他的好看。

史豔文

出於黃氏父子在藝術道路上的分歧,黃俊雄收回了「金光」的版權,一直也有在堅持做著自己的金光系列。

從黃俊雄的幼子,「大俠」黃立綱開始接手,金光系列真正開始推陳出新,為觀眾所熟知。新金光布袋戲系列是金光目前的主要系列,正在熱播中,由2009年《黑白龍狼傳》至2017年的《金光御九界之魆妖紀》,至今也有200多集了。

黑白郎君丨黑夜穿梭幽靈影,白色骷髏形似馬;郎喚南宮名帶恨,君揚怒眉殺天下。

相比於擁有成熟產業鏈、正在多面開花的霹靂而言,金光無論從硬體上的財力還是從宣傳上的實力,都比霹靂晚起步了很久,自然也從客觀上落後了不少。

所以在霹靂如今愈發精緻、愈發符合大眾審美的偶,日益精良炫酷的特效,甚至和大陸越來越多的合作下,金光能夠開闢出一片不小的市場,也不可謂不用心。

欲星移

新金光系列雖然也算是重啟了金光的新劇情,但從世界觀上來說,卻是承接了黃俊雄布袋戲的舊有世界觀。

上文提過史豔文曾經的影響力,而新金光開篇的一大重點就是把糾葛了四十年的史豔文和藏鏡人身份之謎解開了,這點吸引了不少老戲迷回歸,而情節的緊湊和日益精良的製作也吸引了不少新人開始關注。


葉小釵丨愛落紅塵心已死,持刀抱劍了一生。封情孤走天涯路,淚已成冰為劍痴。

無論金光還是霹靂,布袋戲的敘述方式都像是一部型網遊的腳本,初入江湖,展現在你眼前的是世界觀,是故事裡各種傳聞各種門派勢力,隨著故事的進展各類陰謀爭鬥浮出水面。

我們會隨著故事同時看到兩到三條故事線,就好像同時接到了幾個任務,要根據不同的線索進行到下一步,或快或慢,甚至有些故事會貫穿幾部劇,伏筆埋了三四十集以後才會讓你恍然大悟。

而根據劇情的進展,如同遊戲裡升級到一定等級會出現新地圖或是開新門派一樣,一些一開始只存在於傳說的勢力和地域也會一一開啟,讓這個故事更豐富多彩的繼續下去。

千雪孤鳴

而無論是霹靂還是金光,抑或是臺灣其他的布袋戲,都有著一些共同的吸引觀眾的看點。

黃立綱配音中

閩南語配音、一人口白,是臺灣布袋戲的一大特色。不論男女老少或是旁白,布袋戲的口白都由一人完成,還能明確分辨出人與人之間的不同。

霹靂布袋戲由黃文擇配音多年,特色鮮明,更接近於老派的古香古色的閩南語發音,黃文擇的口白是眾多布袋戲「道友」心中的至高經典。

金光布袋戲由黃立綱進行配音,更加年輕的音色和年輕的觀念,都讓金光與霹靂各成一派,金光的口白洋溢著朝氣,黑白郎君經典放浪的笑的確也嚇到過不少人【。】

口白是布袋戲的一大特色,但也是阻礙布袋戲被更多人所熟知並接受的門檻。金光的口白如今本身就更加接近於普通話的發音,霹靂更是已經出了多部國語多人配音版的作品,在優酷和B站推出。

閩南語與普通話的配音孰優孰劣無法對比,對傳統技藝的傳承而言,閩南語的口白已經深入人心,而普通話配音的出現,則是為了吸引更多受眾,客觀而言,也是布袋戲的一種革新。

葉小釵

如果說普通話配音是布袋戲對市場的妥協,那麼詩號則絕對是布袋戲保持傳統時所擁有的一大優勢。

我們在每一張人物海報下所配的詩句就是每一位人物專屬的詩號,無論是霹靂還是金光,乃至衍生出的《東離劍遊記》,每一位主要人物在出場時都會念出其所獨屬的詩號。

詩號脫胎於布袋戲早期的戲曲形態,借鑑了元雜劇的出場詩。

角色初登場時以五言或七言對仗的四念白詩句,不但讓戲劇角色自報身份,讓觀眾容易了解外,其文言式的用字遣詞更常常代表了戲偶之角色、身份與性格。

隨著布袋戲的不斷發展,詩號的形式不再限定於五言或七言,但仍保留一定的對仗、平仄。

除卻剛剛提到的主要人物的詩號,許多人物的詩號也都自有一番特色。

墨傾池丨話九宸,揮袖風雲盡,江山何沉?隨逸興,負手乾坤定,蒼黃為輕。

 

丨倚箏天波觀浩渺,蒼音掀濤洗星辰。白虹貫日掃魔蕩,明玥當空照古今。

 

談無欲丨真神真聖亦真仙,通儒通道是通賢;腦中玄機用不盡,統轄文武半邊天。

 

欲星移丨觀星望鬥慣幽居,一片神鱗渡太虛。伯仲分時同綬冕,虹蜺過處盡疆輿。

 

藏鏡人丨踏烽火,折兵鋒,正邪無用;斬敵顱,殺魍魎,天地不容。

 

神蠱溫皇丨功名爵祿盡迷津,貝葉菩提不受塵。久住青山無白眼,巢禽穴獸四時馴。

操偶師工作中

武戲也算是布袋戲的一大特點,不同於動漫或真人拍攝,布袋戲的拍攝是由操偶師操縱著人偶完成一切動作,而布袋戲的一大特色就是武戲,這對操偶師也是一種錘鍊。

網中人

霽無瑕

不同於傳統手偶,如今的布袋戲偶每一隻都有十斤左右的重量,現今甚至有十到二十斤,拍攝武打場面就更困難,但同樣的在畫面上也有了更好的效果。

俏如來

素還真

萬朔夜&聆秋露

布袋戲的另一特色也就是他的原創音樂,在布袋戲還沒有原創音樂的時代大部分的音樂都是使用的一些影視作品配樂甚至是遊戲和動漫,但在逐步發展出完整的製作流程後原創配樂也成了布袋戲的特色,一時之間為古風音樂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甚至如今在內地的很多節目裡,都能聽到對布袋戲的「引用」。

布袋戲的配樂更是為每個主要人物都配備了獨特的個人配樂甚至主打歌曲,讓觀眾聽到配樂便能聽出是哪位人物要出場,這也是詩號的一種延伸。

默蒼離

作為一種稱得上古老的技藝,布袋戲的種種很難用一篇推送的篇幅說盡。

正如陳道明老師在傳承者最後說的,聲光電沒有罪,我們說的是傳承,如果沒有這些手段,可能這些木偶還在某個角落裡自娛自樂。

布袋戲作為一種由傳統戲劇演變發展而來的創新產物,雖然仍舊是小眾文化,或許有很多人還不能接受,但如果你對這樣的形式並不排斥,也可以試著去觀賞。

殤不患

TK給大家分享了一些內容,如果這些粗淺的介紹讓你對布袋戲有了一絲好奇,TK不希望你走彎路,畢竟布袋戲的確是太龐大了。

金光布袋戲:由於劇集相對較短,追求劇情完整性的話,從《黑白龍狼傳》看起便可,追求劇情的精彩好看,則首推《決戰時刻》。

霹靂布袋戲:想看劇情從《霹靂劍蹤》看起不容易迷茫,想看比較精緻的偶從《刀龍傳說》看起即可,不適應閩南語的話,可以考慮從《梟皇論戰》開始,自那往後都有國語配音版。當然,從《東離劍遊紀》開始也可。

(均可在愛奇藝、B站搜索)

後臺回復布袋戲,即可獲取精選部分布袋戲配樂

圖片:網絡&廢柴子&ging

相關焦點

  • 霹靂布袋戲老劇太渣看不慣,看新作刀說異數,如何拯救你的眼睛!
    霹靂布袋戲歷經三十年,推出了2千多部優秀的劇集,目前的動漫化吸引了很多年輕的二次元粉絲入坑。但是大部分剛剛入坑的道友在補老劇的時候,往往看不慣其比較粗糙的畫面,但是又不願意錯過經典的劇情和人物,怎麼辦?這期,我們就聊一下,霹靂布袋戲老劇太渣看不慣,看新作刀說異數,如何拯救你的眼睛!
  • 影片推薦,讓你永不劇荒
    講述的是七位少年在夏天將會體驗七種不同的職業,體驗不同職業中的酸甜苦辣,在體驗中收穫快樂和成長。觀看方式:愛奇藝這句我分享的原因是因為最近好多的人似乎都有容貌焦慮,連長得超級漂亮的人都在給自己臉上的部位挑刺,當你看完這一段話,你是不是就好多了
  • 霹靂布袋戲:老劇時期的女偶有多好看呢
    大家好,小戲我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布袋戲愛好者,16年入坑的霹靂布袋戲。每次都會驚嘆於霹靂的劇情,以及演繹自如於真人無異的木偶,更會為編劇的才華所折服。霹靂布袋戲發展至今,除了劇情特效和畫面都有了質的飛躍,每尊偶也是精緻而各有特色,顏值很高,像小戲我最愛的快雪時晴霽無瑕,清麗出塵,仿若雪中精靈的化身。
  • 聚光燈 | 你可能聽說過臺灣布袋戲,但你知道風靡全球的「霹靂布袋戲」怎麼玩兒嗎?
    去臺灣餐廳吃飯的時候,你有沒有見過一種偶人戲?
  • 日本木偶劇和中國布袋戲到底有啥不一樣—從東離劍遊紀說起
    其實,一開始讓編編去看布袋戲,編編是拒絕的。為了大家能更加科學地追番,今天編編就在這裡科普一下,日本的木偶劇,以及中國的布袋戲的始末吧。日本——人形淨琉璃能和中國的布袋戲類比的東西,便是日本的人形淨琉璃(にんぎょうじょうるり)了。
  • 布袋戲小安利
    布袋木偶戲的表演,主要是用手指活動來操作的,所以又被稱為"掌中戲"。布袋戲搬上銀幕後人們給布袋偶增加了一些小機關使表演更真實因為布袋戲是邊拍邊播,所以在一個戲棚裡,會同時有好幾場戲一起拍攝,當出演角色有衝突時,會用上該角色的副偶。一般以角色初次出場用偶為主偶,替身用偶為副偶。
  • 非遺布袋戲:傳承與創新之路如何走?看霹靂布袋戲的成功轉型
    在福建、臺灣兩地,有一種獨特的戲劇文化,那就是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掌中戲。 歷史起源 一般認為,布袋戲起源於明末清初的傀儡戲,後來泉州將傀儡戲融合本地南音、梨園戲等藝術,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布袋戲。
  • 金光啟示錄 進入臺灣布袋戲魔幻世界
    作者做了層層的訪查與整理,以自己獨特的跨時空觀點與活潑如說書人的劇本寫法,將布袋戲的淵源、脈絡以及種種為人不知的典故,一一理出,並發現其與當代臺灣藝術界的創作淵源有所接連,而藝術即生命的體驗,臺灣人便是活在變動的歷史背景下、混血的多元文化中、拼裝、變體、錯亂、錯亂中再生的狀態裡,人生如戲,臺灣人的一生,如同一出出金光戲的上演,由此演繹而出,屬於臺灣人的「金光藝術」。
  • 兩岸布袋戲發展史:霹靂布袋戲如何打破次元壁,成功文化輸出?
    在福建、臺灣兩地,有一種獨特的戲劇文化,那就是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掌中戲。歷史起源一般認為,布袋戲起源於明末清初的傀儡戲,後來泉州將傀儡戲融合本地南音、梨園戲等藝術,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布袋戲。泉州被認為是布袋戲的起源地,所謂布袋戲,簡單來講,就是人為操控的一種小型人偶,將木頭雕刻成人頭、四肢,中間軀體部分中空,以便於人手伸進去操控,這需要一雙靈活的手。早期的布袋戲由一個木偶與簡易的服裝道具組成,表演者只需要拿著個布袋裝著,挑個擔子就可以大街小巷地串走,因而得名「布袋戲」。
  • 來自臺灣的金光布袋戲,燃爆你的武俠青春
    ↓↓《墨邪錄》片頭《戰殤》 (清晰度差些) 口白要看布袋戲,一定要先了解口白,也就是配音。金光布袋戲的口白只有閩南語,剛開始可能不太習慣,但聽久了會發現非常有韻味。但這不是重點,當女性角色出來的時候,你會驚呼:天!這時什麼鬼!怎麼是個男人學的女聲!半像不像的,聽起來也太奇怪了。
  • 你怎麼看虛淵玄來拍霹靂布袋戲?
    黃亮勛進一步解釋,表示布袋戲對於日本市場來說,是一種完全陌生的劇種。雖然日本有所謂的「人形劇」,不過兩者在本質上與文化上是完全不同的。「過去幾年日本推出的動畫內容,製作的題材大多是以現有的輕小說、漫畫為主的內容來發展,或是一些已經累積有大量觀眾群的續作,這些內容他們很容易評估成功的機率高低,很少有全新的原創故事。」黃亮勛說明,以布袋戲這種全新的媒材、全新的故事,這種新市場的開拓有太多的未知數,要說服他們去願意冒險其實需要花費相當的精力。
  • 霹靂布袋戲這個「寶藏劇」的開採方法
    俗話說「一入霹靂是深似海,從此安利成日常」,0202年了還有人沒聽說過霹靂布袋劇嘛?它,風靡30多年,引得無數兒女盡開言;它,至今已經出品3000多集劇情,被譽為「史上最難追的劇」(保守估計看完3年);它就是無數道友們的心頭好——霹靂布袋戲。
  • 直男演耽美劇是怎樣一種體驗
    作為直男參演耽美劇究竟是一種什麼體驗呢?最近,黃禮格在參加騰訊視頻獨家播出的明星伴遊真人秀《驚喜旅程》時,接受了記者的獨家專訪。參加當期《驚喜旅程》的藝人,除了黃禮格,還有歌手劉維、男模陳子由,三男同時出現在五光十色的曼谷也是滿屏基情。曼谷對於黃禮格來說,已經不是初次駕到,在做《類似愛情》宣傳時,他就已經來過。
  • 霹靂布袋戲與B站合作《天生我才怎麼用》!道友們快追劇啊!
    霹靂布袋戲是一部以各種木偶為主角的偶動漫,迄今為止已經發展了三十一個年頭了,到2019年的《霹靂靖玄錄下闋》已經是第七十四部了,播出超過兩千多集。每次想到這裡,我就想起來自己入坑兩年,才看了不到十部,不禁發出質問:到底什麼時候能看完霹靂啊!霹靂實在是太長了。我還是個萌新寶寶呢。
  • 《慶餘年》大結局了,我劇荒了!
    但是好劇總是會特別快就看完,近日,《慶餘年》大結局了,估計不少人又要大喊劇荒了。問對當今生活在晝夜界限模糊,燈紅酒綠,日常爆肝氪金996的都市男女來說,什麼最難忍受?莫過於死亡四連:貧窮、單身、肥且無法抗拒深夜的美食。但是,還有一則讓萬千都市麗人們男默女淚隱秘的痛:劇荒。
  • 宅家看動漫:《東離劍遊紀》由布袋戲帶來的新鮮畫面體驗
    《Thunderbolt Fantasy 東離劍遊紀》是一部由Thunderbolt Fantasy Project製作,臺灣和日本雙方合作的奇幻武俠布袋戲偶動畫電視劇作品。 《東離劍遊紀》是布袋戲此一傳統藝術首次進行臺灣及日本跨界合作的作品。
  • 劇荒了!TVB劇迷們都在等這兩部劇:「大醬園」和「黃金有罪」
    然後,魔姐劇荒了,看點啥?實在看不下雲《多功能老婆》了,正在播出的《過街英雄》沒有點開,被陣容嚇呆了,雖然說前兩個月的《金宵大廈》陣容一般,但劇情強大呀!
  • 美劇迷你劇推薦2018 好看的美國迷你劇送給劇荒的你
    美劇迷你劇推薦2018 好看的美國迷你劇送給劇荒的你時間:2018-07-12 11: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美劇迷你劇推薦2018 好看的美國迷你劇送給劇荒的你 之前一直喜歡BBC出品的英劇迷你劇,那麼今天來整理5部相當 的美劇迷你劇!並且都是HBO出品。
  • 暑假劇荒給你推薦幾部間諜懸疑劇吧
    什麼是間諜劇懸疑劇,間諜劇就是包含間諜及地下秘密活動為主題的一種大型電視連續劇,以臥底、特務、情報交換、懸疑、愛情、暴力刑訊來推進故事發展的一種不同類型的電視劇。在這個高考結束暑假到來的時候,疫情原因不能到處走,只能待到家裡,現在的你是不是劇荒呢?
  • 動漫圓桌會:為何霹靂布袋戲越做越火,金光布袋戲卻有所不及
    霹靂布袋戲的火以及金光布袋戲的好口碑,相信大家是認同的。所以首先我們確定一個前提,那就是霹靂布袋戲的目前的劇情以及武戲方面,和老劇相比是處於不斷下滑的情況的。新出的霹靂魔封我還沒來得及看,只從最近幾部的情況和道友們的反饋我們不難得出這個結論。而金光布袋戲不管是從劇情還是武戲方面,都是非常不錯的。看過兩家布袋戲的道友應該認同這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