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羅光祥:四十三載的村小堅守

2021-01-18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四十三載的村小堅守

  ——記江西贛州南康區橫寨鄉紅衛教學點教師羅光祥

  紅衛教學點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橫寨鄉最偏遠的寨坑村,羅光祥從參加工作起就一直在這所學校,一晃就是43年。

  學校交通不便,從鎮上的集市出發,開車到學校需要走半個多小時的山路。學校最初有5名教師、4個年級100多名學生。隨著村裡的孩子被外出務工的父母帶離家鄉,以及撤點並校的推進,學生越來越少。老師們退休的退休,調走的調走,羅光祥卻依然留在這裡。

  「只要一看學生的字寫得漂亮,就知道是羅老師教出來的。」橫寨中心小學副校長李志強告訴記者,每年羅光祥教的學生的成績在全鄉都名列前茅,而且他教的學生綜合素質高,尤其是字寫得特別好。

  從農家小院到設施完善的村級小學

  以前的紅衛教學點與其說是一所小學,倒更像是一個農家小院。學校只有一間教室和一間辦公室,地面沒有硬化,到處塵土飛揚;沒有電,上級配置的各類先進教學設備用不上。學校沒有圍牆,操場外是兩米多高的高坎,課間活動時羅光祥必須站在操場邊守著學生,以免學生一不小心掉下高坎……

  羅光祥四處奔波才有了現在全新的校園:硬化了地面,讓孩子們再怎麼玩樂也不會變成「泥猴子」;拉來了電線,在教室安裝上電燈、吊扇,使教室變得寬敞明亮。

  如今,紅衛教學點已經成為橫寨鄉設施完善的村級小學,學校設施更完善了,安全有保障了,孩子們學得更安心。

  農村學校條件有限,資源相對缺乏。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學習,羅光祥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們共同製作教具。講一年級語文課文《烏鴉喝水》時,他找來個酒瓶裝上半瓶有色水,並撿來些石子,讓學生們先看放石子前水位在哪裡,再放進石子觀察水位的變化。這樣的教學既形象又生動,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農村學校也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置身大自然,羅光祥帶領學生們在生活中學習。春季,他和孩子們一起觀察自然的變化,花的形狀、顏色、氣味,樹木的枝條、葉子和小動物;秋季,他還會組織孩子們到果園參觀,為他們講解臍橙生長的知識;梅雨季節,他又會帶領孩子們參觀學校附近的小水電站,了解發電過程,同時普及正確用電、防止溺水等安全知識。

  泥濘路上的日日相送

  在庫區移民之前,與紅衛教學點隔水相望的兩個村小組裡的學生,上學放學都要經過水庫。水庫邊上是崎嶇不平的羊腸小道,離水面有一二十米高,一不小心掉下去就有生命危險,羅光祥每天都會護送學生們回家。

  學生郭蘭香仍記得20多年前羅光祥送他們放學的情形:天黑了,還下著雨,羅光祥和孩子們在泥濘崎嶇的山路中前行,一路上攙扶這個、提醒那個,一刻不敢放鬆。為了不讓學生們淋雨,羅光祥用身體護著他們,自己卻被淋得溼透。在最難走的地方,他有時還要把學生抱過去、背過去。而每次把孩子們送回家,天都已經黑了,羅光祥又是摸著黑深一腳、淺一腳地趕回家。

  學校沒有水,學生常用髒手拿東西吃,容易生病,羅光祥就每天從家裡帶些水給學生們洗手。以前村子裡經常有學生因為家庭困難無法上學,每到開學,他都要給學生墊付不少學雜費。村裡沒有商店,學生們買文具用品很困難,他就自己去十多裡外的集市上買回來,分給學生們用……43年來,類似的事情數不勝數。

  「我退休了還有我兒子」

  43年間,羅光祥曾有許多機會離開大山,到條件更好的學校工作,但山區孩子求知的眼神和村民們的挽留讓他選擇留在這裡的講臺上。2006年,中心小學準備調他去鄉裡最大的村小——寨坑小學當校長,這所學校不僅離縣城近,而且辦學條件也是鄉裡最好的,可羅光祥卻主動拒絕了。「我離開了沒有年輕人願意來,這個點就有可能被撤掉,孩子們上學就要走十幾裡路去另外的學校了,他們才多大啊,這對他們來說太艱難了。」羅光祥說。

  過去的幾年間,常常有人問羅光祥,他退休以後學校怎麼辦,每一次,他都堅定地回答:「只要這裡還有孩子,我就留在這裡教書。就算我退休了,我還會讓我的兒子來。」

  轉眼間,小羅老師在這所學校一年了,他也像羅光祥一樣認真地做著每一樣事情。羅光祥說:「我最開心的是兒子能夠來到這所學校,接過我的教鞭,孩子們就可以在這個學校繼續讀書了。」

編輯:

相關焦點

  • 四十三載的村小堅守 記江西橫寨鄉紅衛教學點教師羅光祥
    四十三載的村小堅守——記江西贛州南康區橫寨鄉紅衛教學點教師羅光祥【教師畫像】紅衛教學點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橫寨鄉最偏遠的寨坑村,羅光祥從參加工作起就一直在這所學校,一晃就是43年。學校最初有5名教師、4個年級100多名學生。隨著村裡的孩子被外出務工的父母帶離家鄉,以及撤點並校的推進,學生越來越少。老師們退休的退休,調走的調走,羅光祥卻依然留在這裡。「只要一看學生的字寫得漂亮,就知道是羅老師教出來的。」橫寨中心小學副校長李志強告訴記者,每年羅光祥教的學生的成績在全鄉都名列前茅,而且他教的學生綜合素質高,尤其是字寫得特別好。
  • 贛州教師羅光祥:「37年來學校就是我的另一個家」[圖]
    羅光祥  37年,他默默堅守在鄉村教育一線,彰顯著無私奉獻、甘為人梯的精神品格;37年,他把一批又一批的鄉村孩子送進好的學校,為他們開鑿出通往夢想的天路。他叫羅光祥,是贛州市南康區橫寨鄉寨坑小學紅衛教學點唯一的教師。
  • 安全飛行四十三載 功勳飛行員吳耀種教員光榮退休
    安全飛行四十三載,吳耀種同志總飛行時間29526小時,總操作起落5264架次,先後獲得由民航局授予的「安全飛行銀質獎章、金質獎章」、「安全飛行功勳獎章」以及「功勳飛行員」榮譽稱號。2020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還被民航深圳監管局授予為「特區民航建設奮鬥標兵」,以彰先進。
  • 廣西柳州:女教師33年堅守託起村裡娃的求知夢
    學生中4人是留守兒童,譚秋用老師、廚師一肩挑,亦師亦母,不離不棄地堅守。隨後,柳南區將洛滿鎮村小和教學點納入集團化辦學體系。 今年秋季學期起,譚秋用迎來一名新同事,學生也從6人增加至19人。近年來,雖然師生人數不多,但是學校的硬體設施不斷改善。山裡娃學習非常用功,各科成績優異,譚秋用也幹勁十足。 「教育扶貧讓教學條件有了質的改變,這裡本來就是我的家鄉,我願意留在山裡,奉獻我的一切。」譚秋用說。
  • 39載堅守教育初心 鄉村教師支月英故事登上大銀幕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員、教育廳總督學曹伴好等領導出席首映禮。北師大新教師代表、公費師範生和新生代表以及影片主創參加首映禮,共同觀看影片。電影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指導拍攝,根據曾獲「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模範教師」、央視「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的鄉村教師支月英的真實故事改編。
  • 鄉村教師朱尚傑:堅守鄉村教育35載
    他就是今年被省委宣傳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聯合評選為全省「最美鄉村教師」的安順經開區宋旗鎮張坪中學的朱尚傑老師。 眼前,朱尚傑老師正在利用模具現場演示光的折射現象,向課堂上的同學們講解其背後的原理。和一般中規中矩教學不同的是,朱老師還將物理名人的故事引入了課堂,讓同學們有興趣聽、有興趣學。一節課下來,同學們興致濃濃,意猶未盡。
  • 紮根村小27年,一名留守英語教師的「雙師」實驗
    出生在偏遠苗寨,李必春幼年經歷坎坷,通過社會捐助完成學業,並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考進師範學校,想要幫助更多貧困學生接受教育的信念讓她選擇留在村小,也讓她成為了2016年「馬雲鄉村教師獎」獲得者之一。村小主動求變對於貴州少數民族地區來說,英語算是苗、漢之外的第三語言,沒有語言環境加上地處偏僻教育設施條件不完善,想要做到學以致用很難。來到壩場村的第一年,李必春就通過馬雲公益基金會的推薦申報了VIPKID鄉村公益英語課項目,一根網線、一塊屏幕背後,來自北美的英語老師成為了李必春的線上「搭檔」。
  • 初心難忘,美麗堅守——懷遠縣荊塗學校優秀教師陳英
    初心難忘,美麗堅守——懷遠縣荊塗學校優秀教師陳英陳英老師滿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使命感,把一份平凡的工作當作神聖的事業來做,教育教學精益求精,她先後獲得懷遠縣「優秀教師」「教學能手」「教壇新星」「信息技術教學應用名師」「優秀帶教教師」等光榮稱號,並在全縣中小學教學業務競賽中榮獲小學組一等獎
  • 一名山村教師的堅守
    羅田村小學曾是一個完小,學生多的時候有300多人,但是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村裡的孩子大多都跟隨著父母進城讀書了,近幾年學生越來越少,如今只剩下一名學生了。鄒永忠說:「雖然只有一個學生,我都要盡最大的努力為她傳授知識,使她打好基礎,去擁有更美好的未來。」樸實的話,詮釋紮根鄉村的師魂之愛。
  • 平凡堅守廿餘載 愛潤心田花自開
    平凡堅守廿餘載愛潤心田花自開——記海倫市第九中學小學部教師陳麗娜特約記者馬明超全媒體記者宋一楓  「要播撒陽光到別人心裡,首先自己心裡要有陽光。」「老師的工作其實就是一份良心活,需要的是責任和無私的愛。」
  • 為「零」堅守,為「責」前行
    此時他已在澴潭鎮堅守12天了。張校長在抗疫工作中演繹著許多讓人動容的故事。  「我最喜歡吃是泡麵」,他調侃地說  從阻擊新冠肺炎的戰役打響,封城、推遲開學、停課不停學的號令趕著趟兒傳來,他夜不能寐,時刻擔心著他他守護的澴潭學校和數千名師生。
  • 為愛堅守!協和醫院「愛心學校」成立十八載,白血病女孩考上大學...
    幸運的是,一群特殊「老師」為他們集結,將兒科病房變身愛心學校,以愛之名一路守護十八載。協和醫院「愛心學校」作為全國第一所專為血液病兒童設立的公益學校,18年來,從最初幾名醫務志願者,到如今已超過1.6萬名社會志願者擔任義務教師,為4萬名患兒送去知識與歡樂。
  • 優秀鄉村教師——趙靜: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用心堅守教育一線
    鄉村教師是發展鄉村教育的基礎支撐,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他們把自己的大好青春年華,統統奉獻給了鄉村教育事業,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數十年如一日,用心堅守教育一線。
  • 「我願化作一棵小樹,為孩子們擋風遮雨」——山村教師的三十載堅持...
    新華網南寧3月19日新媒體專電 題:「我願化作一棵小樹,為孩子們擋風遮雨」——山村教師的三十載堅持與守望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鍾泉盛  三月的大廣村依舊春寒料峭,李秀平裹著薄夾克,左手微微蜷曲,略顯吃力地拖著左腿,在教室裡來回踱步,指導學生臨摹字帖。
  • ...學校華麗變身:駐村工作隊「知識扶貧」打造多媒體課堂、空中教室
    郴州市宜章縣關溪鄉東源小學,37歲的王國志曾是這裡唯一的教師,身兼數職,既是語文老師,又是數學老師,還是音樂老師和體育老師,平時帶著8名學生在村小上課。2018年,湖南中煙扶貧工作隊進駐東源村,工作隊認為,擺脫貧困需要智慧,發展教育是擺脫窮困的重要途徑。如何發展教育?
  • 息縣法院駐村第一書記餘波:堅守在田間地壟的「一千零一夜」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曹傑)「你們的付出贏得了群眾的認可」,這是息縣縣委書記金平在5月14日深入息縣曹黃林鎮李店村檢查指導脫貧攻堅工作時,對息縣人民法院駐李店村駐村第一書記餘波的讚揚。座談中,金平對李店村脫貧攻堅工作給予積極評價,對息縣法院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做出的努力及駐村第一書記堅守崗位、奮戰抗「疫」一線的工作態度予以肯定。2017年10月份,餘波受息縣法院黨組選派,到息縣曹黃林鎮李店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 平湖新倉中學優秀教師曹麗英,三十整載桃李夢,願作春泥沃鄉野
    教師的使命就是要引領、陪伴每個生命成長。——題記三十載紮根鄉村教育土壤,默默耕耘——人淡如菊,志堅如鋼二十四載潛心班主任工作,嘔心瀝血——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她在領導眼裡是一個「服從大局、任勞任怨、經驗豐富的好教師」,她在同事眼裡是一個「坦誠熱情、業務精湛、獨具魅力的好大姐」,她在學生眼裡是一個「可親可敬、溫暖貼心、以德服人的好老師」。
  • 堅守「最後一崗」的「準媽媽」 ——記喜德縣沙馬拉達鄉馬布村駐村...
    吉克日鐵看到自家房頂漏雨的問題已解決後,紅著臉對已經懷孕8個月的駐村第一書記黃貴連一個勁的道謝。黃貴連,喜德縣沙馬拉達鄉馬布村駐村第一書記,這是她第二次重披脫貧攻堅戰袍。2020年2月,黃貴連從甘孜州鄉城縣青麥鄉巴麥村駐村幫扶滿兩年後,調到喜德縣農村電影放映中心工作,因工作需要,她來到喜德縣沙馬拉達鄉馬布村,再次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 西安國營老商場「倚老賣老」 64載堅守歲月待客來
    黨田野 攝中新網西安12月6日電 題:西安國營老商場「倚老賣老」64載堅守歲月待客來作者 黨田野 張一辰掀開厚重的棉門帘,64歲的姚芳像往常一樣走進鹹寧路百貨商場。然而,商場卻沒有發生太大變化,老式玻璃櫃檯和水磨石地板依舊光亮,售貨員手邊的算盤和頭頂的吊扇也訴說著歲月中的堅守。圖為百貨商場裡的售貨員。 黨田野 攝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日益加劇,西安傳統百貨業受到不小衝擊,大洋百貨、民生百貨等老牌百貨紛紛關門歇業,鹹寧路百貨商場也面臨如何「轉型升級」的難題。
  • 中國援柬志願者教師和在柬留學生堅守柬埔寨——
    這對百餘名中國援柬志願者教師和在柬留學生的工作和學習產生了影響。他們對經濟日報記者表示,儘管有些擔心,但中國駐柬使館和老師們對他們的關心,以及中國援柬物資、抗疫專家組的到來,給他們吃下了「定心丸」。同時,他們也在這次疫情中得到了成長。 這些留學生正在上大三,很多志願者教師也剛大學畢業。面對疫情,他們也不免感到擔心、害怕,也並非沒有考慮過回國,然而最終,他們選擇了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