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載的村小堅守 記江西橫寨鄉紅衛教學點教師羅光祥

2021-01-18 中國日報網

四十三載的村小堅守

——記江西贛州南康區橫寨鄉紅衛教學點教師羅光祥

【教師畫像】

紅衛教學點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橫寨鄉最偏遠的寨坑村,羅光祥從參加工作起就一直在這所學校,一晃就是43年。

學校交通不便,從鎮上的集市出發,開車到學校需要走半個多小時的山路。學校最初有5名教師、4個年級100多名學生。隨著村裡的孩子被外出務工的父母帶離家鄉,以及撤點並校的推進,學生越來越少。老師們退休的退休,調走的調走,羅光祥卻依然留在這裡。

「只要一看學生的字寫得漂亮,就知道是羅老師教出來的。」橫寨中心小學副校長李志強告訴記者,每年羅光祥教的學生的成績在全鄉都名列前茅,而且他教的學生綜合素質高,尤其是字寫得特別好。

從農家小院到設施完善的村級小學

以前的紅衛教學點與其說是一所小學,倒更像是一個農家小院。學校只有一間教室和一間辦公室,地面沒有硬化,到處塵土飛揚;沒有電,上級配置的各類先進教學設備用不上。學校沒有圍牆,操場外是兩米多高的高坎,課間活動時羅光祥必須站在操場邊守著學生,以免學生一不小心掉下高坎……

羅光祥四處奔波才有了現在全新的校園:硬化了地面,讓孩子們再怎麼玩樂也不會變成「泥猴子」;拉來了電線,在教室安裝上電燈、吊扇,使教室變得寬敞明亮。

如今,紅衛教學點已經成為橫寨鄉設施完善的村級小學,學校設施更完善了,安全有保障了,孩子們學得更安心。

農村學校條件有限,資源相對缺乏。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學習,羅光祥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們共同製作教具。講一年級語文課文《烏鴉喝水》時,他找來個酒瓶裝上半瓶有色水,並撿來些石子,讓學生們先看放石子前水位在哪裡,再放進石子觀察水位的變化。這樣的教學既形象又生動,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農村學校也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置身大自然,羅光祥帶領學生們在生活中學習。春季,他和孩子們一起觀察自然的變化,花的形狀、顏色、氣味,樹木的枝條、葉子和小動物;秋季,他還會組織孩子們到果園參觀,為他們講解臍橙生長的知識;梅雨季節,他又會帶領孩子們參觀學校附近的小水電站,了解發電過程,同時普及正確用電、防止溺水等安全知識。

泥濘路上的日日相送

在庫區移民之前,與紅衛教學點隔水相望的兩個村小組裡的學生,上學放學都要經過水庫。水庫邊上是崎嶇不平的羊腸小道,離水面有一二十米高,一不小心掉下去就有生命危險,羅光祥每天都會護送學生們回家。

學生郭蘭香仍記得20多年前羅光祥送他們放學的情形:天黑了,還下著雨,羅光祥和孩子們在泥濘崎嶇的山路中前行,一路上攙扶這個、提醒那個,一刻不敢放鬆。為了不讓學生們淋雨,羅光祥用身體護著他們,自己卻被淋得溼透。在最難走的地方,他有時還要把學生抱過去、背過去。而每次把孩子們送回家,天都已經黑了,羅光祥又是摸著黑深一腳、淺一腳地趕回家。

學校沒有水,學生常用髒手拿東西吃,容易生病,羅光祥就每天從家裡帶些水給學生們洗手。以前村子裡經常有學生因為家庭困難無法上學,每到開學,他都要給學生墊付不少學雜費。村裡沒有商店,學生們買文具用品很困難,他就自己去十多裡外的集市上買回來,分給學生們用……43年來,類似的事情數不勝數。

「我退休了還有我兒子」

43年間,羅光祥曾有許多機會離開大山,到條件更好的學校工作,但山區孩子求知的眼神和村民們的挽留讓他選擇留在這裡的講臺上。2006年,中心小學準備調他去鄉裡最大的村小——寨坑小學當校長,這所學校不僅離縣城近,而且辦學條件也是鄉裡最好的,可羅光祥卻主動拒絕了。「我離開了沒有年輕人願意來,這個點就有可能被撤掉,孩子們上學就要走十幾裡路去另外的學校了,他們才多大啊,這對他們來說太艱難了。」羅光祥說。

過去的幾年間,常常有人問羅光祥,他退休以後學校怎麼辦,每一次,他都堅定地回答:「只要這裡還有孩子,我就留在這裡教書。就算我退休了,我還會讓我的兒子來。」

轉眼間,小羅老師在這所學校一年了,他也像羅光祥一樣認真地做著每一樣事情。羅光祥說:「我最開心的是兒子能夠來到這所學校,接過我的教鞭,孩子們就可以在這個學校繼續讀書了。」

(本報通訊員 周金穎 本報記者 胡曉軍)

相關焦點

  • 教師羅光祥:四十三載的村小堅守
    四十三載的村小堅守  ——記江西贛州南康區橫寨鄉紅衛教學點教師羅光祥  紅衛教學點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橫寨鄉最偏遠的寨坑村,羅光祥從參加工作起就一直在這所學校,一晃就是43年。
  • 贛州教師羅光祥:「37年來學校就是我的另一個家」[圖]
    羅光祥  37年,他默默堅守在鄉村教育一線,彰顯著無私奉獻、甘為人梯的精神品格;37年,他把一批又一批的鄉村孩子送進好的學校,為他們開鑿出通往夢想的天路。他叫羅光祥,是贛州市南康區橫寨鄉寨坑小學紅衛教學點唯一的教師。
  • 39載堅守教育初心 鄉村教師支月英故事登上大銀幕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員、教育廳總督學曹伴好等領導出席首映禮。北師大新教師代表、公費師範生和新生代表以及影片主創參加首映禮,共同觀看影片。電影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指導拍攝,根據曾獲「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模範教師」、央視「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的鄉村教師支月英的真實故事改編。
  • 2019年金溪招聘教師擬錄用名單公示-江西教師招聘考試網-江西人事...
    【導讀】歡迎加入教師資格考試群:664592572教師招聘交流群:223187946,關注江西華圖官方微信(jxhuatu),新浪微博@江西華圖官方,了解更多資訊信息!   江西教師考試網同步江西華圖招聘信息:2019年金溪招聘教師擬錄用名單公示,報名時間:,請考生多加關注。更多關於2019教師,江西撫州,錄用公示,撫州教師招聘考試的內容,請關注(江西教師招聘考試頻道/江西人事考試網)!加入官方交流群(
  • 廣西柳州:女教師33年堅守託起村裡娃的求知夢
    33年來,譚秋用一直在洛滿鎮幾個偏遠山村教學點工作,其中北林教學點是她任教時間最長的地方。 這個教學點條件艱苦,隨著生源減少,教師人數也不斷下降。2018年,北林教學點只剩下譚秋用1名老師和6名二年級學生。學生中4人是留守兒童,譚秋用老師、廚師一肩挑,亦師亦母,不離不棄地堅守。隨後,柳南區將洛滿鎮村小和教學點納入集團化辦學體系。 今年秋季學期起,譚秋用迎來一名新同事,學生也從6人增加至19人。
  • 鬧村鄉觀《灰闌記》
    鬧村鄉觀《灰闌記》周莉莉 溫州越劇團一老友關公3號中午來信息,言老家鬧村鄉東北村有「送戲下鄉
  • 安全飛行四十三載 功勳飛行員吳耀種教員光榮退休
    圖:接機儀式-ZH9840航班合影留念  退休前的最後一次航前準備  12月14日早上七點,深圳航空航前準備室已是人聲鼎沸,好幾班機組正在做航前準備工作「我今天五點四十就起來了,坐六點的車來公司,機組餐廳吃了個早餐就上來了。」吳教員微笑著和前來送機的波音大隊領導們交流著。
  • 彰顯底色 聲聲入心|「紅衛朗讀者」主題系列活動啟動
    「紅衛朗讀者」主題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紅衛小學樂學樓3樓多媒體報告廳舉行。(領導嘉賓與參加節目表演的學生合影) 上午9點30分,活動正式開始,多位領導嘉賓、行業專家,以及紅衛小學各年級家長、學生代表到場觀摩。同時,千餘名家長還通過活動直播入口在場外進行在線收看。
  • 一名山村教師的堅守
    羅田村小學曾是一個完小,學生多的時候有300多人,但是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村裡的孩子大多都跟隨著父母進城讀書了,近幾年學生越來越少,如今只剩下一名學生了。鄒永忠說:「雖然只有一個學生,我都要盡最大的努力為她傳授知識,使她打好基礎,去擁有更美好的未來。」樸實的話,詮釋紮根鄉村的師魂之愛。
  • 江西臨川70名教師辭職,是單位清理尸位素餐,還是教師另謀高就?
    今天看到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江西省臨川區的一個小縣城與70名教師解聘。消息一出,便引發網友們爭相猜測。從臨川區官方的公告來看,這些教師離職的原因主要是:兩地分居對象已在外地安家創業教師工資收入低長期疏於教學照顧家庭和小孩身體欠佳
  • 紮根村小27年,一名留守英語教師的「雙師」實驗
    出生在偏遠苗寨,李必春幼年經歷坎坷,通過社會捐助完成學業,並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考進師範學校,想要幫助更多貧困學生接受教育的信念讓她選擇留在村小,也讓她成為了2016年「馬雲鄉村教師獎」獲得者之一。在李必春看來,「線上網絡雙師課堂,是我在線下教學的補充和催化劑,一邊學一邊做一邊用,最後內化成自己的英語知識,雖然一周只有一節,但也給孩子們帶來很大的興趣和能量。當然,未來能有更多優質的網課內容持續走進村小也是我們的願望。」六個學期過去,外教英語課和李必春的堅持讓壩場村的「老大難」學科翻了身。
  • 巧記《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紮實推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的實施,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育部於2018年11月8日頒布了《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該知識點在江西教招中,作為新大綱新增的知識點,需要將其作為單選題和多選題備考。
  • 島鄉留守記_圖片頻道_新華網
    在江西省鄱陽縣的一處安置點,工作人員(左)為有需要回家拿取物品的村民登記(7月25日攝)。  地處贛北的江西鄱陽縣昌洲鄉四面環水,素有「島鄉」的稱號,半月前,洪水把環繞島鄉的圩堤撕開一個口子,15個行政村、23平方公裡全部受淹,全鄉1.4萬餘名群眾有序轉移。群眾放心離開,離不開留守家園的「守門人」。  「我們平均每個村都有十幾名村、鄉兩級工作人員留守,幫助村民看家,拿取重要的物品,查看退水的情況,還有就是打掃清理。」高建說。
  • 鄉村教師朱尚傑:堅守鄉村教育35載
    35年來,他不忘教育初心,潛心鑽研教學,認真做好教學工作,把最美好的時光奉獻在鄉村學校這座「花園」裡,用愛溫暖學生,用知識點亮孩子們美好的未來。他就是今年被省委宣傳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聯合評選為全省「最美鄉村教師」的安順經開區宋旗鎮張坪中學的朱尚傑老師。 眼前,朱尚傑老師正在利用模具現場演示光的折射現象,向課堂上的同學們講解其背後的原理。
  • 朱虹:江西銅鼓——偉大起點 長壽之鄉
    銅鼓是全國一類革命老區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創建縣和江西省首個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南方紅豆杉之鄉,具有打造紅色旅遊基地、綠色康養勝地的天然優勢,旅遊產業發展前景燦爛。
  • 教數學,需要永遠保持年輕心態 ——記郴州市一中優秀教師樂敬英
    教數學,需要永遠保持年輕心態 ——記郴州市一中優秀教師樂敬英 2020-09-09 23:1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平凡堅守廿餘載 愛潤心田花自開
    平凡堅守廿餘載愛潤心田花自開——記海倫市第九中學小學部教師陳麗娜特約記者馬明超全媒體記者宋一楓  「要播撒陽光到別人心裡,首先自己心裡要有陽光。」「老師的工作其實就是一份良心活,需要的是責任和無私的愛。」
  • 初心難忘,美麗堅守——懷遠縣荊塗學校優秀教師陳英
    初心難忘,美麗堅守——懷遠縣荊塗學校優秀教師陳英陳英老師滿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使命感,把一份平凡的工作當作神聖的事業來做,教育教學精益求精,她先後獲得懷遠縣「優秀教師」「教學能手」「教壇新星」「信息技術教學應用名師」「優秀帶教教師」等光榮稱號,並在全縣中小學教學業務競賽中榮獲小學組一等獎
  • 江西日報報導:一隻兩代人的郵包!記宜豐縣雙峰郵政所郵遞員吳文清
    江西新聞客戶端訊(朱兆愷 江西日報記者鄒海斌)  2020年12月31日,天寒地凍,宜豐縣雙峰林場院南村,吳文清開著郵車背著郵包送來黨報黨刊、快遞包裹,還為村民們捎來了豆腐、豬肉、火籠、木炭。
  • 教英語、做公益……鄂州一青年女教師忍著病痛折磨堅守教學崗位
    楚天都市報訊(通訊員佟山 孟瑩)在鄂州市鄂城區西山街道七裡界中心小學,胡丹被稱為年輕的「老教師」,今年35歲的她,已經在三尺講臺耕耘了17個春秋。 在很多人眼裡,胡丹是一個大忙人,如今她在學校擔任著兩個班英語課的教學任務,工作之餘她還忙著做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