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並未擋住武漢5G全面商用步伐,相反,在武漢,具有超高速、超低時延、超大連接等優勢的5G通信技術,讓工業網際網路、遠程醫療等應用場景加速到來。武漢,正在成為我國5G產業重要增長極。記者6月15日獲悉,今年,我市5G產業鏈企業已猛增到上百家。
武漢虹信通信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全國首條5G智能製造生產線生產的5G振子。長江日報記者高勇 攝
晶片、模塊、網絡架構……上百家產業鏈企業瞄準5G
一塊橡皮大小的「陶瓷板」,卻是5G網絡信號的「衛兵」,它叫濾波器,能消除信號的雜音。在5G設備射頻模塊領域龍頭企業武漢凡谷,部分型號的5G濾波器在疫情期間已經量產,正加緊進入這一5G細分市場。
另一家光谷企業華工正源,多個5G高速光模塊產品也都已實現量產。馬雲曾說過,未來最重要的資源就是數據,將會比石油還寶貴。而開採這種「石油」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光模塊。「光模塊的作用是光電轉換,主要用於數據中心、基站等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華工正源總經理胡長飛介紹,包括5G光模塊在內,該企業目前日產逾8萬支產品,超過去年最高水平,一季度訂單同比增長30%。
產業蛋糕有多大?據中國信通院預測,到2025年,我國5G網絡建設投資預計將達到1.2萬億元,累計帶動上下遊投資超過3.5萬億元。而據東興證券研究所研報,到2030年,5G將帶動我國直接經濟產出6.3萬億元。
武漢已建成國內最大的光通信技術研發基地、最大的光纖光纜、光電器件生產基地,在光谷就集聚了100餘家5G產業鏈企業。
從5G產業鏈上遊的晶片、基站,到中遊的網絡架構,虹信通信、武漢凡谷、海思光電子、長飛光纖、烽火科技、光迅科技等一眾龍頭企業,共同分享6萬億元大蛋糕。
長飛光纖是全球第一大光纖預製棒、光纖和光纜供應商,中標全球首條最大規模正式商用G.654.E新型光纖的超長距離省際幹線,加速推進5G商用步伐;烽火科技加快布局下一代接入網技術,在中國移動5G承載網系統設備項目招標中,取得30%以上的市場份額;光迅科技、飛思靈微電子、華工正源等積極開展5G光模塊及器件、光通信核心晶片、高速光模塊的調製晶片等研發。
人流、車流、物流……5G,正在讓武漢煥新
5G比4G快多少?中國信科旗下虹信5G智能製造生產線告訴你,能從「當時」跨越到「即時」。
以視頻傳輸為例,4G環境下,屏幕上工人動作會有卡頓,現場時鐘也無法實時同步,會有半秒延時,而5G傳來的圖,全部為實時。一個個「半秒」累加,加速早已突破秒級。在該廠區,生產效率較改造前提升30%以上。
未來隨你想像——5G時代,機器設備通過5G海量數據互聯和交互,能自主學習和精確判斷,可以給出最佳解決方案,完成更多功能和複雜的工作,未來甚至完全取代人工,完全顛覆我們的生產方式。
變化不僅發生在工廠。
校園。400多臺5G熱成像測溫設備在全省321所學校服役,師生進出校門無須停留等候,能實現1分鐘500人測溫。
社區。東湖高新佛祖嶺社區、江漢區萬科城等小區內,負責物資配送的「快遞小哥」,是不及一人高的藍色無人駕駛車,它通過5G網絡和控制中心連接,接收物資配送和消殺作業指令。
行駛途中。「小愛同學,今天天氣怎麼樣?」對著手機說出「喚醒詞」,武漢市民王峰說,5G讓不少智能應用開始脫離指尖操作,駕駛更安全。
千裡之外。通過100多場5G互動直播,近百個武漢景區,「迎來」數千萬在線觀眾。
「本次『疫情防控大考』暴露了諸多問題,5G新基建在強化社會治理方面,將賦能大健康、公共衛生、現代政府治理、新型智慧城市等領域,5G將會加速撬動更多新的服務業態。」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副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餘少華說。
雲招聘、帶貨直播、遠程診療……5G對垂直領域產生巨大的拉動作用,而一場疫情,讓這些場景在武漢遍地開花,武漢正在成為我國5G產業重要增長極。
騰訊在漢註冊雲計算公司
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在漢布局雲產業
記者6月15日獲悉,本月,騰訊雲計算(武漢)有限責任公司在漢註冊。經營範圍包括大數據處理技術研發、應用軟體開發及技術服務等。
隨著騰訊、阿里、華為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在漢布局雲產業,雲招聘、雲籤約、雲開工等應用場景在武漢頻現,展現出武漢在雲計算產業發展強大潛力。
今年以來,武漢在雲計算產業方面動作頻頻。
4月8日,2020武漢市「雲招商」首場活動中,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張勇說,阿里巴巴願意全力發揮在數位技術和商業上的優勢,助力武漢發展。而此前,武昌區政府、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已共同發布「數字武昌—民生健康雲」,阿里將在漢構建以數據為驅動力的綜合性產業社區。
同日,騰訊宣布繼續加大在湖北省的投入,並公布了一攬子投資計劃,在數字政府、智慧教育、智慧出行、人工智慧以及安全等方面與武漢深度合作,全方位助力武漢數字產業的建設與發展。
4月30日,武漢與華為公司籤訂「關於聯合打造鯤鵬生態、發展鯤鵬計算產業」的戰略合作協議,長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同日揭牌。
華為致力發展的「鯤鵬」,不再僅僅局限於華為的晶片家族,還包含了兼容的伺服器軟體,以及建立在新計算架構上的完整軟硬體生態和雲計算生態,包括基於鯤鵬的伺服器、存儲、資料庫、大數據及基於鯤鵬的華為雲服務等。
已是中國第三大網際網路雲服務提供商的金山雲,2018年底即在漢設立第二總部。小米董事長、金山集團董事長、金山雲董事長雷軍認為,金山的核心戰略就是all-in-cloud。
有專家說,「雲」才是這個新基建時代大戰的主戰場。相關數據統計機構預測,到2022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近5500億美元。其中,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將成為雲計算市場增長的主要來源。
「雲」上正在發生什麼?
武漢人從出門到回家都能感知
通過手機的APP,小區業主能打開小區門禁,一鍵開門同時,空調、燈光緩緩開啟;而回家途中,家裡的照明、電動窗簾等都用手機提前開啟,甚至可通過語音控制智能室內安防,家中的電器都「記錄」了你的生活習慣。
這樣的智能生活,正在武漢實現。金山雲提供智能家居解決方案的武漢長江青年城,其智慧社區項目一期已交付,二期近期交付。
金山雲副總裁、AIoT事業部總經理袁小龍介紹,通過發揮小米生態鏈企業優勢,金山雲可連接管理超過2000類成熟優質的智能家居硬體,能真正做到 「智能」生活無處不在。
同時,剛落地武漢的華為「鯤鵬」,馬上將與武漢市水務集團合作。無論是諮詢、報修或是辦理業務,市民通過手機30分鐘內就能獲得精準服務。同時,基於大數據收集、分析,平臺可精準預測用戶行為,從而及時提醒市民用水異常、水錶換新。
而此前,武漢交警依託阿里雲飛天大數據云平臺,打通融合交管各部門業務數據和高德地圖實時動態數據,接入支付寶城市服務埠中的各類車駕管政務服務,實現交通信息實時監測、堵點路段分析研判等。
《鯤鵬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中這樣寫道,「計算產業是數位化的核心驅動力。擁有了計算能力的基站、路由器、智慧型手機、音箱、電視機、家居、攝像頭、電梯、水錶、電錶、生產設備傳感器、VR/AR頭盔等,將變成「會說話,會思考」的機器。
而這些「新基建」,每一項都富集產業機遇。網際網路巨頭將最新應用場景優先在漢嘗試,將推動武漢成為全球雲計算產業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之一。(長江網記者李佳 通訊員羅笛 王少雨 李勝瑭)
來源 | 長江日報-長江網
編輯 | 夏俊俊
文章經授權發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