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網際網路周報是由鈦媒體TMTpost發布的特色產品,將整合本周最重要的企業級服務、雲計算、大數據領域的前沿趨勢、重磅政策及行研報告。】
產業網際網路(Industrial Internet)是從消費網際網路引申出的概念,是指傳統產業借力大數據、雲計算、智能終端以及網絡優勢,來幫助幫助傳統產業進行轉型升級。目前,以BAT為首的科技巨頭都在著手布局產業網際網路。
本周(4月6日-4月12日)最大消息莫過於「5G消息」。8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共同發布《5G消息白皮書》。5G消息是多媒體的、能互動服務的,不僅有文字、圖片,還能發視頻、位置,甚至進行支付。比如,在與12306的5G簡訊對話中,用戶可以通過發送語音或文字、點選關鍵字的形式,快捷實現車票預訂、支付、改籤等操作。
中興、華為、小米、三星、OPPO等都對5G消息業務給予了全面肯定與期待。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共有大約1500家從事5G和工業網際網路相關業務的企業。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省是「5G大省」,擁有500多家相關企業,排名第一。從企業數量來看,我國5G產業鏈上的公司數量在過去十年翻了14倍。2017年開始,相關公司的年註冊增速迅猛增長,2019年增速達106.3%。
三大運營商聯合發布《5G消息白皮書》,全面升級簡訊業務
4月8日消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聯合舉行線上發布會,共同發布《5G消息白皮書》。《白皮書》闡述了5G消息的核心理念,明確了相關業務功能及技術需求,提出了對5G消息生態建設的若干構想。
中國移動副總經理董昕、中國電信副總經理王國權、中國聯通副總經理範雲軍,以及來自華為、小米、vivo、OPPO、中興、三星、聯想、魅族、海信、蜂動、菊風等11家企業的代表出席發布會。
本次發布會上,中興、華為、小米、三星、OPPO等都對5G消息業務給予了全面肯定與期待:
中興通訊表示,願與三大運營商一起,推動5G消息成為最快落地的5G+業務應用,攜手共進,共創美好未來。華為表示,將持續與運營商保持消息領域的長期溝通與合作,共同做大5G消息市場。
本次《5G消息白皮書》的發布,展現出三大運營商大力發展5G消息業務的能力與決心。下一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將與全球運營商、產業合作夥伴通力合作,將5G消息業務打造成為多終端支持、廣用戶覆蓋、多行業賦能的5G普適性信息通信服務,以促進消息類業務價值提升,驅動全球5G產業生態繁榮發展。
華為、中興通訊將於近日打通5G消息first call
4月8日消息,近日,中興通訊助力中國移動在杭州成功打通了基於GSMA UP2.4標準的5G消息first call,標誌著國內5G消息商用進入正式倒計時。在打通first call之後,項目即將進入商用準備階段,預計6月底就會推出正式商用,5G消息將有望成為運營商最快落地的5G應用,為中國移動5G+業務創新開啟新篇章。
華為方面表示,支持移動5G消息業務,3月已入場試點大區啟動聯調測試,4月10日計劃打通First Call,6月支持5G消息商用。
三星:今年年內全面支持5G消息業務
4月8日消息,在《5G消息白皮書》發布活動上,三星方面表示,長期支持全球運營商RCS業務商用,已經與20多個國家的50多家運營商合作實現了RCS業務商用。在中國,三星也是中國運營商長期的合作夥伴,三星全系列產品將支持RCS業務,計劃今年年內對5G消息全面支持。
騰訊5G生態計劃成績:落地12個場景,45家企業接入
4月8日消息,騰訊公布了5G生態計劃成績單,首批45家5G合作夥伴已經正式加入,覆蓋12個5G場景,包括多媒體內容、音視頻技術、虛擬或增強現實、交通出行、工業網際網路、生活民生、能源管理、城市管理、智能交互、智能物聯、未來網絡、通信感知等。
我國5G產業鏈公司過去十年數量翻14倍,去年註冊增速達106%
4月9日消息,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共有大約1500家從事5G和工業網際網路相關業務的企業。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省是「5G大省」,擁有500多家相關企業,排名第一。從企業數量來看,我國5G產業鏈上的公司數量在過去十年翻了14倍。2017年開始,相關公司的年註冊增速迅猛增長,2019年增速達106.3%。
華為智能安防正式更名為「機器視覺」
近日,華為安防在微信公眾平臺聲明,華為智能安防正式更名為「機器視覺」。華為從2012年入局安防,在前期的發展中,並沒有太多的動作,其視頻監控均由其他安防企業代工生產。而在AI時代中國,華為不斷推出AI相關產品,一次又一次的布局AI市場。並在2019年推出HoloSens全新品牌,詮釋全息感知的全新定位。而對於本次更名,華為表示,機器視覺是使用光學非接觸式感應設備,自動接收大量真實場景圖像數據並進行智能化分析處理,獲得信息以控制機器或流程。
字節跳動推出第二期中小企業復甦計劃,補貼額度提升至2億
4月11日消息,字節跳動旗下的抖音、巨量引擎宣布推出第二期「中小企業復甦計劃」,在原計劃的基礎上,將補貼力度增加至2億元,助力中小企業更快恢復經營。
追加的資源投入將主要以廣告額度補貼的形式發放給中小企業,提升他們的線上推廣能力。
據字節跳動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中小企業復甦計劃外,為幫助全國各地,尤其是湖北地區的企業儘快恢復經營,字節跳動已累計推出了12項針對各行各業的扶助措施,整體投入超4.3億元。
達摩院推出自研ISP圖像處理器,可提升自動駕駛安全性
4月8日消息,達摩院已經自主研發出用於車載攝像頭的ISP處理器,該款處理器使用3D降噪和圖像增強算法,可以大幅提升自動駕駛安全性。目前,該處理器已經用於自動駕駛物流車,路測性能達到業界領先水平。
ISP (Image Signal Processor),即圖像信號處理器,是車載攝像頭的重要構成組件,主要作用是對前端圖像傳感器CMOS輸出的信號進行運算處理。達摩院自研ISP處理器,使得車載攝像頭在白天和夜間的圖像識別能力大幅提升。根據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的路測結果顯示,使用達摩院ISP處理器,車載攝像頭在夜間這個最富有挑戰的場景下,圖像物體檢測識別能力比業內主流處理器有10%以上的大幅度提升,原本模糊不清的標註物也得以清晰識別。
行業專家指出,由於成本較低,並且技術成熟,車載攝像頭成為自動駕駛市場上應用最廣泛的傳感器。性能強大的ISP處理器,將提升自動駕駛產業鏈的智能化水平。
百度發布「ACE 交通引擎」,已在10餘個城市落地實踐
4月9日消息,百度Apollo正式對外發布「ACE 交通引擎」。
百度「ACE交通引擎」採用了「1+2+N」的系統架構,即「一大數字底座、兩大智能引擎、N大應用生態」。其中一大數字底座指「車」、「路」、「雲」、「圖」等數字交通基礎設施,包括小度車載OS、飛槳、百度智能雲、百度地圖。
兩大智能引擎分別是Apollo自動駕駛引擎和車路協同引擎。N大應用生態,包括智能信控、智能停車、交通治理、智能公交、智能貨運、智能車聯、智能出租、自主泊車和園區物種等。
百度方面表示,這是國內外第一個車路行融合的全棧式智能交通解決方案。目前,百度「ACE 交通引擎」綜合解決方案已在北京、長沙、保定等10餘個城市落地實踐。
騰訊成立史上首個硬體實驗室星星海
4月9日消息,騰訊成立史上首個硬體實驗室星星海,全面提速伺服器自研戰略。據介紹,星星海實驗室將聚焦三方面的核心工作,一是研發計算、存儲、網絡全線伺服器硬體產品,支撐騰訊基礎設施發展;二是研究新的伺服器架構,構建BIOS、BMC、散熱、整機機械結構以及伺服器安全等全方位的能力;三是前瞻性的伺服器研究,聚焦軟硬體結合和雲原生,助力業務發展。
去年,經過近一年時間的深度自研,騰訊雲正式發布了首款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伺服器產品星星海SA2。目前,星星海SA2雲伺服器實例已經被應用於騰訊內部包括騰訊會議、騰訊教育、春節QQ紅包、微信、視頻轉碼、廣告檢索等產品和業務中。
目前,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已經擁有優圖實驗室、量子實驗室、未來網絡實驗室、多媒體實驗室,以及7大安全實驗室等前沿技術技術實驗室矩陣。星星海實驗室的成立將進一步豐富和完善騰訊面向產業網際網路的前沿科技布局。
外媒:三星正與谷歌合作開發定製的Exynos晶片組
4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三星正在與谷歌合作開發定製的Exynos晶片組,這款晶片組可能最早於今年由谷歌推出。
據悉,這款晶片組將使用三星的5nm LPE工藝製造,並可能使用ARM未公布的Mali MP20 GPU。谷歌有可能在其未來的Pixel智慧型手機(中端機型可能首發)、Chrome OS設備,甚至是數據中心伺服器中使用這款即將推出的晶片組。
此外,三星證實,他們將直接與AMD合作開發新的移動GPU,這可能會大大提高其Exynos晶片組的性能。
SIA:2月中國半導體銷售額同比增長5.5%,超過全球整體增幅
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公布2020年2月全球半導體銷售情況。
2020年2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為345億美元,比2020年1月的354億美元減少2.4%,但相比2019年2月的329億美元增長5.0%。
全球半導體營收同比變化
SIA總裁兼CEO John Neuffer表示:「全球半導體2月銷售情況總體平穩,超過去年2月的銷售水平,但相較今年1月,中國市場需求回落,且COVID-19疫情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尚未從現有銷售數字中體現出來。」
根據SIA披露的數據,中國2020年2月半導體銷售額為113億美元,佔全球總銷售額的近1/3,較上個月銷售額(122.2億美元)下降7.5%,較去年2月(107.1億美元)增長5.5%。
相比今年1月,日本和歐洲是月銷售額增長的唯二地區,增長率分別為6.9%、2.4%。其他地區半導體月銷售額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跌,例如美洲下降1.4%,亞太地區/其他地區下降1.2%。
而相比去年2月,美國、日本半導體銷售額分別增長14.2%、7.0%,但亞太地區/其他地區下降0.1%,歐洲下降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