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心魔!抑鬱症篩查被納入高中及高等院校健康體檢項目

2020-12-22 湘湘帶你看社會

ZAKER 哈爾濱記者 劉菊

9 月 11 日,國家衛建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各類體檢中心在體檢項目中納入情緒狀態評估,供體檢人員選用。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每年為轄區老年人開展精神健康篩查。

據最新數據顯示,在我國,抑鬱症發病率高達 7% 左右,三分之二的患者為女性,其中有 10%~15% 的患者最終可能選擇自殺。抑鬱症患者的自殺率比一般人群要高出 20 倍,抑鬱症導致的自殺行為是 15 歲至 29 歲人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記者聯繫了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抑鬱症科主任龔子敏,她表示近年來,抑鬱症正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目前,青少年、產婦、老年人是抑鬱症的高發群體,幫助抑鬱症患者遠離抑鬱,除了採取藥物療法,更要幫助消除患者及其家屬對抑鬱症的羞恥感。近日,記者也就抑鬱症對不同人群的影響進行了走訪調查。

(網絡配圖)

給自己太大壓力,備考期出現抑鬱傾向

" 孩子,少學一會不要緊,你要勞逸結合。" 家有高考生,很多家長都會督促孩子多學會習,可在梁某家,她的媽媽卻勸她少學會。

原來梁某即將高考了,為了能考上心儀大學,她給自己制定了很充實的複習計劃。但是近日,她卻經常失眠,學什麼都學不進去,總覺得非常不開心。" 只要睡不著覺,她就自己拿幾本書複習,後來乾脆一宿都不怎麼睡。後來複習時,她感覺什麼都記不住,便有點厭學。" 梁某媽媽告訴記者,擔心之下,她帶孩子來到市第一專科醫院。

經過診斷,龔子敏介紹,梁某因性格要強,不想落後於同學,便給自己很大的心理負擔。她每天又被自己制定的學習計劃 " 困著 ",沒有時間宣洩不良情緒,所以便出現了抑鬱傾向。

因為發現較早,龔子敏為她進行了心理輔導,建議她適當放下學習,多進行一些戶外運動,目前,梁某的症狀基本緩解。龔子敏介紹,隨著人們對心理健康意識提高,越來越多家長關注孩子心理問題。當發現孩子出現反常變化時應及時幹預,日常也教孩子正確、積極的面對未來,學習也要張弛有度。

(網絡配圖)

老人渾身難受四處看病 其實是在 " 求關注 "

"65 歲的年齡,本應該享受退休生活,可為什麼我天天不是在看病,就是在看病的路上。" 近日,陳某在孩子的陪伴下,來到市第一專科醫院抑鬱症科對龔子敏說道。

陳某的兒子介紹,這一年來,陳某總說自己渾身難受,但具體哪不舒服還說不上來。" 自從他說身體不舒服以後,門都不出了,天天在家躺床上尋思自己到底啥病。還『磨』我們,讓我們請假陪他去看病。" 陳某的兒子告訴記者,他們確實也帶父親去檢查了,但全身體檢都做了,一點毛病都沒有,大家就覺得父親可能是年紀大了,自己嚇唬自己。但陳某卻不這麼認為,他覺得孩子都不管他了,便不吃不喝的。怕他身體受不了,兒子便帶他找到龔子敏就診。

經過檢查,龔子敏診斷陳某是老年抑鬱。" 身體的自然衰老使老年人抗壓能力也隨之減退,加上與外界交流減少,他們常會覺得自己與社會脫節了。最關鍵是缺少子女或愛人陪伴的老年人,常會有孤獨感。像這位患者便是太孤單了,想孩子多陪陪他,心理接受到這個『暗號』後,便出現了抑鬱症軀體化表現。" 龔子敏介紹,老年抑鬱並不罕見,他們並不是無病呻吟,而是在向身邊的人 " 求救 "。

目前經過治療,陳某的軀體化症狀基本消失,他的兒子也表示以後無論多忙,都會抽時間多陪陪父親。

(網絡配圖)

二胎媽媽感覺被孩子打亂了生活 揚言要掐死孩子

如果說陳某是太孤單了,那麼同樣來就診的王某便是太 " 吵鬧 " 了。

王某今年 44 歲,是一位在工作崗位衝刺的要強女性。29 歲時她生下了第一個孩子,近幾年,家裡長輩們又催她再要個寶寶,讓大寶不那麼孤單。

" 我當時沒多想,就覺得那就要唄,一個也是帶,兩個也是養,但我沒想到這孩子把我生活全都打亂了。" 王某告訴記者,去年,她生下了健康的二寶,但生完孩子後,這個年齡的她真的沒有足夠精力照顧這麼小的孩子。看孩子使得她疲憊不堪,導致工作時她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出了很多問題。工作、家庭的疲憊、焦慮讓王某開始 " 討厭 " 起二寶,她覺得如果不是生孩子,她的生活不會這樣。

有一天,她突然說:" 我要掐死這個孩子扔樓下去!" 這一句話把家人嚇壞了,從此便不敢讓她和孩子單獨相處。但即使分開了她和孩子,她依舊非常抑鬱,不好好吃飯、睡覺,看著她日漸消瘦,家人便趕緊帶她來到市第一專科醫院抑鬱症科就診。

經過檢查,龔子敏診斷她為產後抑鬱。她介紹,女性懷孕和生產後,體內激素會發生巨大變化,加上生活環境和規律的改變,便容易出現產後抑鬱,且年齡、工作壓力大的產婦,更容易抑鬱。有一些產後抑鬱甚至會出現擴大性自殺,比如帶著孩子一起離開的行為,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視。目前,王某仍在系統治療中,但她已經能接受二寶,並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了。

(網絡配圖)

迫切想改變家庭環境,上進女孩把自己逼出抑鬱症暴瘦 20 斤

高壓職業人群也是抑鬱症 " 偏愛 " 的對象,近日,今年 26 歲的劉某來到抑鬱症科就診。劉某介紹,大學畢業後,她便一個人到南方打拼,因為家庭條件一般,工作後的她迫切想讓父母過上優質生活,所以她拼命學習、考試,想要競爭更好的職位。為了多賺錢,她會主動加班到 20 時左右,然後回家還要學到第二天凌晨,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

在外打拼的幾年裡,她每天都會給家人打電話,說說近況。可近一年,家人發現她電話次數明顯減少,且悶悶不樂的,還說自己頭疼四處看病。

" 我們不放心她,就讓她回家,陪她看病。" 劉某媽媽告訴記者,回家後,家人帶劉某去檢查,也沒查出器質性疾病。但她不吃不喝也不睡覺,一個月瘦了 20 斤,家人便多方打聽,帶她來到了市第一專科醫院抑鬱症科就診。

" 詢問病史結合檢查後,這位患者的診斷是抑鬱、焦慮的軀體化表現。個性要強,長期給自己過度壓力,都可能是她發病的誘因。" 龔子敏告訴記者,經過治療,劉某的軀體化表現基本消失。目前還在進行心理治療,改變她的認知。

(網絡配圖)

龔子敏介紹,抑鬱症分為輕度抑鬱、中度抑鬱和重度抑鬱,輕者表現悶悶不樂、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嚴重可能會出現自殺傾向。當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易因小事而情緒低落、心思敏感;長期失眠;非常自卑;易激惹、具有攻擊性;乏力不適;隱藏自己的情緒;認知障礙、有自殺傾向等問題時,要警惕是否是抑鬱症。

龔子敏建議市民,預防抑鬱症,首先要改變認知,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還要保持良好睡眠,可以適當進行室外運動,來轉移注意力。出現情緒問題時,不要隱藏自己,要放下 " 包袱 ",積極和家人朋友溝通。如果無法緩解,建議到專科醫院接受專業心理諮詢和治療。家人也要多理解、多陪伴、多傾聽,讓患者覺得自己被愛著。當接受藥物治療時,要規律服藥。

編輯 張堃雷

值班主編 胡佔富

【來源:ZAKER哈爾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關注|國家發文:抑鬱症將納入體檢項目!藥物治療是關鍵……
    9月1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提出,到2022年,抑鬱症就診率將在現有基礎上提升50%。《方案》還建議: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各類體檢中心在體檢項目中納入情緒狀態評估;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
  • 我國青少年抑鬱症發病率逐年上升 國家衛健委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
    我國青少年抑鬱症發病率逐年上升,抑鬱症已經成為威脅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主要疾病之一。但誤解和忽視仍然存在,他們的症狀和個人感受也最容易被忽視。那麼,我們該如何來幫助受抑鬱困擾的青少年呢?在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心理醫院門診,一大早,診室門口就站滿了前來就診的患者和家屬,青少年佔半數以上。
  • 衛健委建議將抑鬱症納入學生體檢,網友炸鍋:批量測試抑鬱太形式
    不開心、想不開、矯情、玻璃心、鑽牛角尖……這些負面詞彙的背後,指向的是一種明確的疾病——抑鬱症。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抑鬱症患者總數超3.5億,中國泛抑鬱人數超過9500萬人,每年約有20萬人因抑鬱症自殺。
  • 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體檢項目:孩子出現這7種症狀時,也許是他在默默...
    01.學生體檢項目將列入抑鬱症篩查 剛剛在熱搜上看到一條消息,國家衛健委印發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確定試點地區到2022年工作目標,包括:公眾對抑鬱症的防治知識知曉率要達到80%,抑鬱就診率提升50%,治療率提高30%。
  • 抑鬱症納入學生、孕婦體檢:或開啟千億市場規模 相關上市公司一覽
    財聯社9月14日訊,近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要求2022年試點地區對抑鬱症防治知識知曉率達80%,抑鬱症就診率提升50%、治療率提高30%,非精神專科醫院醫師對抑鬱症識別率提升50%等。
  • 高中每20個人裡有8個人可能得了抑鬱症!抑鬱症納入學生體檢
    9月1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 高校心理諮詢,能否解救被抑鬱症裝在套子裡的人?
    不久之前,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要求各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04高校心理篩查的阿喀琉斯之踵有效篩查,沒那麼簡單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本意是將高校對抑鬱症的防治進一步細化,但仍引起不小爭議,而最大的爭議莫過於心理健康篩查與個人隱私保護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從學校的立場出發,學校自然希望學生積極配合,從而掌握學生真實的心理健康狀況,後續才能有效治療減少事故發生。
  • 李蘭娟院士呼籲:重新把肝炎篩查納入常規體檢
    「病毒性肝炎不僅嚴重影響人類健康,而且給家庭、社會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是嚴重危害我國公共衛生的一個重大傳染病。隨著B肝疫苗的推廣,C肝病毒篩查的推進,我國新增感染者的數量大幅降低。」檢測技術進步,可以發現病毒低水平複製的患者在7·28世界肝炎日前夕,記者從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主辦的主題論壇在線媒體預熱會上了解到,雖然我國B肝流行程度大大降低,但是,現存感染者和患者數量依然龐大。統計顯示,在中國約有7000萬B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其中2800萬為慢性B型肝炎患者。
  • 泉州:這項體檢結果將納入學生檔案
    其中明確,各級各類學校應在新生入學體檢和教職員工常規體檢中開展結核病相關檢查,並將結果納入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健康檔案。記者了解到,泉州市部分地區和學校已有開展結核病相關檢查,泉州市也將積極引導各級各類學校開展相關檢查。
  • 重視精神健康!科教電影《心靈感冒——身邊的抑鬱症》今日首映
    《心靈感冒——身邊的抑鬱症》是一部醫療題材的科教影片。影片圍繞大學生王栩芳從患病、接受治療到康復的故事,向大眾科普宣傳抑鬱症相關知識,減少對精神心理障礙理解的誤區。面對病情,小芳在家人支持下,最終積極面對抑鬱症,接受精神科專業醫生指導並進行規範治療,最終全面康復。
  • 聚焦青年抑鬱症群體:說不出口的病恥感與高校抑鬱篩查的兩難
    今年9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並重點關注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這一做法能否讓青少年抑鬱症情況有所緩解?在關愛學生與保護病情隱私之間,高校又該如何權衡?學生又是否能在學校和老師面前,無壓力地說出自己真實的抑鬱生活?
  • 抑鬱症不僅僅是不開心!提醒:這9個症狀佔上一半,怕是中招了
    大家都知道,疾病的第一大殺手是癌症,可有誰又會注意到抑鬱症對人類的危害呢?據央視報導,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9月1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也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另外,孕產期抑鬱症篩查也要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
  • 抑鬱症成人類第二大殺手,「網抑雲」「雪花警告」之梗可以休矣
    如果不是官方數據支撐,很難相信抑鬱症已經無形中迫害了那麼多人。 世衛組織估算,全球共約3.5億名抑鬱症患者。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僅次於癌症。
  • 高興不起來,對一切失去興趣,當心抑鬱症!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儲潔雅近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
  • 國家衛健委:肺結核體檢結果將納入學生健康檔案
    其中明確,各級各類學校應在新生入學體檢和教職員工常規體檢中開展結核病相關檢查,並將結果納入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健康檔案。《指南》全文共10章、27個附件。內容包括新生入學結核病檢查,師生的健康教育和培訓,聚集性場所的通風換氣、校園環境的清掃保潔,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記、病例報告和疫情及輿情監測等,對中小學晨檢、各類學校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記、以及病例報告和轉診等的流程進行了詳細闡述,特別提供了開展學校結核病輿情監測的方法和邊界詞,對學校結核病疫情監測及相關信息反饋提出了明確要求。
  • 美年大健康公司與長春市慈善總會籤訂公益體檢項目
    9月25日,在上市五周年之際,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長春分公司院長焦順祥和長春市慈善總會副秘書長滑正濤在長春美年大健康南關分院籤訂了公益體檢項目,為長春市社會福利院300多名孤寡老人進行上門免費體檢,此次活動也作為美年健康上市五周年系列公益活動的一部分。當天,為感謝多年來客戶的信任,還舉辦了客戶服務日活動。
  • 體檢項目中將納入情緒狀態評估,心理健康是每個成年人的功課
    所以我覺得在體檢項目當中加入情緒狀態的評估,非常重要。你要知道,在這個社會當中。患抑鬱症,以及有抑鬱情緒的人,非常多。很多人表面上,可能活的很開心,每天嘻嘻哈哈,但是一旦回到家在自己租的房子裡,一個人可能徹夜徹夜的失眠。但是很多人他為了自己的工作或者說為了自己的面子,為了一些社會關係,他不會把這些。情緒說給別人聽,他會偽裝自己,久而久之。
  • 國家衛健委:肺結核體檢結果將納入學校學生健康檔案
    其中明確,各級各類學校應在新生入學體檢和教職員工常規體檢中開展結核病相關檢查,並將結果納入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健康檔案。《指南》全文共10章、27個附件。內容包括新生入學結核病檢查,師生的健康教育和培訓,聚集性場所的通風換氣、校園環境的清掃保潔,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記、病例報告和疫情及輿情監測等,對中小學晨檢、各類學校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記、以及病例報告和轉診等的流程進行了詳細闡述,特別提供了開展學校結核病輿情監測的方法和邊界詞,對學校結核病疫情監測及相關信息反饋提出了明確要求。
  • 美年大健康女性體檢提示:給不同年齡劃好重點,選擇最合適的體檢
    對很多女性來說,要想不被疾病「打擾」,定期的體檢非常重要。因為很多婦科疾病早期症狀不明顯,定期體檢能保證早發現早預防。  「體檢套餐那麼多,到底怎麼選?」  其實女性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健康管理需求各不相同。不妨參考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會分會發布的《健康體檢項目基本目錄》,看看各個年齡階段應該優選哪些體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