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什尼科夫
被抖音各種推送的片子,看完中規中矩的一部片子,沒有太多激動人心的劇情,平淡無奇。
不得不說抖音那段讓所有人激動的片段,我花了差不多1小時35分鐘才看到,全片一共1小時44分鐘,而最好看的,也就是這幾分鐘試槍的內容。
當然如果是軍事愛好者,或者對槍械很感興趣的人,我建議是整片看完,可以完整的了解卡拉什尼科夫的成長之路。畢竟一部電影不可能從頭到尾都精彩,就好比人生精彩的部分可能就一小段時間,沒有平淡怎能凸顯。
雖說這是一部人物傳記電影,認真從頭到尾看,可以發現很多影射蘇聯當時的政治局勢,隱藏了蘇聯後期的巨大變化。也非常寫實的展現了形式主義,外行管內行,小人物的各種無奈。
讓我非常動容的片段也有好幾個。
1.受傷的卡拉什尼科夫通過介紹信獲得的製造槍械的機會,但上司看不起他,並沒有派工人技術人員。這時,這些工人主動提出幫助卡拉什尼科夫研究機槍,並告訴卡拉什尼科夫,上班沒有命令時間,下班他們可以幫忙,原因很簡單,為了祖國,這個點的愛國主義,匠人精神,打動了我,可以說,沒有這些人,卡拉什尼科夫不會成功,更不會有AK47。
2.同期競爭的對手,那個喜歡跟卡拉什尼科夫打賭誰的槍可以被入選,不論結局,都在鼓勵支持提出改進意見。
3.卡拉什尼科夫的妻子,不論現實中是否如此,至少在影片中一直支持卡拉什尼科夫研究槍械去競爭第一。哪怕一而再面對的失敗,卡拉什尼科夫自己都想放棄了,她還是支持他設計,可以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是需要一個妻子的支持付出。
4.捷格加廖夫將軍的胸懷,愛才之心著實讓人敬佩,卡拉什尼科夫以為同為設計槍械的發明者,將軍會借著職位霸佔他的設計,然而並沒有,將軍看了卡拉什尼科夫的ak47,直接撤回了自己設計的槍參加比賽,讓卡拉什尼科夫參加,這種氣度,在那個年代,少之又少,沒有將軍的支持認可,ak47或許還在,可能也就不叫ak47,改叫其他名字,畢竟一個普通士兵怎能和將軍對比?放在當今社會,還有不少BOSS級別的公眾人物鼓吹下級要把
功勞讓給上司,可笑至極。
5.當卡拉什尼科夫贏了比賽成功之後,他最想的事情,是想回家看看母親,之後回家營造的氛圍,一點不輸於試槍,反對戰爭,熱愛和平的主題這個時候被拉出單練,作為結尾,效果不錯。
這部片子的不足之處,也有不少,流水帳的形式比較明顯,在劇情上也有紕漏,背景時間大概在1943前後,二戰末期,雖然這個時間段戰爭已經處於末期,盟軍優勢已經出現,蘇聯紅軍本土作戰完成,正全力攻擊德國及周邊,但影片中後方的軍人平民沒有絲毫戰爭的緊張壓迫壓抑的情緒,要知道這個時候的蘇聯已經損失七分之一的人口,無數家庭軍人都不再變老,而後方竟然載歌載舞,歡樂的不行,顯然是不符合實情,不符合當時的局勢氛圍。
還有就是影射的伏筆了,上一段背景已經說到1943年前後,距離肅反大清洗過去六七年了,二戰都要接近尾聲,而蘇聯肅反運動還在進行著,差一點卡拉什尼科夫就被清洗,直接影片結束。可以想像肅反運動的繼續,讓快要結束戰爭的蘇聯繼續損失無數將才傑出人士,蘇聯解體的進程繼續加速。可惜了蘇聯當時的精英全部被清洗,幹不過美國。
到最後,還是想說說讀書的必要性,卡拉什尼科夫這樣的人少之又少,雖然沒讀過書但也進行了大量的學習培訓,才造就了他的成功,再後來,研究槍械最基本的也需要大學文憑,不然根本進不了研究院,所以努力讀書吧少年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