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疫情之下 為群眾穿上心靈「防護衣」
「你看,以前我們群裡有280多人,現在只有78人了。」3月17日,重慶市江津區婦聯執委、區婦聯兼職副主席、重慶市江津區大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楊昌齡向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展示了她微信裡的「仙桃居家心語驛站」群,言語間流露著好心情和自豪感。
楊昌齡是中國心理諮詢師繼續教育標準建設項目-1879計劃學員、公益大使,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她參加了「京鄂iWill志願者聯合行動」,進入「仙桃居家心語驛站」群在線為防疫一線人員和居民提供心理疏導服務。
「我們接到了121例來自仙桃的心理諮詢案例,其中輔導時間最長的一例現在仍在跟蹤。」楊昌齡告訴記者,這位諮詢者是一名留守兒童。楊昌齡記得,她接到這名正在讀六年級的孩子的諮詢電話是在2月4日那天。孩子告訴楊昌齡,爸爸媽媽在外地,他和奶奶卻在老家,每天見不到同學,就是睡覺、打遊戲,感覺疫情害得自己快廢了。「你覺得自己快廢了是因為時間都在混亂中度過了,我們一起制定計劃,約定按時執行好嗎?」楊昌齡遠程指導孩子制定了計劃,包括按時起床、睡覺、學習,為奶奶分擔家務。楊昌齡還連線孩子的奶奶,叮囑她督促執行。「楊老師謝謝你,用你的辦法感覺好多了。」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對楊昌齡表達真誠的感謝。
「焦慮、悲觀,懷疑自己被感染是普遍情況。」在楊昌齡接到的諮詢案例中,仙桃一名女性諮詢者讓她印象深刻。「在聯繫我們之前她已經連續一個多星期吃不下、睡不著,擔心自己生意,擔心父母和在村上的弟弟會不會感染,會不會沒吃的。」楊昌齡說,感覺她承受了太多的壓力。「產品不會過期,疫情正在好轉,全國人民都一樣再耐心等等。」楊昌齡一面勸說,一面又通過志願者聯繫上了諮詢者弟弟所在村子,將村裡的防疫支持工作告知了她,讓她放心。經過3天的心理輔導,這名諮詢者慢慢調整了過來。
進群以來,不少社區服務一線防疫人員向楊昌齡諮詢,如何不去懷疑自己有沒有被感染了,被隔離的居民也通過微信語音,尋求陪伴為心理減壓。除了為湖北仙桃居民和一線防疫人員提供心理輔導,作為江津區婦聯兼職副主席,楊昌齡還開通了江津社會心理援助服務,帶領團隊為江津家庭提供心理輔導和支持。
「在一周前我們接到一名女教師的諮詢,這個案例比較特殊。」楊昌齡說,在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調整為2級,全市已十幾天無新增的情況下,這名老師仍懷疑自己會被感染。楊昌齡不僅運用專業知識對其進行開導,還請這名老師的家人共同給予愛和幫助。楊昌齡說:「現在她的情況已經比較好了。」
截至3月17日,楊昌齡帶領團隊已接受湖北仙桃市、重慶江津區、北碚區、巫溪縣等地心理諮詢436件。她說:「疫情還未結束,我們也將繼續提供心理志願服務,直到沒有人因為疫情需要我們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