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各位戰友,大家好!
我是新疆警察學院的教師張淼,今天我給大家講課的題目是《給自己的心靈穿上防護衣》。講課之前,首先向大家道一聲:「辛苦了」!對一直在工作崗位上工作的戰友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我是第一次用語音的方式跟大家上課,但我想這不要緊,並不會影響我們之間的交流。
那我現在就把這次疫情期間普遍反映的、主要存在的心理問題跟各位戰友分享一下,因為大家都處在疫情這個「應激」事件中,所以我們的問題具有共性,問題主要集中在:
長時間的工作,身心疲憊
不確定感帶來的焦慮、恐懼
對家人有深深的內疚和自責
而目前,反應最多的心理問題就是「焦慮」。因為時間非常有限,那我今天就圍繞它給大家分享一下:
什麼是焦慮呢?
最通俗的解釋就是沒有原因的、莫名其妙的心煩意亂、坐立不安,當然嚴重的人還會有瀕臨死亡、人格解體的體驗。
那我們為什麼會出現焦慮情緒呢?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預期的焦慮。什麼是預期的焦慮,就是對未來我們是不確定的,就比如我們不知道疫情什麼時候會結束?我們也不知道這種封閉的生活什麼時候能結束,因為這種不確定性帶給我們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就是失控感,由不得自己控制,所以會讓你迷茫、無助、看不到希望。
二是分離的焦慮。雖然我們公安一線的民警經常值班備勤、出差,但以前從來沒過這麼嚴格的「分離」過,這種分離帶給我們的是失去了心理上的支持,有家不能回,家裡有事幫不上忙,干著急,如果再碰到家裡有老人身體不好,孩子又小,都需要你照顧的時候,你肯定會有一種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靈的感覺,所以這種分離就會讓你坐立不安,還會有深深的內疚和自責感。
三是死亡的恐懼也會讓我們很焦慮。其實焦慮情緒的背後是恐懼、恐懼的來源是新冠病毒的再次反彈,就目前我們從各種渠道了解到的信息,知道這個病毒的傳染性非常強,甚至有些確診病例是沒有任何症狀的,這種病毒它就像一個無形的魔爪,無處不在,但又不知道它什麼會傷害到我們,所以大家整天是惴惴不安的。
那焦慮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呢?
首先要給大家申明的是:在「疫情」這個應激事件中,無論我們出現什麼樣的情緒反應都是正常的,只不過是每個人的反應程度不同罷了。有些人適應性比較強,無論出現什麼樣的事,照樣能吃能睡,沒有太大的影響,而有些體質差的或者是容易被暗示的人,可能就會出現一些疑病症的現象,整天疑神疑鬼,就會過度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一會是不是自己體溫高了,一會是不是腹瀉了,是不是自己被感染上了,所以我們說「焦慮」對我們的第一個影響就是在生理方面:
在生理方面最先打擾我們的就是睡眠。你可能會出現三種情況,一是入睡特別困難,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二是睡眠質量不高,稍微有動靜就會被吵醒,一直處於淺睡眠狀態;三是早醒,每天早晨四、五點鐘就醒來了,但等到上班的時間又開始犯困了,感覺精力不濟,昏昏沉沉,提不起精神,特別疲憊;
第二個會影響我們的就是飲食,整天沒有飢餓感或者是吃什麼都沒有胃口,消化不良,胃部有很強烈的不適感,渾身沒勁;
第三個就是會出現一些軀體化的症狀,比如心臟有不適感、肌肉疼痛、皮膚過敏、頭皮屑增多等現象;
「焦慮」對我們的第二個影響就是在精神方面:你可能會現腦子特別亂、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可能領導剛交待的事,一會就忘了),甚至有的人還會覺得自己的反應也慢了半拍,開始懷疑自己,自己到底是怎麼回事?
「焦慮」對我們的第三個影響就是在行為方面:首先,我們很容易和別人發生衝突,就是別人的一句話可能就會讓你火冒三丈,控制不住自己想罵人,這其實是一種表達憤怒的行為;其次,就是還會抱怨,抱怨現在的工作環境和封閉的狀態;而另外一種則剛好跟它相反,就是變得非常退縮、不說話,沉默,不與人溝通,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心不在焉,在工作中可能就會出現消極怠工、推託、工作效率不高或者出現差錯的現象,同時我們可能還會出現菸癮越來越大的現象。
面對焦慮情緒,我們該怎麼解決和應對呢?
第一:就是幫助自己獲得一個好的心態,那我們如何獲得一個陽光、平和的心態呢?
首先是讓自己接納現實:
我們要用接納的心態接納自己的情緒;接納疫情帶給我們的焦慮和恐懼,而不是壓抑和克制,因為克制和壓抑都是不健康的,它還會嚴重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如果你壓抑它,它會反彈,還會用一種別的方式來表達,我們說身心都是統一的,它會出現一些身體疾病來反抗;
我們要用接納的心態接納這種封閉的舉措,因為你再不滿、再抱怨也無濟於事,不僅不會有任何改變,還會讓自己的壞情緒影響到你周圍的人,因為情緒也會傳染的。
第二,就是幫助自己獲得安全感
怎樣才能獲得安全感呢?第一是身體上的安全感。首先,要減少負面信息對我們的影響,要從官方正規媒體上獲得一些權威的報導,另外就是要有規律的生活,不要因為疫情影響到我們的正常生活,這就是我們說的掌控感,到時間就幹什麼事,該工作就工作,該鍛鍊就鍛鍊,該休息就休息,你會覺得時間過的特別快。第二,就是內心的安全感。那就是每天要學會積極的暗示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從這種不好的情緒中走出來,也要把這種積極的暗示傳遞給家人,讓他們堅定信心,相信很快就能解除封閉,很快大家就能見面了,我們的工作、生活都能恢復正常了。
第三,就是幫助自己獲得平靜感,我們怎樣做才能讓自己平靜呢?
一是轉移注意力,那麼我們有些同事要問,如何轉移?那就需要我們聚焦一件事,比如全身心制定一個計劃(工作計劃、旅遊計劃、學習計劃等);
二是安撫我們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如聽音樂,全身心體驗冥想音樂,其實我們可以從網絡上獲得一些可以緩解身心的輕音樂;
三是運動,如跑跑步、打打太極,大家也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八段錦,也是一個很好的強身健體的運動;
四是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宣洩口,如寫日誌、畫畫、練書法等都可以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五是調整自己的呼吸,學會腹式呼吸。
第四,就是幫助自己獲得一個連結
首先,我們要跟家人保持聯繫,用定時通話和視頻的方式,了解關心他們居家隔離生活的情況,還可以翻看一些過去跟家人在一起的照片、視頻;
其次,要加強與自己戰友、同事的溝通交流,在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相互分享一些緩解焦慮的好方法、好策略;
最後,是關照自己,跟自己的身心連結、對話,每天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跟自己的過去、將來連結,比如在過往的經歷中能否給自己一些啟發,一些有用的、積極的資源;並暢想一下自己將來的美好生活。
第五是幫助自己獲得一種控制感
一是做自己健康的主人,只要我們科學的防護,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我們就能有效的控制疫情;
二是做控制自己情緒的主人,我們心理學上有一種技術叫「開關」技術,就像我們燈的開關一樣,按下去燈就亮了,按上去燈就滅了,所以開關就掌握在你的手裡,積極與消極放鬆與緊張、快樂與悲傷,這些全部都有由你自己決定,所以當你出現負情情緒的時候,趕緊轉換一下開關吧!
第六就是幫助自己獲得一個堅定的信念
我們要努力做到「四定」:堅定、淡定、肯定、篤定。只要我們堅定信心,保持淡定的心態,肯定自我的付出,篤定我們一定會戰勝新冠疫情。
好了,各位戰友們,因為時間關係,我今天就只能跟大家分享到這裡了,希望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內容對您有一些幫助、有一些啟發,最後祝各位戰友一切順利、平安、健康、快樂!
謝謝大家!
主講人介紹
張 淼
張淼,系新疆警察學院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公安部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專家庫專家,心理學教授,博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2008年被公安部評為「全國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先進個人」。
近日要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