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給自己的心靈穿上防護衣(語音版)——疫情防控期間...

2020-12-28 警苑心語

親愛的各位戰友,大家好!

我是新疆警察學院的教師張淼,今天我給大家講課的題目是《給自己的心靈穿上防護衣》。講課之前,首先向大家道一聲:「辛苦了」!對一直在工作崗位上工作的戰友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我是第一次用語音的方式跟大家上課,但我想這不要緊,並不會影響我們之間的交流。

那我現在就把這次疫情期間普遍反映的、主要存在的心理問題跟各位戰友分享一下,因為大家都處在疫情這個「應激」事件中,所以我們的問題具有共性,問題主要集中在:

長時間的工作,身心疲憊

不確定感帶來的焦慮、恐懼

對家人有深深的內疚和自責

而目前,反應最多的心理問題就是「焦慮」。因為時間非常有限,那我今天就圍繞它給大家分享一下:

什麼是焦慮呢?

最通俗的解釋就是沒有原因的、莫名其妙的心煩意亂、坐立不安,當然嚴重的人還會有瀕臨死亡、人格解體的體驗。

那我們為什麼會出現焦慮情緒呢?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預期的焦慮。什麼是預期的焦慮,就是對未來我們是不確定的,就比如我們不知道疫情什麼時候會結束?我們也不知道這種封閉的生活什麼時候能結束,因為這種不確定性帶給我們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就是失控感,由不得自己控制,所以會讓你迷茫、無助、看不到希望。

二是分離的焦慮。雖然我們公安一線的民警經常值班備勤、出差,但以前從來沒過這麼嚴格的「分離」過,這種分離帶給我們的是失去了心理上的支持,有家不能回,家裡有事幫不上忙,干著急,如果再碰到家裡有老人身體不好,孩子又小,都需要你照顧的時候,你肯定會有一種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靈的感覺,所以這種分離就會讓你坐立不安,還會有深深的內疚和自責感。

三是死亡的恐懼也會讓我們很焦慮。其實焦慮情緒的背後是恐懼、恐懼的來源是新冠病毒的再次反彈,就目前我們從各種渠道了解到的信息,知道這個病毒的傳染性非常強,甚至有些確診病例是沒有任何症狀的,這種病毒它就像一個無形的魔爪,無處不在,但又不知道它什麼會傷害到我們,所以大家整天是惴惴不安的。

那焦慮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呢?

首先要給大家申明的是:在「疫情」這個應激事件中,無論我們出現什麼樣的情緒反應都是正常的,只不過是每個人的反應程度不同罷了。有些人適應性比較強,無論出現什麼樣的事,照樣能吃能睡,沒有太大的影響,而有些體質差的或者是容易被暗示的人,可能就會出現一些疑病症的現象,整天疑神疑鬼,就會過度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一會是不是自己體溫高了,一會是不是腹瀉了,是不是自己被感染上了,所以我們說「焦慮」對我們的第一個影響就是在生理方面

在生理方面最先打擾我們的就是睡眠。你可能會出現三種情況,一是入睡特別困難,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二是睡眠質量不高,稍微有動靜就會被吵醒,一直處於淺睡眠狀態;三是早醒,每天早晨四、五點鐘就醒來了,但等到上班的時間又開始犯困了,感覺精力不濟,昏昏沉沉,提不起精神,特別疲憊;

第二個會影響我們的就是飲食,整天沒有飢餓感或者是吃什麼都沒有胃口,消化不良,胃部有很強烈的不適感,渾身沒勁;

第三個就是會出現一些軀體化的症狀,比如心臟有不適感、肌肉疼痛、皮膚過敏、頭皮屑增多等現象;

「焦慮」對我們的第二個影響就是在精神方面:你可能會現腦子特別亂、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可能領導剛交待的事,一會就忘了),甚至有的人還會覺得自己的反應也慢了半拍,開始懷疑自己,自己到底是怎麼回事?

「焦慮」對我們的第三個影響就是在行為方面:首先,我們很容易和別人發生衝突,就是別人的一句話可能就會讓你火冒三丈,控制不住自己想罵人,這其實是一種表達憤怒的行為;其次,就是還會抱怨,抱怨現在的工作環境和封閉的狀態;而另外一種則剛好跟它相反,就是變得非常退縮、不說話,沉默,不與人溝通,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心不在焉,在工作中可能就會出現消極怠工、推託、工作效率不高或者出現差錯的現象,同時我們可能還會出現菸癮越來越大的現象。

面對焦慮情緒,我們該怎麼解決和應對呢?

第一:就是幫助自己獲得一個好的心態,那我們如何獲得一個陽光、平和的心態呢?

首先是讓自己接納現實:

我們要用接納的心態接納自己的情緒;接納疫情帶給我們的焦慮和恐懼,而不是壓抑和克制,因為克制和壓抑都是不健康的,它還會嚴重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如果你壓抑它,它會反彈,還會用一種別的方式來表達,我們說身心都是統一的,它會出現一些身體疾病來反抗;

我們要用接納的心態接納這種封閉的舉措,因為你再不滿、再抱怨也無濟於事,不僅不會有任何改變,還會讓自己的壞情緒影響到你周圍的人,因為情緒也會傳染的。

第二,就是幫助自己獲得安全感

怎樣才能獲得安全感呢?第一是身體上的安全感。首先,要減少負面信息對我們的影響,要從官方正規媒體上獲得一些權威的報導,另外就是要有規律的生活,不要因為疫情影響到我們的正常生活,這就是我們說的掌控感,到時間就幹什麼事,該工作就工作,該鍛鍊就鍛鍊,該休息就休息,你會覺得時間過的特別快。第二,就是內心的安全感。那就是每天要學會積極的暗示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從這種不好的情緒中走出來,也要把這種積極的暗示傳遞給家人,讓他們堅定信心,相信很快就能解除封閉,很快大家就能見面了,我們的工作、生活都能恢復正常了。

第三,就是幫助自己獲得平靜感,我們怎樣做才能讓自己平靜呢?

一是轉移注意力,那麼我們有些同事要問,如何轉移?那就需要我們聚焦一件事,比如全身心制定一個計劃(工作計劃、旅遊計劃、學習計劃等);

二是安撫我們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如聽音樂,全身心體驗冥想音樂,其實我們可以從網絡上獲得一些可以緩解身心的輕音樂;

三是運動,如跑跑步、打打太極,大家也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八段錦,也是一個很好的強身健體的運動;

四是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宣洩口,如寫日誌、畫畫、練書法等都可以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五是調整自己的呼吸,學會腹式呼吸。

第四,就是幫助自己獲得一個連結

首先,我們要跟家人保持聯繫,用定時通話和視頻的方式,了解關心他們居家隔離生活的情況,還可以翻看一些過去跟家人在一起的照片、視頻;

其次,要加強與自己戰友、同事的溝通交流,在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相互分享一些緩解焦慮的好方法、好策略;

最後,是關照自己,跟自己的身心連結、對話,每天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跟自己的過去、將來連結,比如在過往的經歷中能否給自己一些啟發,一些有用的、積極的資源;並暢想一下自己將來的美好生活。

第五是幫助自己獲得一種控制感

一是做自己健康的主人,只要我們科學的防護,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我們就能有效的控制疫情;

二是做控制自己情緒的主人,我們心理學上有一種技術叫「開關」技術,就像我們燈的開關一樣,按下去燈就亮了,按上去燈就滅了,所以開關就掌握在你的手裡,積極與消極放鬆與緊張、快樂與悲傷,這些全部都有由你自己決定,所以當你出現負情情緒的時候,趕緊轉換一下開關吧!

第六就是幫助自己獲得一個堅定的信念

我們要努力做到「四定」:堅定、淡定、肯定、篤定。只要我們堅定信心,保持淡定的心態,肯定自我的付出,篤定我們一定會戰勝新冠疫情。

好了,各位戰友們,因為時間關係,我今天就只能跟大家分享到這裡了,希望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內容對您有一些幫助、有一些啟發,最後祝各位戰友一切順利、平安、健康、快樂!

謝謝大家!

主講人介紹

張 淼

張淼,系新疆警察學院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公安部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專家庫專家,心理學教授,博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2008年被公安部評為「全國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先進個人」。

近日要覽

相關焦點

  • 重慶江津區楊昌齡:疫情之下 為群眾穿上心靈「防護衣」
    原標題:疫情之下 為群眾穿上心靈「防護衣」 「你看,以前我們群裡有280多人,現在只有78人了。」3月17日,重慶市江津區婦聯執委、區婦聯兼職副主席、重慶市江津區大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楊昌齡向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展示了她微信裡的「仙桃居家心語驛站」群,言語間流露著好心情和自豪感。
  • 「去電」無償提供「疫情語音衛士」,AI助力疫情防控篩查
    「去電」無償提供「疫情語音衛士」,AI助力疫情防控篩查 「你好,我們是瑞安市飛雲街道,來電是為了抗擊疫情做調查。請問你本人現在在瑞安嗎?
  • 為心靈披上「防護衣」
    2020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天津的心理工作者聞令而動,在戰疫一線,他們為患者開出一副「心理安慰劑」,為恩施披上一件「心靈防護衣」,為兩地搭建了一座「天使連心橋」。  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因疫情「蟄伏」大半年的國人紛紛出遊,面對此前國內零星散發病例、國外疫情仍在蔓延等情況,專家提醒公眾疫情尚未結束,因疫情帶來的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影響仍然沒有完全消失,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保持良好的心態尤為重要。
  • 丹東:鐵樓梯穿上「防護衣」(圖)
    丹東:鐵樓梯穿上「防護衣」(圖) 作者:吳瓊 2017-11-14 14:46   來源:丹東新聞網
  • 【疫情防控】直面疫情,怎樣做好自己和家人的心理防護
    疫情已經好轉,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時期,我們怎樣做好自己和家人的心理防護呢? 一 減緩自己負面的情緒 因為負面情緒是消除不了,我們不能去消除,只能去減緩。要減緩,首先要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第三版)
    疫情流行期間,個人應多關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權威機構發布的疫情信息和健康指導,不散布無可靠來源和未經證實的信息。製造、傳播不實言論,不僅會混淆視聽,擾亂社會秩序,幹擾正常的疫情防控工作,也是違法行為。謠言止於智者。聽信謠言不僅會影響自己的認知和判斷,還會影響個人配合政府和有關部門採取的防控措施,增加自身和他人感染的風險。
  • 首本英文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指導讀物正式出版
    人民網北京2月22日電 (記者 李琰)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如何做好自我防護是防控工作的重要環節。為了給眾多在華外國留學生及外國人士提供準確、規範的防護安全指導,提高共同抗疫的信心和決心, 陝西省翻譯協會會長、西北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胡宗鋒教授、英語系主任蘇蕊博士和房亞老師響應國家號召,與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合作,翻譯了該社最新出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導手冊》(A Guidance Manual On Mental Health During the NCP Outbreak
  • 感受疫情.心靈友伴全球計
    本文轉自【千龍網】;以藝術挽回心靈缺失新冠肺炎疫情仍肆虐全球,我們從新聞報導上每日獲釋康複數字,但所謂「康復」僅僅只是軀殼上的健康,我們往往都忽略了疫情在精神上帶來的打擊,《心靈友伴》團隊 以往一直開展災害後心理輔導工作,今次從內地封城一刻起已啟動「新冠疫情線上心理支援計劃
  • 莆田市秀嶼區各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
    通過訓練營的循環心靈成長訓練,幫助學生釋放負面情緒,調節身心健康。據悉,學校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堅守「千裡一線牽,幫助在身邊」的貼心心理輔導理念,為學生提供QQ、微信、電話熱線的心理輔導並為家長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導。
  • 河北省各級團組織整合資源開通疫情防控心理援助熱線
    &nbsp&nbsp&nbsp&nbsp河北省各級團組織整合資源開通疫情防控心理援助熱線&nbsp&nbsp&nbsp&nbsp解開疫情心結 守護心靈家園&nbsp&nbsp&
  • 東莞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教育系統兩名個人和一個集體上榜
    疫情來勢洶洶,要做好東莞教育系統190萬師生員工的疫情防控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並非易事。主導制定學生返校準備工作驗收表、明確學生返校驗收流程、指導學校制定開學工作方案、完善學校兩案九制、精準掌握師生員工健康狀況等;另一方面,針對疫情期間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高發頻發問題,他推動全市專任教師落實學生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培訓、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調研、出臺學生心理健康指引、建立完善市、鎮、校三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預防、預警、幹預製度等。
  • 「學習手帳」開學啦!校園疫情防控怎麼做?
    第二,了解學校所在地區疫情態勢的發展,了解學校將會採取的各項防控措施。主動學習各項傳染病防控知識以及個人防護技能。返校前在家要有規律的生活作息,加強鍛鍊,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保證返校時身體健康。第三,遵循學校各項規定。
  • 菏澤巨野王世偉: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急先鋒」
    勇當「排頭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主任我帶頭。」1月22日(農曆臘月二十八),很多人都在迎接即將到來的春節,王世偉卻在為了公司疫情防控工作不停奔忙。他一邊修訂完善疫情防控保障工作方案,一邊籌集醫用口罩、消毒液等保障物資……「他總是很早就出門,天黑都還不見他回家。」
  • 疫情防控期間的「四全媒體」
    比如今年疫情防控期間,湖北省每日21時召開的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一直是新興傳播平臺上網民討論的焦點。截至6月2日,微博話題#湖北副省長回應武漢市民網絡求助#閱讀量超14.3億次, #湖北疫情防控工作發布會#閱讀量超3.5億次。 隨著5G網絡技術的投入與使用,移動網際網路傳播速度還在不斷提升。與4G相比,5G網絡有著更高的速率和更低的延遲。
  • 蘇州軍分區加強疫期老幹部心理服務:「三味藥」搭起疫情防控「連...
    央廣網3月12日消息(朱晗 陳志)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是一場與新冠病毒鬥爭的「病毒防禦戰」,也是一場和心理、情緒鬥爭的「心理防禦戰」。疫情期間,蘇州軍分區高度重視老幹部的心理健康,把專業化的心理疏導、有溫度的人文關懷、案情式的心理健康服務納入疫情防控整體部署,保證他們安全健康。
  • 「戰疫心理服務臺」疫情期間如何處理負面情緒
    面對疫情,人們有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負性情緒1、漠視,不相信事實在最初得知疫情信息時,會對事件的嚴重程度予以漠視或否認,或者認為沒那麼嚴重,毫不在乎,就算有病毒也不會傳染到自己身上,與自己沒有太大的關係,不做任何個人防護,有些人還會出現「樂觀偏差」。
  • 東華理工大學在疫情防控形勢下積極建構「三三三」心理育人新模式
    疫情防控,「教育」是基礎。以「課堂、活動、網絡」三大育心陣地,打造疫情防控思政平臺。疫情期間,《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轉至線上教學。為推動心理自助意識與戰「疫」精神入腦入心入行,為30餘名教師開展線上心理健康教育授課技巧培訓提升授課實效;結合疫情形勢,錄製情緒調適、生活適應、壓力管理等18個主題系列心理微課,普及心理健康與安全知識,保障疫期、暑期心理安全,點擊量達2萬餘次,其中「成長」與「釋壓」兩個心理微課視頻被選送至學習強國學習平臺。
  • 「分享」黃明會在全市衛生健康系統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
    11月22日,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黃明會主持召開全市衛生健康系統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全國衛生健康系統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對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 心靈獵人第二季,「心理側寫」不只側寫犯罪心理.
    《心靈獵人》是一部聚焦犯罪心理的美劇。第二季正在播出,《心靈獵人》這系列聚焦的全是美國歷史上的大案,這些犯罪者聲名狼藉,但同時他們造成的社會影響力較強勁,他們擁有崇拜者,甚至有犯罪者將自己稱為「神」。比如,著名的邪教頭目,在監獄裡繼續操控監獄外的人們犯罪。
  • 心靈獵人第二季,「心理側寫」不只側寫犯罪心理
    司法腹背受敵《心靈獵人》是一部聚焦犯罪心理的美劇。第二季正在播出,《心靈獵人》這系列聚焦的全是美國歷史上的大案,這些犯罪者聲名狼藉,但同時他們造成的社會影響力較強勁,他們擁有崇拜者,甚至有犯罪者將自己稱為「神」。比如,著名的邪教頭目,在監獄裡繼續操控監獄外的人們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