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心理服務臺」疫情期間如何處理負面情緒

2021-01-18 瀟湘晨報

面對疫情,人們有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負性情緒

1、漠視,不相信事實

在最初得知疫情信息時,會對事件的嚴重程度予以漠視或否認,或者認為沒那麼嚴重,毫不在乎,就算有病毒也不會傳染到自己身上,與自己沒有太大的關係,不做任何個人防護,有些人還會出現「樂觀偏差」。

2、恐懼,過度緊張害怕

隨著疫情的發展,最常見的情緒反應是恐懼,這類反應一般會伴有輕微的失眠與判斷偏差。輕度的緊張和焦慮可使人能夠迅速進行有效的防護和理性的應對,然而過度的緊張往往會造成高度恐慌,嚴重地影響到個人的心理健康與抵抗力,甚至對周圍其他人的心理狀態產生影響。

3、憤怒,影響人際關係

個別人會將注意力集中於關注疫情的發展動態,頻繁刷新關於疫情的新聞,轉發、分享各種小道消息,產生焦躁和憤怒情緒。

4、由不良情緒導致的行為異常

有人過度刷屏,過分聽信謠言,有人瘋狂囤積口罩、藥品等,這都是面對疫情所出現的異常行為。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從權威渠道獲取適量疫情相關信息

一是找到可靠的信息源;二是要學會去偽存真,調動自己的知識或常識,判斷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三是可以多關注一些積極的信息。關注積極的一面,可以增強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四是避免信息過載。

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

保持規律的作息,有助於保持機體正常的免疫功能。不要因為在家不能出門而打亂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合理安排飲食,保持營養,多喝水。保持適度的、適合自己的體育鍛鍊活動。保證充足的睡眠,不熬夜。

接納自己的正常情緒反應

當前疫情下,會出現擔心、焦慮等情緒反應。我們要理解這些情緒在當前情況下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這種心態有助於我們調整到相對積極的心理狀態。

多與家人、朋友、同事溝通交流

溝通交流是一種很有效的釋放情緒方式。交流分享情緒感受,不僅可以幫助自己,也可以幫助對方。

儘可能找談得來的或能談私人話題的人交流,更有助於緩解不良情緒。

把部分精力放到更有價值、更有興趣的事情上去

轉移部分精力到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上去。比如,我們可以為防控疫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陪孩子玩耍、做功課,做家務等等。

心理服務臺

為方便服務於廣大職工,市總工會組建了心理服務臺。現將各位心理諮詢師的聯繫方式向外發布,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職工朋友。

製作:黑河市總工會

【來源:黑河工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戰疫心理服務臺」化解不良情緒的基本路徑
    面對疫情,部分職工被不安、焦慮、擔心、寂寞、孤獨、厭倦、煩惱、焦躁、鬱悶等不良情緒所困擾,市總工會邀請市心理工作者協會通過各種有效方式,如:網絡在線、電話、平面媒體等,指導職工轉變不良觀念,淡化消解不良情緒。工作中,常聽有些人在反覆地追問,到底怎樣才能消解不良情緒?
  • 如何正確處理負面情緒
    比如,有的人會像祥林嫂一樣,逢人就哭訴自己的痛苦遭遇,或者喜歡在朋友圈裡發一些很負面的信息,這種人就是習慣了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它的「痛苦之身」對一種名叫「全世界都在害我」的胜肽上癮了。也就是說,我們之所以會經歷各種煩惱和痛苦,是因為我們的「痛苦之身」需要這種「胜肽」,它甚至會製造時間來釀造痛苦。那要如何處理這些負面情緒呢?
  • 別再壓抑你的負面情緒!心理研究:多愁善感的人其實身心比較健康
    「我覺得自己最近很沮喪,很焦慮,很討厭這樣的自己,有沒有辦法可以快速清除負面感受?連自己的情緒都管不好,真的很討厭。」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強烈對抗令人不愉悅的負面的情緒。但負面情緒真的毫無價值嗎?我們又該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 徐匯楓林網格聚力打消居民「負面」情緒 確保疫情期間投訴工單處置...
    返滬人員進入小區需要登記哪些信息……疫情期間,居民對疫情的擔心明顯增加,徐匯區楓林街道城市網格化綜合管理中心一天的投訴工單一下子增加到六、七十件,主要集中在小區內疫情管控、防疫物資發放、防疫政策諮詢等方面。針對疫情投訴工單突增等情況,街道城市網格化綜合管理中心協調力量,多方形成合力,打消居民「負面」情緒,確保疫情期間各類投訴工單處置質量不降。
  • 同心戰疫心理微課|你的心理超負荷了嗎?
    同心戰疫心理微課|你的心理超負荷了嗎?,諸如面對疫情,如何做好心理防護?如何安撫恐慌情緒?如何增進親子關係?疫情期間,宅在家裡我們可以做什麼?等。今天推出第十二節心理微課 「你的心理超負荷了嗎?——疫情心理應激反應及應對」,回應全省中小學師生及家長在疫情期間的典型心理困擾或問題,提高他們的心理防護能力。
  • 心理關愛、志願服務在行動 團市委參加疫情存續期間「暖家」工作...
    2月15日上午,廣州召開疫情存續期間「暖家」工作通氣會。團市委副書記高洪祥圍繞開展心理熱線、發動志願者等力量介紹「暖家」行動工作情況。一、心理關愛有幫助:您的心事我來聽。疫情發生後,團市委12355廣州青少年服務臺迅速行動,成立由社工+專家組成的「心理防疫」青年突擊隊。針對青少年提供心理「防疫」網絡及熱線諮詢服務,截至2月14日,累計提供各類諮詢服務648人次。聯繫全市23個「青年地帶」站點電訪重點青少年群體1443人次。二、凝聚愛心齊出力:您的困難我來幫。
  • 「我快要崩潰了,不知怎麼辦」…疫情期間,心理疏導志願者幫你邁過...
    她是崇明區教育局的一名心理專家,從事心理輔導工作已有20年,疫情防控期間成為了一名心理疏導志願者。在崇明,像她這樣的心理疏導志願者還有很多,早在2月初,崇明便已組織專業力量做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目前已建立完善的疫情防控心理疏導體系。疫情防控,眾志成城,志願服務在四處湧現。除了醫護志願者、社區防控志願者、物資運送志願者等,心理疏導志願者也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 情緒易波動?警惕心理健康出問題
    一般認為,心理健康是指能以積極有效的心理活動、平穩正常的心理狀態,來應對社會、自然和自我的變化。不少學者主張,心理健康實質上是一種狀態,是一個在「平衡-不平衡-平衡」中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這裡說的「動態」,體現在心理健康的標準是相對的。
  • 從「情緒過山車」,到「心如止水」,看疫情期間的群體心理變化
    突如其來的疫情,考驗的不僅是一個社會系統的自救功能,更是一場對所有社會成員的人性底色和心理素質的大考。1.盲從於群體,每天都在坐「情緒的過山車」。作為在疾病外圍安全區的普通人,在疫情發布的初期,天天看微博、朋友圈刷疫情,慌傳「某地某人被確診後逃逸」、「高價口罩的微商」、「超市搶菜」、造謠「某地某時飛機撒藥消毒」「雙黃連口服液脫銷」、「童子尿可治療肺炎」……伴隨著社交網絡真假消息滿天飛的情況,我也會有坐過山車一樣的情緒起伏。
  • 餓了麼、百事遭遇公關危機:疫情期間企業該如何處理負面新聞?
    疫情期間,食品安全成了重中之重,這兩天在生產和運輸方面,很多企業接連中招。6月23號,餓了麼北京一外賣員被確診。(圖源:餓了麼)消息一出,事關切身利益,很多網友都變得緊張起來。該外賣員都接觸過什麼人?在哪裡取餐、送餐?在此之前,百事旗下的樂事薯片也有員工確診。
  • 孤獨症孩子家長如何有效的處理負面情緒——走進南康天利康復中心...
    為關注特殊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構建和諧友好的校園心理環境,促進家校共育,開展心理健康服務進校園講座活動。2020年12月18日下午南康區社會心理健康服務中心走進天利康復中心開展父母講座。本次活動是由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贛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孤獨症康復治療師、心理治療師熊瓊萍老師分享帶去。活動開始,講師首先帶領大家做了一個互動的暖身小遊戲,增近彼此之間的距離,讓講座氣氛更佳,也為後面的講座內容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接下來講師採用了提問的方式帶大家進入到思考回憶,和大家產生共鳴。如:當您得知您的孩子是孤獨症孩子時,您是怎麼樣的心情?
  • 孩子的負面情緒如何處理?7個核心技巧,和「壞」情緒說拜拜
    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說過:「人的心理可分為兩半,一半像一頭桀驁不馴的大象,另一半則是理性的騎象人 。內心的大象對遇到壞事比遇到好事的反應更強烈,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更有生存優勢,但它的副作用是會放大負面情緒反應,讓人類感到不幸福。如果騎象人能夠正確引導大象的話,人就有可能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
  • 面對疫情,如果出現負面情緒,你可以這樣做
    眾志成城 共同戰「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正在流行,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不因情緒而影響免疫力,更有效地保護好自己呢?我們只需要根據客觀現實適當進行自我調節,避免過度的恐慌即可:1、覺察、理解並接納情緒適當的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有助於我們提高對疫情的警惕,我們會動員全部的經驗來應對危機,對環境更加關注和敏感。這種警惕反應有助於我們提高防禦措施,增強做出準確判斷的效率。
  • 被綁架的心理情緒
    取悅症患者的思想,受到種種「別人認為他該做的事」毒害和扭曲。奉行這些「別人認為他該做的事」會帶來高壓,也讓你永遠擺脫不了他人的要求操弄。而忘了真正該取悅的對象是"神"而不是人。希望他人喜歡自己也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你強迫自己一定要討人喜歡和被贊同,覺得這些感覺是生存不可或缺的情感要素,而把遭到否決、排拒或受批評,看成是一場大災難,那麼你將身處危險的心理境界。如果對你來說,得到他人贊同,不只是「希望達到的事」,而是「必須做到的事」,你很可能已成為仇敵的獵物。如果非要別人贊同不可,你就和其他毒癮者一樣容易控制。
  • 疫情期間如何保持心理健康?18個心理疏導問題為你支招
    防疫期間,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給出這些答案。1、在小區做志願者,有時會遇到不順心的事,家裡人勸我別去了,我覺得他們都不理解我。答:感謝您的辛勤付出,您做得很好!允許負面情緒適度宣洩,不要憋著;和家人好好交流溝通,相信他們終究會理解和支持您;您也可以和親朋好友傾訴,「抱團取暖」很重要;積極地自我對話(自我暗示),肯定自己的價值;合理安排生活,適當從疫情中抽離出來,工作以外的時間在家做些喜歡的事情。2、疫情防控以來,我和同事一直加班工作,最近突然吃東西沒胃口、暈眩頭痛、睡不好,是不是身體出問題了?
  • 「心理健康」給自己的心靈穿上防護衣(語音版)——疫情防控期間...
    那我現在就把這次疫情期間普遍反映的、主要存在的心理問題跟各位戰友分享一下,因為大家都處在疫情這個「應激」事件中,所以我們的問題具有共性,問題主要集中在:長時間的工作,身心疲憊不確定感帶來的焦慮、恐懼首先要給大家申明的是:在「疫情」這個應激事件中,無論我們出現什麼樣的情緒反應都是正常的,只不過是每個人的反應程度不同罷了。
  • 「抗疫 安心」正確疏導及應對疫情期間心理健康
    「抗疫 安心」正確疏導及應對疫情期間心理健康 2020-04-17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面對疫情如何管理情緒?這款心理小遊戲等你來做
    戰「疫」心理小遊戲⑤|「畫」說情緒疫情來襲,有時情緒就像「過山車」,看到好的消息會輕鬆樂觀,看到不好的消息會恐慌不安。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呢?讓我們一起把藏在身體裡的情緒「畫」出來,嘗試和情緒這個朋友好好相處吧!
  • 「殘廁門」林芊妤的逆轉人生:從負面女主角到「健康性感」代言人
    前無線監製錢國偉本周病逝,被譽為「無線綜藝收視王」的他捧紅了多位女星,就連有新一代瑜伽教主之稱的林芊妤都是由錢國偉一手打造,只不過她當年叫「雪梨」。賣弄性感卻無法上位的「雪梨」生涯2009年,趁著之前的《味分高下》收視大熱,主持人庾澄慶和鄧健泓還贏得無線臺慶「最佳節目主持人」獎。錢國偉以及原班人馬接檔製作全新綜藝節目《耳分高下》,擔任助手的有八位女生,她們的組合名字叫「sing之天使」,主持人依舊是哈林和鄧健泓。
  • 齊魯壹點智能疫情機器人上線!@小壹盡享全方位權威智能戰疫服務
    面對疫情,權威及時的信息可以幫助大家了解事態變化,更好地保護自己和家人。為此,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研發製作「AI小壹-智能疫情助理|全民戰疫服務指南」,幫助大家實時線上進行新型肺炎自查、 了解新型肺炎的最新進展 ,為您提供全方位權威智能戰疫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