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如果出現負面情緒,你可以這樣做

2020-12-26 澎湃新聞

眾志成城 共同戰「疫」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正在流行,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不因情緒而影響免疫力,更有效地保護好自己呢?

文/孫莉莉

為避免出現過度恐慌、焦慮,

支持廣大戰友度過心理難關,

這些常見的心理問題你一定要清楚:

一、 看到疫情的消息感到恐懼怎麼辦?

遇到危險時出現緊張恐懼,遇到困難和壓力時出現焦慮,遇到傷害或損失時出現抑鬱無助,都是人的一種正常心理反應。當人們意識到疾病危險時會變得警覺、焦慮、緊張甚至憤怒起來,這時我們會動員所有的能量和資源,想盡一切辦法,躲避危險。我們只需要根據客觀現實適當進行自我調節,避免過度的恐慌即可:

1、覺察、理解並接納情緒

適當的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有助於我們提高對疫情的警惕,我們會動員全部的經驗來應對危機,對環境更加關注和敏感。這種警惕反應有助於我們提高防禦措施,增強做出準確判斷的效率。

2、監控自己過激的消極情緒

當緊張、恐懼、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反應激烈的時候,會出現興奮頭痛、呼吸急促、心慌胸悶等身體反應,持續時間過久還會導致內分泌系統的紊亂,進一步導致免疫功能降低。相反,安詳、寧靜、愉悅的情緒狀態下,我們會呼吸平靜,心律正常,全身放鬆,促進免疫力的增強,有利於抵禦和戰勝疾病。

3、減少負面信息輸入

關注官方信息及權威報導。減少對微信、抖音等自媒體以及朋友圈、微信群等未經證實的傳言、猜測、情緒發洩等負面言論的關注。不信謠,不傳謠,防止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避免徒增恐懼與焦慮。

4、保持健康的生活態度

工作時專注於工作,休息時請關注自己當下的生活,靜心體驗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光。適度的娛樂可以幫助緩解緊張情緒,幫助我們脫離恐慌和焦慮。運動、冥想等活動也可以讓我們的身心得到舒緩。平凡而瑣碎的日常生活會激發我們對生活的熱愛,給予我們前行的力量。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家人,在必要時我們才有更多的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

5、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

身為人類,我們都有一種自言自語的特殊能力,不論是大聲地或無聲地自言自語,你都能利用這種能力訓練自己克服艱難的挑戰。因此你可以這麼告訴自己:「它可能不好玩,但我可以應付它」 「這會是一段很重要的經歷」 「我可以戰勝恐懼、焦慮和生氣」。

6、及時尋求專業幫助

如果以上方法仍不奏效,那麼一定要向你的朋友、家人傾訴,或通過就近尋求專業心理人士的幫助來解決。

如果是確診或疑似疫情患者,請安心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請相信他們的專業。恐懼心理對免疫系統會產生消極影響,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免疫系統有著積極的影響。

二、 與親友溝通需要注意什麼?

因為疫情傳播特點,儘量不要走親訪友,建議大家通過電話、微信等網絡手段與親友遠程互動。

不和親友過多溝通疫情相關傳言,易造成瀰漫性恐慌。親友間可在情感上互相支持、加油打氣,營造出溫暖、積極的面對氛圍和心態。

多和幽默樂觀、健康向上的親友溝通交流,這種正能量可以幫助我們更加勇敢地面對困難。

面對親友對於網絡和社會傳言的求證,堅持向親友宣傳官方信息及權威報導,號召親友不信謠不傳謠,安心聽從相關部門安排,做好自我防護,不做社會恐慌的添亂者。

三、 怎麼才能讓自己放鬆下來?

樹立科學理性的世界觀可以幫助我們面對一切困難。如果短時間內做不到這些,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方式進行放鬆練習(本訓練可做多次,躺或坐的姿勢均可):

1、漸進式放鬆訓練

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頭皮、額頭、雙耳、臉部、脖頸、上臂、前臂、手部、前胸後背[胸腔]、前腹後腰[腹腔]、臀部[盆腔]、大腿、小腿、腳部)依次進行,先讓相關部位的肌肉緊張起來(如皺眉令額頭肌肉緊張),堅持5-10秒鐘,然後令其徹底放鬆並體驗該部位肌肉放鬆的感覺,5-10 秒鐘後移到下一部位。這種方式可令整個身心放鬆下來,並能起到健康身心的多種效果。

2、腹式呼吸放鬆訓練

共三條要求:第一條是呼吸的時候保持胸部不動,讓自己在吸氣的時候腹部鼓起來、呼氣的時候腹部癟下去;第二條是每次呼吸的時長要大於等於六秒方可;第三條是每次呼吸越均勻越漫長越好。這種方式可令整個身心放鬆下來,並能起到健康身心的多種效果。

3、自我想像脫敏

當以上漸進式肌肉放鬆或腹式呼吸放鬆做得很熟練之後,可以在做放鬆的同時想像讓自己感到害怕和緊張的場景,如此多次配合,可自行脫去對這些場景的心理敏感。

四、 怎麼緩解無助感?

因病毒的擴散並非人力可以短時間內予以有效控制,必須依靠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的防控措施進行幹預。當個體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可把控的事物上時可有效緩解個體的無助感。做一些力所能及並對己對人有幫助的事情,可有效緩解無助感。

給自己列一個令自己愉悅的行為清單,並認真完成它。

平日做什麼事情會令自己開心,那麼就列出來,去執行它。例如,寫日記,看電影,玩一些不費腦子的小遊戲,運動,深呼吸,抱抱家人或者任何可以慰藉你的物體,泡泡熱水澡或衝澡,與人聊天,甚至關上門大哭一場等等。

五、目前消息很多我信哪一個?

除政府機構發布的官方消息、各官方媒體發布的消息外,有實名及確切來源的專業人士發布的消息也有一定的可信度。

建議大家屏蔽匿名消息,因為「匿名」不能保證其內容的真實性、客觀性及科學性,通常意味著不負責任以及難以追查責任等。尤其需要遠離那些情緒煽動性較強、帶有明顯反社會傾向、政治立場可疑的譁眾取寵的不實言論。

發現類似的言論,要立即舉報或者屏蔽,將散布此類言論的人從自己的朋友圈中剔除。

六、 疫情中個體需要防範哪些心理問題?

1、 避免過度緊張

遇到當前疫情產生緊張、害怕、焦慮等負性情緒是人之常情。除已經發生的事情,對於每個人來說未來都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我們需要接納這種不確定的現實,將注意力放到自己確定而又能掌控的事情上來。

2、避免受消極暗示

保證自己的人格自主與獨立,不要人云亦云、以訛傳訛。任何事物都有積極和消極兩面,請不要只去關注事物消極的一面,當然也不要盲目樂觀。人的情緒是會彼此影響的,要提高自己的覺察力,警惕被他人的負性情緒所傳染。

3、避免錯誤歸因

並非目前出現的所有心理問題都是由於這次疫情造成的。一些個體本身就有敏感、多疑、焦慮、抑鬱等不良的性格特點或某種(些)心理障礙,本次疫情的出現只是誘發和放大了這些性格特點及心理障礙。相關人員不應該將自身的心理問題錯誤歸因於疫情,而應該審視自己並在需要時尋求心理專業人士的幫助。

七、在工作中遇到牴觸、攻擊情緒怎麼辦?

我們所面對的整個社會群體,是由各種不同類型的人所組成的。正如健康社會狀態下也會有少數違法犯罪分子一樣,疫情期間遇到不講理的人、情緒反應過激的人,甚至趁亂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人也是正常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社會良好秩序的維護工作責任重大。

1、依法正當行使職權

疫情一發布,各級法制部門已經將疫情期間可能涉及到的法律法規、違法犯罪行為的處置依據和程序,進行匯總編發。在日常執行公務的過程中,對於破壞疫情防控、故意挑戰社會安寧的違法犯罪嫌疑人,堅決予以嚴厲打擊,依法依規、絕不手軟。

2、聯合專業部門協作處置

對於疑似患病者、疫區流動者,立即聯繫醫療衛生部門共同處置,處置過程中注意防護自身安全,處置後立即進行全身清洗消毒。處置情況及時向上級和相關部門上報信息,切勿輕心大意、擅自行動。

3、及時進行情緒宣洩

工作任務完成後,對於在工作過程中所承受的壓力和消極情緒,要及時進行必要的宣洩疏導。可以與自己信賴的親朋好友進行溝通傾訴,也可以尋找身邊的專業人士進行心理疏導。當精神壓力過大、感到無法勝任當下工作任務時,需要立即前往專業心理治療機構接受危機幹預。

我們是社會管理機制中的重要一員,在無數次艱難的任務中都取得過輝煌的戰績,戰勝過非典和不計其數的大小險情。在這一次疫情當中,相信我們仍將是行走在戰線上的一道不朽風景。

在舉全國上下之力抗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特殊時期,既過年關,也過難關,向逆行而上的醫務工作者以及所有奮戰在一線的公安戰友們道一句:您們辛苦了!

原標題:《面對疫情,如果出現負面情緒,你可以這樣做》

相關焦點

  • 面對娃的負面情緒,家長可以試試「共生效應」
    2,家庭氛圍的影響家庭氛圍的壓抑對孩子情緒也會產生負面效應。家庭氛圍不僅指的是親子之間,還有夫妻、婆媳,甚至是親戚之間。如果孩子一直在一種壓抑的環境當中長大,他們會在不知不覺當中接受到很多的負面情緒,這樣的負面情緒總是要抒發出來的,所以這樣的孩子更容易發脾氣。
  • 與負面情緒做「朋友」
    但是我總結現狀、分析問題、做決策的時候又是非常條分縷析的,這樣看起來,我又是非常理性的。其實我非常反對用感性和理性這種粗糙的二分法來理解和描述一個人。這種分法的不合理之處在哪裡呢?情緒和感受其實是人類進化出來的非常高級的決策工具,我們決策是離不開情緒和感受的輔助的。屏蔽情緒來做決策,簡直是荒謬。
  • 自我管理:處理負面情緒,這樣做才是成熟的人
    我們當然歡迎那些好的、正面的情緒,並且希望自己總能保持下去。但對於負面情緒,正常情況下,幾乎所有人都不想要,可卻又偏偏逃不過它。 正是因為不喜歡卻又無法避免,才會讓很多人都出現逃避、羞恥的感覺,甚至不敢去面對它。
  • 你常常被負面情緒困擾麼?怎麼釋放和解決負面情緒
    這麼講,大家可能仍然不清楚心理學對於情緒的定義,在這裡可以為大家舉個例子。如果把我們的身體和心理比做一臺機器的話,那麼情緒就是識別外在客觀事物和內在心理狀態的信號燈。就像汽車一樣,當故障發生時,信號燈也就會亮起。這個例子,也指出了情緒對於每一個個體的意義和功能。所以,當負面情緒發生時,其實是我們自己給與自己的信號指示,是具有適應功能的。
  • 面對負面情緒應該怎麼做?——我想安慰你,陌生人
    生活中難免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每個人都有很喪的日子,這是無可避免的,也是無從避免的。我沒有任何立場告訴你,這有什麼大不了,讓你放寬心,忍住不要哭。我只能告訴你,幾條讓人心情變得好一點的方法。記住,不管你有多難受,不開心的事情就在那裡,不是你一直難過就能解決的,你能做的,只有收拾好心情,面對它!一、讓我們先忘掉煩惱要不要記日記呀,把這件事情詳細地記錄下來,不要胡亂找別人傾訴哦,別人不可信,這以後可能會成為那個人攻擊你的把柄。寫完日記基本上就沒那麼難受了,也不想再把事情告訴別人了,很有用哦!
  • 不要讓他人的負面情緒影響你
    當然,當你向其他人傾訴的時候,請不要將這種負面情緒傳遞給其他人,而作為傾聽者,你也不要受到別人影響。我有個讀者曾經給我講過她以前受到其他人負面情緒影響的事例。她和她朋友非常要好,兩個人經常在一起玩耍、聚餐等等,可是,兩個人不一樣的是她朋友的婚姻生活不幸福。作為朋友,她經常聽到對方的家庭生活。
  • 項目經理如何面對和處理負面情緒?
    項目經理是不可以讓自己負面情緒爆棚的,因為這不僅影響自己更影響團隊。小編一直希望自己在團隊中的作用是帶給大家陽光,協助所有需要我幫助的成員。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去感染別人,在工作中也要求自己時時刻刻保持中立。對事兒不能急躁;對人不能有任何預判;評判人和事不帶任何個人情感。希望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好,希望他們做他們想做的一切,不要委屈了大家的心。
  • 你的負面情緒是否影響了你的家人?
    01你的負面情緒是否影響到了你家人?焦慮和恐慌情緒很容易傳染,特別是小孩子非常容易受到情緒的暗示。如果在居家隔離期間,父母每天焦慮不安、憂心忡忡,孩子就會產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緒。那麼在居家學習的過程當中,家長和孩子相處時間長了,孩子有了焦慮情緒該怎麼辦呢?一頓罵?大嘴巴子連連看?劈頭蓋臉一頓揍?男女混合皮帶面?更是錯上加錯!
  • 孩子常出現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助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一個人管理不好自己情緒,或者經常出現負面情緒,對於孩子的成長有不好的影響。作為家長,如果沒有幫助孩子,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的性格很有可能都會受到影響,這對孩子的社交以及人格都不好。咱們一定要了解一下,如果孩子經常出現負面情緒,都有哪些危害。
  • 奧斯卡獲獎影片《頭腦特工隊》: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比接納更重要的是......
    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滾燙的情緒和批判的想法難免將我們纏繞,而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偏見,是父母從容面對孩子負面情緒的前提。我腦海中梳理了若干種可能性,但我沒有武斷下結論。我問他:「你怎麼了?」他氣鼓鼓得不說話。我繼續問:「現在你應該餓了才對,我猜是不是誰惹你生氣了?」我一邊向他表達我的感受,一邊試圖表達,我理解他的感受。「你答應我,下課後給我買棒棒糖的。」原來是我忘了給他買棒棒糖,所以生氣了。
  • 孩子常陷入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幫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陷阱
    負面情緒,其實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說家長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那麼會導致孩子因此陷入更加嚴重的狀態當中,甚至對人格的成長會有一定程度的扭曲。
  • 成年人的崩潰,從戒掉「負面情緒」開始
    女主安安在家做全職太太,遭遇被離婚;作為漫畫家,作品被抄襲,職業生涯幾乎葬送。安安整日哭喪著臉,做起了咖啡廳裡的服務員,身邊所有朋友都勸她積極樂觀,不要放棄,不要被命運打趴下。只有男主許朗告訴她:「誰說人生非得積極面對了?消極就不是人生態度了?誰說非要面對問題了,逃避就不行麼?」生活裡,我們總是試圖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認為負面情緒無法示人。
  • 如何正確處理負面情緒
    那要如何處理這些負面情緒呢?其實,當你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尤其是那些莫名的恐懼、求之不得的憤怒或是失望的悲傷,這些全都是一次你與潛意識的溝通機會,最好的辦法就是全心接納負面情緒帶給你的感受,然後在接納之後,告訴自己放下對這種感受的需求。那麼如何接納呢?就是允許負面情緒的存在,負面情緒既然會來,那就一定會走,要充分相信這一點,這是正確處理負面情緒的前提。
  • 《頭腦特工隊》—解讀正確釋放負面情緒的方法
    當憂憂碰到一個球變成悲傷時,樂樂會拼命去擦掉讓它變快樂,而此時,不斷被大家排斥的憂憂感覺要崩潰了,他覺得做什麼都做不好,總是讓人悲傷,為此很自責,也很沒用,如此難受還無法宣洩,沒有比這更崩潰了。樂樂知道後,這樣勸他:「你不會崩潰的,你只是壓力大而已,你其實就在解決問題時不能集中精神而已,但辦法總比問題多,要從中尋找樂趣。」
  • 疫情下的Final周!答應我,別被困在負面情緒的牢籠裡!
    天天網課的留學生已經很焦慮、恐懼、憂鬱、易怒,如今又面臨 Final Week,負面情緒疊加累積,導致很多同學被困在了「心理牢籠」裡。如果你是一名正在心理健康上掙扎的學生,請一定要記住:你並不孤單,你曾經做的一切選擇都沒有錯。
  • 腳踏實地是一切負面情緒的良藥
    不知道為什麼,很多時候我都覺得自己非常無助,想說的話不敢大聲說出來,不想幹的工作還得繼續幹下去,後來發現,所有的這些不開心都是我自己的負面情緒在作怪而已。我總是習慣把許多沒有發生的事情,想著一遍又一遍,可是我大概也忘了,腳踏實地才是一切負面情緒的良藥。
  • 情緒心理學:學習情緒的產生原因,應對負面情緒
    在所有的物種當中,人類的情緒最為豐富。當面對壓力,情緒使我們精神集中;當面對危險,我們會心跳加速、步伐加快;當聽到不好的消息,我們會眼含淚水;當收穫期待已久的成功,我們會手舞足蹈、語無倫次。情緒從何而來?情緒的構成是什麼?如何處理負面情緒?
  • 贈書| 情緒衰竭的徵兆你中了幾條?這3個小技巧幫你應對負面情緒
    你的寫作不是為了呈現給讀者,而是寫給自己看。    這樣寫上幾天,然後把紙扔掉(或把紙塞入瓶中,扔到大海),或者不保存就在電腦上關閉文件。如果你的準備足夠充分,也可以試著開一個博客。形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想法現在離開了你,被寫成文字。你已經開始從你的經歷中「走出來」,並對其有了客觀的認識。
  • 把負面情緒當朋友!用15分鐘提升情緒免疫力
    經常有網上的來訪者問我:我常常受他人的壞情緒的影響,本來自己心情還不錯,結果家人和朋友有大量的壞情緒,不知不覺就被影響和傳染了,自己也出現很多壞情緒,怎麼辦呢?因為經常接到這樣的提問,來訪者希望我能教他們一個快速消除負面情緒的方法。我總結了從事心理諮詢13年的經驗,結合我在情緒管理輔導方面行之有效的技術,寫了如下文章,希望能幫助到讀者。
  • 5部經典電影,專治你的各種負面情緒
    或許生活就是如此,各種突發的事情絕不會給你打好報告哪一天來,總會讓你這樣或者那樣的頭疼不順,引來各種負面情緒讓事情雪上加霜。當負面情緒集中到來而且爆發的時候,我們又該如何與負面情緒相處呢?小編認為,平息負面情緒才是最需要的,你可以關起門來,給自己幾個小時的時間,看一場電影,排解一下當時的情緒,調整好自己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