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常常被負面情緒困擾麼?怎麼釋放和解決負面情緒

2021-01-18 深刻情感說

感覺內心積攢了很多的負面情緒,該怎麼釋放?

有類似這種被負面情緒困擾的人,似乎並不在少數。

「我總是感到很壓抑,工作和生活都讓我感覺很有壓力…」

「為什麼別人都能碰到甜甜的戀愛,我卻總是自己一個人…」

「似乎身邊的人都不能理解我,做什麼都不順利…」

「我好像總是能碰到很糟糕的事情,這讓我感覺壓抑極了…」

……

生活中我們可能遇見太多的負面情緒了,壓抑、孤獨、委屈、失落、悲傷……等等.

所以,如果想要解決自己的負面情緒,那麼我們首先要弄清楚負面情緒的含義是什麼。

一、解決負面情緒第一步:認識負面情緒,了解其積極的一面

負面情緒,心理學上將消極的情緒體驗統稱為負面情緒,並且負面情緒往往會帶來負面的生理影響,胸悶、心跳加速、口乾舌燥等各種身體不適感,嚴重的情況會導致生理疾病或抑鬱症等較為嚴重的心理疾病。

那麼這時疑問也就產生了,既然負面情緒看起來這麼不好,為什麼人類經過了15萬年左右的進化,我們的基因中卻仍然存在著這種設定?

講到這裡,我們不得不再提到情緒的定義和概念。

《普通心理學》:

情緒:伴隨著認知和意識過程產生的對外界事物的態度,是對客觀事物和主體需求之間關係的反應。

這麼講,大家可能仍然不清楚心理學對於情緒的定義,在這裡可以為大家舉個例子。

如果把我們的身體和心理比做一臺機器的話,那麼情緒就是識別外在客觀事物和內在心理狀態的信號燈。

就像汽車一樣,當故障發生時,信號燈也就會亮起。這個例子,也指出了情緒對於每一個個體的意義和功能。

所以,當負面情緒發生時,其實是我們自己給與自己的信號指示,是具有適應功能的。情緒的產生,讓我們知道當下情景(包括外在的客觀世界,和內在的主觀意識)對於我們自己的影響,並且督促和提醒我們做出回應和行動。

比如:

原始的人類,會因為在野外遇見老虎、獅子等猛獸而產生恐懼的情緒,這促使他們儘快做出反應逃離天敵

原始的人類,因為食物短缺,而產生焦慮情緒,促使他們進行捕獵和勞作。

所以,要認識到負面情緒本身是進化的一部分,是我們人類得以延續至今的有力武器,是有其積極的作用的。

二、解決負面情緒第二步:負面情緒是善意的,學會與其做朋友

我們強烈贊同積極的處理我們的負面情緒,但我們支持的態度是接納、引導、處理,而不是壓抑、抗拒、擺脫——這兩者之間是有本質區別的。

換句話說,正確且積極的看待我們的負面情緒學會與其做朋友,是我們嘗試釋放或處理我們情緒的重要前提。

就像第一點說的那樣,負面情緒確實是有其積極的作用,在遠古可以提醒我們免於天敵,躲避劍齒虎等猛獸。

但很多時候,現代生活中的問題,絕非像躲避一隻猛獸那麼簡單直接,所以有的時候,負面情緒可能會過度(負面情緒是善意的,但它們並不是那麼聰明),在一些不必要的情況下,負面情緒可能也會警惕起來來提醒我們。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告訴負面情緒:「你好,負面情緒,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好,在提醒我注意危險,我已經收到你的提醒了,不過,我現在很安全,請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謝謝你的提醒。」

三、解決負面情緒第三步:改變認知,ABC合理情緒療法

這裡要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療法,是我在心理諮詢中也常常應用的,叫做:ABC合理情緒療法。

《心理諮詢師三級》:

合理情緒療法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埃利斯於20世紀50年代創立,其理論認為引起人們情緒困擾的並不是外界發生的事件,而是人們對事件的態度、看法、評價等認知內容,因此要改變情緒困擾不是致力於改變外界事件,而是應該改變認知,通過改變認知,進而改變情緒。他認為外界事件為A,人們的認知為B,情緒和行為反應為C,因此其核心理論又稱ABC理論。

簡單的說就是:由於A這件客觀的事事件,讓你產生了B的想法,然後由於B這個想法產生了C的行為和後果。

比如,常見的戀愛關係中:「我對他那麼好,那麼愛他可他為什麼不愛我不和我在一起呢?」這裡是由於A—— 我愛他對他好這個事件,產生了B——我覺得他就應該愛我並且也對我好這個心理,從而導致由於他並沒有愛我對我好,而產生了我的內心失衡和怨恨得這個結果。

A(我對他好,愛他,想和他在一起) -> B(他應該也愛我,和我在一起,並且對我好) ->C(他並不愛我,不願意和我在一起,心理失衡、怨恨)

這裡就會導致個死循環,可能一直糾結於此。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打破的是B這個階段的認知。

以此為例,產生心得認知D:我喜歡對方,對對方好,捫心自問自己是真的為了對方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呢?細想一下,也許自己所謂的「愛對方」和對對方好多半也不過是為了自己能夠追求到對方,或者滿足自己想要被愛得需求吧。可見,對對方好和「愛」對方,其實不過也是為了你自己,那麼既然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考慮,對方不選擇自己而想選擇更讓自己開心得方式去生活不和你在一起,也沒有什麼錯吧?

這樣就會產生新的結果E:內心平衡,不在因為對方不愛自己,或者自己的付出而怨恨不滿,原來我做的一切其實也是為了自己,不能因為自己的付出而要求人家接受。

四、解決負面情緒第四步:接受自己,你可能本身就容易情緒化

不得不說,有一部分人天生就更容易情緒化和焦慮,同樣的一句話和一件事情,發生在普通人身上可能人家一會就忘了;但如果發生在他們身上他們就會如臨大敵,特別的不安、緊張和焦慮。

這本身可能就與自己與生俱來的氣質類型有關係,天生敏感情緒化,穩定性差,天生人格如此,N分數偏高。

埃裡克森的人格分析,來源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編寫的《心理諮詢師(三級)》

內外向(E)分數高表示人格外向,可能是好交際、渴望刺激和冒險,情感易於衝動。分數低表示人格內向,可能是好靜,富於內省,除了親密的朋友之外,對一般人緘默冷淡,不喜歡刺激,喜歡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緒比較穩定。

神經質(N)反映的是正常行為,與病症無關。分數高可能是焦慮、擔心、常常鬱鬱不樂、憂心忡忡,有強烈的情緒反應,以至於出現不夠理智的行為。分數低的人情緒反應緩慢且輕微,很容易恢復平靜,他們通常穩重、性情溫和、善於自我控制。

精神質(P)並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但如果某人表現出明顯程度,則容易發展成行為異常。分數高可能是孤獨、不關心他人,難以適應外部環境,不近人情,感覺遲鈍,與別人不友好,喜歡尋釁攪擾,喜歡幹奇特的事情,並且不顧危險。低分數能較好的適應環境,態度溫和、不粗暴、善從人意。

很多人被分手,也和這個有很大關係。

當然,可以自己測試下,確定下自己的人格類型,是不是容易情緒化的類型,這個測試我是有的,如果需要可以問我要。

所以,如果你的情緒常常容易焦慮、緊張,請先別忙著責備自己或者極力擺脫,而是先學會接納自己,自己天生就是容易焦慮的性格類型,這不是你的錯,你要做的就是在接納的同時,降低給自己的壓力,並且參照其他四點,更好的調整自己。

五、解決負面情緒第五步:MBCT正念練習,隨遇而安順其自然的生活態度

我們有的時候,想極力擺脫負面情緒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覺得自己不該有負面情緒。

這種「我不該XXX」的思維,其實是一種典型的「規避思維」,負面情緒可能本身每個人都會有,但很多時候負面情緒都是一過性的短暫的。而我們的規避思維——」我要擺脫它「,反而會不斷強化我們的負面情緒,讓那些本來可以自然消失和淡化的負面情緒,不斷被記起和強化。

我們的思維會以不斷分析和思考遇見的難題,而當作擺脫負面情緒的手段和方式,結果這種過度分析和思考只會讓情緒更糟。—— 我的諮詢中,這類情況非常多見,很多分手的朋友,總是喜歡不斷的分析以尋求解脫,其實往往越分析自己的心態和情緒反而會更糟糕。

所以,我們要以正念的態度去看待事物,什麼是正念呢?就是讓事物如其說是,接納和溫柔的態度面對發生的一切,哪怕是不好的事情,而不是極力的擺脫和迴避。

如果你實在被負面和焦慮困擾,不妨想想一句話:天各有命,順其自然。

最後,

好了,篇幅有限,先說這5點,其實還有很多很多,如果有問題歡迎找我討論,也希望大家學會接納自我,接納負面情緒,擁有豁達的人生態度,隨遇而安。

深刻如此,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大連市心理協會會員,《非暴力溝通·兩性篇》譯者,34歲,已婚已育。刻哥具備八年以上心理情感諮詢經驗,諮詢案例過萬。自2011年起,就在進行心理情感的研究與諮詢,擅長親密關係指引、心理情緒問題疏導、情感危機處理等,包括戀愛分手挽回、婚姻中離婚/外遇危機等。相信無論從專業角度、諮詢經驗和人生閱歷,都可以給迷惘的你一些不錯的建議。

相關焦點

  • 《頭腦特工隊》—解讀正確釋放負面情緒的方法
    在萊莉成長的過程中,一直處在開心積極正面的情緒時,她卻並沒有因此內心感到真正的快樂,反而越來越悲傷。影片中開心和悲傷的對比視角,以樂樂和憂憂為主角,從心理學角度幫助我們領悟正確釋放負面情緒的方法。樂樂知道後,這樣勸他:「你不會崩潰的,你只是壓力大而已,你其實就在解決問題時不能集中精神而已,但辦法總比問題多,要從中尋找樂趣。」這樣的話是不是我們經常聽到,每次遇到傷心時,總有人用積極的話來鼓勵我們,以此讓我們從悲傷痛苦中快速走出來,不接納悲傷的情緒,我們真得那麼快能走出痛苦嗎?
  • 與負面情緒做「朋友」
    「我老公也是一個很理性的人,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想解決辦法而不是抱怨。但是太理性的人也不太好,因為缺少感情色彩,比較容易忽視情感上的共鳴。」這條留言激起了我討論一個問題的興趣:第一時間尋找解決辦法,是不是意味著感受不重要呢?理性和感性是對立的嗎?負面情緒的價值在哪裡?
  • 孩子常陷入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幫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陷阱
    在這樣的疾病困擾下,孩子的 行為舉止和學習能力都會被嚴重打擊。 屆時,便會因為這些疾病而影響孩子的成長,嚴重的時候還會威脅到孩子的生命安全,因此家長要特別注意。
  • 擺脫負面情緒的6個習慣,趕緊看看別錯過了!
    在現代社會,隨著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加,很多人常常都伴隨著負面情緒產生,無論是工作還是感情,總是習慣性地抱怨,經常傳播很多負能量,而這些負面情緒,不僅影響自己,還影響別人。那麼我們該怎麼擺脫這些負面情緒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6個習慣,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 教你怎樣將負面情緒轉化為正面情緒
    桌面上有半杯水,有人會抱怨「啊,怎麼只剩下半杯水了?」,有人會感恩「啊,太好了,還有半杯水!」同一件事情,截然不同的兩種看法,第一種是抱怨,第二種就是接受。其實很多的抱怨,都是焦慮造成的。我認為有抱怨感其實是一件很好的事,說明你是在追求成長的,而且是自我要求比較高的一個人。
  • 情緒心理學:學習情緒的產生原因,應對負面情緒
    複雜情緒是基本情緒的混合由雙因素理論可以知道,複雜的負面情緒來自於人的自我解釋和自我預期,特別是高強度的負面情緒體驗大部分都是由於自我解釋造成。我們會將普遍事件個人化,比如:長期的加班是因為領導欺負你老實、表白失敗是因為你是個窮小子,然後又會將情緒泛化,比如:當朋友開了幾句玩笑就認為他也欺負你、你認為不會再有愛你和關心你了。
  • 孩子負面情緒多怎麼辦?巧用「鐘擺效應」,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樂樂媽媽趕緊打斷道「那你考到了多少分呢?」樂樂委屈地說道「考了99分!」樂樂媽媽一聽很是無奈,隨即安慰道「差一分就滿分了啊,那你也很棒啊!」可是媽媽的話並沒有安慰道樂樂,樂樂還是狠狠地大哭了一通。類似的情況時有發生,在樂樂媽媽看來很微不足道的日常問題,在樂樂眼裡卻成了負面情緒的來源。一、為什麼孩子負面情緒這麼多?
  • 孩子的情緒改變,也許是在表達「負面情緒」,正向引導很重要
    醫生在了解了孩子的情況,並做了相應檢查後表示,孩子之所以會出現暴食的情況,其實和孩子的負面情緒有關。 後來孩子才和老張說了實話,原來是孩子前段時間,成績出現了下滑,老師對孩子進行了當眾批評。 所以孩子的情緒出現了波動,甚至對自己產生了自我懷疑感,因此出現了通過暴食發洩自己負面情緒的舉動。
  • 成年人的崩潰,從戒掉「負面情緒」開始
    誰說非要面對問題了,逃避就不行麼?」生活裡,我們總是試圖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認為負面情緒無法示人。但往往負面情緒沒見好轉,還產生了內疚、自責的情緒,讓自己的心裡秩序更糟糕。負面情緒真的那麼壞嗎?如心理學家武志紅所說,負面情緒和正面情緒一樣是人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該被接納。每個人都有陰影,正因為負面情緒的存在,正面情緒才有意義。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允許自己偶爾有不好的樣子,是一種高級自愛。
  • 不要讓他人的負面情緒影響你
    當然,當你向其他人傾訴的時候,請不要將這種負面情緒傳遞給其他人,而作為傾聽者,你也不要受到別人影響。我有個讀者曾經給我講過她以前受到其他人負面情緒影響的事例。她和她朋友非常要好,兩個人經常在一起玩耍、聚餐等等,可是,兩個人不一樣的是她朋友的婚姻生活不幸福。作為朋友,她經常聽到對方的家庭生活。
  • 負面情緒是身體的最大殺手
    很多時候,經常性的負面情緒才是幕後黑手。情緒像水,穩定的情緒是涓涓細流,滋養萬物;不穩的情緒,則是咆哮波濤。人們只喜歡好的情緒,比如快樂,而把負面的情緒比如悲傷、恐懼壓抑下來。昨夜有位朋友和我夜談,聊起關於情緒和疾病時,他很感興趣。他問我:我弟弟少年白頭是什麼情緒引發的? 我說:可能是「我已經非常盡力了」。 他問:怎麼緩解? 我答:做自己,把別人的願望還給別人。他點點頭,又問:我爸在我媽去世當晚一夜白頭也是因為情緒吧? 我說:是的,太過悲傷,絕望。
  • 把負面情緒當朋友!用15分鐘提升情緒免疫力
    經常有網上的來訪者問我:我常常受他人的壞情緒的影響,本來自己心情還不錯,結果家人和朋友有大量的壞情緒,不知不覺就被影響和傳染了,自己也出現很多壞情緒,怎麼辦呢?因為經常接到這樣的提問,來訪者希望我能教他們一個快速消除負面情緒的方法。我總結了從事心理諮詢13年的經驗,結合我在情緒管理輔導方面行之有效的技術,寫了如下文章,希望能幫助到讀者。
  • 管理層有負面情緒?如何看待,疏導?
    ——————這是文知非的第23篇原創文章——————負面情緒其實是每個人都有的,有負面情緒的管理層也挺多的,可能中層管理的負面情緒要比高層管理多一些。那作為中層管理或者小管理的上層,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如何幫助他們走出負面情緒?
  • 善於疏導,幫助孩子走出負面情緒的陰影
    於是,一場「家庭大戰分分鐘爆發…大家之所以不願意面對和接受負面情緒,尤其是不願意看到孩子有負面情緒,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認為負面情緒是壞情緒。其實這個理解是錯誤的。俗話說,人有七情六慾。可以說,自出生起,各種情緒就伴隨人們左右,其中自然包括所謂的「負面情緒」。
  • 孩子總陷入「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讓孩子脫離負面效應
    看到有人來了,妹妹趕緊說:「媽媽你快安慰一下哥哥吧,他把樂高堆壞了就一直哭。」朋友聽完並沒有選擇安慰兒子,而是特別不耐煩地說:「這點破事值得哭?你就給妹妹做這樣的榜樣?」聽完朋友的話,小王趕緊把她拽走了。後來朋友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跟小王吐槽自己的兒子,說他總是因為一點小事就哭,怎麼說都不聽。
  • 如何正確處理負面情緒
    歡迎來到兔說影視,在這裡將會帶給大家不一樣的開心和精彩,請各位小主看後多多指教咱們先來看一下負面情緒是怎麼形成的呢?這可以追溯到我們的幼兒時期。從小到大,在我們成長的經歷中,各種被否定和壓抑的負面情緒,包括悲傷和痛苦,會內化進入到我們身體的潛意識深處,演變成我們的「痛苦之身」,這個「痛苦之身」就好像嬰兒一樣,它也具有能量場,需要被餵養,而它的食物就是各種各樣的痛苦,就算你不主動用「痛苦」去餵養它,它也會通過潛意識去製造各種事端讓你感覺到「痛苦」的情緒。這種「痛苦」被稱之為「胜肽」。
  • 摳手、啃指甲停不下來……小動作背後隱藏的是負面情緒
    心理話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看見有人不自覺地摳手、啃指甲。很多人表示,雖然知道這種習慣很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即使把手摳出血還是停不下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摳手是不是一種病呢?
  • 項目經理如何面對和處理負面情緒?
    心理學上把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痛苦等情緒統稱為負性情緒(negative emotion),有時又稱為負面情緒,人們之所以這樣稱呼這些情緒,是因為此類情緒體驗是不積極的,身體也會有不適感,甚至影響工作和生活的順利進行,進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傷害。一種高能量情緒,可被用來幫助我們做出反應並採取行動,可是我們能夠克服那些本不可逾越的障礙和困難。
  • 多少人「廢」在負面情緒上!戒掉這五種負面情緒,學會和自己和解
    長期處於負面情緒,容易「廢掉」一個人!多少人就是「廢」在了負面情緒上!尤其是以下這五種負面情緒,要努力戒掉,學會和自己和解。一、憤怒情緒。人在情緒憤怒時,是很容易做出錯誤決定的,也會因為錯誤的決定而付出高昂的甚至是難以承受的代價和難以彌補的損失,因為憤怒情緒,你或許會失去以一個朋友,或許得罪不該得罪人,又或許給自己招致不必要的麻煩乃至禍端。
  • 大家知道負面情緒的危害,但不知這4個解決方法
    ——《天道》 01 涔汐寫過不少關於「負面情緒的文章」,很多讀者說: 都知道到負面情緒對身體,對人際關係帶來的害處,問題是怎樣清空掉負面情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