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崩潰,從戒掉「負面情緒」開始

2021-02-13 簡易心理學

「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都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醜惡的方式爆發出來。」女主安安在家做全職太太,遭遇被離婚;作為漫畫家,作品被抄襲,職業生涯幾乎葬送。安安整日哭喪著臉,做起了咖啡廳裡的服務員,身邊所有朋友都勸她積極樂觀,不要放棄,不要被命運打趴下。只有男主許朗告訴她:「誰說人生非得積極面對了?消極就不是人生態度了?誰說非要面對問題了,逃避就不行麼?」生活裡,我們總是試圖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認為負面情緒無法示人。但往往負面情緒沒見好轉,還產生了內疚、自責的情緒,讓自己的心裡秩序更糟糕。
負面情緒真的那麼壞嗎?如心理學家武志紅所說,負面情緒和正面情緒一樣是人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該被接納。每個人都有陰影,正因為負面情緒的存在,正面情緒才有意義。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允許自己偶爾有不好的樣子,是一種高級自愛。「我就算有時候覺得自己是個很討厭的人,或者某一面出來的時候是讓人討厭的那一面。哎呦,你這個樣子好討厭啊,但是討厭也挺可愛的,討厭的我也是我,所以我會擁抱自己每一個樣子。」好的樣子,壞的樣子,都是你。擁抱全部的自己,做真實的自己,才活出了最舒服的狀態。

最近有一則新聞盤點了 2019 年成年人崩潰瞬間:95 後男子陪客戶喝酒,醉倒在地鐵站,整個人躺在地上,聲嘶力竭:「太難了,人生太難了。」哭到昏天黑地。孩子病重,90 後媽媽用盡家中積蓄,已負債纍纍。在地鐵站不知所措、痛哭流涕。
18 歲的趙開園 7 歲因以外截肢,但仍為夢想奮鬥,一位外賣小哥路過,剛強的漢子感嘆道:「不容易啊,不容易。」接著竟偷偷抹起眼淚。
一女子連續加班 1 個月,太苦了,這位年輕的女子不想讓家人看到自己的苦,在地鐵站靠著牆壁嚎啕大哭,直至癱軟。
廣西欽州,一男子為生活奔波,生著病,舉著吊瓶,騎自行車。
柴靜在《看見》裡寫過這樣一句話:有些臉背後,是咬緊牙關的靈魂。成年人的崩潰有時因為一件小事,不是成年人太脆弱,而是真的承受得太多。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想給家人最好的生活,讓他們能活得更有尊嚴,於是一個人扛下所有,拼命掙扎,不停給自己施壓;想事事做到 100 分,哪怕做到 90 分,也不是自己想要的。可是親愛的你,有裂縫的地方光才能照進來。不是你不夠強大,而是生活原本不易。《安魂曲》當中一位母親說:「跟所有人的生活一樣,先生。我站在長長的隊裡領我那一小把糖,隊很長,我沒排到。」生活裡,好的一面,我們欣然接受;壞的一面,是常態,我們坦然面對。

詹青雲在《奇葩說》中說過,最重要的情緒管理,是你要相信,沒有任何一種情緒是不應該的。人不會突然冒出某種情緒,每一種情緒勢必會有某些原因。找到出現某種情緒的原因,學著與它相處,更容易從負面情緒當中走出來。相反一味與自己糾纏,抱怨生活不公,指責他人存在問題。往往會一直陷在負面情緒裡無法自拔。有一位父親教孩子控制情緒的做法,是教科書級的典範,對大人同樣適用:有個小女孩,兄弟姐妹與她開玩笑,刺激到了她的痛點,大家還在玩鬧,熱鬧非凡。她卻一個人安靜地坐在角落。這一幕被父親看在眼裡,他蹲在地上,視線略低於小女孩的視線。輕輕地說:「面對負面情緒,你可以尊重它,承認它,但如果你做不到,你可以順其自然,依舊很安全,愛在包圍著你,有時候你可以停下來,大吼或者砸枕頭,但別沉浸在這種情緒當中太久。」我們有時無法左右某件事情發生,也無法掌控情緒的產生。然而被我們壓抑的情緒並沒有消失,會以一種更加惡劣的方式再次回歸。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都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醜惡的方式爆發出來。」不開心就是不開心,我們可以用「陳述事實」的方式表達出來,不要抱怨,不要指責。你的表達對他人不一定是傷害,對方可能會採取一種抱持性的態度來面對;若對方無法理解,讓他人了解你的想法也是好的,表達本身也是一種釋放。選擇接納情緒,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即便是現在這樣,也還會有人愛你,愛包圍著你,你是值得被愛的。這遠比企圖戒掉情緒或者控制住情緒有用得多。

累了就歇歇,痛了就大哭一場,哪怕停下來一段時間也沒關係,因為生活還將繼續,你總會站起來繼續向前走。現在的你總歸會遇見未來的你。餘華在作品《活著》當中,把主人公富貴放在了時代大背景下,經歷了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短短五十年,命運跌宕起伏。最初富貴是地主家的兒子,衣食無憂,身邊用人不少,從未下地耕田,家務活從不用自己動手。然而富貴的生活以賭博、敗光家產為轉折點,此後經歷了各種苦難。父親因富貴敗光家產氣死,沒過多久,母親也隨父親而去;
妻子得了軟骨病,無法下地幹活,多年後也離開了富貴;鳳霞的丈夫二喜被石板壓死,臨死前還苦苦地叫著」苦根「的名字;孫子苦根,總是吃不飽飯,好不容易煮了回豆子給他吃,苦根吃到撐死。親人們相繼離而去,每次的打擊都是致命的。富貴卻無能為力,這就是命運,當你面對命運的時候,無論是笑還是哭,只能選擇接納。起初富貴與大多數人一樣,情緒失控、痛哭流涕,在一段時間裡傷心到無法自拔。但用不了多久,富貴還是會把日子過下去,直到有一天,他發現自己老得不像樣,還自嘲道:「你這個老不死的」。隨後依舊友好地面對這個世界。最後餘華在小說裡寫道:「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黑夜的來臨。」無論今天遭遇什麼,是愉悅還是悲傷,明天的太陽還會照常升起。每天我們都是嶄新的自己。今天即將經歷的,已與昨天不同,何必留戀昨天?讓你的智慧保持熾熱,讓你的淚水保持閃耀,那麼你的生命就會日新又新,不要介意像小孩般愛哭。

-end-


作者簡介:卡娃·王旮旯,文章首發於公眾號:卡娃微卡(ID:kawa01),讓千萬女性看見美好。轉載請聯繫卡娃微卡。

圖丨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個「在看」

從今天起,接納負面情緒

好好愛自己吧↓↓

相關焦點

  • 多少人「廢」在負面情緒上!戒掉這五種負面情緒,學會和自己和解
    長期處於負面情緒,容易「廢掉」一個人!多少人就是「廢」在了負面情緒上!尤其是以下這五種負面情緒,要努力戒掉,學會和自己和解。一、憤怒情緒。一個人,在被憤怒情緒操控時,就很少考慮別人的感受,也不會顧忌別人的面子和尊嚴,須知,讓一個人損失利益,他或許不會對你下狠手,可一旦傷害了別人的感情和自尊,那別人輕易是不會饒恕你的。有人說,憤怒是無能的表現,徹底戒掉憤怒情緒,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可以超著這個方向努力,讓自己平和一定,淡定一些,學會寬恕別人,也很好的與自己和解。二、狂躁情緒。
  • 成年人情緒的崩潰,要不要藏起來
    【管理情緒做倔強的小草】看到這樣一個話題,內心多少有些觸動。每個人對崩潰的理解都不一樣,更不知道到底要不要藏起來。 成年人的崩潰大多來自情緒的壓抑。大部分人都披著看似「堅強」的盔甲,卻保護不了那顆柔弱的心,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把情緒藏在了心裡。
  • 「 成年人的崩潰是從哪一刻開始的?」
    淹沒我的澎湃洶湧」有段時間,網上流傳一段短視頻,內容是不同的場景拼湊有拿著一瓶啤酒在路邊獨飲的她;有捧著一個生日蛋糕在公交車上大口吞咽的他;就算下著大雨依舊從容坐在露天大排檔吃東西的他……與其說是從哪一刻開始崩潰
  • OMG | 聽完宋丹丹老師定義「成年人的崩潰」,我崩潰了
    不起眼的小事,引發的卻是一場情緒的決堤。成年人的崩潰,突如其來,來得猛烈而又扎心。    崩潰,成年人的奢侈品  藏與不藏這道辯題,對於成年人的崩潰而言,超前了。這個社會賦予了太多約束,限制著我們的「崩潰自由」。
  • 成年人的崩潰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又有多少成年人背負了房貸,車貸,疫情的影響遲遲不能復工,除了著急上火別無他法,被經濟壓在身上難以正常呼吸。但是卻強撐著自己不能崩潰,因為還有家庭,妻子和孩子需要照顧,不能把自己最軟弱最無能的一面,展現給他們,讓他們一起擔驚受怕。每個成年人都擁有兩幅面具。一副是生龍活虎,積極向上,若無其事,各自體面。
  • 崩潰就在一瞬間 專家教你戰勝負面情緒
    近日,一個視頻在網絡熱傳,女孩在生日當天深夜被叫回去加班,在網約車上崩潰大哭。網友表示,成年人的崩潰只在一瞬間。對此,市第一專科醫院一療科醫生許冰嵐介紹,據統計,中國超過2億人存在心理問題。從醫院門診來看,容易出現情緒問題的人群主要包括青少年、打工人和老年人。
  • 比崩潰更可怕的是,年輕人沒有情緒了
    從踏入職場的第一秒,成功學就開始向你販賣:合格的成年人,需要與憤怒與眼淚保持距離,厲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緒。因為情緒與工作效率成反比,因為情緒會影響你的人際關係。面對著這些鋪天蓋地的「情緒管理」職場秘籍,我們將負面情緒壓在箱底,學著做「不動聲色」的成熟大人,就連崩潰也要悄無聲息。
  • 小夥單車逆行被抓,崩潰爆哭:情緒穩定,是成年人最稀缺的能力
    2據我觀察,成年人情緒其實很容易失控。以下三種情況:工作不順、家裡出事、人際關係緊張(尤其是和父母、伴侶吵架)。一個人的情緒,在青少年以前,基本是不受控的,害怕或難過的時候一定會哭,生氣的時候一定會爆發,甚至被父母罵了之後還會罵回去……經過青春期的爆發式成長之後,多數人的情緒開始趨向於相對穩定,能夠較長時間內保持情緒沒有太大的起伏。二十多歲,是一個人情緒穩定能力的分界線。
  • 鄭爽首次直播帶貨情緒崩潰,學會管理情緒是成年人的必修課!
    本來鄭爽的這一場直播本意也就是帶貨,想把自己認為好的品牌商品介紹給粉絲朋友們,在一開始對這場直播就帶上了商業的標籤,且所有的商品都是籤過合約的,為什麼在直播過程中數次打斷,情緒失控,控訴這場直播太商業化。
  • 成年人的崩潰到底要不要「藏」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我如果崩潰了,我事後緩過來,我會覺得自己很失敗,我承受不了挫敗感給我的衝擊。」他回憶說,剛開始做電視節目的時候,自己第一個節目是被斃掉的,當時自己在團隊面前崩潰了,但那可能是工作上最後一次崩潰。「並不是我沒有壓力,現在我面對的壓力可能更大。比如說別人的節目做得那麼好,你怎麼辦?別人節目做好了,漲價了不來,你怎麼辦?但十年前崩潰完那一次之後,我沒有再崩潰。」
  • 新一季《奇葩說》再爆金句:成年人的崩潰,從「算了」開始
    在1月14日第七期的節目中,出現了這樣的辯題:成年人的崩潰,要不要藏起來?當晚,李誕的一句話登上了微博熱搜「成年人的崩潰,從『算了』開始」,引發了網友們的共鳴。崩潰本質上是人情緒宣洩的一種方式,然而成年人的身份對這一概念增加了重重限定。很多人都認為,作為成年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哪怕遇到再多的挫折,也不應當將其表現出來,不能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別人,這是當下主流的觀念。
  • 成年人的崩潰,在於這些細節!
    在長大之後才發現,小時候才是最愉快的時光,成年人的世界更需要面對來自職場的考驗、生活的壓力以及父母的催婚。通過身邊人的講述和自己的一些生活感受,慢慢發現使成年人的崩潰往往是一瞬間的事情,引起崩潰的導火索卻是一些小事情或者說是微不足道的小細節。
  • 允許成年人崩潰,會讓這個世界好一點
    《奇葩說》第7期的辯題叫「成年人的崩潰要不要藏起來」。 認為要藏起來的臧鴻飛,說一句很容易讓人自我感動的「出走半生,歸來不發一言」,上了熱搜,他在的正方也贏了辯論。
  • 成年人的崩潰,是從失眠開始的
    成年人的崩潰,是從睡不著覺開始的。 年輕時,我們躺在床上就能呼呼大睡,一覺到天亮。人到中年,睡眠隨著夢想一樣,丟失了。人到中年,想做個夢都很難,因為總是失眠。人到中年,太多煩心事,讓你煩躁不安,讓你失望無眠。 1. 景雅一夜一夜睡不著,她覺得她的人生,走進了絕境。
  • 孩子負面情緒多怎麼辦?巧用「鐘擺效應」,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類似的情況時有發生,在樂樂媽媽看來很微不足道的日常問題,在樂樂眼裡卻成了負面情緒的來源。一、為什麼孩子負面情緒這麼多?在《爸爸去哪兒》中,大家認識了田亮的女兒森碟。在節目一開始的時候,森碟帶給人們的最深的印象就是比較愛哭。選房子時,因為沒有選擇喜歡的房子而崩潰大哭,在與爸爸短暫分離時崩潰大哭,甚至于田亮都在吐槽女兒說「你是來表演哭的嗎?」
  • 夜思 | 成年人,要不要把崩潰藏起來?
    #衝上熱搜,數十萬條評論裡,不少網友在「假裝成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成年人,要不要把崩潰藏起來?正方觀點是「要藏」,一句「走半生,歸來不發一言」,道出了成年人的不易。作為一名心理工作者,看到這麼多人選擇「要藏」,我的內心是「崩潰」的,深感心理工作、情緒自由好難。 1任何崩潰,都不該被藏起來程序/APP崩潰要不要藏起來?
  • 《最美的鄉村》成年人的崩潰,是從缺錢開始的
    都說成年人的崩潰是從借錢開始的。我到時候覺得,成年人的崩潰是從意識到自己缺錢開始的。感受到巨大經濟落差的石全有,沒有向冀瑞豐妥協,反而是找起了另外的宣傳路子,可見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男孩子啊!
  • 成年人的世界,有時候崩潰只要一瞬間
    01成年的世界,有時候崩潰只要一瞬間。你永遠不知道情緒失控的臨界點在哪裡。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何時會瞬間崩潰。明明是經歷過了大事兒的人,什麼大風大浪的成年人。讓他們崩潰的,不是扛不住那些壓力,讓他們瞬間崩潰的可能是一些小事。
  • 楊冪,一個已經把情緒戒掉的人
    黑料不斷,但你們說你們的1986年出生的楊冪,從4歲就開始演戲,出演《唐明皇》裡的鹹宜公主,5歲在電影《武狀元蘇乞兒》裡飾演周星馳的女兒,算是童星一枚。而她被大家所熟知,是從《宮》中飾演的洛晴川開始。自宮紅了以後,就黑料不斷,娛樂熱搜上總是有她的身影。
  • 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緒!
    描繪願景,用想像成功後的自己來自我激勵,保持正向。始終與人為善。遇到事情絕不抱怨,始終葆有一顆善良,付出的心。放下過去。一個人最大的本事,就是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無論人生多麼糟糕,我們都應該學會管理情緒,把自己從負面情緒中拯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