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系車的實力有多強?超乎想像,國產車要想趕上還需要時間

2020-12-27 給你講個車

臨近年底,又到各大車企曬成績的時候了,乘聯會11月銷量的已出,還是日系車和德系車佔一大半。就連奔馳、寶馬都能擠進前15,卻看不到韓系車的蹤影,而國產車則佔據了5席。也正是因為如此,讓人覺得國產車已經超過韓系車了。但從全球銷量看,兩者的差距很大,國產車要想趕上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自主品牌全球市場沒有聲音,韓系車全球年銷720萬臺

反觀國內市場,一直都是德系日系的天下,如今國產車也在悄然起勢。像吉利、長安、長城11月的銷量均在10萬以上,這也難怪會讓人覺得國產車已經超越韓系車,這樣的假象太逼真了。但從全球的銷量來說,2019年韓系車共賣出了720萬臺,排在第五名。而這上面卻看不到國產車的身影,我們就應該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國內銷量還算可以,但是放眼全球,就真的有點不夠看了!

韓系車質量穩定可靠,榜單名列前茅

韓系車在國內的銷量日漸下滑,但從全球市場看,它的質量口碑都挺好的。根據2020年J.D.Power機構對美國汽車市場的調研發現,作為韓系車的高端品牌,捷尼賽思穩坐榜首。就連主打穩定可靠的雷克薩斯也只能屈居第二,可想而知,這臺車的質量有多好!

從上圖可以看到,百車故障數的平均線為134,除了捷尼賽思外,現代和起亞也雙雙在平均線以上。別看剛好是及格線,也比奧迪、日產、本田等車企好不少,總沒有低於平均數。不過,也有人認為美國銷售的汽車跟國內銷售汽車質量不同。正是因為這一點,導致韓系車在國內賣不動,在美國卻賣得非常好。

掌握核心技術,韓系車汽車零部件配套完善

說到核心技術,肯定就離不開發動機,就目前國產車來說,也只有幾個大廠實現了自主研發,其他的則還在使用國外車企提供的發動機。當然,國產車能做到這一點,進步已經很大了。不像以前多數都要依靠別人提供發動機,技術不僅得不到提升,產能也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而韓系車在自主研發這點上,能跟豐田、大眾看齊,最關鍵是它做出的成績還不差。韓系車雖然沒有入圍國內的「中國芯」沃德十佳發動機名單,但卻是全球沃德十佳發動機的常客,這可比國內的排名更有權威性。在2020年的排名上,現代入圍兩款,一個是150KW的純電動系統,另一個則是1.6渦輪增壓發動機,這也足以說明韓系車的發動機非常不錯。

而且除了發動機外,作為三大件之一的變速箱,能夠單獨製造的企業也是屈指可數。而韓系車就是其中之一,並且是全系列變速箱都可以製造出來,只不過國內車企不是很感興趣。還是選擇採埃孚、愛信、格特拉克等企業的變速箱,相對知名度更大一點。

也正是如此,只要整體銷量在上升,並不會過於擔心中國市場。韓系車之所以這樣有恃無恐,就是源於自己的硬實力,它的汽車製造在國內擁有完整的產業鏈,不會受到其他品牌的制衡。這點至少保證韓系車跟德系、日系在同一水平線上,不存在誰強誰弱,要想在競爭中勝出,那就只能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技術才行。

總結:

從目前國內市場看,國產車愈發強勁,銷量更是把韓系車甩開幾條街。但是從上面的分析來看,這點也僅僅適用於中國汽車市場,也非常容易讓人片面地認為國產車已經超越韓系車。但是韓系車用全球的銷量以及質量排名回答了這個問題,更不用說韓國國內成熟的汽車製造產業鏈,單單這一點國產車就要走五年甚至與十年!

相關焦點

  • 有人說國產車質量上來了,現在的國產車質量能超過韓系車嗎?
    拿韓系和國產車比,傷害不大,但侮辱性極強。如果用日系、德系、美系車來做比較,我覺得還可以接受,用韓系車來比,你是有多瞧不起我們的自主品牌?一、汽車質量是由什麼決定的?我們總說開不壞的豐田,以為日系車質量好,這其實是一種思維惰性形成的刻板印象。其實從數據上看日系車的質量並不出色,甚至比之國產的一線品牌尚有不及!
  • 說句大家不愛聽的,國產車依舊難敵韓系車,AT變速箱可以作證
    2019年長安、哈弗、吉利年銷量超過百萬,如今滿大街的國產車在奔馳。國內韓系又是另一番景象光景,現代加上起亞銷量也沒超過百萬,大馬路上新車的身影越來越少。國內韓系車銷量慘遭國產車吊打,因此好多朋友興奮的說國產車已經超越韓系車,買韓系車不如買國產車。
  • 家用車選國產還是韓系?老司機:給你三個必買韓系車的理由
    現在已經檢查了好幾次車的價格,但是買車的時候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現在的車型分國產車和合資車,合資汽車中有韓裔、美籍或裔,最近選家用車的時候應該選國產車嗎?還是應該選擇韓國車?對於這個問題,老練的司機是這樣說的,我列舉了需要買韓國車的三個理由。
  • 「連摩比斯都不知道,還說什麼超越韓系車」?
    另一條,是像長城、比亞迪那樣,不管是在燃油車領域,還是在電動車領域,都要樹立自己的價值方向,通過外籍技術人員,快速充實自身實力,這也可以。 想了想,非常客觀,而且非常全面,他還有更深一層次用意沒有說,那就是中國品牌不可能彎道超車成功。 供應商強勢,是自主品牌反超韓系車的先決條件。 他告訴我,像韓系車這樣的車系,中國品牌想要真正意義上超越,還不太可能,因為韓系車強大的不僅僅只有企業,整個產業鏈都很強勢。
  • 薩德事件導致銷量,韓系車自然不會放棄,在5月份賣了4萬多臺!
    自從2016年「薩德」事件以來,國內韓系車的銷量就如同踩了剎車一般,急速下降,(雖然在國產車的影響下韓系車的銷量已經受i到了很大影響)。抵制薩德、抵制韓國車,一時間不僅銷量大跌。誰曾想,不受關注的韓系車,竟然在2020年韓系車開始復甦了。甚至比有些合資品牌過的更好,對比馬自達在5月份的銷量僅僅為2.5萬輛不到,讓人不禁擔心,沉醉新技術研發的馬自達還能扛多久。從5月份銷量的細分車型來看,SUV車型起到了絕對作用。
  • 給國產車時間,就像給我們的孩子,成長的時間
    我們以美系車品牌為例,目前有福特和通用兩大巨頭,但是從全球銷量來看,福特雖然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但是在國際市場全局來看,也只是僅次於大眾和豐田的第三大車企,美國依舊是福特最重要的市場,並且憑此而實力雄厚。
  • 日系車、德系車幾乎「侵蝕」了香港市場,為啥國產車很少人買
    眾所周知,國產車近年來在國內被發現的勢頭很強,開始選擇國產車,從每月的銷售量來看,哈弗H6、吉利博越、吉利帝豪、寶駿510等車型幾乎佔據了汽車銷售的前列,香港作為世界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去過香港的孩子們可能會有很深的感受,這裡的國產車幾乎看不到,是因為國產車的質量不好嗎?
  • 自主超越韓系了?你清醒一點!
    排在現代前面的自主品牌有吉利、長城、長安我們的自主三位大佬,其中吉利的全年累計銷量已經是起亞全年銷量的四倍有餘。 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韓系車的銷量已經大不如前,不少自主品牌都對它實現了超越。那這是否就可以證明,自主品牌已經比韓系品牌更強了呢?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並沒有。
  • 為什麼國產車配置這麼多,還賣的很便宜?這是有原因的
    在享受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選擇買車,因為汽車不僅可以帶給人們方便,還非常有面子。不過不同的汽車,價格也是不同的,這其中的價格差異高的可達幾十倍上百倍。眾所周知,汽車大概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國產車,一種是合資車。最早的中國汽車市場其實基本上都是合資車,後來漸漸的出現了國產車,在買車的時候合資車和國產車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 韓國汽車越來越弱,2019年,韓系汽車抑制住這些大動作
    作為一個愛車人士,我肯定知道世界五大系列車,包括德系、日系、美系、韓系和法系車,雖然這五款車系的全球銷量是如火如荼,但車企之間的差距很小,但中國卻表現是不同級別的,在這裡我們必須談談韓國汽車,在經歷了的一輪銷售衝擊後,韓系汽車經歷了一輪銷售衝擊,百萬大關的銷量連續三年沒有突破,甚至有網友開始調侃說韓國車已經被邊緣化了
  • 為啥車主們都不喜歡韓系車?是它燒油了,還是它的A柱斷了
    為啥車主們都不喜歡韓系車?是它燒油了,還是它的A柱斷了為什麼很多車主討厭韓系車?是它A柱斷裂了,還是燒油了放眼看向汽車市場,要說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品牌,除了德系大眾外,還有省油著稱的日系車。而要說最不受歡迎的,那麼絕對是韓系車莫屬了。尤其是在受到疫情的影響下,韓系車的銷量就更不如從前。說句實話,韓系車雖然在國內的影響力不比德系跟日系,但是它的造車技術卻是毋庸置疑,在這方面上國產車跟它們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而且在價格上也貴不到那裡去。但是,為啥很多車主都不喜歡韓系車呢?是它燒油了?還是它A柱斷裂了?
  • 為了「翻身」,韓系車做了什麼?
    同時,韓系車也相應加快了新產品的發布速率,迅速補全了細分市場產品。筆者心說,鐵穩!這麼多產品,總能爆一個吧。 首先韓系車標籤過於單薄。提及現代起亞,人們的第一反應更多是「家用車」。至於特點呢?便宜、廉價、性價比高,但同時品牌的認可度卻很低。伴隨近幾年,車企布局愈發完善,同級產品趨於「同質化」——這導致韓系車僅存的「優勢」也被抹消。即便韓系車的產品、價格都還不錯,但人們往往更願意咬咬牙,加個幾千一萬的去購買品牌認可度更高的日系德系車。
  • 日系車和德系車哪個更好?為什麼買日系車的人更多?老司機做了分析
    日系車和德系車哪個更好?為什麼買日系車的人更多?老司機做了分析不過作為半個汽車行業的人,想表達一下觀點,個人從來沒有考慮過日本車和韓國車。尤其是在在如今地鐵高鐵發達的時期。國產車足夠勝任。代步的話,也別講什麼空間什麼加速什麼異響了,一句話,這跟你代步車的初衷無關。你不會在乎小黃車的值200還是2000,這就是代步。至於省油,國產車有許多款耗油率是真心不錯。2.真的豪放,都是吃錢的。豪放的人是不會在乎1.3三箱車的加速多少,10萬買多大空間的。
  • 又一韓系車倒地
    在汽車快速發展的環境下,很多廠家也在打價格戰,也想依靠價格優勢來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以提升旗下車型的整體銷售業績,而在眾多的汽車廠家中,韓系車更是直接憑藉著比較大的優惠力度直接威脅到了我們一貫專注於百姓自己的汽車品牌市場,再次 贏得了我們國內消費的認可。
  • 韓系車鹹魚生存指南
    當自主品牌在品牌效應維度戰役中逐漸升維,其他合資主流品牌的價格下探的double kill下,市場留給綜合水平強但缺乏核心力度的韓系品牌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對數字報表有相當執念的韓系車開始通過降價促銷以求保住原有的份額,從而走進了「降價-品牌力下滑-再降價」的鬼打牆處境。
  • 最早被低價吸引,買國產車的人還好嗎,車主想買國產車的先聽我說
    國產車剛開出來的時候是走低端路線的,那時中國的汽車工業實力不強,當然完成了汽車,而且當時的中國還不發達,人們的經濟水平沒有達到那個水平,但是,隨著這幾年的過去,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漸漸提高了,同時出現了很多新的汽車品牌,最早被低價吸引而買國產車的人可以嗎?車主:想買國產車的人請先聽我說。
  • 為什麼日系車保值,有些合資車還趕不上國產車,保值率和啥有關?
    對於70後,80後來說,上學時,印象最深刻的是,歐美發達國家,家家戶戶都有小汽車,嚮往不已,很難想像自己長大也會擁有自己的車子。而現在,小汽車已進入千家萬戶,現在的不是買不買車,而變成怎麼買車,買什麼車的問題了。不少人把保值率當作一款車能不能買的指標。
  • 拿什麼拯救韓系車失去的品牌力?
    但在中國,韓系車的品牌提升之路卻因為眾所周知的某些政治原因戛然而止了,所有用戶對韓系車的印象被定格在了三寶時代。索八、K5、邁銳寶,一旦被貼上了廉價標籤就很難擺脫,這在中國市場可謂是金科玉律。而對於韓系車來說,這個標籤更是致命的。癥結在哪?韓系車的問題一直都是品牌形象不夠鮮明。
  • 中外碰撞測試對比:德系不再稱神、韓系雙標實錘
    作者:宋雨婷每一個汽車品牌都有各自不同的印象標籤,大眾曾經在消費者心中是可靠的存在,日韓車系也曾因為在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的碰撞測試中取得的好成績日漸吸引了無數消費者。可是近兩年,消費者能通過更多渠道了解熱銷車輛背後更真實的一面時,大眾開始跌落神壇,韓系車的雙標謊言也逐漸被戳破...
  • 韓系車在走下坡路?其實他們過得很好!
    韓系車曾經是非常受歡迎的車系,比如索納塔、K5,賣得非常火爆,但是近幾年來,韓系車似乎慢慢的淡出了我們的視野,甚至和小編的同事聊天也很少涉及到韓系車,有些人甚至覺得韓系車已經被自主品牌車型全面超越了,真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