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繯傳:果郡王的兩位福晉——玉隱和孟靜嫻

2021-01-18 網易

2021-01-12 07:25:02 來源: 仗劍侃文史

舉報

  在甄繯傳中,浣碧設計使得皇上賜婚她和果郡王,而同時皇上為了安撫老臣護國公,讓果郡王將護國公的女兒孟靜嫻也一起娶回家。那麼掛著鈕祜祿氏義妹,實際只是一個宮女的浣碧和名副其實的護國公的千金,那麼她們兩位倒底誰的地位要更高一些?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知道。

  

  第一,其實浣碧是作為正福晉被果郡王娶進王府的,而孟靜嫻則是被作為側福晉被果郡王娶進王府的。從名義上來說,浣碧的地位要比孟靜嫻高。

  第二,鈕祜祿氏是滿族八大姓之一,在清朝是大姓,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而孟靜嫻的父親是護國公,雖是功臣、老臣,但總歸是漢族。地位自然不如鈕祜祿氏高。

  

  第三,這點比較有意思是從劇中可以直接看出來的一點,就是在大婚之日,浣碧與孟靜嫻兩者之間的服裝頭飾的差別可以看出兩者地位的高低。在劇中浣碧與孟靜嫻同一天嫁入王府,兩者都穿著喜服,但是孟靜嫻的蓋頭卻只掀開了一半,其實就是因為她的頭飾太過寒酸。而浣碧的頭飾就十分富貴大氣了。所以可以知道浣碧的地位比孟靜嫻高。

  

  其實我認為孟靜嫻挺慘的,自己一個真正的千金大小姐居然位在私生女之下,只能說她太愛果郡王了,不惜一切地去愛,最後還當了甄繯的試毒筷而被毒死,不幸中的大幸就是她最終生下的她與果郡王的愛情結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甄嬛傳》中果郡王的兩位福晉,歷史原型是誰,結局如何
    出於這種嫉妒心理,導致浣碧凡事都想和甄嬛搶。見甄嬛喜歡皇帝,她就想辦法引誘皇帝,後來甄嬛愛上果郡王,她也想嫁給果郡王,結果還成真了。如此一來,浣碧的身份才得以曝光,她終於能夠正大光明擁有自己的姓氏,鈕祜祿氏。浣碧是個有心計的角色,她使手段得到了果郡王,後來又使手段,害死了果郡王的另一個福晉(小說中是她害死孟靜嫻)。
  • 歷史上的果郡王,不愛甄嬛,也不愛浣碧,真正愛的人其實是她
    每每想起果郡王和甄嬛的愛情,總是令人惋惜。《甄嬛傳》中果郡王一共娶了兩位妻子,一位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浣碧,因被雍正賜婚,所以允許入族譜,改名為甄玉隱,成為果郡王的側福晉。玉隱與果郡王的婚姻是為了保護甄嬛,同時也有玉隱的私心。而另一位則是沛國公之女孟靜嫻,她成為果郡王的側福晉。
  • 果郡王和皇上交談,聽到他對浣碧和孟靜嫻的稱呼,愛誰一目了然
    但也有小夥伴非常疑惑,果郡王和孟靜嫻,浣碧兩人相處這麼久,難道就不會日久生情嗎,那他究竟喜歡浣碧還是孟靜嫻多一點呢?其實在之前的劇情中,也就是皇上和果郡王交談的時候,大家能從果郡王對孟靜嫻和浣碧的稱呼中得知,他更喜歡哪一位多一點。
  • 甄嬛傳:同是側福晉,孟靜嫻和浣碧誰地位更高?一個細節暴露了
    在果郡王和孟靜嫻、浣碧兩人成親的時候就有一個細節,那就是在掀起孟靜嫻蓋頭的時候,只掀開了一半。觀眾朋友們可不要認為這是無意的,其實是導演組別有用心的設計。這一段故事的背景就是果郡王被皇帝賜婚,浣碧編造了謊言讓果郡王迎娶自己,加上孟家的姑娘又朝思暮想要嫁給果郡王,種種因素摻雜到一起,於是果郡王被迫迎娶兩位側福晉。
  • 《甄嬛傳》孟靜嫻和《知否》張桂芬,兩位國公嫡女90%的相似人生
    單從身份上講,沈國舅不及果郡王尊貴,但從手中實權和被皇帝信任程度上講,沈國舅明顯比果郡王更受君王器重。三、孟靜嫻和張桂芬本人身份地位比較。孟靜嫻是果郡王府的側福晉(王府無正福晉),張桂芬是國舅府續弦大娘子,單從夫家身份比較,孟靜嫻贏!畢竟側妃也是妃,屬皇族中人,大娘子再大也只是臣子夫人。四、兩位國公小姐愛情脈絡相似。
  • 甄嬛傳:孟靜嫻多腹黑?臨死前說了句暗語,甄嬛都差點敗在她手上
    在果郡王心中,如果說可以和甄嬛媲美的人,那麼只有一個,就是孟靜嫻。孟靜嫻,沛國公之女,是個真正的大小姐,從小接受了一個當時的女子所能接受的教育,從思想上來說是個符合果郡王的老婆的人選,識大體,會隱忍,反觀玉隱則急躁的很。所有人都知道孟靜嫻的心裡只有果郡王,就連太后都知道這件事,要知道在那個時候,女人都是待字閨中,而孟靜嫻宣告非果郡王不嫁,可見此人不簡單。
  • 孟靜嫻那晚能順利「借種」,除了灌醉果郡王,還做了一件事!
    導語: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聊一聊孟靜嫻的愛情故事吧,為了果郡王的幾句花言巧語就耗費了女子最珍貴的時光,抓住果郡王娶浣碧的時機,讓自己也嫁給了果郡王做側妃,在府邸受盡冷淡任不放棄,故意灌醉果郡王並順利「借種」,更是自不量力的在果郡王深愛的熹貴妃面前秀恩愛,最後被浣碧順勢毒死。1.
  • 重溫《甄嬛傳》,孟靜嫻一生痴戀果郡王,這樣的愛太苦
    有一個女子,她只是劇中的一個配角,出場不過幾集,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痴情印象,她就是果郡王的側福晉——孟靜嫻。年少時的驚鴻一瞥,讓孟靜嫻為果郡王付出了整個青春和生命。02孟靜嫻用盡了全部力氣,終於等到果郡王答應娶她。雖然只是側福晉,雖然嫁給他是自己的父親甩出老臉求的皇上,但能夠嫁給果郡王,孟靜嫻就已經很滿足了。
  • 甄嬛傳:浣碧如此在意名字,在3個名字當中,為何偏偏選了玉隱?
    浣碧和流朱從小就跟著甄嬛,而且流朱也曾經說過,就算是甄嬛也會讓著浣碧。甄嬛在入宮前,是並不知道浣碧真實身份的,所以在甄嬛看來,浣碧不過就是有些小女孩心性罷了。加上自己又是家中的長女,小時候也沒有玉嬈陪伴,自然就將浣碧和流朱,當成是自己的姐妹。
  • 浣碧嫁給果郡王時,為什麼選擇玉隱這個名字?
    《甄嬛傳》中,浣碧嫁給果郡王時,內務府挑了三個名字,玉喬,玉沁和玉隱,讓浣碧選擇,浣碧躊躇了一下,問了句「為什麼從玉不從女?」於是,浣碧選了玉隱,隱,取隱忍的意思,和浣碧的成長經歷契合,且表明對姐姐的臣服,是一種示弱表忠心的做法。甄嬛為了提高浣碧的身份,且浣碧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收她做義妹。浣碧是甄嬛侍女的名字,所以要在嫁給果郡王前更名。之後便有些黯然的選擇了玉隱,那麼浣碧為什麼這樣選呢?浣碧其實是甄嬛父親和一罪臣之女所生的孩子,是甄嬛的親妹妹,浣碧本人也是知道的。
  • 歷史上真實的浣碧,是果郡王的原配嫡福晉,贏了甄嬛,卻輸給了她
    當然,與浣碧一起嫁給果郡王做側福晉的還有一位大家閨秀,就是孟靜嫻。孟靜嫻痴迷果郡王多年,終於如願嫁給了他,還通過一些小手段懷上了果郡王的孩子。但是孟靜嫻根本不是浣碧的對手,最後被浣碧下毒,生下一個兒子後,毒發身亡。 那麼,在歷史上,真有浣碧這個人嗎?翻閱清史,我們發現果郡王一共娶了兩個福晉,一個是嫡福晉鈕鈷祿氏,一個是側福晉孟氏。對比之下,我們可以判斷浣碧歷史原型應為果郡王的嫡福晉鈕鈷祿氏,孟靜嫻的歷史原型應為果郡王的側福晉孟氏。
  • 孟靜嫻是如何發現果郡王深愛甄嬛的?女人的直覺有時候真的很準確
    甄嬛原想以果郡王對自己的痴情程度,娶了浣碧以後必不會再納其他的女子,不料沛國公府的嫡小姐孟靜嫻一聽說果郡王迎娶側福晉的消息後,馬上就讓自己的老父親向皇帝請旨給果郡王做個侍妾,可堂堂國公府嫡女怎麼可能真的屈居一個婢女之下呢?果郡王便只能讓她也做了自己的側福晉。
  • 入甄家選名字,明明另外2個名字更好聽,為啥浣碧偏選「玉隱」?
    浣碧,甄嬛的親妹妹,甄遠道的私生女,浣碧是甄遠道和罪臣之女何綿綿所生,由於母親身份,浣碧一直無法認祖歸宗,一直以丫環的身份呆在甄府。雖說浣碧表面上是丫環,但是我們從她的穿著來看,她和流朱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就連第一次見到浣碧的安陵容都以為浣碧是甄家二小姐,這也算是一個伏筆吧。浣碧一早就知道自己私生女的身份,所以她不甘,心比天高,想著有一天會出人頭地。在跟著甄嬛進宮之後,先是想引起皇上的注意,在被皇上諷刺之後,得到果郡王的幾句關心,於是便心屬果郡王。
  • 「孟靜嫻」歷史原型 比正妻受寵 生一子一女 卻差點讓果郡王絕後
    大家還記得《甄嬛傳》中的孟靜嫻,她出身高貴,知書達理,本應是京城富家子弟追求的熱門人物,但是她卻到了二十幾歲還未出嫁,只因為一個男人,他就是果郡王。孟靜嫻只是偶然見過果郡王一面,一眼萬年,從此再也忘不了,並發誓此生非果郡王不嫁,很多富家子弟求親都沒用,她一直堅守此心。
  • 《甄嬛傳》中孟靜嫻懷上孩子後,浣碧為何有了危機感?
    在《甄嬛傳》中,甄嬛和果郡王終究是一段沒有結果的緣分,宮中愛慕果郡王的女子非常多,但是也有兩位非常幸運的嫁給了他。一個是沛國公家的小姐孟靜嫻,另一個就是甄嬛的妹妹浣碧了。浣碧一開始只是甄嬛的丫鬟,但是和甄嬛出宮的時候,她也愛上了果郡王。
  • 甄嬛傳:孟靜嫻臨死前,為何要當著浣碧的面,向果郡王澄清孩子的身世?
    那就是孟靜嫻在臨死之前,為什麼要當著浣碧的面,向果郡王說明肚中孩子的真實來歷呢?她難道不怕浣碧會看輕自己的孩子嗎? 看過《甄嬛傳》的小夥伴都知道孟靜嫻和浣碧是果郡王的側福晉,同時她們兩個也看對方不順眼。
  • 甄嬛傳中,如果孟靜嫻沒有早早就去世,果郡王最後會不會愛上她?
    看甄嬛傳其實會很糾結果郡王和甄嬛之間的愛情,在果郡王的身邊,其實有很多喜歡他的女子,比如浣碧和孟靜嫻,他們都是他的側福晉。孟靜嫻出身很好,而且他還喜歡了果郡王很多年,因為體諒他的一片痴心皇帝,才把她賜給了果郡王。
  • 甄嬛傳:孟靜嫻到底是個怎樣的人,能讓果郡王對她漸漸動心?
    甄嬛雖然感受到了,但到底沒敢越界,而且那時她對果郡王的情誼還沒有那麼深厚,所以在阿晉告訴甄嬛王爺要被太后逼著娶福晉的時候,甄嬛是恭喜的姿態的。這也惱怒了阿晉,他此時已經能感受到自己主子對甄嬛的態度了,然而卻得到了這樣的答覆,所以對甄嬛說話並不是很客氣。第二日果郡王去找甄嬛為阿晉的行為道歉,兩人才正式提起了孟靜嫻。
  • 孟靜嫻才是腹黑女,你看她未出閣時說了啥?難怪果郡王冷落浣碧!
    在甄嬛傳後期有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孟靜嫻。孟靜嫻在後期為甄嬛扳倒皇后做出了巨大貢獻。有很多人可能都對孟靜嫻還不太熟悉。其實孟靜嫻從小便喜歡果郡王了,並且爭取了很久,揚言只嫁果郡王一個。但是果郡王並不喜歡她,當時在為果郡王選福晉時,太后想過把沛國公家的孟靜嫻許配給果郡王,但是果郡王回絕了。在劇中孟靜嫻溫文婉婉,知書達理,柔柔弱弱,但是看過甄嬛傳的大家都明白,在後期孟靜嫻為了讓果郡王對她一心一意,使計懷上孩子。其實在小編認為,孟靜嫻才是真正的腹黑。
  • 孟靜嫻到底有多腹黑?臨死前說了句暗語,甄嬛差點敗在她手上
    ,雖然娶了兩位福晉,但是他的心還是在甄嬛身上,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孟靜嫻在嫁給果郡王后還是有了他的孩子,不得不說孟靜嫻手段非常高明。  孟靜嫻出身顯赫,她是沛國公的掌上明珠,從小飽讀詩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但是自從見了果郡王之後便對他一見鍾情,非他不嫁,從這裡來看孟靜嫻也是一個非常痴情的女子,她的家世學識和容貌都在浣碧之上,但是她性格溫柔隱忍,識大體,所以在王府並不爭寵也不爭權,但是果郡王每次出席重要場合都是帶著她,可見心裡還是認可孟靜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