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雖然是虛構出來的,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生。作品中的每個主角都是有著自己命運的,他們也有自己的悲歡離合,有著自己的開心和痛苦,會經歷許多常人難以經歷的事情。就如《甄嬛傳》一般,雖然是架空的小說,但編劇和導演別出心裁的把故事安插到雍正這位皇帝身上,通過演員們精湛的演繹,最終獲得成功。這部電視劇獲得成功的原因不光有引人入勝的劇情,還有一些耐人尋味的細節。
在果郡王和孟靜嫻、浣碧兩人成親的時候就有一個細節,那就是在掀起孟靜嫻蓋頭的時候,只掀開了一半。觀眾朋友們可不要認為這是無意的,其實是導演組別有用心的設計。這一段故事的背景就是果郡王被皇帝賜婚,浣碧編造了謊言讓果郡王迎娶自己,加上孟家的姑娘又朝思暮想要嫁給果郡王,種種因素摻雜到一起,於是果郡王被迫迎娶兩位側福晉。
雖然一次迎娶了兩位新人,但果郡王臉上卻未有喜色,因為他真正想迎娶的只有甄嬛。所以他在酒宴上借酒消愁,希望能夠用醉倒的方式來逃避這個現實。再來看看他迎娶的兩位新人,孟靜嫻和浣碧。在浣碧準備出嫁的時候,甄嬛認了她做自己的妹妹,並且經心為她挑選了嫁妝,所以她在出嫁的時候穿金戴銀,奢華非常。
而一開始被掀開蓋頭的孟靜嫻就不一樣了,她並沒有太高的身份和地位,跟穿金戴銀的浣碧一比,就顯得有些寒酸。從這個嫁妝的細節觀眾朋友們就看得出來,就算都是側福晉,孟靜嫻的地位也是不如浣碧的。畢竟甄嬛是果郡王的心上人,浣碧又是甄嬛的親妹妹,光憑這一重身份就已經有了壓倒性的優勢。而甄嬛也是真心心疼浣碧,所以就按照自己夢想中的婚禮,給浣碧操持了這場婚禮。
孟靜嫻在剛嫁過去的時候的確不是非常得寵的,但她卻憑藉自己的努力和給自己營造出來的人設後來居上,比浣碧更快的懷上了孩子,在王府中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如果不是因為那一場宴會上吃了有毒的食物毒發身亡,以後真的有可能會取代甄嬛在果郡王心中的位置。
而浣碧是一個沒有心機的人,她的確有些任性,但腦子並不聰明。雖然擁有更加排場的嫁衣和嫁妝,但並沒有因此得到果郡王的歡心。在果郡王去世之後,她也只能在葬禮上選擇觸柱而亡,結束自己這悲慘的一生。
人生如戲,戲中的角色也跟大家一樣有自己的感情。雖然劇中的其他人物會給他們提供幫助,然而最終結局如何還是要靠她們自己的造化和聰明才智。這個道理孟靜嫻懂,但浣碧卻不懂。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剛嫁進來的時候風光無比的浣碧,之後地位會不如孟靜嫻的最關鍵原因。並不是因為她不夠優秀不夠好,而是因為她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