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到底是「材」還是「才」?一個字看出李白的狂

2021-01-11 美詩美文

上學時,咱們做得最多就是找錯別字題。大家別小看這些題,有些詞直到現在還讓不少人為難,比如「終生不嫁」和「終身不嫁」,到底哪個是正確的?目前的說法是,「終身」多指與自己切身有關的事,「終生」多指事業,所以「終身不嫁」才是對的。但這兩個詞在其它用法上,又基本相同,確實是讓人為難。

與這個詞類似,有不少詩句中的字也讓不少困惑,比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裡的「天生我材」到底是「材」還是「才」,曾讓很多人不解。目前關於它的解釋有很多,其中最讓大家接受的是這個「材」是個通假字,通的是「才」,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天生就是個有才華的人,將來也必有所用!

其實這個解釋是有些牽強的,所謂通假字其實就是一種借用字,古代的文字匱乏,所以才會有這種現象。比如先秦時沒有「當」這個字,所以《詩經》中就常用「倘」來代替,表示當時的意思。通假字的用法在文字發達的唐代其實已經不多見了,那李白有沒有可能用「材」來通用「才」呢?

「才」這個字早在屈原的《離騷》中就用過了,屈原用的是「舉賢才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把屈原當成先賢的唐代文人怎會不知此字。事實上,李白在其它詩中,也常用這個「才」字,比如《行路難三首》中的「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等。所以李白用「材」來通「才」的可能性是極低的,這樣想未免太小看李白了。要理解這個字,咱們還是要再讀一讀原詩:

《將進酒》(節選)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李白一生狂傲不羈,但若只是人生得志時狂也算不得什麼,寫此詩時他正是落魄時,一生才華不被欣賞卻仍能寫出了這樣的豪情之作,這才是狂到骨子裡了。前兩行兩個「君不見」,劈空而來,不講章法,不講格律,黃河水、青絲暮雪,除了李白誰能寫出這樣的極悲而又極快意的詩句。捧著酒杯的李白,對著明月的李白喚來好友岑夫子和丹丘生,要烹羊宰牛、一飲三百杯。

在古代漢語中,「材」有很多意思,在這一句的意思是「資質」和「本能」,成語:因材施教中的「材」就是此意,而「才」指的是才能和本事。兩指的區別在於前者側重於人的天資,後者側重於人受教育後所具備的能力。

很明顯李白就是刻意用這個「材」字,突出自己是一個有天資的人,與一般的才子是不同的。只是這一個字,他就要把自己和凡夫俗子區分開了,這就是李白骨子裡的狂。在《行路難》裡他說別人是「英才」,他也曾用「忽棄賈生才」來形容賈誼,在玉真公主面前用「誰貴經綸才」讚美朝中大臣,但到了自己身上卻是「材」而不是「才」,這一個「材」字就看出了他的狂和牛氣。

不過這首詩流傳到現在,有些人習慣了天生我才的寫法,一般情況下也很少有人說這樣是錯的,但筆者還是認為這個字其實是李白的小心機,還是用最原汁原味的好,大家覺得呢?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最狂9句詩成千古絕唱
    李白不僅人狂,詩也狂。今天,小編總結李白最」狂「的9句詩,你被哪一句徵服了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上天造就了我成材,我就必定會有用,即使散盡了千兩黃金,也一定會再回來。這一句盡顯李白豪邁狂放之氣。老天造就了我,就一定是有用的。
  • 詩仙李白,如何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一生放浪不羈,飲酒作詩遊山玩水,生平做的最大的官是六品,而且為官時間短,他是如何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呢?李白的家境還算殷實,其父是四川一代有名的富商,其叔叔兄弟也在朝庭為官,千金散盡時,投靠親戚,靠著家族的支持,李白才能飲酒作詩遊山玩水。古往今來,女愛才男愛貌,李白之才天下聞名,一生有四個老婆,其中,有兩個是當朝宰相的孫女,李白是入贅到女家,靠子妻子的家財萬貫,有權有勢,李白自然有資本只管飲酒作詩,遊山玩水了。
  • 29.李白《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越是志向遠大的人,越是會對前途追逐的緊迫,對於時間流逝的感受也比一般人感受深刻。正因為如此,他緊接著說,「人生得意需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既然時間這麼緊迫,生命如此的寶貴,那就讓我們及時行樂吧!人生在世,就是應該高高舉起酒杯,切莫將手中的金樽空對明月,浪費了這人生的時光。作者接下來又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為簡直就是大唐時代的時代宣言。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qiāng)進酒  唐 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玉壺吟》)──似乎得意過;然而那不過是一場幻影,「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又似乎並沒有得意,有的是失望與憤慨。但就此消沉麼?否。詩人於是用樂觀好強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一個令人擊節讚嘆的句子。「有用」而「必」,一何自信!簡直象是人的價值宣言,而這個人──「我」──是須大寫的。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
    他酒中著詩,著出盛唐經典;他用手中之筆,刺出心中高昂的理想錦繡;他作詩成仙,飲酒成樂,用詩抒發他的放蕩不羈,用詩實現它自身的價值。一身傲骨,讓人們看到一位青蓮居士。秀口一吐,造就了半個盛唐,他就是詩仙——李白。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原文翻譯賞析將進酒〖唐〗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是一首樂府詩,作於唐玄宗天寶十一載(公元752年),時李白在政治上失意之後,離開長安,漫遊梁宋,在嵩山與友人元丹丘和岑勳相會。
  • 李白《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天造就了我成材必定會有用,即使散盡黃金也還會再得到,煮羊宰牛姑且盡情享受歡樂,一氣喝他三百杯也不要嫌多。岑夫子啊、丹丘生啊,快喝酒啊,不要停啊。我為在坐各位朋友高歌一曲,請你們一定要側耳細細傾聽。鍾樂美食這樣的富貴不稀罕,我願永遠沉醉酒中不願清醒。聖者仁人自古就寂然悄無聲,只有那善飲的人才留下美名。當年陳王曹植平樂觀擺酒宴,一鬥美酒值萬錢他們開懷飲。
  • 有同義字可用,杜牧為何非用它
    那時候不理解,杜甫《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明明「落木」就是「落葉」,為何非要用「木」字?現在才明白,一字之差,意境相隔千裡。那時候也不理解,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為何非得用「材」不用「才」,害得大家考試經常被扣分?現在才明白,「材」是天資,「才」是後天教育的結果,李白要狂就要狂在細節上。本期筆者再和大家說一個當年很多人不理解的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
  • 李白「煙花三月下揚州」中的「煙花」何意?讀懂才知詩仙名不虛傳
    「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這是余光中先生對李白的評價。如果把唐詩比作一座高塔,那李白就是站在塔尖上的人。在很多人眼裡,李白寫詩其實並不講究,甚至有人說他的很多經典詩作都是在大醉後寫下的,所以他的詩雖然灑脫、飄逸,卻很難談得上字字珠璣。
  • 酒壯詩人膽,如果沒有酒,李白哪能寫出這麼狂的詩!
    如果要讓我選出古詩中最狂的詩是那句詩,我會選擇最狂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那麼第二狂的呢?我選擇「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第三狂呢?我選擇「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而這些詩句都出自同一首詩《將進酒》。
  • 朗誦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李白--濮存昕
    你難道看不見那年邁的父母,對著明鏡悲嘆自己的白髮,早晨還是滿頭的黑髮,怎麼才到傍晚就變成了雪白一片。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所以)人生得意之時就應當縱情歡樂,不要讓這金杯無酒空對明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 敦煌版「將進酒」和宋版相比哪個更狂?六處改動,一處比一處狂
    如果僅從時間來看,《惜樽空》更為可信,因為它比《將進酒》更加久遠,《將進酒》是宋人更改而成,不僅名字改變,還改動多次,多達6次與《將進酒》不同,那麼它改殘了還是更狂,哪個更能代表李白?青雲和青絲在詩中意思相同,那麼是否有改變的必要?在我看來,朝如青絲更加具體形象,一個直接的感官就是頭髮如絲。青雲雖然能夠表達黑髮,但少了點具體表現力,或者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青雲理解為平步青雲,此處李白暗喻他的仕途不平坦。
  • 李白最「狂」的9句詩,你被哪一句徵服?
    ——李白《俠客行》他們的武藝蓋世,十步可斬殺一人,千裡之行,無人可擋。他們為人仗義行俠,事成之後,連個姓名也不肯留下。李白筆下的俠客,技藝高超,不圖名利,尚義氣,重然諾。所向披靡,義薄雲天,這是李白心中俠客的樣子,也是千百年來中國心中俠客的樣子。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 經典詠流傳:李白《將進酒》
    李白說了,「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兩句詩真有氣勢,非李白不能道,非李白不能為。當年李白遊維揚,不出一年散金三十萬,這不是一般的瀟灑呀。自古以來大家都喜歡說「物物而不物於物」(出自《莊子.外篇.山木第二十》「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遊則不然,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以和為量,浮遊乎萬物之祖。
  • 古代最狂的15句古詩詞,李白獨佔5句,文人狂起來比武將更霸氣
    今天我們就用這篇文章來聊一聊古代最狂的15句古詩詞,其中有文人所作也有武將所作,但相比之下,文人狂起來比武將更霸氣。15、氣出唱——三國、曹操:駕六龍,乘風而行。行四海外,路下之八邦。魏武帝曹操的氣勢非同凡響,他統一北方後明顯膨脹了不少,寫出來的詩句也很狂,駕六龍乘風而行。元始天尊的座駕是「九龍沉香輦」,也才比曹操的座駕多了三條龍而已。
  •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好文)
    生活中,我們都有咬牙堅持的曾經。不輕言放棄,有承受失敗的能力,更有重新開始的勇氣。相信堅持到底,就有成功的機會;如果中途放棄,就意味著徹底地失去。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 「天生我材必有用」,正確認識自己,才能消除自卑
    他們認為自己沒有出息,不會有出人頭地的機會,理由是:「生來比別人笨」,「沒有高級文憑」,「沒有好的運氣」,「缺乏可依賴的社會關係」,「沒有資金」等等。而要獲得成功就必須要正確認識自己,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 唐詩78《將進酒》 (李白)
    後一句自然是說飲酒,但點染上「對月」二字,便有莫負佳景良辰之意。至於那個惹人愁煩的未來呢?且將它拋過一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天既生材,必然會派個用場,不必為它煩擾不安了,金錢是流通的,散盡還會再聚,更不必顧惜。這反映出李白的極度自信,豁達。詩人用象徵的詩句寫出了一個大寫的「我」。天生我於世間,必是有用之材,正所謂「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 李白最狂的一句詩,5000年來無人能及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與李唐宗親有莫大淵源,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而李唐宗親統一認定李暠(西涼開國國君)為自己的祖先。  李白的狂發自內心,這也是他的處事態度。就如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 「詩仙」李白最狂的一句詩,特立獨行,五千年來無人能及!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對,這就是我的「男神」李白,我喜歡他的豪氣,喜歡他的俠客精神,喜歡他的不拘小節。而且,尤其喜歡他的「狂」,但他的狂不是輕狂,張狂,而是才氣的另一種表達。俗話說:「自古狂人多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