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李白--濮存昕

2021-03-05 每天學點詩朗誦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你難道看不見那黃河之水從天上奔騰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從不再往回流。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你難道看不見那年邁的父母,對著明鏡悲嘆自己的白髮,早晨還是滿頭的黑髮,怎麼才到傍晚就變成了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所以)人生得意之時就應當縱情歡樂,不要讓這金杯無酒空對明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每個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黃金千兩(就算)一揮而盡,它也還是能夠再得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飲三百杯也不為多!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來。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讓我來為你們高歌一曲,請你們為我傾耳細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華生活有何珍貴,只希望醉生夢死而不願清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自古以來聖賢無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會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陳王曹植當年宴設平樂觀的事跡你可知道,鬥酒萬千也豪飲,讓賓主盡情歡樂。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主人呀,你為何說錢不多?只管買酒來讓我們一起痛飲。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那些什麼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兒喊出來,都讓他拿去換美酒來吧,讓我們一起來消除這無窮無盡的萬古長愁!

相關焦點

  • 29.李白《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越是志向遠大的人,越是會對前途追逐的緊迫,對於時間流逝的感受也比一般人感受深刻。正因為如此,他緊接著說,「人生得意需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既然時間這麼緊迫,生命如此的寶貴,那就讓我們及時行樂吧!人生在世,就是應該高高舉起酒杯,切莫將手中的金樽空對明月,浪費了這人生的時光。作者接下來又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為簡直就是大唐時代的時代宣言。
  • 李白《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譯文】你可見黃河水從天上流下來,波濤滾滾直奔向大海不回還。你可見高堂明鏡中蒼蒼白髮,早上滿頭青絲晚上就如白雪。人生得意時要盡情享受歡樂,不要讓金杯空對皎潔的明月。天造就了我成材必定會有用,即使散盡黃金也還會再得到,煮羊宰牛姑且盡情享受歡樂,一氣喝他三百杯也不要嫌多。岑夫子啊、丹丘生啊,快喝酒啊,不要停啊。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原文翻譯賞析將進酒〖唐〗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qiāng)進酒  唐 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玉壺吟》)──似乎得意過;然而那不過是一場幻影,「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又似乎並沒有得意,有的是失望與憤慨。但就此消沉麼?否。詩人於是用樂觀好強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一個令人擊節讚嘆的句子。「有用」而「必」,一何自信!簡直象是人的價值宣言,而這個人──「我」──是須大寫的。於
  • 詩仙李白,如何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一生放浪不羈,飲酒作詩遊山玩水,生平做的最大的官是六品,而且為官時間短,他是如何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呢?李白的家境還算殷實,其父是四川一代有名的富商,其叔叔兄弟也在朝庭為官,千金散盡時,投靠親戚,靠著家族的支持,李白才能飲酒作詩遊山玩水。古往今來,女愛才男愛貌,李白之才天下聞名,一生有四個老婆,其中,有兩個是當朝宰相的孫女,李白是入贅到女家,靠子妻子的家財萬貫,有權有勢,李白自然有資本只管飲酒作詩,遊山玩水了。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
    生平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少年有為李白少年時代的學習範圍很廣泛,除儒家經典、古代文史名著外,還瀏覽諸子百家之書,並「好劍術」(《與韓荊州書》)。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最狂9句詩成千古絕唱
    賀知章第一次見他,說他是「謫仙人」,杜甫形容他: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李白不僅人狂,詩也狂。今天,小編總結李白最」狂「的9句詩,你被哪一句徵服了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上天造就了我成材,我就必定會有用,即使散盡了千兩黃金,也一定會再回來。這一句盡顯李白豪邁狂放之氣。老天造就了我,就一定是有用的。千百年來,當我們陷入人生低谷時,總會想起李白這句詩,然後重燃生活的希望。
  • 如何理解「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詩句所包含的意義?
    「千金散盡還復來」是一句詩,它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將進酒》中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那麼我們如何理解「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句話呢?單這句的意思是:即使千金耗盡,還是會重新再來的。要想更好理解這句話,要把這一句合在一起理解。
  • 「天生我材必有用」到底是「材」還是「才」?一個字看出李白的狂
    大家別小看這些題,有些詞直到現在還讓不少人為難,比如「終生不嫁」和「終身不嫁」,到底哪個是正確的?目前的說法是,「終身」多指與自己切身有關的事,「終生」多指事業,所以「終身不嫁」才是對的。但這兩個詞在其它用法上,又基本相同,確實是讓人為難。與這個詞類似,有不少詩句中的字也讓不少困惑,比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裡的「天生我材」到底是「材」還是「才」,曾讓很多人不解。
  •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好文)
    生活中,我們都有咬牙堅持的曾經。不輕言放棄,有承受失敗的能力,更有重新開始的勇氣。相信堅持到底,就有成功的機會;如果中途放棄,就意味著徹底地失去。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 李白最經典的歌行體《將進酒》,你還記得哪句?
    如李白的《將進酒》、《蜀道難》等;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等。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李白著名的《將進酒》這一歌行體詩歌。將進酒唐代·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 詩歌朗誦 |《將進酒》
    《將進酒》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沿用樂府古題創作的一首詩,是長安放還後所作,思想內容深沉,藝術表現成熟。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懷才不遇的感嘆,又抱著樂觀通達的情懷,也流露了人生幾何當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全詩洋溢著豪情逸興,具有出色的藝術成就。
  • 你知道「千金散盡還復來」嗎?可上一句經典百倍,你知道嗎?
    中國古代留下了很多的經典,唐詩宋詞,現在很多小孩都會學著背誦,但真正了解其中意義的卻少之又少,「不求甚解」被運用的淋漓盡致,而今天所要說的,就是唐朝最著名的詩人李白的一句詩「千金散盡還復來」。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句「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句話在現在的商場上經常被用到,常常被用在人窮困潦倒的時候,翻譯成白話就是:就算千兩黃金一次性花完了,它也能夠再次獲得。是不是很勵志?如果你知道上一句的話,就可以知道這句話可能也是「毒雞湯」了。
  • 朗誦:李白《將進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既然老天造就了我這棟梁之材,就一定會有用武之地,即使散盡了千兩黃金, 也會重新得到。)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烹羊宰牛姑且盡情享樂,今日相逢,我們真要幹上三百杯。)
  • 67歲濮存昕授課照曝光,滿臉皺紋顯憔悴蒼老,現場朗誦令人震撼
    近日,濮存昕來到湖南某講堂授課,並且當場朗誦了李白的名篇《將進酒》,有觀眾拍攝了視頻並上傳到網絡平臺。,最後,還親自獻上了一段《將進酒》的詩朗誦。,雖說濮存昕容貌變化不小,但業務能力卻一點沒有退化,依舊是聲音洪亮,感情充沛,與年輕時的狀態幾乎沒有兩樣。
  • 《將進酒》李白的豪情與落寞
    李白也是零零後,據說也是皇族,李白的名字還是自己取得,自己都已經到了七歲,還沒有正式名字,父母也會詩情畫意,有一天在家裡花園,父親念了兩句詩,母親念了一句,還剩下一句,李白明白了父母的意思,直接走到一株李樹面前來了一句:李花怒放一樹白;父母皆認為自己的兒子優秀,於是,去除中間,用著頭尾,李白的名字就這樣誕生了,從此,就成為了中國詩詞的豐碑。
  • 李白:將進酒|葉嘉瑩吟誦
    將進酒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①!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②。             岑夫子,丹邱生③,將進酒④,杯莫停。
  • 從「千金散盡還復來」到「正值傾家無酒錢」
    試讀寫於開元二十三年(735,李白35歲)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邱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何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 李白很忙,一首《將進酒》成現代勸酒歌
    聯想到唐朝詩人李白那首《將進酒》中描寫的朋友喝酒境況,來了靈感將《將進酒》譜上流行曲,作為現代人聚餐時的勸酒歌。這樣,即能輕鬆背誦古詩詞,又能欣賞古風,自覺是一個好想法。根據李白的豪放、浪漫、大俠性格,和他可能操的地方方言推測,李白在創作《將進酒》時的吟詩節奏應該是比較快的,這樣才符合李白的「酒仙」性格和生活習慣,因此,《將進酒杯莫停,乾杯》的譜曲節奏也比較快。
  • 李白的將進酒竟然是一首勸酒歌。您知道嗎?
    大家都知道李白,中國唐朝偉大的詩人。全世界對詩人都有一個非常統一的分類方式:一個就是著名的詩人一個就是偉大的詩人,而剛好李白就是在偉大的詩人之列。李白詩寫的好是眾所周知的,李白喜歡喝酒也是眾所周知的。而這首詩剛好把李白的詩寫的好和喜歡喝酒的愛好結合在了一起,這首詩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