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書法家鄭孝胥,書法作品蒼勁樸茂,書友:寫字甚好卻毫無大義

2020-11-22 書畫課代表

書法跟人品到底有無關係呢?這個問題似乎自古有之,但答案卻是不甚相同。有因人廢書的,也有因人捧書的,總之就是「一念雲泥」各有各的看法。比如遠一點的「宋四家」中的才蔡京(襄),以及之後的元人趙子昂,包括近代的康生、鄭孝胥等人。但無論對書法家的品行作何評價,毫無疑問的是他們的書法作品本身是非常優秀的。

比如課代表今天要分享的乃是晚清民國時期鄭孝胥的書法,在彼時就頗享盛譽,但遺憾的是後來他出任偽滿洲的總理大臣兼文教總長,這也使得其聲譽一落千丈、終為人們所不齒。清代以來碑學大興,甚至「尊碑抑帖」,而鄭孝胥算是正兒八經的「碑帖互補」的代表性書家。其早年受「館閣體」影響很深,後來又取法何紹基、翁同龢、錢灃等,進而上追唐宋,取法於顏真卿和蘇東坡,才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徵。後來又極力貶斥「館閣體」,力求楷、隸相參,學北碑以壯骨氣,他在書法藝術的追求上是極具開拓視野的。所以,對於其書法與為人,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

民國詩人鄭孝胥書法欣賞

鄭孝胥(1860-1938),福建閩侯人。1882年清光緒八年舉人,曾歷任廣西邊防大臣,安徽廣東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後以遺老自居。1932年任偽滿洲國總理大臣兼文教總長。近代書法家、詩人,為詩壇"同光體"倡導者之一。

鄭孝胥早年學顏真卿和蘇軾,後學魏碑,並參以張裕釗之法,形成一種清蒼勁樸茂、凝練的風格。他很注意筆畫間的輕重對比,他的捺筆也很有趣,成一彎曲筆,酷似冰球運動員手中的冰球棒,凡此種種,都成了他書法中的特色,沙孟海對鄭孝胥的評價較高,他說:"可以矯正趙之謙的飄泛,陶浚宣的板滯和李瑞清的顫筆的弊端的,只有鄭孝胥了。他的作品,有精悍之色,又松秀之趣,活象他的詩,於衝夷之中,帶有激宕之氣",評價很高。

文丨書畫課代表 ,更多高清金石書畫作品及其背後的故事,歡迎各位熱愛書法繪畫、篆刻治印的朋友關注我們!您的每一次「點讚、評論、收藏、轉發分享」都是對我們的支持,更是我們繼續創作的重要動力!我們將繼續創作、分享更多優質內容,不負「集金石書畫之精粹」的初心。

申明:本文由「書畫課代表」原創首發,圖文消息謝絕未經授權的複製、抄襲或抓取行為。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並註明出處,謝謝!

相關焦點

  • 他是溥儀的「總理大臣」,他的書法作品一字千金
    溥儀和鄭孝胥近代書法史上,鄭孝胥是個讓人感慨的人物。偽滿洲國的經歷讓人感嘆,可惜!一手精純的書法讓人讚嘆,好字!對於他的書法,就連網友也不吝讚美:不愧是末代皇帝的總理大臣,有魏碑的味道,又有點像蘇東坡,筆畫粗細變化錯落有致,自成一派,真是好字啊!鄭孝胥雖晚節不保,但其前半生還是以文人的形象面世,其文才,詩才,都是有目共睹的。有人說鄭孝胥「集敗筆之大成」,並不是指鄭孝胥的書法,而指的是他晚年的汙點。對於他的後半生的從政經歷,在這裡不做評價,本文主要探討他的書法。
  • 21位近代書法家楷書大比拼
    辛亥革命成功後,潘齡皋擔任甘肅省省長,後因痛恨官場腐敗,於1922年辭職回鄉,之後移居天津、北平,以賦詩、寫字為樂,成為民國時期北方著名的書法家。 沈尹默 沈老學書用功之深令人欽佩,據說一筆「捺」畫研究八年。
  • 民國10大才女書法欣賞
    民國 馮文鳳 節臨秦公簋節臨《秦公簋銘》,設色紙成扇,民國廿三年(1934年)作於青峰山寺。莊閒自幼篤信佛教,據說11歲便能畫觀音像,因此她大多數書法作品有強烈的佛教色彩。其書習北魏碑帖,崇北碑之大氣,作品沉雄高古,剛健蒼渾。
  • 民國十大才女書法,各有韻味!
    莊閒自幼 篤信佛教,據說11歲便能畫觀音像,因此她大多數書法作品有強烈的佛教色彩。其書習北魏碑帖,崇北碑之大氣,作品沉雄高古,剛健蒼渾。民國  張默君 山居八章之一《山居八章之一》,近人李培潔說:「她(張默君)的書法,流利渾厚,毫無女子纖弱之氣。」後人評價她的書法作品蒼勁古樸,有氣勢、有變化、有聚有散,尤其是她的草書在當時女性作品中罕有其匹。
  • 中書協女書法家方淩波,12幅獲獎書法作品展,網友:字美人更美
    方淩波的書法作品不論是結字,還是布局都彰顯著乾淨自然,行草間雜,用筆老辣,乾濕變化,具有傳統韻味有祭侄文稿之風韻,是好的書法作品。她的字是一種正常的而又習慣的書寫形式。就字體而言,有隨意和柔情的感覺。曾經有書友爆料,說方淩波女士練書法一年寫壞了上百支毛筆,得到很多網友的稱讚,說方淩波的書法成功是勤奮的代表。
  • 民國書法五大流派,長見識!
    其書法與繪畫、篆刻,從題材、意趣、表現手法不脫文人畫範疇,而能審時度勢,賦予新意。他是職業金石書畫家,當時洋畫與其他洋貨一樣充斥市場。他要賣掉作品,必須不斷更新。既為了謀生,也為了抵制洋畫。
  • 寫字和書法最大的區別
    寫字和書法最大的區別在於:書法必須具備四個基本要素:筆法、字法、章法、墨法。 把寫字與書法混為一談的後果就是:書法雜耍、老幹部體、印刷體甚至隨便寫的字都能渾水摸魚,自詡書法。比如下面這位寫的,能算書法嗎?
  • 王厚祥:書法家不是在寫字,而是書寫漢字的藝術美
    在一次訪談中,著名狂草書法家王厚祥說了這樣一句話:「一般人寫字寫得讓人認識就行了,而書法家也是在寫字,但他們是在寫美。」這句話當中有兩層意思,一層是,一般人還是書法家,他們都在寫字,誰都離不開漢字的書寫。
  • 五蓮縣青年書法家王波作品入展「全國第五屆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
    中國民生新聞網12月28日訊 (記者 王建衛)日前,從中國書法家協會傳來喜訊,我縣青年書法家協會會長、縣第一中學書法教師王波創作的書法作品在中國書協舉辦的「第五屆全國青年書法篆刻展」中入展。「全國青年展」是僅次於「全國書法蘭亭展」「全國書法屆展」的一類書法賽事,全國高手盡出角逐,競爭激烈,能夠入圍此展實屬不易,堪稱是實力的較量和象徵。2020年12月21至24日,歷時四天的「全國第五屆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覽」評審工作在遼寧省瀋陽市圓滿結束。 本次大展共收到12117件投稿作品,經評審,僅304件作品入展,山東省入展25件,王波為我縣唯一入展作者。
  • 倪元璐能書能畫,風格多變個性十足,書法作品既秀雅又樸茂
    今天跟大家介紹一位明朝的書法家——倪元璐,他能書能畫,與黃道周、王鐸鼎足而立,並稱"明末書壇三株樹",又與王鐸、傅山、黃道周、張瑞圖並稱"晚明五大家",成為明末書風的代表。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號鴻寶,浙江上虞(今紹興市上虞區)人,明末官員、書法家。明天啟二年(1622)進士,歷官至戶、禮兩部尚書,書、畫俱工。看過明朝電視劇電影的人,應該多多少少知道一些關於魏忠賢的故事。
  • 孫中山書法,民國第一書法家評價:唐人氣韻,矜慎厚重,適如其人
    孫中山不是一個專注於練習書法的人,他自己也曾說過自己從未臨習書帖,但是中山先生寫字尤為地認真,筆筆謹慎端重,沒有潦草的字跡,其所手書的《孫文學說》,數萬個字,皆是孫中山先生一筆一划,一絲不苟書寫的,可謂字如其人,謹慎處事,不敢馬虎。
  • 民國政要的藝術及市場走向
    據筆者研究,民國政要絕大多數都受過良好的教育,有不少早年還受到名師傳授、點撥,步入政界後平時辦公寫字幾乎毛筆不離手,自然他們都能寫得一手好字,儘管他們不以書法家自居,但以書法家標準衡量,恐怕綽綽有餘。在民國政要中,書法成就最高者當推毛澤東(1893—1976年),他的草書包括詩詞的成就都在歷代帝王之上,也是20世紀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
  • 實力派書法家鄭曉華,15幅精品書法作品欣賞,蒼勁有力,不失秀美
    鄭曉華被稱為當代書法家是名副其實。同時他為人很謙遜,書法理論和文字功底紮實。至於他是否對得起書法博士的稱號,我們要理性地認識,綜合而言,授他以書法博士也是無可厚非的,實至名歸。鄭曉華的書法很有特點,個性也很明顯,水平也是在那裡擺著的。 至於他這樣的書法作品,會不會受到大眾的歡迎,這還是個問題。 如果是書法愛好者和書法家,來看待這個問題就好辦,你寫什麼書體,寫什麼內容都可以暫放一邊,只看你的作品本身寫得如何,也無外乎筆法、轉折、章法、布局等。 因為普通大眾都喜歡正書,也就是楷書、小楷,所以市場上比較好賣的一直來都是小楷《心經》,草書最難賣。因為喜歡的人不多。
  • 竹葉、蔗渣都可綑紮當筆寫字的書法家
    宋湘寫字工具除毛筆外,興到之際,竹葉、蔗渣都可綑紮當筆,隨意揮灑出神入化,古意磅礴。丘逢甲謂其書法:「竹葉蔗渣皆妙筆。」宋湘的書畫作品對梅州客家人影響甚大,可以說自宋湘之後,改變了客家人在書畫界的地位。宋湘的書法章法磊落,筆致瀟灑。故在收藏界有「片紙寸金,視如拱壁」之說。
  • 書法形美不等於神美,書法藝術的內在美才是真功力
    書法,首先是把字寫端正,其次才是由寫字升華成一種內在美和外在美的一種書寫技巧,也就是我們經常講到的形似和神似兼備,當然,這種升華不是字形而是筆法。書法家劉小靜隸書作品書法門派林立,到萬變不離其宗。書法家趙如鋒作品假如我們經過全面系統學習各家書法,各類書體,真正成了書法內行,看一幅作品就不會僅看字的外形,而要更多地看字的筆法、筆鋒、筆力、墨道、章法等,慢慢品味,就會覺得有些外形看起來有些笨拙,仔細認真看,就會越看越好看,這才看出了書法門道
  • 他因出演書法家,苦練書法入書協,曾是《西遊記》最高片酬
    王伯昭能夠喜歡上書法,其實也是和演戲分不開的,因為他拍的第一部影片,扮演的就是一位書法家。這是一部以年輕書法家的愛情為題材的古裝片,王伯昭扮演主角書法家趙旭之,這個名字分別取自歷史上三位著名書法家的姓名:趙孟、張旭、王羲之。
  • 當代「百體書王」範笑歌,創新魏碑書法蒼勁古拙,頗具趙之謙遺風
    中國的書法藝術發展至今,似乎在經歷過了昔日的輝煌過後已經面臨著嚴重的凝滯不前了。於是便有了一些急於求成、急於「創新」的書家和書體形式。但是這些譁眾取寵的「書法家的書法作品」的本質,往往被群眾雪亮的眼睛看得一清二楚,於是「醜書」一詞成了他們最好的標籤。
  • 中國當代書法集大成者 著名書法家王天生的書法藝術
    寫字檯上,除文房四寶外,鋪滿了寫過的草稿,不禁讓人感受到藝術家的勤奮和艱辛。作為書法家,王天生的成長過程充滿了艱辛。王天生,法號山野學子,漢族,1956年2月10出生於河北省鹿泉市銅冶鎮北故邑村。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哲學碩士學位。一生走遍祖國大江南北,以書畫為伴,寫字為樂,以領略天地造化之玄機、以感受宇宙萬象之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