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百體書王」範笑歌,創新魏碑書法蒼勁古拙,頗具趙之謙遺風

2020-12-24 書畫課代表

中國的書法藝術發展至今,似乎在經歷過了昔日的輝煌過後已經面臨著嚴重的凝滯不前了。於是便有了一些急於求成、急於「創新」的書家和書體形式。但是這些譁眾取寵的「書法家的書法作品」的本質,往往被群眾雪亮的眼睛看得一清二楚,於是「醜書」一詞成了他們最好的標籤。但也不是說當代書法不能追求創新,但前提是必須要對傳統碑帖書法先要練習到位,要有紮實的基本功。而今天課代表要分享的則是號稱「當代百體書王」的範笑歌的書法作品。

一說到範笑歌的書法,往往就會出現兩種極端的聲音。有的人認為其書法雖有一定的基礎功力,但筆力太弱、鋒不入紙,且筆態浮誇,簡直是俗不可耐。還建議他要深入一家或許還能有所成就,一鍋燴只會適得其反;想反,另外一些書友認為範笑歌有著紮實的傳統功力和認真的創新精神,結構和意趣也還尚可,「百體書王」雖有誇張,但不失為一個合格的書法家!比如本篇魏碑書法,頗具趙之謙遺風。

「百體書王」範笑歌,創新魏碑書法欣賞

範笑歌,當代中國畫浪漫主義畫家、視覺美學理論家、書法家。因其書法形式多樣且善於變化,又號稱「百體書王」。

範體書法體系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書法寶庫,是漢字書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彌空體書法是範笑歌創立的書法字體,其中包括了楷、隸、行草、漢簡等各種風格和筆法。範笑歌行草書和篆書是風格多樣的書體,風格千變萬化,個性也各有不同。範體隸書被譽為"楷行篆草皆入隸,魏畫篆味範橫波"。風格勁拔瀟灑,規範典雅。筆畫形如刀狀,有刀筆畫之說,實際是借鑑了魏碑的用筆。

文丨書畫課代表 ,更多高清金石書畫作品及其背後的故事,歡迎各位熱愛書法繪畫、篆刻治印的朋友關注我們!您的每一次「點讚、評論、收藏、轉發分享」都是對我們的支持,更是我們繼續創作的重要動力!我們將繼續創作、分享更多優質內容,不負「集金石書畫之精粹」的初心。

申明:本文由「書畫課代表」原創首發,圖文消息謝絕未經授權的複製、抄襲或抓取行為。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並註明出處,謝謝!

相關焦點

  • 自稱「書法宗師、百體大師」,寫美術字的範笑歌,牛皮吹大了
    有朋友問這麼一個問題:如何看待「百體大師」範笑歌的書法?在書壇「混跡」多年的小編,對於範笑歌不太熟悉,但「百體大師」的稱號倒是讓人有了了解的欲望。百度百科顯示,範笑歌不僅是書法宗師,還是中國畫浪漫主義畫派領袖,尤其擅長多種書體,以「百體大師」自況。
  • 範笑歌楷書六種解析書法作品欣賞
    在今天的書法界似乎對楷書分外重視,但當今的楷書也讓許多人困惑。怎樣能夠使楷書在傳統的基礎上在變化革新,並且擺脫匠氣呆板的毛病呢?我們就以範笑歌的五種楷書作為範例進行分析,這五種楷書都有其特點,有的楷書是完全的獨創,有的楷書是繼承傳統後的再次創新,但這些楷書都有共同的特點,也就是嚴謹的法度和特殊的韻味和美感。其中許多是可以借鑑和學習的。
  • 魏碑書法特等獎引發爭議,大家紛紛表示不懂,書法之美在哪裡?
    ,這幅書法獲得中國書法家協會雲岡杯魏碑特等獎。  我們知道,只有中國漢字寫出來可以成藝術品,我們稱之為書法,人們可以在觀賞作品中從中獲得美感。    小篆的剛柔相濟、方圓兼備,隸書的蠶頭燕尾、方勁古拙,魏碑的筆力雄強、樸拙、自然天成,楷書的端莊方正,行書的飄逸流動,草書的行雲流水、筆走龍蛇,這些藝術之美永遠欣賞不盡。
  • @遼中書法迷 共賞沈延毅大師書法風採
    沈先生詩云「畢竟南王遜北王」,是與康老夫子的觀點一脈相承的。後來沈先生悉搜魏碑,朝夕揣摩,展紙劃肚,不輟臨池,整合《石門銘》、《鄭文公》、《張猛龍》、《霍揚碑》(如圖三)、《龍門造像》等各路之長,轉益多師,並上追漢隸吉金,涵養線條,探屋漏蟲蝕之筆,得渾穆高古之象,獨行八表,雄視古今,遂成一代宗師。
  • 專訪「雲岡杯」首屆全國魏碑書法雙年展特等獎、一等獎獲得者
    對於魏碑書法,陳守斌也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認為魏碑那種大氣磅礴、奇崛方雄的藝術風格和大同這座城市的個性有著相似與融合之處,也正是這樣包容多元的文化背景才能孕育出獨具特色的魏碑藝術,讓他想要通過自己的書法創作,表達內心的喜愛與嚮往之情。他希望通過這次大賽,能把魏碑書法廣泛地傳播出去,讓更多人了解魏碑之美,感悟書法藝術。
  • 細數趙之謙104方印章
    君匋藝術院是桐鄉市政府為收藏和陳列當代書畫篆刻家錢君匋捐贈家鄉的4083件書畫、印章、書籍等珍貴文物,於1987年建造的,佔地七畝。在繪畫上,他是「海上畫派」的先驅人物,其以書、印入畫所開創的「金石畫風」,對近代寫意花卉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書法上,他是清代碑學理論的最有力實踐者,其魏碑體書風的形成,使得碑派技法體系進一步趨向完善,從而成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隸諸體上真正全面學碑的典範;在篆刻上,他在前人的基礎上廣為取法,融會貫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創造性地繼承了鄧石如以來「印從書出」的創作模式,開闢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 大師|為有獨立最難求:雄渾奇崛又飄逸的魏碑
    :雄渾奇崛又飄逸的魏碑 ——趙之謙魏碑《千字文》 趙之謙(1829-1884),浙江紹興人。他在書法方面的造詣是多方面的,可使真、草、隸、篆的筆法融為一體,相互補充,相映成趣。趙之謙曾說過:「獨立者貴,天地極大,多人說總盡,獨立難索難求」。他一生在詩、書、畫、意上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終於成為一代大師。 趙之謙精通於書畫篆刻,他的書風屬於鄧完白、包慎伯、吳讓之一路,由包氏的執筆法學習北碑。他的篆隸有他獨特的光芒。
  • 評陳守斌雲岡杯魏碑雙年展特獎作品:迷失在書法展廳裡的小眾藝術
    其一曰,書法是小眾藝術,普羅大眾不能欣賞,實屬正常。我很不能理解,像陳守斌這樣的流行書法被定位為「小眾藝術」的學理依據是什麼?既然陳先生的作品是在魏碑雙年展上獲了獎,那我們就說一點兒魏碑書法的前世今生。這是流行書風的倡導者沃興華先生撰寫的一部魏碑論著。
  • 雲岡杯·首屆全國魏碑書法雙年展獲獎作品展播 第四集
    作品點評:陳可堅這幅魏碑書法作品在樸實中展現其別致的用心,如第一行中「水」、「丹」、「山」三個字均是筆畫少的文字,卻能與其下的「映」、「杖」、「藜」與左邊的「陽」、「猶」等字相和諧。張雁·四川省張雁,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九三學社社員,河北美院特聘教授,成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成都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書法家協會正書委員會秘書長、教育委員會委員,四川當代油畫院書法篆刻院專職書法家
  • 奇倔雄渾——趙之謙楹聯書法賞析
    清 趙之謙 隸書七言聯 經典014春拍 成交價103.5萬元作品鑑賞:趙之謙三、四十歲間有十年左右時間在北京度過,曾和一批書畫好友結宣南畫社以交流研討。此聯為吳子實書,吳氏同治七年中進士後任職北京,此聯當是趙之謙在京時書贈。書字結構用筆在魏碑體貌中參以行書筆意,故剛柔靈動,一變魏體板實之感。
  • 印外求印:趙之謙篆刻特輯(四)
    ,學術界對清代書法篆刻家的關注與研究逐步深入,其中對趙之謙的研究一直持續高溫。趙洲《試論趙之謙篆刻邊款的創新性》,王燕禎《趙之謙印章款識研究》與邊穎《趙之謙篆刻邊款藝術研究》是對趙之謙篆刻邊款風格及成因的研究,惜幾篇碩士論文的選題相似度過高,減弱了其應有的學術價值。
  • 雲岡杯首屆全國魏碑書法雙年展獲獎作品展播第四集
    作品點評:陳可堅這幅魏碑書法作品在樸實中展現其別致的用心,如第一行中「水」、「丹」、「山」三個字均是筆畫少的文字,卻能與其下的「映」、「杖」、「藜」與左邊的「陽」、「猶」等字相和諧。張雁·四川省張雁,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九三學社社員,河北美院特聘教授,成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成都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書法家協會正書委員會秘書長、教育委員會委員,四川當代油畫院書法篆刻院專職書法家。國展獲獎: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首屆張芝全國書法篆刻展最高獎;首屆全國楷書展優秀獎;第四屆西部書法篆刻展獲優秀作品獎等。
  • 民國書法家鄭孝胥,書法作品蒼勁樸茂,書友:寫字甚好卻毫無大義
    書法跟人品到底有無關係呢?這個問題似乎自古有之,但答案卻是不甚相同。有因人廢書的,也有因人捧書的,總之就是「一念雲泥」各有各的看法。比如遠一點的「宋四家」中的才蔡京(襄),以及之後的元人趙子昂,包括近代的康生、鄭孝胥等人。
  • 20世紀書法大家錢君匋:一身精三藝,九十臻高峰
    錢君匋先生是中國當代「一身精三藝,九十臻高峰」的著名書畫篆刻家,其繪畫筆墨簡潔,蒼勁老辣,意境高古;書法篆、隸、草、楷皆工,尤以質樸靈動的隸書獨步書壇;篆刻上溯秦漢璽印,下取晚清諸家精髓。錢君匋先生的書法成就當然也離不開他艱苦的學書經歷。在學書的道路上,他的幾位老師如錢作民、豐子愷和孫增祿先生等對他進入藝術殿堂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魏碑書法怎麼學?他有哪些經驗
    孫伯翔是當代書法名家,他曾獲得了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終身成就獎」,對於這個榮譽來說,國內可是為數不多、少之又少的幾個人,可見孫伯翔的書法水平之高。但是,也有人稱他為魏碑巨匠,儘管本人不太贊成這樣的稱呼,而在魏碑書法的領域當中,也就他一個人有這樣的榮譽了。
  • 黃惇:當代書法理應超越清代!
    相反晚清碑學高峰前,如乾隆時金農,他的行草是從漢碑化出的;後來的何紹基、趙之謙的行草,碑帖結合也很有成就,但金和趙都被康有為貶斥。潮流熱得發燙時,全不顧了,拋棄的太多。所以我認為真正意義上的碑帖結合,有待於當代帖學的重新復甦。
  • 碑學書法真的好嗎?為何這麼多人嫌它醜?
    魏碑:龍門十二品但是,對碑學書法的批判卻一直連綿不斷。書法藝術上此,美與醜沒有絕對的高下之別。一眼就覺得美的書法是趙松雪、董其昌種漂亮、清秀、精緻、溫潤的「優美」的風格。然而營養元素是多方面的,吃糖過多後就會覺得苦味之美了。於是質樸、古拙、怪誕等等與「優美」相對立的「醜」的風格就有了它存在的意義。一件古玩,它可能古樸無華,甚至有些怪誕嶙峋,黑糊糊地包漿很髒很醜。
  • 梁啓超臨北魏《元昭墓誌》 融楷隸魏碑三派風格自成一家
    梁啓超與書法可謂相伴終生。一生寫下近兩千萬字著述,所有字都是用毛筆寫出來的,儘管把書法當作「餘事」,也沒有打算成為專業的「書法家」,但收藏金石碑拓、研究書法藝術卻是他平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雅好,用於收藏題跋及其書法的印章數十方,可見其愛好的程度。
  • 最「醜」書法作品獲特等獎,書法創新到底是藝術品還是皇帝的新衣
    最近被一副書法作品「刷屏」了,它就是「雲岡杯」首屆全國魏碑雙年展中的特等獎作品。從來不關心書法的眾多網友都紛紛站出來質問,這種猶如兒童般的作品,居然獲得了特等獎,它究竟好在哪裡?而官方的回覆是,這幅作品好就好在返璞歸真,以「拙」藏真,最難能可貴的是「創新」。
  • 當代正書創作的基本格局,投展必看,心中有底
    當代魏碑楷書承接碑學之餘緒,學習者眾,這一點,可以從第四屆正書大展和歷屆全國書法篆刻展中,魏碑在整個楷書中所佔的比例看得出來。這裡要特別提到米鬧,他在第一二三屆全國正書大展中三度榮獲「優秀作品獎」,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如大多數人一樣,他的魏體書法取法墓誌,追求魏碑的靈動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