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銃夢》——那些年,我們一起銃過的夢

2021-02-14 司小幽


擊上方「司小幽」↑關注小幽

這裡有文藝的一切

如果你要問我,銃夢是一部怎樣的作品?我會回答這是一部黑暗而極具思辨性的作品。一如《通靈王》,超越了生死的設定使得作品中人物的死亡不再是一件恐極的事情,《銃夢》則是因為【改造人】的設定,使得斷肢殘臂更是家常便飯。

那麼銃夢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夢呢?

找到真正的自己,尋回缺失的記憶。

蛆蟲身體,黑暗處可見一斑!

不知道憎恨與悲哀,依舊會為對方流出眼淚

不舍他人放棄夢想

只有機甲術才能牽連起缺失的記憶

選擇面對,不去逃避。

因為不甘心,所以不願死亡。

為什麼而戰?除了自己,還有她!

提起勇氣,向相信自己能去的地方邁進!

終於明白,沒有一件事是無意義的,每個人都存活在心中。

想讓別人稱讚一下

真正危險的不是與敵人相遇而是自己陷入恐懼之中

平常心,多麼的重要

關於人類的深刻認識

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儘管有那麼多的儘管

生命,是一個謎團

活著,還可以這樣定義

關於戰鬥,釋古斯老師您怎麼看?

人怎麼能自暴自棄呢?

生命價更高?

驅動技術的是心

飛鳥說它曾經來過,怎會靜靜消失?

所謂專業。。

以戰士之榮耀為名

根據《銃夢》改編的《阿麗塔:戰鬥天使》即將上映,大家快去影院支持吧!!


小幽

這裡有關於文藝的一切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小幽

開啟你的文藝之旅

相關焦點

  • 《銃夢》真正的夢,《阿麗塔》不能講
    我們分析主流媒體的關鍵詞:「《鐵達尼號》《阿凡達》原班團隊」「科幻技術創新標杆」「父女親情」「少女成長」對於沉浸過原漫畫《銃夢》的波叔,他感覺不好,「似乎給蒙娜麗莎塗上口紅。」再相見,卻沒有原本的掙扎和痛苦?難道痛苦是電影所不能接受?
  • 為什麼《銃夢》裡邊沒有「銃」?我問了問它的原作者木城雪戶
    點擊上邊的「機核」關注我們,這裡不止是遊戲
  • 銃夢 | 每個女生心中都有個Alita
    有不少人把這漫畫叫成「桶夢」,其實《銃夢》的銃讀音是chòng。舊時小型火器叫銃,大型火器叫炮。手銃,火銃,鳥銃說的都是槍。銃夢裡的銃指的就是槍,所以英文名叫GUNNM。卡梅隆的電影版把銃夢改名叫Alita: Battle Angel《阿麗塔:戰鬥天使》,好記好認,更容易理解,大家也不用害怕讀錯了。
  • 冷番「銃夢」,被低估的神作,科幻大片「阿麗塔戰鬥天使」的原型
    「銃夢」是1993年由福富博監督的一部末日題材的動畫。短短兩集,加起來才50分鐘,2019年上映的科幻3D大片「阿麗塔:戰鬥天使」的原型故事就來自這部動畫。「銃夢」漫畫和「攻殼」是同一個時期的作品,都是賽博朋克的末日風格,兩部作品中的女主也比較類似,都屬於除了大腦以外,身體完全機械化的角色。可惜還是「攻殼」系列作品的名氣更大,知道「銃夢」的少之又少。
  • 銃夢,凡人的覺醒
    《阿凡達》獲得巨大成功後,卡梅隆便消失了身影,偶爾接受採訪還會跳出來聊兩句《銃夢》的話題。直到2016年卡梅隆稱剛剛解決技術問題,《阿凡達》的續集可以以套拍的形式進行拍攝。當然,卡梅隆在2015年就宣稱自己不會做《銃夢》的導演,自己只是監製和編劇。導演方面正與羅伯特羅德裡格茲洽談。就是那個昆汀的好哥們,曾經改編過《罪惡之城》並大獲成功的羅德裡格茲。
  • 《銃夢》電影和漫畫的簡單對比
    昨天去電影院看了《銃夢》,說起來我昨晚才知道「銃」(chòng)的正確讀音,作為語文老師實在很慚愧。春節以來賀歲片尤其是《流浪地球》的餘威猶在,終於能有質量較高的好萊塢電影上映,是個驚喜。和《流浪》同為科幻電影,兩部電影好有一比,雖然在劇情上兩者都有不足,但《銃夢》娛樂性更強,故事本身更簡單也更討喜,不大好的地方可能是要做續集完整性不足;《銃夢》在電影工業水平方面完勝,試卷效果炸裂,看了漫畫版後,不得不感嘆既有還原也有創造,估計漫畫擁躉也是基本滿意的。在本地萬達影院的IMAX廳看這部電影,效果尤其感到震撼。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遊戲夢
    後來,一部紅白機,小霸王,就成了我們童年的回憶。甚至,有些遊戲只要聽到前奏,腦海裡的畫面即刻就能出現。點開試試。只要有它們,我們就能靠著一盤舊遊戲機,一臺時不時閃雪花的老電視機,充實的過完一年又一年的暑假,直到成年。大概誰都會有這樣的記憶,只要坐在紅白機面前,插上遊戲卡,再加上三五好友,兄弟姐妹,就能耗費一整天的時間。紅白機也好,小霸王也罷,美中不足的是,這樣的遊戲機只有兩個手柄,再想玩,總得是要排隊的,玩的不好,你得排隊;年紀小的,也得排隊。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球星
    當你們隨著老特拉福德的階梯步步而上的時候,真正紅魔是你們永遠的稱謂。一起進,一起退。多年後,當我們夢時,當我們笑時,當我們哭時,當我們醉時,都會記起你們92班,當你們年輕時,可惜你我已不再年輕。有人說我們沒有見過飛翔的超人,但我們見證過超級皮波的進球。
  • 阿麗塔:進擊的《銃夢》
    但此前,是導演吉爾莫·德爾·託羅的推薦,使得《銃夢》成為卡梅隆心裡念念不忘的項目。只是,直到電影上映,前後也用了近20年。這期間,王家衛的《一代宗師》都上映了。 卡梅隆為《銃夢》做的準備工作,依然是龐大的工程:光是劇本就寫了超過180頁,留下的札記共計一千多頁。
  • 為何《阿麗塔:戰鬥天使》不能那麼《銃夢》
    在那個諸如《聖鬥士》、《七龍珠》、《哆啦A夢》等超級大作持續火爆風靡的20世紀九十年代,大熱新作也還有《灌籃高手》,《足球小將》,《美少女戰士》等等,這都導致了《銃夢》幾乎被埋沒,雖然銃夢的故事綜合比較聖鬥士、七龍珠來說,都有過人出彩之處,然而銃夢粉一向很小眾的事實不能改變。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球星(一)
    我們可以說他沒有老,因為青澀的微笑記憶猶新。我們可以說他正在老去,因為歲月無情,唯有時間永恆。你說要踢到2010年,可是這一天在眼淚中提前到來。三十年,那些夕陽下的夥伴,那些舊日的足跡,那些無與倫比的成長的日子,那些粘在一起踢球又放學回家的少年。
  • 宇宙最強大殺器,這個鋼鐵處女只有一個頭,卻在垃圾堆活了300年
    20年時間的積澱,續阿凡達之後,卡梅隆給我們帶來一個宇宙級的少女夢。雖然已經出道7年,但羅莎·薩拉扎爾大概從來沒有受到過如此多的關注。阿麗塔演員-羅莎·薩拉扎爾 看彩蛋的分割線 99號筆記和鋼鐵一起出生和鋼鐵一起死亡隱喻與宗教音樂裡的金屬漫畫《銃夢》GUNNM 配樂解析
  • 《銃夢》——移動的邊界
    雖然可能對大多數非原著黨觀眾來講,漫畫本身的三大元素已經足夠支撐一部爽片兒的拍攝(一、萌妹子;二、熱血的戰鬥;三、萌妹子在熱血地戰鬥),但對於《銃夢》中那龐大且繁複的世界觀,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到底能覆蓋到什麼程度?在電影評論家Just Write的油管頻道2016年3月2日這一期裡曾提到過,西方思考模式下的這一掛電影,以好萊塢電影尤甚,實際上是建立於二元對立矛盾衝突的故事。
  • 從《銃夢》到《銃夢Last Order》的改變:成長後的加裡
    正是那些相遇造就了自己。這世上沒有一件東西是毫無意義的!在我心中,任何人都沒有死去的。加裡感恩生命中出現的人加裡該感謝的,不僅僅是親人、愛人與友人,同時也有敵人。變成狂戰士的扎潘也岀現在了這張畫面中歷了人間悲歡的加裡,她的心巴經變得足夠開闊,足以接納扎潘的存在。這個時候,再回頭看加裡幾年之前說的這句話:"無論強弱,無論善惡,都要我去同等接受嗎?
  • 那些年,我們一起做過徒勞無功的事情
    ——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這部電影的結尾也像這句金句一樣,男女主角之間最後並沒有迎來大團圓結局,卻教會了我們要是喜歡一個人,想做一件事,就不要太計較結果,享受過程有時候比結果更重要吧。即使他們最後沒有在一起,但無可否認的是彼此都在對方的內心留下了很重要的烙印。
  • 和鋼鐵一起出生,和鋼鐵一起死亡:金屬漫畫《銃夢》(阿麗塔:戰鬥天使原著)
    想想我們曾經在多少金屬樂團的封套設計上看到過漫畫?KISS、MEGADETH(百萬死亡)、ICED EARTH(冰封大地)、NOTRE DOME(聖母院)……ENTOMBED(被葬)在《X 戰警》的基礎上創作了「Wolverine Blues」,ICED EARTH 的《陰暗傳說》(Dark Saga)則來自於《再生俠》(Spawn),MEGADETH 甚至還和「混沌!」(Chaos!)
  •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遊戲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遊戲,你還記得嗎?
  • 後啟示錄、烏託邦與宗教隱喻——《阿麗塔》與它背後的《銃夢》
    本片的原著是木城雪戶於1991年的經典漫畫《銃夢》,第一卷刊行與1991年,至今仍在連載中。3. 本片基本翻拍自1993年福富博監督的《銃夢》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原始光碟動畫,基本屬於實驗性質的小篇幅作品),僅僅做了小幅度的國際化與現代化改動。4.
  • 科普▕ 你是我的天使他的死神,從漫畫到電影漫談《銃夢》
    (文中所有截圖來自於9冊的香港中文版)零 我與《銃夢》(俺個人的小經歷,不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略過)其實很早就想說說《銃夢》,但一直無從下口,因為太熟悉,反而有種張不開嘴的感覺,這套漫畫不像一些主流的《聖鬥士》《亂馬》《龍珠》這樣陪伴大夥度過歡樂的童年,這套漫畫在我幼年的記憶,其實是五味雜陳的。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