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兩國國旗在南極共同飄揚,有些美國人卻覺得地位受到了威脅…

2021-01-07 上觀

「南極真正讓各國團結起來,相互扶持。」

在為期5天的聯合救援行動圓滿成功後,澳大利亞南極局(AAD)局長金·埃利斯感慨地說。

事情的經過想必大家都已經有所了解:

12月17日,澳大利亞戴維斯站一名隊員由於健康原因需要緊急撤離,澳大利亞南極局向正在南極執行任務的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請求幫助。考察隊隨後緊急制定了專門援助方案,決定利用「雪龍2」號船載直升機「雪鷹301」提供救援。

12月20日, 「雪鷹301」由中國南極中山站飛行110公裡至澳大利亞戴維斯站,將澳大利亞5名航空地勤人員及558公斤物資從戴維斯站區運送至37公裡外的戴維斯冰蓋機場。

12月24日凌晨,「雪鷹301」再次從南極中山站出動,克服了30節風速的不利氣象條件,將戴維斯站兩名隊員送至戴維斯站冰蓋機場,轉送至美國麥克默多站派出的裝備了雪橇式起落架的固定翼飛機上。

當天下午,病人被美國飛機轉運至威爾金斯機場後,搭乘澳大利亞的南極空客A319飛機前往霍巴特接受治療。

至此,救援行動圓滿成功。金·埃利斯表示:「非常感謝中國和美國的南極考察隊,他們能夠調整考察計劃並及時提供幫助。」

或許是覺得口頭感謝還不夠,12月20日,澳大利亞南極局還罕見地在官網上發布了一張「中澳兩國國旗在南極共同飄揚」的照片。

▲澳大利亞南極局官網截圖。

然而,如此美好的場景,卻成了美國某些人的「眼中釘」,以至於他們要專門發文陰陽怪氣一番。

12月23日,美國《福布斯》網站刊登了由防務專欄作者克雷格·胡珀撰寫的文章稱,「有了新裝備和基地,中國開始在南極爭奪主導權」。

從題目便不難看出,在胡珀心裡,南極的主導權是有歸屬的,而且當然屬於美國。

但是現在,在中美澳聯手實施一次救援行動後,胡珀卻莫名感到美國的主導地位受到了威脅——因為中國的「存在感」增強了。

在他看來,中國正在利用「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和新的南極考察站等擴大影響力,而這次救援恰恰給中國提供了正面宣傳的機會,這讓他懊惱不已。

「中國在南極微小的落腳點受到媒體的大力報導,不斷蓋過美國更大和更經常的存在。」胡珀的言語中充滿了不忿。顯然,他的懊惱不僅因為中國「存在感」增強,更因為美國「存在感」減弱。他指出,今年美國無法建造一艘破冰船來為南極基地提供補給,令人失望。而且中國在南極的建設熱潮受到廣泛關注,美國在南極更龐大的基地網絡卻被忽視……

在失衡的心態下,胡珀開始用各種胡編亂造的理由歪曲媒體對這次救援行動的報導,例如他聲稱,外界報導中幾乎沒有提到美國貢獻、卻對中國貢獻誇大宣傳,但事實是無論中外媒體報導,都沒有忽略美國的存在,而且澳方也同時對中美表達了感謝。

文章中,胡珀還煞有介事地翻舊帳說:「很少有人記得,6年前,中國的『雪龍』號極地考察船陷入重冰區,需要美國幫助才能掙脫。」

這更是無稽之談,事實是,在2014年1月2日的一次救援行動中,「雪龍」號用船上搭載的「雪鷹12」直升機將遇險的俄羅斯「紹卡利斯基院士」號客輪上的所有乘客救出並轉運至一艘澳大利亞破冰船上,但救援結束後海上冰情突變,「雪龍」號被厚達三四米的浮冰包圍。

在「雪龍」號被浮冰圍困期間,美國「北極星」號破冰船的確於當年1月5日從澳大利亞出發前往南極海域意圖實施救援。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北極星」號趕到之前,「雪龍」號就已於1月7日成功突破重圍,實現自我脫困。

「經過13個小時的艱苦努力,『雪龍』號船於北京時間17時50分成功突破重冰區,目前正行駛在清水區,人員和設備一切正常。」當時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領隊發回的報告如是說。

▲資料圖片:「雪龍」號停泊在南極浮冰區。(新華社)

在《福布斯》網站刊登的這篇文章中,類似的杜撰和臆測比比皆是,而胡珀在個人推特上轉發此文時還蓄意將南極與南海兩個不相關的地區聯繫在一起,渲染所謂「中國威脅」。

如此不遺餘力抹黑中國在一次無關政治的救援行動中的作用,胡珀所圖為何?文章末尾的一句話可謂「圖窮匕見」:「應當承認,長期以來被認為是過於偏遠而無關緊要的南極地區是一種戰略性的全球資產,美國和其他攸關方在對該地區的持續管理方面保有重大利益。」

說白了,都是利益。

儘管雜音難免,但好在中美澳科學家的共識遠遠超越政治雜音。正如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在其官方微信上所說,南極考察科學意義十分重要,但自然環境非常惡劣,唯有各國的南極考察活動攜手努力、共同擔當、同舟共濟、共渡難關,方能充分體現人道主義精神和命運與共的國際合作精神。

目前,「雪龍2」號正在繼續執行中國第37次南極科考任務。

相關焦點

  • 月球上的中國國旗一動不動,美國國旗隨風飄揚,美國登月是假的?
    即便是美國戰機,在1971年以後也沒有再進行過登月計劃,因此也就足以讓人產生疑問,難道說美國當年的壯舉至今為止就再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超過了嗎?這其中甚至包括他們自己?還是說,當年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真的如同很多人所說的,其實只是美國人自導自演的而已嗎?
  • 澳卻只掛中國國旗,部分美國人開始不樂意了
    自從蘇聯解體後,美國處於世界霸主之位,其獨大的做派始終如一,甚至貫穿到各個領域。不止軍事上,還有其它領域都可看到美國霸權主義的作風。最近又發生一件事,再次證實美國的這一作風。中美澳三國合作澳大利亞前段時間一直都跟隨美國其後,對華做出種種中傷行為,但即便如此,在澳大利亞遇到困難時,中國還是挺身而出。最近澳大利亞南極考察點發生一件事,澳大利亞戴維斯站一位隊員在考察中途突然身體出現狀況,需要馬上進行撤離,由於突發狀況當時缺少工具,其他隊員都束手無策。恰巧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經過這裡,澳大利亞戴維斯站隊員請求中國隊員支援。
  • 紐西蘭外長:願幫助中澳兩國協商達成「停戰」
    紐西蘭總理上月底自誇該國對華關係「有預見性」,該國外長又在今日(15日)的採訪中,稱要幫助修復中澳兩國的對話。路透社將她的言論理解為,紐西蘭政府想當中澳間的「中間人」,幫助兩國協商達成所謂的「停戰」。「我認為我們應當回到經過反覆考驗的外交策略上,那就是對話、確保信息的通暢,這樣雙方可以共同解決爭議。」上月,澳總理莫裡森因一幅譴責澳軍罪行的漫畫而挑起外交風波,紐西蘭總理立即跳出來「幫腔」道,紐西蘭已就此事「向中方表達關切」,還聲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所發的推特圖文內容「不符合事實」,紐西蘭不支持「虛假的信息」。
  • 五星紅旗南極升起,美國人酸了:明明是我們先來的,為何誇獎中國
    對此,澳方向正在執行第37次任務的中國考察隊請求援助,本著互幫互助的原則,我們派出了直升機幫助澳大利亞把人轉到了內陸地區,另外美國方面也出動了一架能在雪地滑行的飛機接來了一名澳大利亞醫生,最終在中美澳三國的共同努力下,這名來自澳大利亞的隊員成功獲救。
  • 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並表達謝意,美媒這就受不了了?
    人類對南極的探索從來都沒有間斷過,一些國家的科考人員會到訪南極。但是南極自然條件比較惡劣,所以很多時候科考人員會發生一些意外情況。有困難相互幫助,這在南極地區是常見的事情。在南極國與國之間遇到困難相互幫助是常有的事情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對南極的探索起步較晚,條件也比較落後,中國科考隊員就曾受傷和出現高原反應,澳大利亞曾派出飛機協助我國科考隊員撤離南極地區。日前,澳大利亞科考隊員在對南極探索的時候,就出現了健康問題,需要緊急撤離。
  • 歌曲《國旗飄揚》獻禮不平凡的2020年 致敬逆行抗疫英雄
    中國網北京9月30日訊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之際,由已故著名劇作家閻肅作詞、著名作曲家印青作曲,青年歌唱家王璇演唱的主旋律MV作品《國旗飄揚》,獻給2020不平凡的一年,致敬逆行抗疫英雄。他積極通過華人頭條報導主旋律歌曲《國旗飄揚》。
  • 50年前美國在月球上插下國旗,如今國旗變成什麼樣了?
    引言:50年前美國首次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登月,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踏出的一小步成為了人類的一大步。除此之外他還在月球的土壤上插下了美國國旗,現在已經過去了50年,這面旗幟仍然完好無損嗎?如果不是,它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 澳大利亞探險者病倒南極,中國果斷伸出援手:大國一向不計前嫌
    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12月22日報導,南極儘管冰天雪地,但這一幕深暖人心!近期,澳大利亞1名探險者在南極突然病倒,急需救治,關鍵時刻中國和美國再次聯手合作,將這名探險者成功救下。在此過程中,中國、美國和澳大利亞展開了緊密合作。澳大利亞南極計劃表示,在美國的協助下,中澳兩國正在進行一項行動,從澳大利亞位於南極洲的戴維斯研究站撤離1名生病的澳大利亞探險者。澳大利亞駐南極洲代表團12月20日發表聲明說:"已經開始建造兩條南極冰面跑道,用於從澳大利亞戴維斯研究站運送病人。"
  • 澳大利亞考察員南極遇險,中國救援力量火速趕到
    文\白山近日,在冰天雪地的南極出現了一件「大事」。據報導,澳大利亞1名探險者在南極突然病倒,急需救治,在此危難關頭,中美再次聯手合作,中國也火速派出直升機,最後將這名探險者成功救下,受到了世界的高度讚揚。
  • 為促進兩國關係,澳中友協提議:在澳大利亞首都種下「中澳友誼樹」
    ,澳中友協提議:在澳大利亞首都種下「中澳友誼樹」  儘管中國和澳大利亞在貿易等方面出現分歧,但還是有很多人希望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能夠保持友好,並且為中國兩國的友誼作出努力。近日中國駐澳大利亞的大使成競業和澳中友好協會的地區主席卡羅爾·凱爾共同種下一顆「中澳友誼樹」。
  • 嫦娥5號登月後,美國登月再次受到質疑,3點分析是真是假!
    嫦娥5號登月後,美國登月再次受到質疑,3點分析是真是假!時至今日還有人覺得美國登月是一場騙局,尤其是在我國嫦娥5號成功登陸之後,又有人找出了美國登月騙局的證據,就比如,兩艘重量不同探測器墜落在月球表面之後所形成的痕跡。
  • 中澳電影季武漢周舉行:賞兩國佳片謀產業發展
    中新網11月15日電 近日,中澳電影季 武漢周在武漢舉行,這也是2017年中澳國際電影節的延伸和重要組成部分。中澳國際電影節是2013年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准,中澳兩國最高級別的唯一官方電影交流項目,每年舉辦一屆,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
  • 在地球南端,澳大利亞升起了中國國旗
    導讀:近日,澳大利亞科考站竟然升起了中國國旗,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據報導,澳南極科考站一名科考人員疾病突發,幸運的是,正好得到中國破冰船和美國的幫助。據外媒報導,中國破冰船「雪龍2號」在前往中國中山站的途中,恰好碰到澳大利亞南極科考站一名工作人員身體不適,中國工作人員二話沒說就用本國直升機將澳大利亞一隊人馬轉移到40公裡以外的內陸地區,並花了幾天時間為其建造了飛機滑翔雪道。中國工作人員的幫助深深感動了澳科考人員,為表感謝,澳科考站升起了中國國旗。
  • 中澳合拍第一部重工業科幻電影《恐龍人》
    《恐龍人》由常州大衛兄弟影視有限公司、小鷹輝煌(北京)影業有限公司、澳大利亞金色光輝影業、GOLDENLIGHTFILMPTY.LTD.、河南墨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  該電影採用好萊塢標準工業流程開發,總耗時近六年時間,突破了好萊塢對侏羅紀系列的電影創意,將恐龍進化成了恐龍人,實現了對侏羅紀概念的最完美創意。
  • 南極1400萬平方公裡無主之地會怎樣分配?中國有資格分嗎?
    南極海岸線,冰雪構成的懸崖峭壁登陸極在此之後的數十年內,法國人、美國人、英國人都相繼發現了南極海岸,但都沒有登陸。阿蒙森離開5個星期後,斯科特也到達了南極點,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那幅正在寒風中飄揚的挪威國旗。斯科特極為失落,他明白,自己已經輸給了阿蒙森。但他不知道的是,在他到達南極點的那一瞬間,就已經贏得了全世界。
  • 歷史上唯一將白旗作為國旗的國家,飄揚了百年,如今成聯合國五常
    如果和國際朋友開玩笑,說他們的國旗是白旗,對方或許也會勃然大怒,畢竟在如今,白旗成為投降的標識,已經是公認的事情,作為一個國家的象徵,國旗也成為了各個現代國家最簡潔有力的象徵代表,歷史上最古老的國旗,甚至可以追溯到1219年的丹麥,在此之後,各個國家陸陸續續都有了代表自己的旗幟,但是都儘量避免了以單純顏色的旗幟充當
  • 在美國,美國人要求更換國旗,新的國旗是什麼樣的?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因為美國的疫情已經在事實上無法控制,再加上之前黑人被警察執法致死的事情,現在的美國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歧視活動。 現在這場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甚至有很多人為了追求平等,反對歧視,現在已經有很多人開始推倒有歧視色彩的歷史人物的雕像了。
  • 中澳商會CEO尼克·柯伊爾:我無法想像失去中國市場會怎麼樣
    不僅是商業機會,還有人的機會。澳大利亞人經常來訪中國,中國人也常到澳大利亞。兩國之間每周大約有135-140個航班。一年前建立起的溝通機制從根本上並沒有改變。人們應該關注,是什麼推動了這種真正成功的、強大的經濟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驅動力就在於中澳之間強大的互補性,而不是相互競爭。澳大利亞企業的傳統優勢與中國企業的傳統優勢趨向於互補。
  • 1969年,美國登月插上一面國旗,如今國旗變成什麼樣了?
    1969年,美國登月插上一面國旗,如今國旗變成什麼樣了?自古以來,人們對月球充滿了好奇,直到1969年,美國的太空人才成功登月,解開了月球的神秘面紗。美國登上月球,當然要留下一點印跡。1969年,美國太空人插上一面國旗,如今國旗變成什麼樣了?
  • 「護衛在你身旁 飄揚在我心中」——國旗護衛隊國慶升旗側記
    新華社北京10月2日新媒體專電 題:「護衛在你身旁 飄揚在我心中」——國旗護衛隊國慶升旗側記  新華社記者蓋博銘 劉新  故宮端門以北的國旗護衛隊營地中有一棵槐樹,樹冠直徑約二十步,風一吹,葉子微微飄起。戰士們都說,這種樹生命力極強,風雨無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