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等電子屏幕對眼睛會造成一定的傷害。但是哪種屏幕傷害最大?哪種屏幕相對更健康呢?大多數朋友是不清楚的。於是眼科醫生們做了這樣一個試驗:讓三個孩子連續玩20分鐘的iphone、ipad、電視、投影之後,檢測他們眼睛度數的變化、乾澀的程度,得出以下結果。
連續玩20分鐘的iphone
三位孩子近視平均增加43.8度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5.33秒
平均每分鐘眨眼7.67次
連續玩20分鐘的ipad
三位孩子近視平均增加41.8度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5秒
平均每分鐘眨眼4.67次
連續玩20分鐘的液晶電視
三位孩子近視平均增加18.8度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6.67秒
平均每分鐘眨眼9次
連續玩20分鐘的投影
三位孩子近視平均增加10.4度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6.33秒
平均每分鐘眨眼12.67次
孩子目不轉睛的盯著屏幕時,眨眼次數會減少,從而使得淚膜破裂時間減短,眼睛乾澀程度增加。從本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在玩ipad時,注意力是最集中的,一分鐘只眨了4次眼。從近視度數增加的程度來看, 玩10分鐘手機相當於看23分鐘電視,40分鐘投影。
很明顯,iPhone和iPad對孩子視力的破壞力,要遠高於電視和投影。原因有以下幾點:
在這次實驗中,孩子們操作iPhone和iPad的距離大約20釐米,觀看電視的距離大約3米,投影距離大約10米,屈光度變化跟距離遠近成正比。
對於電子產品,一般要求觀看距離是電子產品屏幕對角線的3-5倍。
以iPad為例,屏幕對角線大約是25釐米,那麼觀看距離至少要75釐米,相當於成年人手臂的長度——這個距離對孩子來說,連看動畫片都很難做到,更不用說需要動手玩遊戲了。
兒童眼睛特別敏感,眼睛看近時需要動用調節功能,近距離工作時間久了,會導致調節緊張與痙攣,形成假性近視。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兒童眼及視力保健技術規範》,建議兒童(2-6歲)操作電子視頻產品時間每次不宜超過20分鐘,每天累計時間建議不超過1小時。如果按照這個標準,可能大多數孩子是做不到的。
現在很多小朋友在用電腦的時候,坐的都是成人的座椅。因為位置低,小朋友經常仰視著玩電腦。使得眼球暴露在空氣中的面積明顯增大,加重乾眼和視疲勞的症狀。
有些小朋友有躲在被窩或者黑暗的地方玩手機的習慣,這對眼睛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在本次實驗中,醫生分別請兩個小朋友在光線強和光線暗的環境下各玩了20分鐘的iPad,結果,在暗室玩iPad的小朋友眼壓升高5.2毫米汞柱,而在明亮房間裡的小朋友,眼壓只升高了1.7毫米汞柱。
無論是看書寫字還是玩手機,環境太亮或者太暗,都容易產生視疲勞。而長時間在暗環境中玩手機,瞳孔會放大,眼壓升高,長此以往患青光眼的可能會增高,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的孩子。另外,眼壓升高可能還會促進眼球增長,加深近視。
明達眼科專家提醒,愛護眼睛須從小做起,從每個細節著手。如果孩子出現看東西眯眼、斜眼、頻繁眨眼等現象,可能預示著近視的出現。家長朋友們應予以重視,帶孩子到專業的眼科機構進行眼睛檢查和醫學驗光。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近視手術大解密》